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

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机
1、美国科学家及发明成就:
(4)、美誉: “发明大王”。
(5)、名言: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 三、围绕“电”的发明
天才不过 是百分之一的 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 的汗水。
——爱迪生
爱迪生与白炽灯的故事
天才是1%的灵感 加 99%的汗水
7、主要领域
a. 新能源 的发现和应用: 电力和石油 b.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内燃机、电机 和电灯 c. 新交通运输 工具的出现: 汽车和飞机
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电话和电报 有线电报:1843年莫尔斯 有线电话:1876年贝尔
7、主要领域
a. 新能源 的发现和应用: 电力和石油 b.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内燃机、电机 和电灯 c. 新交通运输 工具的出现: 汽车和飞机
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发明大王”,他 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①因为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除了发明电灯外,他还发明了电 影、留声机等许多改变人类文 明进程的东西,进在专利局登记 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没登记过的更是不计其数,所以人们称 其为“发明大王”。②爱迪生热爱科学,锲而不舍,不怕失败, 对事情喜欢刨根问底,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刻苦专研的学习和 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政治: 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经济:
经济繁荣
科技: 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电磁感应现象 生物学:细胞学说、进化论 化 学:元素周期率
2、时间: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上半期
3、时间和标志: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4、起始国: 美、德 5、以电 为核心的革命 6、时代特征:电气时代
历史九年级上北师大版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17张)

材料一: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 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 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材料二:“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 热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 燃了世界……”
【 问题探究】
1、材料一中的发明家是 爱迪生 ?
2、材料二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是指爱迪生发明了 电灯
来源广泛 、动力大 、体积小、 清洁 、 无污染、 应用广泛 、安全、输送量大、 操控方便、可以远距离传输……
三、围绕“电”的发明
美
国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
科
的灵感,再加上百分
学
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家
1、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他一生有
2000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 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电力得到广泛应用 ,人 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了 电气时代 。
3、爱迪生是 美 国人,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等
人们称他为 发明大王
。
4、电的应用,引起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 变化:(1)家用电器进入家庭,西方国
家率先进入 电气化时代 。
(2)促使其他工业部门发展起来,特别是
1、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
(电力、石油)
2、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一、表现
(内燃机、电灯)
3、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汽车、飞机)
4、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 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电话、电报)
二、主要标志(特点):
以 为核心,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 入“ ”。
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
汽动力(煤)具有哪些优点?
(2)经济基础:
经济繁荣,人们能够潜心研究。
电气时代的来临精选教学PPT4 北师大版

——
中国人的飞天梦
造中 者国
第 一 冯架 如飞 机 的 制
模型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慢步在三月的春光里,走走停停,看花开嫣然,看春雨绵绵,感受春风拂面,春天,就是青春的流年。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青春,是一场花开的遇见;青春,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旅行;青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青春,是一场鲜衣奴马的争荣岁月;青春,是一场风花雪月的光阴。 青春往事,多么甜蜜;青春岁月,多么靓丽;青春流年,如火如荼。青春里,我们向着梦想前进。跌倒过,伤心过,快乐过,痛苦过,孤独过,彷徨过,迷茫过。总是,在悠悠的岁月中徘徊;总是,在如春的生命中成长;总是,在季节的交替中感悟人生四季的美妙与韵律;总是,在多愁善感中体悟青春的美好与无奈。
2.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那些方便?
A.交通运输方面:陆路—蒸汽机车 水路—汽 船
B.机器动力方面:热力代替了人的体力, 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火车和汽船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不方 便的地方?
火车:运量大,但是不够方便灵活。 汽船:速度太慢。 蒸汽机:体积庞大,燃料使用不方便,噪声
大,污染多。
1886—1896
1886年----(1)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
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后人称为
现代汽车诞生日。(2)德国人哥德得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
四轮汽车。(3)奥托宣布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
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932
1938
美国福特
韩国大宇 法国雪铁龙
法国标致
日本三菱
日本铃木 德国大众
德国奔驰 日本本田
德国欧宝
德国保时捷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 北师大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 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著名的 “发明大王”。
爱 迪 生 发 明 的 电 影 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 奋好学的精神;勇于 创新、不畏艰难、不 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① 水力
② 原子能
③ 石油
④ 电力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8.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 电 为核心的
革命。人类社会从 蒸汽
时代进
入 电气 时代。
9.电的发明和使用,带动了其他工业部
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 钢铁 行业。由
于这一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进
入到 钢铁 时代。
10.“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D、化学工业的建立
5.世界近代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敢于冲
破传统的桎梏去创新,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从而为人类的进步
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
起到了巨大作用的人物是 ( )
A、西门子
B、卡尔•本茨
C、爱迪生
D、法拉第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是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
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 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为什么在19世纪 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 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 业革命?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
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 ③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
《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2(22页)(北师大版九年级上)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有何重要作用?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
第17课
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认
识
雷电
过
程
电磁感应
法拉第
电池的发明
人类对“电”的认识
手摇发电机
发
电 能
电 量 逐
的 利
实用发电机
渐
增
加
用
自激式发电机
人类对“电”的认识
电
气
化 标志:
时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代
的
到
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
爱 迪 生 发 明 的 电 影 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贝 尔
早期的电话
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
电报发明家 塞缪尔·莫尔斯
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 主义发展所要求得新技术革命准备了 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精致课件)(北师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次工业革命)
1.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 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B )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 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 D.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革命
2.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条件是( A ) A.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进入电气化时代。
C.推动钢铁等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
“钢铁时代”。 总之: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小
对“电” 的认识 围绕“电” 的发明
结
政治保障 经济基础 技术条件
条件
能源领域的 巨变
内容
电、电灯以及其他电器 的发明和使用 特点 电力的广泛运用 评价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 生产领域,人类历史 进入“电气时代”
电 炉
电力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新能源
(对生活的影响)发明了大量家用电器,使生活更加便捷 而丰富;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 电气化时代。
电的影响
A.电力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新能源。 B.(对生活的影响)发明了大量家用电器,使生活更加
便捷而丰富;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生活方式,使人类
第17课
电器时代的来临
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 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 同学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C.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 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 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 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C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D.改良蒸汽机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

• 自学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0分钟)
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认 识 过 程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法拉第
人类对“电”的认识
手摇发电机
电 能 的 利 用
实用发电机
发 电 增 量 加 逐 渐
自激式发电机
பைடு நூலகம்
人类对“电”的认识
电 气 化 时 代 的 到 来
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人类对电的认识
学 (自学提纲)
• 1、人类对电的利用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填 写表格) •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主要表现是什 么? • 3、你知道爱迪生有哪些发明创造?从爱迪生的事 迹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拓展) • 4、电的使用对人类具有什么意义? •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拓展)
下列当今社会生活里,与第二次工 业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A.打电话拜年 B. 乘公交车上班 C.用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对你的启示?
从国家来讲:
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 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科学家 格雷
富兰克林
国籍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德国
成就
发现摩擦生电
雷电的存在
手摇发电机
皮克希
雅可比
电动机 自激式发电机
西门子
能源领域的巨变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 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认 识 过 程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法拉第
人类对“电”的认识
手摇发电机
电 能 的 利 用
实用发电机
发 电 增 量 加 逐 渐
自激式发电机
பைடு நூலகம்
人类对“电”的认识
电 气 化 时 代 的 到 来
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人类对电的认识
学 (自学提纲)
• 1、人类对电的利用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填 写表格) •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主要表现是什 么? • 3、你知道爱迪生有哪些发明创造?从爱迪生的事 迹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拓展) • 4、电的使用对人类具有什么意义? •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拓展)
下列当今社会生活里,与第二次工 业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A.打电话拜年 B. 乘公交车上班 C.用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对你的启示?
从国家来讲:
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 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科学家 格雷
富兰克林
国籍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德国
成就
发现摩擦生电
雷电的存在
手摇发电机
皮克希
雅可比
电动机 自激式发电机
西门子
能源领域的巨变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 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

电报发明家 塞缪尔·莫尔斯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有何重要作用?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人类对“电”的认识
电
气
化 标志:
时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代
的
到
来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 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主
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
要
跨进了“电气时代”
表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现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1000多项专利, 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美国 著名的“发明大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 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能源领域的巨变
畜力、人力、 风力、水力 „„ 蒸汽 动力 电力
煤炭
电
(新能源)
蒸汽机
电力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为什么在19世纪 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 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 业革命?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 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
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 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讲: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 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经济学上讲: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充分认识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
1.我们经常所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以 ( ) 为核心的 革命。 A、蒸汽 B、电 C、信息技术 D、内燃机 2.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事件是 ( ) A、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B、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C、原子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D、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是在 ( ) A、20世纪初 B、19世纪末期 C、19世纪前期 D、20世纪中期
实用发电机(德国雅可比1834)
发 电 量 逐 渐 增 加
自激式发电机(德国西门子1867)
人类对“电”的认识
电 气 化 时 代 的 到 来
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三、能源领域的巨变
为什么在19 世纪最后几十年 能够发生重大的 科技革命和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
8.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 电 为核心的 革命。人类社会从 时代进 蒸汽 入 电气 时代。 9.电的发明和使用,带动了其他工业部 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 钢铁 行业。由 于这一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进 钢铁 入到 时代。 10.“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标志着 现代工业 的崛起。
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请回答:
1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 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电力的广泛运用
2 这次科技革命中产生了哪些 新兴的产业部门?
主要是:电力、电讯、化 工、汽车、石油等工业
电力在哪些领域 得到迅速推广和 运用?
电力 广泛 应用
①动力: 发电机、电动机及高压输电技术 ②照明:电灯系列 ③交通: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 ④电讯:电话、电报 ⑤生活:电风扇、电冰箱……
4.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是 (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5.世界近代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敢于冲 破传统的桎梏去创新,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从而为人类的进步 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 起到了巨大作用的人物是 ( ) A、西门子 B、卡尔•本茨 C、爱迪生 D、法拉第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是 ( ) ① 水力 ② 原子能 ③ 石油 ④ 电力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讲: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 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经济学上讲: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经 济效益,充分认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对“电” 的认识
条件
能源领域的巨 变
政治保障 经济基础 技术条件 市场条件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摩擦生电——雷电— —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2、电能的利用
手摇发电机——电动机——自激式发电机
3、电气时代的到来
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认 识 过 程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法拉第
人类对“电”的认识
手摇发电机(法国皮克希1832)
电 能 的 利 用
富兰克林,美国著 名的科学家。8岁上小 学,聪明、好学,成绩 突出。因为家境贫困, 10岁就退学,跟着父亲 学做肥皂和蜡烛。12岁 的时候,到哥哥詹姆士 的厂里当印刷工。在这 期间,他博览了许多有 名的著作,不仅获得了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自学 习惯。
中国早就发明了避雷装置,并在实践中应用。
第17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重点的提示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及电能的开发和利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广泛性,这 里指的是地域上的广泛和科技门类上的广泛。 4.“发明大王”爱迪生为电能的开发和利用 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5.电气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化 的兴起。
2、电力广泛使用的作用:
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②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电气时代;
③使人类在材料领域由“棉花时代” 进入到“钢铁时代”。
(四大新型支柱产业: 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 轻工业 重工业
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据“后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就开始使用避雷装置, 在建筑的屋脊上大多安装了金属瓦饰,有的是龙、有 的是飞鱼和雄鸡。 大约在三国时期,工匠们已经意识到接地的重要,他 们在建造远远高于一般建筑的古塔时,顶部安装了钢 铁制造的“葫芦串”,用于避雷。 1688年西方传教士马卡连来华,在《中国札记》上写 道:“中国有些建筑物的屋顶上有一种叫做龙的装饰 物,它头部仰向天空,张着嘴。这些怪物向上伸出的 舌头是根尖端的金属芯子,另一端和埋在地下的金属 相接,能让雷电跑到地面去而不伤害建筑物。”
爱 迪 生 发 明 的 电 影 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 奋好学的精神;勇于 创新、不畏艰难、不 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837年有线电报
电报发明家 美国人塞缪尔· 莫尔斯
贝 尔
1876年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 早期的电话
内容
围绕“电” 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点 —电力的广泛运用 评价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1.电力的广泛使用。 2.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3.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从国家来讲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 定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 (历史教训): 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重人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 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 到了十六世纪中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实,琥珀 经摩擦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它物体也可以摩擦生 电 。 十八世纪,英国科学家格雷首次发现有些物体能传电, 有些则不能,这样,就把导体和绝缘体区别开来了。 他发现金属能传电而丝线则不能。他还注意到尖端放 电,从而想到电火花和雷电是不是一样的东西。
③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
如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
④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
如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主 要 表 现
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 跨进了“电气时代”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
时代特征:电气时代 核心: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 表现
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
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 明和应用
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 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著名的 “发明大王”。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有何重要作用?
电视机
电冰箱
电饭煲
微波炉
洗衣机
电须刨
空调
电风扇
数码相机
VCD\DVD
电吹风
熨斗
炒冰机
电热水器
投 币 式 立 体 电 影 机
从国家来讲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 (历史教训): 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
能源领域的巨变
畜力、人力、 风力、水力 „„ 蒸汽 动力 电力
煤炭
电
(新能源)
蒸汽机
电力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为什么在19世纪 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 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 业革命?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 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
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 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讲: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 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经济学上讲: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充分认识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
1.我们经常所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以 ( ) 为核心的 革命。 A、蒸汽 B、电 C、信息技术 D、内燃机 2.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事件是 ( ) A、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B、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C、原子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D、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是在 ( ) A、20世纪初 B、19世纪末期 C、19世纪前期 D、20世纪中期
实用发电机(德国雅可比1834)
发 电 量 逐 渐 增 加
自激式发电机(德国西门子1867)
人类对“电”的认识
电 气 化 时 代 的 到 来
标志: 远距离传送电问题的解决
三、能源领域的巨变
为什么在19 世纪最后几十年 能够发生重大的 科技革命和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
8.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 电 为核心的 革命。人类社会从 时代进 蒸汽 入 电气 时代。 9.电的发明和使用,带动了其他工业部 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 钢铁 行业。由 于这一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进 钢铁 入到 时代。 10.“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标志着 现代工业 的崛起。
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请回答:
1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 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电力的广泛运用
2 这次科技革命中产生了哪些 新兴的产业部门?
主要是:电力、电讯、化 工、汽车、石油等工业
电力在哪些领域 得到迅速推广和 运用?
电力 广泛 应用
①动力: 发电机、电动机及高压输电技术 ②照明:电灯系列 ③交通: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地铁 ④电讯:电话、电报 ⑤生活:电风扇、电冰箱……
4.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是 (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5.世界近代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敢于冲 破传统的桎梏去创新,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从而为人类的进步 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 起到了巨大作用的人物是 ( ) A、西门子 B、卡尔•本茨 C、爱迪生 D、法拉第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是 ( ) ① 水力 ② 原子能 ③ 石油 ④ 电力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讲: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 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经济学上讲: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经 济效益,充分认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对“电” 的认识
条件
能源领域的巨 变
政治保障 经济基础 技术条件 市场条件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摩擦生电——雷电— —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
2、电能的利用
手摇发电机——电动机——自激式发电机
3、电气时代的到来
人类对“电”的认识
摩擦生电
认 识 过 程
雷电 电磁感应 电池的发明
法拉第
人类对“电”的认识
手摇发电机(法国皮克希1832)
电 能 的 利 用
富兰克林,美国著 名的科学家。8岁上小 学,聪明、好学,成绩 突出。因为家境贫困, 10岁就退学,跟着父亲 学做肥皂和蜡烛。12岁 的时候,到哥哥詹姆士 的厂里当印刷工。在这 期间,他博览了许多有 名的著作,不仅获得了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自学 习惯。
中国早就发明了避雷装置,并在实践中应用。
第17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重点的提示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及电能的开发和利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广泛性,这 里指的是地域上的广泛和科技门类上的广泛。 4.“发明大王”爱迪生为电能的开发和利用 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5.电气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化 的兴起。
2、电力广泛使用的作用:
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②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电气时代;
③使人类在材料领域由“棉花时代” 进入到“钢铁时代”。
(四大新型支柱产业: 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 轻工业 重工业
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你谈谈,电的使用对人类具 有什么意义?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 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为工农业和其他经 济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动力,为高 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繁荣、家用电器的广 泛使用创造了前提条件,为现代化管理和物质与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还为可持续发展 开辟了道路。
据“后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就开始使用避雷装置, 在建筑的屋脊上大多安装了金属瓦饰,有的是龙、有 的是飞鱼和雄鸡。 大约在三国时期,工匠们已经意识到接地的重要,他 们在建造远远高于一般建筑的古塔时,顶部安装了钢 铁制造的“葫芦串”,用于避雷。 1688年西方传教士马卡连来华,在《中国札记》上写 道:“中国有些建筑物的屋顶上有一种叫做龙的装饰 物,它头部仰向天空,张着嘴。这些怪物向上伸出的 舌头是根尖端的金属芯子,另一端和埋在地下的金属 相接,能让雷电跑到地面去而不伤害建筑物。”
爱 迪 生 发 明 的 电 影 机
从爱迪生的事迹中 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 奋好学的精神;勇于 创新、不畏艰难、不 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天才不过是百分 之一的灵感,再加上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837年有线电报
电报发明家 美国人塞缪尔· 莫尔斯
贝 尔
1876年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 早期的电话
内容
围绕“电” 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点 —电力的广泛运用 评价
学习了本课后,你对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特点有何了解?
1.电力的广泛使用。 2.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3.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从国家来讲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 定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 (历史教训): 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重人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 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 到了十六世纪中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实,琥珀 经摩擦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它物体也可以摩擦生 电 。 十八世纪,英国科学家格雷首次发现有些物体能传电, 有些则不能,这样,就把导体和绝缘体区别开来了。 他发现金属能传电而丝线则不能。他还注意到尖端放 电,从而想到电火花和雷电是不是一样的东西。
③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
如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
④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
如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主 要 表 现
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 跨进了“电气时代”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
时代特征:电气时代 核心: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 表现
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
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 明和应用
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 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著名的 “发明大王”。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有何重要作用?
电视机
电冰箱
电饭煲
微波炉
洗衣机
电须刨
空调
电风扇
数码相机
VCD\DVD
电吹风
熨斗
炒冰机
电热水器
投 币 式 立 体 电 影 机
从国家来讲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 (历史教训): 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