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爆炸的破坏形式及破坏力

合集下载

爆炸基础知识

爆炸基础知识

爆炸基础知识爆炸是指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爆炸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爆炸的概念定义在较短时间和较小空间内,能量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或几种形式转化并伴有强烈机械效应的过程。

普通炸药爆炸是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化;核爆炸是原子核反应的能量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时在短时间内会聚集大量的热量,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在此过程中,空间内的物质以极快的速度把其内部所含有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成机械功、光和热等能量形态。

所以一旦失控,发生爆炸事故,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爆炸发生破坏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构成爆炸的体系内存有高压气体或在爆炸瞬间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

爆炸体系和它周围的介质之间发生急剧的压力突变是爆炸的最重要特征,这种压力差的急剧变化是产生爆炸破坏作用的直接原因。

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发生迅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时,系统本身的能量借助于气体的急剧膨胀而转化为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通常同时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效应。

爆炸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爆炸发生当时产生的稳定爆轰波,也就是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以恒定的速率辐射性高速胀大(压力变化),没有指明一定要有热量或光的产生,例如一种叫熵炸药TATP(三聚过氧丙酮炸药),其爆炸只有压力变化和气体生成,而不会有热量或光的产生。

而爆炸音的产生,主要是源自于爆炸时所产生的气体膨胀速度高于音速所致。

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爆炸等,都由化学反应引起,而且都是氧化反应。

但爆炸并不都与氧气有关。

如氯气与氢气混合气体的爆炸,且爆炸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如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则是物理变化。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都会发生爆炸。

爆炸的分类1、物理爆炸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在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培训课件五容器事故

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培训课件五容器事故

• 2、设备存在制造缺陷,造成局部压力过高。
容器的破坏形式
• (二)特征 1、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2、断口齐平,呈金属光泽。ຫໍສະໝຸດ •3、一般产生碎片。

4、破裂事故多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发生。脆性破裂
和塑性破裂刚好处于相反的状。
• (三)预防:选材、结构设计、注意裂纹性性缺陷的检验 和发现。
容器的破坏形式

2、由于容器在使用过程中超压而使器壁应力大幅增
加,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

3、由于设计或安装错误。

4、器壁大面积腐蚀使壁厚减小。
• (三)防范:防止超温超压、定期检验。

容器的破坏形式
• 二、脆性破裂

定义:在正常压力范围内,无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
发生的爆炸称为脆性破裂。
• (一)成因
• l、低温使材料的韧性降低或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升高使 材料变脆。
• 三、疲劳断裂 定义:容器在频繁的加压、卸压过程中,材料受到交变应 力的作用,经长期使用后所导致的容器破裂。
容器的破坏形式
• (一)特征 • 1、在经过多次的反复加压和卸压以后发生。 • 2、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过程,器壁没有减薄 • 3、不是破裂成碎片,而是裂成一个口,泄漏失效

• 4、疲劳断口存在两个明显的区域,一个是疲劳裂 纹扩展区,光滑面有滩状波纹,一个是最终断裂 区,断口齐平,有金属光泽。
• 5、疲劳破裂的位置往往是在容器存在应力集中的 部位(如开孔接管处等)。
容器的破坏形式
• (二)防止疲劳破裂的措施 防止疲劳破裂的措施,在于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应力集中
,采用合理的结构及制造工艺。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尽 量减少不必要的加压、卸压或严格控制压力及温度的波动 。

第一章炸药爆炸基本理论PPT课件

第一章炸药爆炸基本理论PPT课件

热点形成的原因:
2024/10/16
( 1)炸药内部的空气间隙或者微小气泡等在机械作用下受到了绝热 压缩;
( 2)受磨擦作用后,在炸药的颗粒之间、炸药与杂质之间以及炸药 与容器内壁之间出现的局部加热;
(3) 炸药由于黏滞性流动而产生的热点。
可编辑
9
第二节 炸药氧平衡与热化学参数
▪ 2-1 炸药主要组成元素:C H O N ▪ 爆轰产物 :
2024/10/16
可编辑
8
热点起爆 理论
1-4热点起爆理论
热点起爆理论又称热点学说
热点学说认为:炸药在受到机械作用时,绝大部分的机械能量首 先转化为热能。由于机械作用不可能是均匀的,因此,热能不是作用 在整个炸药上,而只是集中在炸药的局部范围内,并形成热点。在热 点处的炸药首先发生热分解,同时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又促使炸药 的分解速度迅速增加。如果炸药中形成热点的数目足够多,且尺寸又 足够大,热点的温度升高到爆发点后,炸药便在这些点被激发并发生 爆炸,最后引起部分炸药乃至整个炸药的爆炸。
1 炸药温度的影响
影响炸 药感度 的因素
2 炸药物理状态与晶体形态的影响 3 炸药颗粒度的影响 4 装药密度的影响
5 附加物的影响
2024/10/16
可编辑
31
3-6聚能效应-现象
聚能现象
聚能装药
聚能效应应用
水面聚能流的形成
2024/10/16
可编辑
32
聚能现象
聚能效应-装药
聚能装药
装药前端有空穴时聚能流的形成
xQx
yQy
Qb
2024/10/16
可编辑
16
2-3炸药热化学参数
1kg炸药爆炸生成气体产物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称为爆容(specific 爆容 volume)(单位:L/kg)。 爆容越大,炸药做功能力越强。

爆炸基础知识

爆炸基础知识
超压ΔPk/105pa <0.2 0.2~0.3 0.3~0.5 0.5~1.0 >1.0 损伤程度 无伤 轻微挫伤 听觉器官损伤,中等挫伤骨折等 内脏严重挫伤,可引起死亡 可大部分死亡 损伤等级 无伤 轻微 中等 严重 极严重
普通炸药在空气中爆炸,使人致死距离可按 下式估算:
R 1 .1 W m b R .7 W m 2 b
• •
(4)可燃液体雾滴爆炸 可燃液体在空气中被喷成雾 状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 (5)可燃蒸气云爆炸 可燃蒸气云产生于设备蒸气泄 漏喷出后所形成的滞留状态。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浮于 上方,反之则沉于地面,滞留于低洼处。气体随风漂移 形成连续气流,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时,在引火 源作用下即可引起爆炸。
冲击波的破 坏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极快,它可以在周围环境 中的固体、液体、气体介质(如金属、岩石、建 筑材料、水、空气等)中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 备和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和使人员伤亡。冲击波 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内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 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
冲击被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由其波阵面上的超 压引起的。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被波阵面 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冲击波在 传播过程中超压降低很快。
消防工程师基础知识

• • • • •

一、爆炸的概念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 以声、光、热、机械功等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叫 做爆炸。实质上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 能量释放过程。 二、爆炸的分类 1.按爆炸性质分类 (1)物理爆炸 物理爆炸是指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急剧变化而引 起的爆炸。例如蒸汽锅炉、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过压 等引起的爆炸,都属于物理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 化学性质在物理爆炸后均不发生变化。

《爆炸理论基础》PPT课件

《爆炸理论基础》PPT课件
爆发点测定原理很简单将定量炸药005g放在恒温的环境中5min如果炸药没有爆炸说明此环境温度太低升高环境温度后再试如果不到5min就爆炸说明环境温度太高降低环境温度再试直到调整到某一环境温度时炸药正好在5min爆炸此环境温度就是炸药的爆发点
爆破安全工程
精选PPT
1
目录
1 炸药爆炸的理论基础 2 工业常用炸药 3 爆破技术 4 爆破器材的安全检验与安全管理 5 工程爆破公害及安全措施 6 爆破安全管理
着做功的功率。
爆炸反应的速度通常用爆速来衡量,
爆速指爆炸过程在炸药中传播的稳定速
度。单质炸药爆速一般在1100~8000m/s。
精选PPT
12
1.2 炸药的反应形式
爆炸不是炸药唯一的化学反应形式,在特 定的反应条件下,同种炸药可能有四种不同形 式的化学反应: • 热分解 • 燃烧 • 爆炸 • 爆轰
精选PPT
22
炸药的敏感度
炸药在外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
程度叫做炸药的敏感度,简称感度。
炸药的敏感度高低对于炸药的加工制造、 贮存运输及安全使用都十分重要。
研究炸药的感度的目的在于掌握炸药在特 定条件下爆炸的可能性,分析影响感度的诸因 素,通过采用相应的措施,使炸药的感度满足 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和经济上的不同要求。
8-放气孔;9-低熔点合金
精选PPT
25
常见炸药的爆发点
炸药名称 二硝基重氮酚 雷汞 胶质炸药 特屈儿 硝化甘油
爆发点(0C) 170~175 170~175 180~200 195~200 200~205
炸药名称 泰安 黑索金 梯恩梯 硝铵类炸药 叠氮铅
爆发点(0C) 205~215 215~235 290~295 280~320 330~340

爆炸的破坏形式及破坏力

爆炸的破坏形式及破坏力

(4-3A) 3A)
为比容: 其中 V为比容:V = 1/ ρ
如果介质为理想气体,则其状态方程为: 如果介质为理想气体,则其状态方程为:
PV = RT
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4 - 4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V e= k −1
代入( 3A) 代入(4-3A)得:
P (k +1)V0 − (k −1)V1 1 = P (k +1)V1 − (k −1)V0 0
空气冲击波压力曲线
表3-10 不同超压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破坏 等级 1 2 3 4 5 6 7 8 砖木结构完全破坏 砖墙部分倒塌或缺裂、土房倒塌 砖墙部分倒塌或缺裂、 木结构梁柱倾倒,部分折断,砖结构屋顶掀掉, 木结构梁柱倾倒,部分折断,砖结构屋顶掀掉,墙部 分移动或裂缝, 分移动或裂缝,土墙开列或部分倒塌 木板隔墙破坏,木屋架折断,顶棚部分破坏 木板隔墙破坏,木屋架折断, 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掀掉, 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掀掉,顶棚部分破坏 门窗部分破坏,玻璃破碎,屋面瓦部分掀掉, 门窗部分破坏,玻璃破碎,屋面瓦部分掀掉,顶棚抹 灰脱落 砖墙部分破坏,屋面瓦部分翻动, 砖墙部分破坏,屋面瓦部分翻动,顶棚抹灰部分脱落 房屋玻璃完全无损 建筑物破坏程度 超压∆ 超压∆Pk/105pa >2.0 1.0~2.0 0.5~1.0 0.3~0.5 0.15~0.3 0.07~0.15 0.02~0.07 0.001~0.05
(4)冲击波特点: 冲击波特点: (1)冲击波波阵面前后介质状态在极小范围 内发生突跃变化,其差值为有限量; 内发生突跃变化,其差值为有限量; (2)冲击波传播速度永远大于未扰动介质中 的声速;对于已扰动介质, 的声速;对于已扰动介质,其传播速度小于该 介质当地声波速度; 介质当地声波速度; 冲击波波速与其强度有很大关系, (3)冲击波波速与其强度有很大关系,而声 波则不然。 波则不然。 没有外界能量的支持, (4)没有外界能量的支持,冲击波传播因消 耗能量而逐渐衰减为音波而趋于消失。 耗能量而逐渐衰减为音波而趋于消失。

公共基础知识爆炸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爆炸基础知识概述

《爆炸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爆炸,这个充满力量与破坏力的现象,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远古时期的自然爆炸到现代工业中的人为控制爆炸,爆炸既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了解爆炸的基础知识,对于预防爆炸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爆炸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二、爆炸的基本概念(一)定义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这种能量的释放通常伴随着强烈的压力波、高温和强光等特征。

爆炸可以由物理、化学或核反应等多种原因引起。

(二)分类1. 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由于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的爆炸。

例如,蒸汽锅炉爆炸、轮胎爆炸等都是物理爆炸。

物理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没有改变,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2. 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由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大量能量引起的爆炸。

化学爆炸可以分为可燃物质爆炸和爆炸物爆炸。

可燃物质爆炸是指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爆炸。

爆炸物爆炸是指炸药等爆炸物在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发生的爆炸。

3. 核爆炸核爆炸是由于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而释放出巨大能量引起的爆炸。

核爆炸的威力极大,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三)爆炸的主要特征1. 瞬间性爆炸过程通常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高压性爆炸产生的压力非常高,可以对周围的物体造成巨大的破坏。

3. 高温性爆炸会产生高温,使周围的物质迅速升温。

4. 强光性爆炸时会发出强烈的光,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三、爆炸的核心理论(一)热力学理论爆炸过程涉及到能量的释放和转化,热力学理论是研究爆炸的重要基础。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爆炸过程中,化学能或核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和光能等形式的能量。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培训讲学

全国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基础培训讲学

18
火焰感度
定义:是指炸药在火焰作用下被点燃 的难易程度。
❖炸药遇火将会被点燃,继而发生燃烧或爆 炸。 ❖炸药品种 ❖周围环境点火与燃烧
2020/7/10
19
❖ 在敞开的环境中,单质猛炸药点燃后一般会平稳 燃烧,火药、烟火剂也表现为相似的形态;在封 闭的环境中,由于炸药有自供氧特性一旦遇火被 点燃,根据封闭的程度和炸药的性质不同,反应 形式会有更大差异。
爆炸定义:
爆炸指物质快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在 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转化,将系统中的 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且使原来的物质或 其变化产 物或周围的介质产生运动。
2020/7/10
4
炸药定义:
广义地讲,凡是能发生化学爆炸的物质 都称作炸药。
2020/7/10
6
炸药的本质:
✓既含有氧化剂,又含有可燃剂 ✓是一种亚稳性含能物质
2020/7/10
43
爆轰波
炸药的爆轰是冲击波在其中传播而引起的。当 足够强的冲击波在炸药中传播时,由于冲击波的剧 烈压缩作用而引起快速的化学反应,反应放出的能 量又支持冲击波的传播,可以使其维持定速而不衰 减,这种紧跟着化学反应的冲击波称为爆轰波。
2020/7/10
44
炸药三种释能形式的相互转化
热分解 放热量>散热量 燃烧 燃速加快
燃烧熄灭
熄爆
爆轰
案例:p45
2020/7/10
45
1.5 炸药的爆炸性能与爆炸破坏作用
工业炸药的作功能力
定义:炸药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作 功的能力,又称威力。
2020/7/10
46
——过程:炸药爆炸时生成的高温、高压气 体产物,在对外膨胀时,压缩周围的介 质,使其邻近的介质变形、破坏、飞散 而做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 P = ρ0 (D −u0 )(u1 −u0 ) 1 0
(4 - 2 )
由能量守恒定律: 由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内能量的变化应等于 外力所做的功,介质的能量是其内能和动能之和。 外力所做的功,介质的能量是其内能和动能之和。
1 1 2 ρ1(D −u1)[e1 + (D −u1) ] − ρ0 (D −u0 )[e0 + (D −u0 )2 ] 2 2 (4 - 3 ) = P (D −u0 ) − P(D −u1) 0 1
它直接造成机械设备、装置、容器和建筑物 的毁坏和人员的伤亡,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机械设备和建筑物被冲击后,会变成碎片飞 出。碎片一般在100m~500m内飞散,会在相当范 围内造成危险。在一些爆炸事故中。由于爆炸碎 片击中人体造成的伤亡常占较大的比例。
4.1.2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冲击波的形 成 爆炸物质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物 以极高的速度膨胀,象活塞一样挤压其周围空气, 把爆炸反应释放出的部分能量传给这压缩的空气 层,空气受冲击而发生扰动,使其压力、密度等 产生突跃变化,这种扰动在空气中传播就成为冲 击波。
单位时间内从右边流入波阵面的介质的能量: 单位时间内从右边流入波阵面的介质的能量:
1 ρ0 (D − u0 )[e0 + (D − u0 )2 ] 2
向左流出波阵面的介质能量为: 向左流出波阵面的介质能量为:
1 ρ1(D − u1)[e1 + (D − u1)2 ] 2
右边的未扰动的介质压力所做的功 P (D − u0 ) 0 左边介质压力所做的功
现分析每道波的波速。 现分析每道波的波速。
D = c0 + v0 1 道波: 第2道波: D2 = c1 + v1 道波: 第n道波: Dn = cn−1 + vn−1
第1道波: 道波: 根据压缩波特性,显然有: 根据压缩波特性,显然有:
vn−1 > ... > v2 > v1 > v0
∵c = kRT ,∴cn−1 > ... > c2 > c1 > c0
(2)冲击波的形成
当活塞从静止状态向右作等加速度运动 活塞右侧邻近的介质首先受到压缩, 时,活塞右侧邻近的介质首先受到压缩,压 力、密度增大,这种状态的变化向右传播开 密度增大, 形成一右行弱压缩波。 去,形成一右行弱压缩波。 当活塞再作等加速运动时, 当活塞再作等加速运动时,则在已经被 第一个弱压缩波扰动过的介质中又有一个新 的弱压缩波传播。 的弱压缩波传播。 显然,倘若活塞做连续等加速度运动, 显然,倘若活塞做连续等加速度运动, 便有一系列相应的弱压缩波向右传播, 便有一系列相应的弱压缩波向右传播,介质 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 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
超压∆ 超压∆Pk/105pa <0.2 0.2~0.3 0.3~0.5 0.5~1.0 >1.0 损伤程度 无伤 轻微挫伤 听觉器官损伤,中等挫伤骨折等 听觉器官损伤, 内脏严重挫伤,可引起死亡 内脏严重挫伤, 可大部分死亡 损伤等级 无伤 轻微 中等 严重 极严重
普通炸药在空气中爆炸,使人致死距离可按 下式估算:
(5)冲击波的超压 冲击波的波阵面上的超压与产生冲击波的能量 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气体爆炸能量越 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冲击波强度越大,波阵面上的超压也越大。 大,冲击波强度越大,波阵面上的超压也越大。 在平坦地形条件下,可按下式计算超压: 在平坦地形条件下,可按下式计算超压:
其为理想气体的冲击波绝热方程或Hugoniot 其为理想气体的冲击波绝热方程或Hugoniot 方程。其中绝热指数, 一般取1.4. 方程。其中绝热指数, k = cp / cv,一般取1.4.
V0 V
将方程( 3B)绘在P 将方程(4-3B)绘在P-V图,得到一向上凹的曲线, 得到一向上凹的曲线, 称为空气冲击波绝热曲线。 称为空气冲击波绝热曲线。 将方程( 2A)绘在P 将方程(4-2A)绘在P-V图,得到一直线,称为波速线。 得到一直线,称为波速线。 冲击波绝热曲线是不 冲击波绝热曲线是不 同强度的冲击波通过同一 介质初态时, 介质初态时,所达到的一 系列终态点联成的曲线, 系列终态点联成的曲线, 而不是过程线。 而不是过程线。 冲击波的波速线是相 冲击波的波速线是相 同的冲击波传过具有同一 初始状态的不同介质所达 到的终点状态的连线 冲击绝热曲线方程和波速线
为比容: 其中 V为比容:V = 1/ ρ
如果介质为理想气体,则其状态方程为: 如果介质为理想气体,则其状态方程为:
PV = RT
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4 - 4 )
代入( 3A) 代入(4-3A)得:PV e=ຫໍສະໝຸດ k −1(4-3B) 3B)
P (k +1)V0 − (k −1)V 1 1 = P (k +1)V − (k −1)V0 0 1
(3)冲击波的基本方程
平面正冲击波的传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流入与 流出波阵面的物质的质量相等。 流出波阵面的物质的质量相等。即:
ρ0 (D −u0 ) = ρ1(D −u1)
(4 - 1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运动物体动量的变 化等于外力作用的冲量。: 化等于外力作用的冲量。:
所以
Dn−1 > ... > D2 > D > D0 1
如果这时活塞速度不变,继续向右运动, 如果这时活塞速度不变,继续向右运动, 则波阵面压力、波速等冲击波参数保持恒定, 则波阵面压力、波速等冲击波参数保持恒定, 即冲击波定常传播。但是,若活塞停止运动, 即冲击波定常传播。但是,若活塞停止运动, 冲击波的传播不能连续得到外部能量的支持, 冲击波的传播不能连续得到外部能量的支持, 即形成冲击波的自由传播。这时, 即形成冲击波的自由传播。这时,在冲击波 传播过程中,波速即行下降, 传播过程中,波速即行下降,波阵面压力等 参数相应衰减,直至变成为声波( 参数相应衰减,直至变成为声波(或应力 波)。 由此得出, 由此得出,冲击波传播过程中要保持其 固定的波速和波阵面的压力, 固定的波速和波阵面的压力,则必须不断从 外部获得能量的补充。 外部获得能量的补充。
冲击波的破 坏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极快,它可以在周围环境 中的固体、液体、气体介质(如金属、岩石、建 筑材料、水、空气等)中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 备和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和使人员伤亡。冲击波 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内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 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
冲击被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由其波阵面上的超 压引起的。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被波阵面 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冲击波在 传播过程中超压降低很快。
§4.2 冲击波 (1)压缩波的基本概念
P P P1 扰 P0 x 动 区
未扰动区
P0 x
F
在无限长气筒活塞右侧充满压力为P0的气体, 当活塞在压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时,会在活塞 中产生一个自左向右传播的波, 扰动传播后, 使介质状态参数(P、ρ、T)增加,这样的波称为 压缩波。反之,波阵面过后使介质状态参数(P、 ρ、T)降低的波,称为稀疏波。 声波——扰动区内介质质点运动是振动的, dp c= 即有周期性,有压缩也有稀疏, dρ 所以既不是压缩波也不是稀疏波。
为防止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的破坏,可确 定一个距爆炸物质存放地点的安全距离。安全距 离可参考下式进行计算:
Rs = K W b
Rs—周围建筑物距爆炸物质的安全距离,m; Wb —炸药重量(kg) K一安全系数。安全系数K的值决定于建筑物 所要求的安全等级及周围有无防爆土围墙。K值参 见表3-11。
通过动物试验得知,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主要是破坏人体血管、肺细胞及支气管,亦能伤害 胃肠及隔膜。 冲击波对人损伤程度
爆炸气体产生的冲击波是主体冲击波, 爆炸气体产生的冲击波是主体冲击波,它以爆 炸点为中心,以球面向外扩展传播。随半径增大, 炸点为中心,以球面向外扩展传播。随半径增大, 波阵面表面积增大,超压逐渐减弱,最后超压( 波阵面表面积增大,超压逐渐减弱,最后超压(△P) 趋向于零,冲击波变成声波。 趋向于零,冲击波变成声波。
空气冲击波压力曲线
表3-10 不同超压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破坏 等级 1 2 3 4 5 6 7 8 砖木结构完全破坏 砖墙部分倒塌或缺裂、土房倒塌 砖墙部分倒塌或缺裂、 木结构梁柱倾倒,部分折断,砖结构屋顶掀掉, 木结构梁柱倾倒,部分折断,砖结构屋顶掀掉,墙部 分移动或裂缝, 分移动或裂缝,土墙开列或部分倒塌 木板隔墙破坏,木屋架折断,顶棚部分破坏 木板隔墙破坏,木屋架折断, 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掀掉, 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掀掉,顶棚部分破坏 门窗部分破坏,玻璃破碎,屋面瓦部分掀掉, 门窗部分破坏,玻璃破碎,屋面瓦部分掀掉,顶棚抹 灰脱落 砖墙部分破坏,屋面瓦部分翻动, 砖墙部分破坏,屋面瓦部分翻动,顶棚抹灰部分脱落 房屋玻璃完全无损 建筑物破坏程度 超压∆ 超压∆Pk/105pa >2.0 1.0~2.0 0.5~1.0 0.3~0.5 0.15~0.3 0.07~0.15 0.02~0.07 0.001~0.05
(4)冲击波特点: 冲击波特点: (1)冲击波波阵面前后介质状态在极小范围 内发生突跃变化,其差值为有限量; 内发生突跃变化,其差值为有限量; (2)冲击波传播速度永远大于未扰动介质中 的声速;对于已扰动介质, 的声速;对于已扰动介质,其传播速度小于该 介质当地声波速度; 介质当地声波速度; 冲击波波速与其强度有很大关系, (3)冲击波波速与其强度有很大关系,而声 波则不然。 波则不然。 没有外界能量的支持, (4)没有外界能量的支持,冲击波传播因消 耗能量而逐渐衰减为音波而趋于消失。 耗能量而逐渐衰减为音波而趋于消失。
−P(D −u1) 1
整理经变换之后,可得冲击波基本方程: 整理经变换之后,可得冲击波基本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