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淋巴系统的显示和形态学观察

合集下载

人体形态学 淋巴系统-简图版

人体形态学 淋巴系统-简图版


部分胸腹壁
肠干 腹腔不成对脏器
左、右腰干 下肢、盆部、腹腔成 对器官、部分腹壁
右淋巴导管
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 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 。
胸导管
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起始部膨 大,称乳糜池。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 ,接纳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 隔干,注入左静脉角。

位置:位于左季肋区,第9~11肋的深面 前端 后端
淋巴系统
北京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闫军浩 副教授
第十章 淋巴系统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道 淋巴管 淋巴干
淋巴导管

淋巴结
成 淋巴器官 脾
胸腺
淋巴组织 分布于消化道和 呼吸道的粘膜内
协助体液回流
功 能 免疫功能
淋巴干
左、右颈干 头颈部
左、右锁骨下干 上肢、部分胸壁

9 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胸腔脏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形 上缘: 脾切迹 态 下缘
脏面: 脾门 膈面
功能: 造血、滤血、清除衰老 血细胞、参与免役反应
复习思考题
1. 全身主要的淋巴干及其收受范围 2. 胸导管的起始、收纳范围和注入部位。 3. 右淋巴导管的起始、收纳范围和注入部位。 4. 脾的形态、位置、毗邻及其血供 5. 乳腺的淋巴回流 6. 胃的淋巴回流 7. 直肠的淋巴回流

淋巴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特征.ppt

淋巴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特征.ppt

原始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 或类圆形 【胞浆】极少,呈蓝色或透明 蓝色,无颗粒,“环核带” (核周围着色较淡的区域)明 显 【胞核】圆形或类圆形,核膜 浓厚 【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 【核仁】 1~2个、清楚,染呈 淡蓝色,好像凹陷的小洞
原淋,圆形 或椭圆形 【胞浆】少,天蓝色,清晰透 明,大多无颗粒,偶见少量较 粗大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胞核】圆形或椭圆形 【核染色质】较原淋更浓密, 颗粒状 【核仁】模糊或消失
幼淋巴细胞
成熟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12~15μm,圆形。 【胞浆】较多,清澈的天蓝色,近 核处较浅,常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嗜 天青颗粒 ,染深紫红色 【胞核】椭圆形,常偏一侧 【核染色质】紧密而均匀,呈深紫 红色,有的有假核仁
小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6~9μm,圆形或椭 圆形 【胞浆】量极少,似裸核,天蓝色, 常无颗粒 【胞核】圆形或豆形 【核染色质】质紧密呈大块状,副 染色质不明显,染深紫红色
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韩际梅
嗨!认识认识,交 个朋友吧!
淋巴细胞系统(淋巴系)
原始淋巴细胞 幼稚淋巴细胞 成熟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和小淋巴细胞)
形态变 化特点
【胞体】小,园形或类园形 【胞浆】少,呈蓝色或淡蓝色, 可有少量嗜天青颗粒 【核染色质】由颗粒状淡红色 到浓集成块的深紫红色
大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3 2
1 4
1 2 5
1、原始淋巴细胞 2、幼稚淋巴细胞 3、小淋巴细胞 4、中性中幼粒细胞 5、早幼粒细胞

怎么看淋巴结病理报告

怎么看淋巴结病理报告

怎么看淋巴结病理报告对于淋巴结病理报告,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淋巴结病理报告。

首先,需要了解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淋巴结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细胞垃圾,并帮助形成和运输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身体抵御疾病的主要力量,因此淋巴结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淋巴结病理报告是指医生对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后所作出的诊断报告。

常见的病理检查方法有取样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

淋巴结病理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淋巴结的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和数量等相关信息。

二、淋巴结的组织学类型。

淋巴结的组织学类型可以根据细胞形态和分布位置来进行分型,常见的有滤泡性、皮质性和髓样性淋巴结。

三、淋巴结的病变情况。

病理报告会详细描述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包括有无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内是否有肿瘤细胞、炎症性病变和其他非特异性异常等。

四、淋巴结的诊断意见。

病理报告会对淋巴结病变情况进行诊断,并提出具体的诊断意见。

例如,癌症、淋巴结核、淋巴瘤等。

在阅读淋巴结病理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理解医学术语。

病理报告中会使用一些医学术语,需要事先了解其含义,避免出现误解。

二、综合考虑病人的情况。

淋巴结病理报告只是疾病诊断的一个参考依据,需要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三、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淋巴结病理报告中的一些诊断可能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理解,如有疑问可以向专业医生咨询。

总体来说,淋巴结病理报告对于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阅读时要注意医学术语和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遇到疑问可以向专业医生咨询。

淋巴及单核细胞系统形态学检查.

淋巴及单核细胞系统形态学检查.

单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的发育阶段: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T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下血中无原、幼单细胞,骨髓中也极少见到。

原单核细胞(monoblast)胞体:较大。

胞质:较其它原始细胞丰富, 灰蓝色不透明、毛玻t-V- ■ ■ ■ H I I; 4b璃样,无颗粒。

胞核:圆形或不规则,核染色质呈疏松网状。

核仁:常为1个且大而清楚。

幼单核细胞(Premonocyte )胞体:常较原单核稍大。

胞质:较多,灰蓝色、不 透明,可见细小的 嗜天青颗粒。

胞核:不规则形,扭曲、 折叠,核染色质较原单粗糙呈丝网状。

核仁:可有可无。

单核细胞(monocyte)圆形或不规则形。

量多,灰蓝色,半 透明毛玻璃样,有 细小灰尘样颗粒。

胞核:形态多样,核染色 质较疏松呈索条状。

胞体: 胞质:单核细胞1江㊁区别:Ga八•bc中性中幼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中幼粒细胞单核细胞胞质颜色颗粒粉红色细小但分布均匀胞核形态一侧扁平或凹陷核染色质聚集呈浅红色灰蓝色非常细小如灰尘样半透明形态多样,呈肾形、马蹄形等较疏松呈索条状淋巴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的发育阶段:原淋巴细胞T幼淋巴细胞一>成熟淋巴细胞, 分为T、B淋巴细胞。

原淋巴细胞(lymphoblast)幼淋巴细胞(Prelymphocyte)幼淋巴细胞是原始和成熟淋巴细胞之间的过渡 型。

正常人除婴儿外周血与骨髓中偶见,一般只能 在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内发现。

形态上与原淋没有 明确区别,临床工作中一般不区分。

胞体:较原粒小。

胞质, 胞核: 核仁: 量很少,淡蓝色透明,无颗粒。

类圆形,染色质 结成稍粗的粒状。

1~2个,清晰可1成熟淋巴细胞 (lym phocyte)直径12〜15(im 。

透明天蓝色,可见 红色嗜天青颗粒(个 数可数)O类圆形,染色质固缩。

外周血涂片左为淋巴细施右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L.■vj• lU3。

第2翘"胞体: 胞质: 胞核: ■II・■右图为正常人外周血涂片中可能出现的几种白细胞。

(医学课件)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状态测定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状态测定PPT演示课件

免疫系统的细胞
体液免疫系统
机 体 免 疫 系 统
以使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为特征,抗 体是一种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外来物 质并将其清除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
细胞免疫系统
以使T淋巴细胞成为能特异性地识别并 直接攻击外来物质(包括病毒、细菌及 异体组织)的杀伤细胞为特征
体液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反应(举例)

活化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值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结果解释

T细胞计数异常 CD4细胞计数异常 CD8细胞计数异常 CD4/CD8比值异常 B细胞计数异常 NK细胞计数异常
T细胞减少


见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例如DiGeorge综合症,胸腺 发不发育) 以及肾脏和心脏移植后接受预防排斥的免疫调节药物 OKT-3的患者 也常见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和RA等)、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接受放疗、化疗或者使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资料的患者。
CD8细胞增多


见于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
以及肿瘤患者具有抗肿瘤免疫反应时
CD8细胞(与CD4细胞同时)减少

见于各种严重的免疫缺陷 以及肿瘤患者晚期或免疫系统严重损伤后
CD4/CD8比值异常

CD4/CD8的比值正常成人一般在1.4~2.0 若其比值>2.0或<1.0,表明可能处于某种 免疫反应中或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T细胞增多

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肌无力等自身 免疫病活动期
CD4细胞减少

免疫机能障碍,尤其是艾滋病(<200细胞/μl), 急性微小病毒感染等 CD4细胞(与CD8细胞同时)减少见于各种严重的 免疫缺陷

淋巴系统解剖 ppt课件

淋巴系统解剖  ppt课件
位于腘窝内,分深浅两群,分别沿小隐
静脉末端和腘血管排列,收纳足外侧缘和 小腿后外侧部的浅淋巴管和足、小腿的深 淋巴管 腹股沟淋巴结
ppt课件
27
腹股沟浅淋巴结Superficial inguinal lymph nodes
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 上群:沿腹股沟韧带下方排列 收纳腹前壁下部、臀部、会阴、 子宫底 下群:大隐静脉末端排列 收纳除足外侧缘和小腿后外侧部 外的下肢浅淋巴管
ppt课件
24
气管、支气管、肺的淋巴结
肺淋巴结Pulmonary ln. -肺叶支气管和肺段支气管分叉处
支气管肺淋巴结Bronchopulmonary hilar ln. -位于肺门处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Tracheobronchial ln. -气管杈的上下方
气管旁淋巴结Paratracheal ln. -沿气管两侧
ppt课件
11
右淋巴导管Right lymphatic duct
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 注入右静脉角。 收集:右上肢、右胸部和右头颈部的淋巴,即右上 1/4部位的淋巴
ppt课件
12
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一、头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一)头部的淋巴结 位于头颈交界处 注入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
纵隔前淋巴结Anterio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上纵隔前部和前纵隔内,大血管和心包的 前面 引流胸腺、心、心包、纵隔胸膜的淋巴 输出管与气管旁淋巴结及胸骨旁淋巴结的 输出管共同合成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bronchomediastinal trunks) 左侧注入胸导管 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 纵隔后淋巴结Posterior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内,沿胸主动脉和食 管排列 引流心包、食管、膈的淋巴 注入胸导管

动物淋巴系统—淋巴器官(宠物解剖生理课件)

动物淋巴系统—淋巴器官(宠物解剖生理课件)
• (2)髓窦 即髓质淋巴窦。其结构与皮质淋巴窦相似,但窦腔 更为宽大而不规则,常含有较多的巨噬细胞,因此有较强的 滤过作用。
脾的位置与形态
• 犬的脾长而狭窄,略呈镰刀形,上端窄而稍弯,下端则较 宽。其背侧端通常与最后2个肋骨相对,与左腹侧壁几乎 呈直角。通过左肾的前端和胃底之间到达膈的左脚;粗大 的腹侧端延伸至肋弓以下,甚至到达右侧肋软骨的内侧面 。壁面由上到下与膈、肋弓及腹肌相接触;脏面以脾门的 隆起为界,形成与胃相接触的前面和与肠和左肾相接的后 面。脾门位于脾的脏面的中部,由上端至下端延伸,并形 成脾门隆起。
• 下颌淋巴结 位于下颌角附近的面静脉周围皮下,每侧有 2—3个,长为1—5cm,常被舌面静脉分为背腹两群。引流 来自鼻、唾液腺、颌间隙(含舌)及咀嚼肌的淋巴,主要汇 入咽后外侧淋巴结。该淋巴结可从体表触摸。
• 咽后淋巴结 包括大的咽后内侧淋巴结和小的咽后外侧淋 巴结 (有时无)。前者位于环椎翼与咽之间,后者位于腮腺 和颌下腺的后缘,可触摸到。引流头部深部及含咽和喉的 颈前部的淋巴,此外,还接受更末梢的淋巴中心的淋巴, 汇入颈深前淋巴结或气管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
• 颈浅淋巴结 有时非常大,位于冈上肌前缘,被肩胛横突 肌覆盖。一般有1—3个,长约2.5cm。引流颈部及躯干中 部附近广泛区域的皮肤和肌肉的淋巴,分别汇入胸导管或 右气管淋巴干。该淋巴结可通过牵引前肢向后之后从体表 触摸。
• 颈深淋巴结结 小,常散在于甲状腺与气管之间的附近。 引流头、颈、前肢的淋巴,汇入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
• (2)副皮质区 位于皮质深层和淋巴小结之间,为弥散淋巴组织,属胸 腺依赖区,主要由T细胞和一些交错突细胞组成。T细胞在此分裂分化 ,产生大量的特异性T细胞和一些T记忆细胞,使副皮质区迅速扩大。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报告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报告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报告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实验报告研究背景•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是一项常用的细胞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淋巴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该实验可以模拟淋巴细胞在体外受到刺激后的免疫应答,探索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了解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能力。

•探究不同刺激条件对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如不同抗原、细胞因子等。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新鲜淋巴细胞、RPMI-1640培养基、抗原、细胞因子等。

•方法:1.收集新鲜淋巴细胞,并进行细胞计数。

2.将淋巴细胞与培养基混合,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

3.接种不同刺激条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4.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和记录细胞的形态变化、增殖情况等。

5.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细胞活性检测、流式细胞术等实验。

实验结果•不同刺激条件下,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殖能力存在差异。

•特定抗原或细胞因子的刺激可以显著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

•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活化的淋巴细胞具有较大的体积和丰富的浆质。

实验讨论•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结果表明淋巴细胞对刺激条件敏感。

•抗原或细胞因子的刺激可以模拟免疫应答过程,有助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异常。

•实验结果为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可进一步扩展研究方向和方法。

结论•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细胞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淋巴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细胞转化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刺激条件对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具有影响,这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提供了指导。

以上是本次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的报告,请查阅。

实验验证实验设计•实验组:将淋巴细胞与特定抗原处理,观察转化情况。

•阴性对照组:将淋巴细胞与无刺激物处理。

•正性对照组:将淋巴细胞与活化剂处理。

实验操作1.材料准备:–收集新鲜淋巴细胞。

–准备适宜培养基、抗原、细胞因子和活化剂。

2.细胞处理:–取适量淋巴细胞,计数并调整细胞浓度。

–实验组:将淋巴细胞与特定抗原处理,按照实验要求浓度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腿内侧至腹股沟纵行切开皮肤,寻找蓝染的淋巴管及淋巴结。下肢浅 淋巴管位于浅筋膜内,主要与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伴行。 (2)追踪与小隐静脉伴行的淋巴管,其注入膕淋巴结。在膕窝内解剖出膕 淋巴结。 (3)追踪与大隐静脉伴行的淋巴管,其注入腹股沟淋巴结 (4)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解剖腹股沟淋巴结。
3.胃的淋巴引流 (1)打开腹前壁,暴露腹腔脏器。 (2)在胃壁靠近大弯侧浆膜下多点注射 Patent blue(10ul),观察 胃壁的淋巴管,最后注入腹腔淋巴结。
▪ 肠管注射在浆膜下,缓慢,剂量不超过 10ul/点
思考题
► 1、请同学,它的作用是什么?病理改变的时候会 发生什么疾病?
► 2、当血液经动脉运行至毛细血管动脉端时,其中 部分成份经毛细血管壁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了 组织液(思考淋巴的形成),其生理作用是什么?
淋巴水肿Lymph edema
Breast cancer
(after LN clearance)
lymphatitis
(filariid )
filariid
活体淋巴管的显示方法 ➢ 直接法: 淋巴管注射造影: ultrofluid Lipiodol ➢ 间接法 油性染料:30% Prussian blue 水性染料:2.5% EVan Blue,
形态学实验
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形态学观察
淋巴系统的概况
➢ 淋巴管道
毛细淋巴管Lymphatic capillary
淋巴管Lymphatic
淋巴干Lymphatic trunk
淋巴导管Lymphatic duct
➢ 淋巴结
局部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 (哨位淋巴结):引流 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 淋巴结。
4.小肠的淋巴引流 牵拉出一段小肠管,浆膜下注射适量Patent blue (10ul),观
察小肠系膜内淋巴管,最后注入肠系膜上淋巴结。 5.追踪腹膜后隙染色的淋巴结
在腹膜后隙内,追踪蓝染的 腹腔淋巴结 肠系膜淋巴结 髂总淋巴结 腰淋巴结
注意事项
▪ 皮肤注射在皮内,以形成皮丘最好。缓慢, 剂量100ul
2.5% Patent blue
1% methylene blue, 放射示踪: 189Au, 99mTc,125I 过氧化氢
淋巴管碘油造影
淋巴管核素示踪
主要实验步骤
1.动物称重及麻醉: 3%的戊巴比妥,30mg/kg 静脉注射。 2.下肢的淋巴引流 (1)第1、2趾蹼间隙皮下注射100ul methylene blue,5分钟后沿足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