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景阳冈》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景阳冈》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详细讲述了《水浒传》中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展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故事背景,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浒、瘦、怯”等字,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武松的形象,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武松勇敢、豪放、机智的性格特点,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武松的形象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景阳冈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武松的形象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景阳冈》2. 人物形象:武松——勇敢、豪放、机智3.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思考武松的性格特点。

(2)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身边人物的描写。

2. 答案:(1)武松勇敢、豪放、机智。

(2)示例:我的同桌小明,他瘦高的个子,眼睛明亮有神。

他热爱运动,每次篮球比赛都冲在最前面,勇敢地面对对手的防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对武松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在描写人物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阅读《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景阳冈》经典教案

《景阳冈》经典教案

《景阳冈》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景阳冈》全文,并掌握其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武松喝酒、打虎的情节,以及武松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水浒传》的语言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美。

通过武松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勇敢、坚强、不畏强暴的品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武松喝酒、打虎的情节,以及武松的性格特点。

感受《水浒传》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美。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理解他的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精神内涵。

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景阳冈》一文,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水浒传》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景阳冈》。

让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对《水浒传》和武松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景阳冈》全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理解难点。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武松喝酒、打虎的情节。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如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等。

同时,让学生体会《水浒传》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

4.表演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通过表演武松喝酒、打虎的情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观众可以对表演进行评价和建议,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5.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武松为什么能够成功打虎?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内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武松的形象和精神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关怀。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9篇)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9篇)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9篇)《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景阳冈》的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唬、诡、踉、跄等11个字,理解晌午、恰当、岂不、请勿自误、脊梁、咆哮、酥软等词的意思。

2.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训练学生思考能力、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课文第一段与第三段细致描写了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突出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在喝酒和打虎两件事上是如何抓住要点详细叙述的也是文章的重点。

(二)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是文章的难点,体会喝酒、打虎两件事如何详细叙述的也是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朗读训练。

3.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1)正音:晌(sh3ng)午咆哮(xi4o)请勿自误(w))脊梁(li2ng)(2)解词: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完。

如何:为什么。

过往:来来往往。

平生:一生。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同学们都知道有个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武松)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

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自读课文,说出大意,前后讨论交流。

3.理解脉络,讨论分段。

景阳冈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最新版

景阳冈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最新版

景阳冈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该章节详细描述了《水浒传》中经典的一段,讲述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

内容包括对课文原文的阅读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的探讨以及相关的语言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 分析武松的形象,学习其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3.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如武松性格的分析、故事寓意的挖掘。

教学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以及故事的阅读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老虎的自然图片,引发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武松打虎的故事。

2. 阅读引导: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武松的形象特点。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解释难点词汇和句型。

a. 武松的勇敢和智慧b. 故事情节的转折和寓意c. 词汇和句型的学习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句,讲解语法结构和用法。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武松打虎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景阳冈》2. 武松形象特点:勇敢、智慧、正义3. 关键词汇和句型4. 故事情节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武松打虎的短文。

2. 答案示例:以武松的视角,描述他如何勇敢、智慧地打败老虎,并表达他的正义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对武松性格的分析仍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其他经典篇章,如《林冲雪夜上梁山》、《宋江怒杀阎婆惜》等,进一步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高阅读兴趣。

景阳冈教案范文

景阳冈教案范文

景阳冈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景阳冈》一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能够领会作者通过故事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景阳冈》一文。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武松勇敢、机智、正义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3)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武松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2. 教学难点:分析武松勇敢、机智、正义的品质,以及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景阳冈》一文的基本情节和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分享各自的见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讲解,深入剖析武松勇敢、机智、正义的品质。

5.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武松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如何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武松勇敢、机智、正义的品质。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并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

2. 推荐一本你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景阳冈》一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武松勇敢、机智、正义品质的认同和践行情况。

3. 学生在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故事的魅力。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景阳冈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景阳冈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二)读准生字,了解生词。

(三)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简介小说的背景。

本文选自中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这部小说通过对高俅等剥削者、压迫者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百丑图,揭示了阶级压迫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这一真理。

“乱自上作”,“”的事实在《水浒传》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但是,梁山泊的好汉们大多存在严重的封建正统思想,他们要把“酷吏赃官都杀尽”,为的是“忠心报答赵官家”。

他们不可能最终把封建社会的代表者皇帝作为反对的目标,终于接受了招安,使起义失败。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林冲、李逵、武松等人物的形象,人物性格鲜明。

例如武松,他性格刚烈,言出必行,果断坚强,有勇有谋。

这些性格在十字坡孙二娘的黑店里,在替兄报仇的整个情节中,在痛打蒋门神、怒杀西门庆的故事中,在景阳冈打虎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封建统治者对充满反抗意识的《水浒传》深恶痛绝,但传世的优秀文学作品总是会在社会上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

《水浒传》在流传过程当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版本。

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和解放后出版的七十一回本。

景阳冈一回主要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要求: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景阳冈》优质课教学设计最新5篇

《景阳冈》优质课教学设计最新5篇

《景阳冈》优质课教学设计最新5篇《景阳冈》教案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第23回。

课文记叙了武松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

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

教材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部分。

纵观全文,有如下特点:1、全文篇幅较长,适合学生进行快速默读训练,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本文生字和难读字较多,在自学课文时,应该指导学生多花时间练读。

3、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学生日常阅读中较少出现的文言词汇,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相差较大,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只有在扎实理解这些词汇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理解课文。

所以在处理教材时,应该把对文言词汇的理解作为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之一。

4、教材在具体描写人物时,突出了武松的语言和动作。

特别是描写“打虎”一章时突出了武松的动作描写,而在“喝酒”一章中则强调了人物的对话。

分析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主要围绕“喝酒”与“老虎”展开:前一部分突出了武松的豪爽倔强,后一部分反应了武松的英勇无畏。

在第一课时的阅读指导中,应紧紧抓人物的对话,指导学生通过读懂人物语言来概括分析人物个性品质,这也是第一课时的另一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15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对话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英雄、研读名著的热情。

教学重点:1、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

2、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悟武松个性特征。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受武松个性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课心得:阅读教学是座大厦,对教材的处理是大厦框架决定着教学方向,教学语言是水泥和石灰起粘合作用,教学机智是大厦的装饰决定大厦的特色,而教师的个性能给大厦带来生命与活力!让我们努力使老教材焕发出新生气,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开心!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首先要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张扬,并通过教材传达给学生!让我们带着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快乐成长,个性飞扬!教学过程:一、音乐激趣,谈话导入:1、课间休息时播放flash音乐《好汉歌》,师生同唱一首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阳冈》优质教案
《景阳冈》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
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
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
深理解。

)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三碗不过冈”。

)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
大虫!”——不相信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不怕老虎。

结果:打死了猛虎。

)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

“——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

(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

)
2.学生自己练习。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板书:
一、进店(详)喝酒谈虎——神态
二、上冈(略)心理活动
老虎扑掀剪性格
三、过冈(详)武松闪闪闪豪放
劈跳掀无畏
按踢打
四、下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