土地开发项目(占补平衡)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XX土地整理项目2.项目类型:土地整理⑴平整土地、改良土壤;⑵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

3.项目性质: 惠民项目。

4.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总面积为XX 公顷。

5.项目区的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XX镇境内XX村、XX村范围内, 其四至是东至XXX、西至XXX、南至XXX、北至XXX。

6.项目区的地貌类型: 项目区位于沂蒙山区, 属于丘陵地貌;项目区的形状如XX.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土地为临朐县XX镇XX行政村村集体所有, 土地权属界线清楚,面积准确。

集体所有权已在XXXX年进行了所有权登记发证.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是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和林网建设三个方面。

⑴土地平整: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对零星地类、废弃的坑塘、沟渠、断头路及零星的不毛之地进行整理, 使其变为耕地,使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

土地平整, 可提高农业灌溉效率, 实现节约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 为此需平整土地面积XX亩,完成土石方工程XXX万立方。

⑵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工程的完善是确保项目区粮食稳产丰收的基础, 因此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旱与涝)的能力.为解决灌溉水源, 拟对项目区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项目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和供需水量要求计算结果, 分别布置硬化渠道和机井。

7.为解决排涝问题、提高防涝能力, 需要在项目区建立通畅的排水系统工程, 使项目区内容各田块的积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向项目区外。

8.⑶道路交通与林网工程:项目区的田间路网布局不合理, 路窄坡陡,断头路较多, 农作物的运输很不方便。

因此本着利用和改造现有道路、节约占地的原则, 按照规范标准修建田间道路, 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的需要, 同时要配套完善项目区林网工程的建设。

9.项目区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变化情况:项目区整理前, 耕地质量按照高产田和中低产田所占面积的百分比来讲, 高产田占面积的5%左右, 通过项目实施后高产田面积将增加到总面积的30%以上, 原有低产田全部改造为中高产田。

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等10村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土资源局二O一二年五月*********等10村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 1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1.1.1 项目背景........................................................................................................... 11.1.2 项目原由和建设的必要性............................................................................... 11.1.3 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意义................................................................... 31.2项目简介 ................................................................................................................... 31.2.1 项目类型........................................................................................................... 31.2.2 项目性质........................................................................................................... 41.2.3 项目范围........................................................................................................... 41.2.4 项目规模........................................................................................................... 41.2.5 项目工期........................................................................................................... 51.2.6 项目任务目标................................................................................................... 5第二章报告编制依据 (8)2.1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8)2.2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 (8)2.3相关设计规范 (9)2.4地方有关文件、规划、计划 (10)(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局部); (10)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12)3.1项目区基本情况 (12)3.2自然条件 (12)3.2.1气象 (12)3.2.2地形地貌 (13)3.2.3水文 (13)3.2.4植被 (13)3.2.5土壤 (13)3.2.6 自然灾害 (14)3.3社会经济条件 (14)3.4农作物种植情况 (14)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15)3.5.1交通设施 (15)3.5.2水利设施 (15)3.5.3电力设施 (15)3.5.4林网建设状况 (15)3.6土地利用现状 (16)3.7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6)第四章项目分析 (20)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20)4.2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20)4.3项目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21)4.3.1 土壤物理性质 (21)4.3.2 土壤化学性质 (21)4.4水资源平衡分析 (22)4.4.1可供水量计算 (22)4.4.2 需水量计算 (23)4.4.3水资源平衡分析 (26)4.5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6)4.6公众参与分析 (27)第五章项目规划方案 (29)5.1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29)5.1.1 指导思想 (29)5.1.2 规划原则 (29)5.1.3 规划目标 (30)5.2项目规划方案 (31)5.2.1规划标准 (31)5.2.2 总体布局 (31)5.2.3 分项规划 (32)5.2.3.1 土地平整 (32)5.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33)第六章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36)6.1设计依据 (36)6.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36)6.1.2 设计基本资料及依据 (36)6.2土地平整和田块设计 (36)6.2.1土地平整的要求 (36)(1)紧密结合田间沟、路的全面规划,避免造成返工和浪费; (36)(3)紧密结合当年生产,平整一块收效一块,不影响农业生产; (37)6.2.2 土地平整的工程任务 (37)6.2.3 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37)6.2.3.1田块设计 (37)6.2.4 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38)6.3灌溉工程设计 (39)6.4排水工程设计 (40)6.5道路设计 (43)6.6项目区工程进度计划 (44)第七章投资估算 (46)7.1投资估算依据 (46)7.2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 (46)7.2.1 基本农田整理投资 (46)3. 项目内容及投资估算 (47)(3)田间道路工程 (47)第八章项目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49)8.1土地权属现状 (49)8.1.1 项目区土地权属类型及分布 (49)8.1.2 集体所有土地确权定界 (49)8.1.3 土地权属纠纷及调处情况 (50)8.1.4 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情况 (50)8.2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50)8.2.1 权属调整的原则 (51)8.2.2权属调整的依据 (52)8.2.3 权属调整拟采用的实施措施 (52)第九章项目实施措施 (55)9.1组织机构 (55)9.2项目管理制度 (56)9.2.1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56)9.2.2 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制 (56)9.2.3 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度 (56)9.2.4合同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57)9.2.5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 (57)9.2.6 资金管理 (57)9.2.7项目实施管理 (58)9.3工期安排 (58)第十章效益分析 (60)10.1社会效益 (60)(2)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 (60)(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60)(4)增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 (61)10.2经济效益 (61)10.2.1费用计算 (61)10.2.2效益计算 (62)10.2.3静态投资回收期 (65)T=K/(△P-C)=1744.41 /(291.80— 44.14)≈7年 (65)10.3生态效益 (65)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66)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66)11.2问题与建议 (67)附录一、附表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2、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面积汇总表3、项目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照表4、土地整理项目任务、工程内容及投资估算表5、新增耕地一览表二、附件*********等10村土地整治项目勘测报告。

土地平整开发项目可行性

土地平整开发项目可行性
制定技术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配置、 资源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实施保障
建立技术实施保障体系,确保技术实施过程中的 技术支持、质量保障和风险控制。
04
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投资估算
土地平整费用
根据土地的面积、地形地貌和工程量,估算土 地平整所需的费用。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 设费用。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费用
如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
成本效益分析
01
经济效益
评估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经济的贡 献,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 发展等。
社会效益
02
03
环境效益
评估项目对当地社会发展的贡献 ,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 会稳定等。
评估项目对当地环境的改善,如 改善土地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等 。
经济环境
分析宏观经济状况,如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利率等,评估其对项目 投资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社会环境
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包括人口结构、 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等,以评估其对 项目实施的影响。
技术环境
评估当前技术发展水平,分析新技术 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
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发展趋势
研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析其对 项目的影响。
竞争优势
分析项目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 势和劣势。
竞争策略
制定项目的竞争策略,包括产 品差异化、市场拓展等。
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需求规模
评估目标市场的总体需求规模和增长趋势。
市场需求结构
分析不同客户群体对项目的需求差异。
市场需求潜力
预测未来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评估项目的市场潜力。

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

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

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1. 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对某市土地进行整治,实现占补平衡,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 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 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3. 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 土地整治调查研究- 土地规划设计- 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4. 项目工作内容具体的项目工作内容如下:- 对目标区域进行土地整治调查,了解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 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包括土地使用布局、开发建设方案等- 开展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工作,确保占补平衡和权益公平-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包括土地开发、环境治理等- 监督和评估土地整治效果,进行后续优化和调整5. 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土地整治调查研究,持续1个月- 第二阶段: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持续2个月- 第三阶段: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持续3个月- 第四阶段: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持续6个月- 第五阶段:监督和评估,持续12个月6. 预期效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 提升土地利用率,减少浪费- 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7. 风险与对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技术风险:解决土地整治技术问题可能存在困难。

对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

- 资金风险:项目资金可能不足。

对策: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确保资金充足。

- 社会风险: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对策: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权益公平。

8. 项目预算本项目的预算为人民币X万元,具体预算分配详情如下:- 土地整治调查研究:X万元- 土地规划设计:X万元- 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X万元-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X万元- 监督和评估:X万元9. 项目评估方式本项目的评估方式包括:- 监测土地整治效果,评估土地利用率和环境改善情况- 调查用户反馈,了解居民满意度和改善程度10. 项目团队与合作伙伴本项目的团队成员包括:- 项目经理:X- 土地规划师:X- 工程师:X- 社会调查员:X与本项目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包括:- 地方政府部门- 环境保护机构- 土地管理部门以上为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细节和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土地开发可行性报告 (800字)

土地开发可行性报告 (800字)

土地开发可行性报告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8-22 浏览: 54【引言】土地开发从广义上来讲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

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土地开发主要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未利用土地开发是补充耕地的一种有效途径。

土地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其变化的质来讲包括好和坏两个方面,如治理荒山改良土壤等,会带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大量砍伐森林会带来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

从其变化的量来讲包括明显的和非明显的两种变化,如旧城改造、开荒种田等,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

但改良土壤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一种非明显的变化。

因此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不同。

土地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连,土地开发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的组成方式。

例如,大片宜农荒地的开发不仅会带来地区性经济结构的改变,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带来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原来以牧、林等为生的人群转化为以农为主。

因此无论那种形式的土地开发都将带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

【目录】第一部分土地开发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土地开发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承办单位介绍(三)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介绍(四)项目主管部门介绍(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研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研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研报告【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的开发整理成为重要的环节。

本项目旨在对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项目目标】:1.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闲置土地。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布局的合理性。

3.改善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内容】:1.土地调查:对项目区域的土地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用地结构等。

2.土地规划:根据土地调查结果,制定土地规划方案,包括用地分区、建设布局等。

3.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包括土地征收、土地整合、用地专项规划等。

4.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土地规划方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排水系统、绿化带等。

5.用地开发:将整理后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包括住宅建设、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等。

6.环境保护: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项目效益】:1.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整理,使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土地整理后,能够使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居住环境。

3.提高城市发展质量: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能够推动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和城市形象。

4.改善环境效益:土地整理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

【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组成:设立项目组,由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组成,形成合作机制。

2.组织调配: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技术支持:积极取得技术支持,利用先进的土地规划与管理技术,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

4.宣传推广:加强对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对项目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争取社会支持。

【项目投资】:1.建设投资:包括土地征收、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开发等方面的投资,预计总投资金额为X万元。

土地开发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开发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艾官营等五村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号:003)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延庆分局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艾官营等五村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目录1 项目概要 (1)项目背景与意义 (1)项目简介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2 项目现状 (4)自然条件 (4)基础设施状况 (5)土地利用现状 (6)3项目分析 (7)项目合法性 (7)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7)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8)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0)项目建设条件 (10)4项目规划 (13)工程规划 (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5)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16)土地权属调整 (16)5项目投资与效益分析 (17)投资估算 (17)效益分析 (23)6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 (25)工程建设管理 (25)项目施工组织 (25)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27)7主要结论和建议 (28)主要结论 (28)建议 (28)8附表 (29)附表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按图斑统计)单位:亩 (29)附表2项目区土地利用调整表(按项目区统计)单位:亩 (31)附表3项目区土地利用调整表(按图斑统计)单位:亩 (32)附表4项目区主要工程量与投资估算表 (34)附图1: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艾官营等五村土地开发项目现状图附图2: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艾官营等五村土地开发项目规划图附件1:项目区规划方案征求群众意见会议纪要1 项目概要项目背景与意义“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艾官营等五村土地开发项目”属于荒草地丘陵土地开发项目。

规划设计单位是北京国信天成土地整理有限公司,项目资金来源于社会资金。

该项目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延庆分局提出,其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如下:a)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膨胀,各项建设用地规模迅速扩张,与此同时,全市耕地总量却不断减少,耕地占补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

土地投资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投资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名称 (4)1。

2项目承办单位 (4)1。

3项目建设地点 (4)1.4项目开发内容及标准 (4)1。

5项目一级开发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 (6)1.6结论与建议 (7)第二章项目区位分析 (9)2.1项目位置 (9)2。

2项目现状分析 (9)2。

3出让地块分析 (10)2。

4项目用地规划条件 (11)2。

5项目所在区域交通分析 (11)2.6项目所在区域绿化环境分析 (13)2。

7项目所在区域商业环境分析 (14)2。

8项目所在区域规划 (14)2.9项目所在区域与周边关系 (16)第三章SWOT态势分析 (20)3.1优势 (20)3.2劣势 (20)3.4威胁点 (21)3。

5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开发地点与开发条件 (22)4。

1项目开发区域概况 (22)4.2现状调查与分析 (22)4。

3开发条件 (24)第五章土地一级开发方案 (27)5.1方案综述 (27)5。

2开发方案 (28)5。

3征地、拆迁方案 (29)5.4基础设施建设 (29)5.5项目分期开发计划 (39)第六章环境生态影响分析 (40)6。

1生态环境 (40)6。

2社会环境 (40)6。

3水环境 (40)6。

4声环境 (41)6.5空气环境 (41)6。

6环境保护措施 (42)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 (46)7。

2节水 (48)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8.1投资估算 (49)8。

2资金筹措 (51)第九章效益分析 (52)9.1财务分析 (52)9。

2社会效益 (53)9。

3互适性分析 (55)第十章风险分析 (58)10.1项目的风险分析 (58)10.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 (59)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60)11.1结论 (60)11.2建议 (61)第十二章附录 (63)12.1附件 (63)12.2附表 (63)第一章总论1。

1项目名称××××土地收储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项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制定项目区土地整治的方针、原则和目标;
b)分析项目区基本情况,包括土壤适宜性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等,科学确定各类用地数量及配置;
c)充分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各部门规划,使项目规划与其协调一致,反映区域发展动向;
d)合理规划田块,有效调整土地关系;
e)进行项目区主要工程布局与配置;
2)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统一整治,使田成方、林成网、路渠整齐通畅,森林郁闭度增加,农田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变,农村人文自然景观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乃至全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为充分利用项目区土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促进农民增收,有必要对项目区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农业的防涝抗旱能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区符合土地整治项目的选址要求和立项条件。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展,活跃当地的经济。
三、生态效益分析:
1)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进行平整,对土壤进行改良,土地经过翻耕,推土平整,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相,提高了土地肥力,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和繁衍增殖。同时建设健全该项目区的道路网络与水利灌排系统,从而达到增加有效灌溉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项目整治土地12.7302公顷,大大提高了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和洪涝灾害)的能力,降低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起到了改善环境的作用,使项目区内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并逐步改善。
本项目的建设合民心、顺民意,得到项目区广大公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由于本项目区投资较高,当地政府和项目区群众资金有限,依靠自身财力无法完成本项目。
项目目标任务
项目的目标是:对项目区土地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在土地整治增加耕地的同时,配套完善水利、道路、防护林网等农业基础设施,使农田达到田成方、路贯通、林成网、沟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进一步增强抗灾害能力,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使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林木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区土地整治的任务如下:
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
单位:公顷、万元
项目名称
XX市XX乡XX村和XX土地整治(占补平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
XX市国土资源局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XXXX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市)、县(市)
XX市
项目区所涉及行政村、镇
XX乡XX村和XX
项目区的大地坐标范围
地块1:东经:118°47′58″~118°48′11″,
二、社会效益分析:
1)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率。
2)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项目区建设完成后,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缩短了排涝时间;项目区复种指数得以提高,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本项目区属XX市宜农未利用地,项目区地块1内大量深坑、堆土及断头路占地较多,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地块2为水深70米的废弃采矿深坑;项目区内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农产品产量较低,制约了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将改变项目区内土地利用效率低,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及农村道路布局散乱等状况,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增收。
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预计净增耕地面积12.5336公顷,新增耕地率98.46%。
项目建设期(年)
跨2个年度,施工期为12个月
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362.7294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投资301.0470万元。
项目背景
项目区位于XX省XX市XX乡XX村和XX,项目区地块1东、西、南均至XX土地,西至XX土地,介于东经118°47′58″~118°48′11″,北纬39°55′52″~39°56′13″;地块2东临XX村土地,西、南、北均至XX土地,介于东经121°47′58″~121°48′8″,北纬39°55′35″~39°55′45″。项目区界线内面积为12.7302公顷,建设规模为12.7302公顷。项目区内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水利设施不健全,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项目区总面积为12.7302公顷,土地所有权皆为XX村和XX集体所有,使用权承包到XX个人,项目区土地权属明确,面积准确,界址清楚,无争议。
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XX市XX乡XX村和XX,项目区地块1东、西、南均至XX土地,西至XX土地;地块2东临XX村土地,西、南、北均至XX土地。
项目建设规模
土地整治建设规模12.7302公顷。
f)综合评价规划方案,进行规划方案效益评价;
g)制定规划实施的相关保证措施。
项目投资规模及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62.7294万元,资金来源为XX市财政自筹资金。
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属于XX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项目实施后,每年净增收益28.9927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12.5年。
北纬:39°55′52″~39°56′13″
地块2:东经:121°47′58″~121°48′8″,
北纬:39°55′35″~39°55′45″
项目申请类型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
项目性质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
地貌
类型
县境地貌
低山丘陵坡地、山前洪冲击阶地、冲积盆地
项目区微地貌
低山丘陵坡地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涉及I50 G 002077一个图幅,土地总面积12.7302公顷,地块1面积为10.2800公顷,其他草地(043)10.1766公顷,农村道路(104)0.1034公顷;地块2面积为2.4502公顷,其他草地(043)2.3236公顷,农村道路(104)0.1266公顷。
土地利用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