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命题说明(七年级)(语文)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说明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说明(07)一、考试范围(一)基础知识与文学积累考察范围:1.字词以下课文为现代语词的考查范围:《春》《听潮》《丑石》《海燕》《群鹤翔空》《我家有女初长成》《想念冰心》《音乐巨人贝多芬》《女娲造人》《渔夫的故事》(附词语表)2.作家作品以下课文为作家作品的考查范围:《春》《丑石》《海燕》《想念冰心》《音乐巨人贝多芬》《渔夫的故事》《唐诗四首》《鱼化石》《陋室铭》3.诗文背诵、默写《唐诗四首》、《先秦诸子论德八则》(3)(4)、《陋室铭》(二)阅读题考察范围:1.现代文阅读:与14册教材前四单元所选文章的题材、体裁、难度相近的课外文章。
2.文言文阅读(《先秦诸子论德八则》《陋室铭》)。
(三)作文考察范围:记叙文(命题或半命题作文)。
二、分值分配:总分100分。
其中基础知识与文学积累约占20%;阅读约占30%;作文占50%。
三、考试时间:150分钟。
四、题型示例:本次考试将参照2007北京市语文中考说明中“题型示例”的部分题型出题。
(详见怀柔语文教研网)●期末考试阅卷后每位老师上交一个班的试卷分析(请到邮箱中下载表格),发至教研员邮箱。
●每位老师将任教班数及学生数上报给教研员(发至教研员邮箱)教科研中心初中教研室语文组2007年6月1日附录一:14册语文重点词语表(130个)《春》:朗润酝酿卖弄黄晕烘托欣欣然赶趟儿呼朋引伴花枝招展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听潮》:幽静领略鉴赏静寂蒙眬朦胧狂暴愉悦沉吟偎依恍惚慵懒窗棂深黯云汀汩汩战栗嗥叫咆哮罅隙暮烟壁垒《丑石》:遗憾向往细腻浣纱庇覆繁衍翘望陨石世俗憧憬怨恨小心翼翼黑黝黝《海燕》:苍茫高傲呻吟蠢笨胆怯震怒敏感蜿蜒预言家自由自在《群鹤翔空》:苍穹伫立悠然翱翔凝神绮丽剽悍凝眸春光煦煦暖烘烘汗津津络绎不绝引颈仰望无可言喻响彻天空悠哉游哉冉冉高飞寡不敌众束手无策引吭高鸣无济于事《我家有女初长成》:稚拙包涵娴熟资讯才华出众天生丽质曾几何时面目全非大言不惭七窍生烟振振有词绘声绘色心有灵犀声情并茂生动传神亦师亦友有条不紊刮目相看《想念冰心》:博学超拔臧否清谈鄙俗数典忘祖忧国忧民四两拨千斤忍俊不禁《音乐巨人贝多芬》:含蓄逼视敬畏下颏踌躇磐石坚忍无比杂乱不堪无可比拟掌声雷动《女娲造人》:生灵索性繁衍绵延后裔类似同胞《渔夫的故事》:笑逐颜开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摇身一变附录二:14册语文重点作家作品《春》:朱自清,散文家、学者。
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日B. 月C. 明D. 早2.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和而不同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学而时习之4. 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 )A. 木B. 禾C. 山D. 水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 )A. 仁B. 义C. 礼D. 智二、判断题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宋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
( )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论语》。
( )三、填空题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______》。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______》。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的《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4. 请简述《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5. 请简述《论语》的教育思想。
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的区别。
2. 请举例说明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应用。
3. 请举例说明《诗经》中的“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4. 请举例说明《史记》中的“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种体裁。
5. 请举例说明《资治通鉴》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六、分析题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2.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学年度放学期语文试卷剖析为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提高教课质量,现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以下剖析:一、试题剖析此次命题坚拥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踊跃性,有益于促使教师教课观点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益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有益于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原则。
着重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全部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全部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尽显自己的语文才能,发挥创建力,发展个性。
命题以《整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依照,本着重申累积、突出读写、鼓舞创新的原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修养。
不单考察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掌握状况,更着重考察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表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一致的基本特征。
从学生身心本质出发,着重联系社会本质和学生生活本质,注从头旧知识举一反三。
摒弃了照本宣科的考题,多设置了综合运用题及开放性试题,以培育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命题反应了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对此后我校语文教课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卷满分为 120 分,共分两大多数。
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部分( 50 分),第二部分为主观表达部分( 70 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主要表现出以下特色:1.重视语言累积与运用,着重交流讲堂内外。
“累积与运用”考察内容紧扣教材,主要考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及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本质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视古诗文累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6— 7 分),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介绍的课外背诵篇目。
对语文基础知识累积的考察,摒弃了过去支离破裂地纯粹考察知识术语的题目,淡化了对知识的识记要求,重在考察基础知识的灵巧运用。
语言运用试题资料的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亲密相连,这些题联合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修养和能力,把语文课程资源与生活对接,有益于指引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顶用语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一)命题指导思想2017年期末考试命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襄阳市中考说明》的要求,依照语文学习规律、关注考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严格按照中考标准命题。
在命题的构思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语言读写能力,同时又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探究能力进行考查。
命题遵循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注重学生的基础积累、阅读与写作的培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四大题25小题。
四大题中,“积累与运用”分值为20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分值为10分,(其中“口语交际”2分,“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与欣赏”分值为40分(其中“古诗词赏析”4分,“文言文阅读”10分,“现代文阅读”26分),“写作与表达”50分。
(三)试题特点1.落实双基注重语文素养“积累与运用”包含古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辨析、句子排序、名著、诗词默写。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包含语言交际、综合学习的相关内容。
考查的内容紧扣教材,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8分),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
对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考查,摒弃了过去支离破碎地纯粹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淡化了对知识的识记要求,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语言运用试题材料的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些题结合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把语文课程资源与生活对接,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2、加强文言阅读强化能力的提升文言文阅读《河中石兽》和《黔之驴》的对比阅读,题目考查的是对虚词实词积累、断句、翻译和课文理解的考查;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七年级考试语文试卷分析篇一:初一语文试卷分析(一)本次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和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
下面就三方面来分析一下:一、总体分析:纵观整份试卷,它是一份有价值的试卷。
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
总的来说,本次试题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1、试题类型的多样性。
这份试题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
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词语、成语、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还有诗词、名著、文言文、说明文、叙事类文章的考察,考查知识点较全面。
2、突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语文教学不是空中阁楼,要根植于生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试题中的一些题目就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
如:综合性学习,你喜欢的名星是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这种试题,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活性。
特别是本次考试的作文,“如星星划过天空”,回忆自己幸福的小学生活及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学生更是有内容可写。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不牢固,学生在试卷上的错字比较多,如:“谆谆教导”的“谆”,错的尤其多,其中默写《论语》十则其中的五则,因为错字多,很多学生得分很少。
还有名著题考到的《伊索寓言》知识,学生在总结寓意方面也出了不少错。
2、阅读:尽管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侧重对阅读理解进行了训练,并贯穿了很多方法进行了引导,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依然没有大的提高。
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就开始做题。
说明文阅读做的还可以,最后的叙事类文章学生因为答的不全面失了很多分。
3、作文: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叙事清楚;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初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初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一、学生成绩分析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看,学生的优秀率在20%左右,合格率在91%左右,所以今后必须多揪促发展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整体表现注重,也必须多协助那极少数高鸿鹏的同学,协助他们践行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自学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本次试卷就是一份深浅相对较低、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展的试卷。
试卷主客观题有机融合,鼓励学生回去重新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润人文思想。
本试卷共四大块,即为累积和运用、文言文写作认知、现代文写作认知、文学创作,卷面分值为分后,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不懈努力彰显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育语文素养。
从考查内容来看,语文自学中应当掌控的关键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存有彰显,并较为有效率,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科学知识的累积、认知、运用能力居多。
重点高度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建议,著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使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
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立足于学生写作理解能力的训练。
涵盖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认知。
内容丰富,形式有效率,存有深度。
分值原产合理。
注重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科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展开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
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
如综合性能力考查。
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宽广的贴近生活导向,融合学生实际,并使相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存有话可以说道,并对文学创作基础不好的学生也就是一种挑战,想写下不好又得下一番苦功夫,更关键的就是是锻炼身体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
上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说明.doc

【一】考试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文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
【二】主要考点及赋分本试卷共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31小题,满分150分。
一、工整地书写(2分)二、语文基础知识(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三、古文阅读(16分)四、现代文阅读(20分)(课内外记叙文对比阅读)五、诗歌赏析(11分)六、积累与表达(20分)七、作文(60分)命题作文,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一】考试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文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
【二】主要考点及赋分本试卷共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28小题,满分150分。
一、工整地书写(2分)二、语文基础知识(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三、古文阅读(19分)四、现代文阅读(31分)(一)说明文(课内)(二)记叙文(课外)五、积累与表达(20分)六、作文(60分)命题作文,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一】考试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文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
【二】试卷结构及赋分本试卷共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34小题,满分150分。
一、工整地书写(2分)二、语文基础知识(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三、古文阅读(16分)四、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议论文(课内)(二)小说(课外)五、积累与表达(20分)六、作文(60分)议论文,题目自拟。
说明:1、试题由口语、听力和笔试三部分组成,其中口语10%、听力20%、笔试70%。
2、考试范围:SWE教材第2册,第1-6单元。
听力部分:一、听录音选图(每小题1分,共5分)二、对话理解(每小题1.5分,共9分)三、短文理解。
(每小题1.5分,共6分)笔试部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二、完形填空(每小题0.5分,共5分)三、阅读理解(每小题1.5分,共15分)A: 阅读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初一语文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命题说明

个数
分值
要求
备注
客观题
11
26
基础部分5道,名著1道,诗歌1道,文言文3道,现代文1道
综合运用
1
6
诗歌赏析
1
8
选择题+句子赏析
送别诗
文言文
1
12
3个选择题+2个翻译
课内和课外对比阅读
抒情性散文
1
6
段落或句子的作用+环境描写赏析
记叙文
1
18
1个表格题(4分)+赏析(人物描写赏析)4分+1个选择+1个探究题(标题的含义)6分
大作文
1
材料作文+半命题抓住细节
六、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和表达运用六种能力。
七、难度控制:0.70±0.05。
备课组:XXXX初一语文备课组
XX教育集团初中联盟七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检测
命 题 说 明
一、考试科目:语文
二、考试时量与总分: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
三、命题范围:七下语文一、二、三、四单元
四、教材内容及占分比例:
教材内容
分值
要求
七上语文一二三四单元
字音字形成语(俗语、词语)诗歌默写
4+6(默写)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5
五、题型要求及占分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音、字形的词语以4-6单元现代文课后“读读写写”和注解中出现的有生命力的词语为准。传统文化常识考年龄称谓。
综合探究
(10分)
(4+6)分
初一题目宜简明,不宜太难太复杂
1、综合探究(小故事大道理,4分)
2、综合性学习:以6单元的《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
七、难度控制:0.75±0.05,年级平均约90分。
古诗文默写
(8分)
8分
识记和理解性默写结合
默写范围:16课和20课。
名著阅读(6分)
6分
常识概括和语段阅读
《海底两万里》
诗歌鉴赏
(8分)
8分
两个问答题:从情感、意象、炼字角度出题
考查范围:课外
文言文阅读
(10分)
10分
选择:4分(实词、虚词);翻译:4分;问答:2分
考查范围:简单的课外文字的用法。
记叙文一篇:
(16分))
16分
中考常见考点(难度降低)
选择题5选2
考查范围:内容概括,情节梳理;词句的理解和赏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人物形象的分析;主旨的理解与感悟等。
写作
(50分)
(10+40)分
小作文: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
大作文:一个,半命题。
联系记叙文阅读语境考查小作文
六、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和表达运用六种能力。
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
2018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命题说明
一、考试科目:语文
二、考试时量与总分: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
三、命题范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6单元。
四、教材内容及占分比例:
教材内容
分值
要求
4-6单元
《海底两万里》
五、题型要求及占分比例
题型
分值
要求
备注
选择题
(2×6分)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