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鄂豫陕毗邻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010-2018)(十三)襄阳荆门十堰宜昌南阳洛阳平顶山三门峡驻马店安康商洛
襄阳简介——精选推荐

襄阳简介时间:2015.10.07 作者:来源:G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
其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自古即为交通要辏,有七省通衢的美誉。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
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
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
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分设襄城、樊城两区。
2010年12月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
复名后的襄阳正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
襄阳简介襄阳(xiāngyáng)曾名襄樊,位居华中地区腹地,汉水中游,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十随"城市群中心城市、鄂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汉江流域核心城市。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中国书法名城".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依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览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今天,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
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28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代名相诸葛亮(卧龙),三国名士庞统(凤雏),魏晋隐士司马徽(水镜先生),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孟襄阳),张继、杜审言、文学家皮日休,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米襄阳),"允冠百王"的光武帝刘秀,东方圣人释道安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襄阳地理介绍剖析

第一产业:201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67.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03.7万吨(100.7亿斤);棉花产量3.0万吨;油料产 量24.9万吨;蔬菜产量320.8万吨;茶叶、水果产量分别达到1.2万吨和128.9万吨。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644.8万头;羊 出栏174.1万只;牛出栏70.6万头;家禽出笼8780万只;水产品产量19.8万吨。 第二产业: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654家,比上年的1529家净增 12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44家,过十亿元的企业87家,过五十亿元的企业8家,过百亿元的企业4家。汽车产业实 现产值1695.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826.6亿元;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 业分别实现产值821.8亿元、531.1亿元、402.7亿元、200.7亿元和30.1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白酒产量17.5万千升; 纱产量68.1万吨;布产量21.9亿米%;服装产量13258.8万件;化肥产量29.1万吨;水泥产量1098.5万吨;汽车产量13.4万 辆;钢材产量128.1万吨。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26.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5.7亿千瓦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4665.8亿元。实现利税359.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44.6亿元。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3.2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 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48.3亿元。在固 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2.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20.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14.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 投资1135.5亿元。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0.9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42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78万平方米,其中, 住宅销售面积474.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50.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 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该地区特产山珍和野 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 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 辣。 襄阳大头菜: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诸 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孔明菜含有丰富的氨 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 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牛油面:主要出现在早点摊位,以及小饭馆。由于面条已经提前煮至8~9成熟, 上桌速度很快,顾客无需等待再加上其口味特点一辣二麻三鲜;经常配襄阳黄酒 (当地一种乳白色的低发酵米酒)同食。 金刚酥: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 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 “酥口易化”。
关于十堰

以“一城两带”推进十堰新跨越

7 6 《 代经济)0 1 当 ) 1 年1月( 2 上)
武 术节各项任务 ,赢得了国内外来宾和 国际社会 的广泛赞誉 , 向国际武联 、 中国武协 、 省委 省政 府和全市 人民交上 了一份满
意 的答卷 , 为十堰跨越式 发展积累了一 笔宝贵财富。
是深入实施“ 统三分” 一 战略 。按照统 筹城 乡、 分区域规
三是丹江 口库区移民外迁任务顺利完成 。按照国家和省委
省政府要求 的时 间节 点 , 把移 民工作作为全市 的“ 号工程” 头 来 抓 , 力以赴做好移 民外迁 内安工作 。第一 , 行严格 的责任 全 实
制 。建立市级领导联 系移 民乡镇 制度 , 加强对移 民 乡镇的领 导
零售总额增长 2%以上 , 0 规模 以上 工业总产值增长 6%以上 , 0 财 以上 , 融机 构存款余额净 增约 2 0亿元 。主 要经济指标完成 金 0 情况 , 再破历史新纪 录 , 在全省名列前茅 。
一
景 观建设 、 渣土管理 、 裸露 山体治理 等“ 大工程” 全 力推进 城 政 总收入增长 6%左右 ,其中地方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7% 六 ; 0 0
企 业 经
贸
在承上启下的 2 1 年圆满划上句号之时 ,十一五 ” 00 “ 规划精 彩收官了。站在 “ 十二五” 规划新 的起 跑线上 , 如何抢抓新的机
一
1 “ 件 大 事 ” 得 新 突破 、四 取
是第四届世界传 统武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把办好武
遇、 迎接新的挑战 、 谋划新的蓝图 , 如何向上级党委政府和全市 术 节作 为全年的大事要事来抓 , 出参赛规模 、 提 办节水平 、 宣传 30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新的更 5 大课题 。近期 召开的中共十堰市委三届八次全会 , 对这些重大 课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全会在深人学 习贯彻党的十七届 五中全会和省 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 的同时 , 审议通过 的《 中共 十堰市委关于 制定十堰市经济和社 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 年规划 的建议》 明确提出把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为 “ , 十二 五” 发展的总要求 , 把建设 “ 一城两带 ” 作为 “ 十二五 ” 发展的总 战略 。“ 一城两带” 就是围绕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 中心
襄阳市区域辐射功能定位、现状及提升对策

湖 北文 理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t s a n d S c i e n c e
Ma y , 2 0 1 3 、 , 0 1 . 3 4 No . 5
第3 4卷 第 5期
关键 词 :襄 阳市 ; 区域 中心城 市 ; 区域 辐射 功 能
中图分 类号 :F 2 9 1 . 1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 :2 0 9 5 — 4 4 7 6 ( 2 0 1 3 ) 0 5 — 0 0 7 3 — 0 4
湖 北 省委 、省 政府 早 在 2 0 0 3年 就提 出 了加快 “ 一 主两副 ” 中心城市 发 展 的战略 构想 ,以期 通过 努力
成 为 省 际边缘 区域 中心 的发 展条 件 .
从与相邻城市联系看 ,襄阳市是湖北 、河南 、陕西毗邻地区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 ,是湖北与三省( 市) 联系的重要交通通道.由于受到武汉 、重庆 、西安 、郑州 、长沙的辐射影响,以及具备对周边同等级城市 的较强 吸引能力 ,对十堰 、荆门、随州 、南阳、安康等城市的影响较大 ,襄阳具备成为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的区域 性 中心 城市 的基 础 . 从湖北省 内看 , 襄 阳应成为鄂西圈发展龙头之一.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人 口总量 、版图面积分别 占 湖北省的 5 0 %和 7 0 %, 襄阳市在鄂西圈的经济实力 、 发展水平与城市规模具有明显的优势 , 且襄 阳已经是
物 流和 科技 教 育等 方 面具 有 比较优 势 , 同时也 具备 区域 辐射 功 能。 藉 此 ,提 出 了构 建 区域联 动发 展 新 格局 、与 区域 中心相 匹配的 现代 产业 体 系、 区域性 综合 交通枢 纽、 区域性 物流 中心 、 区域 性 人 才集散 中心等 进 一步提 升 裹 阳市 辐射 功 能的 对策 建议 .
陕西省各地(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1996年)

附表1—1
指标
地、市
年底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比例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工业总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地方财政收入
万人
位次
%
位次
亿元
位次
亿元
位次
亿元
位次
亿元
位次
全省
3572.17
22.84
528.7
1184.59
484.04
97.16
汉中市
368.93
4
18.20
汉中
汉中
汉中
城固
定军山西乡
洋州
略阳
建制镇数
6
8
116
5
2
7
111
2
7
9
137
1.现状人口按非农业人口计
2.近期河东店、铺镇、周家坪、圣水合入中心市区。
建制镇名数
略阳
西乡
城固
河东店勉县
洋县
周家坪老庄
宁强
镇巴
铺镇
圣水
崔家山
留坝
袁家庄
等(略)
城固
勉县略阳西乡洋县
宁强老庄
镇巴崔家山留坝
袁家庄
阳平关
大安
武乡
牟家坝等(略)
1
4894
1
161190
1
46954
6
300112
4
26242
1
1878
1
南郑县
538932
1
12.77
8
221909
3
4118
3
85953
湖北有哪些市

湖北有哪些市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4位。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武汉市。
宜昌市、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1、武汉简称“汉”,现为湖北省省会,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跨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教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如今武汉努力构建中部地区支点城市,并致力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而努力2、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是继武汉之后湖北建立的第二座城市,中国中部最大城市圈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及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
3、十堰市位于中国中央山地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跨东经109°29′至111°16′,北纬31°30′至33°16′。
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全市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辖两区五县一市及十堰经济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总人口334万。
湖北省个城市介绍

湖北省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是武汉市。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1061公里,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因此又称“千湖之省”。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
东连安徽,东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
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湖北建省始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因位于洞庭湖之北,设置湖北省。
湖北省当时领有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宜昌、施南等十府。
[3]经过历代调整,截至2013年,湖北省有12个省辖市(一个副省级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8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湖北省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和中心,也是全国交通航运枢纽,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武汉市: 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江夏区、蔡甸区、汉南区、新洲区.黄石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冶市、阳新县十堰市:茅箭区、张湾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荆州市:沙市区、荆州区、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石首市、洪湖市宜昌市: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鄂州市:梁子湖区、华容区、鄂城区荆门市: 东宝区、掇刀区、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黄冈市:黄州区、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麻城市、武穴市孝感市:孝南区、孝昌县、大悟县、云梦县、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赤壁市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随县仙桃市:辖3个街道、1 5个镇潜江市:辖7个办事处、10个镇、6个管理区(农场)、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