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罗拉快跑的色彩

合集下载

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

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

影视鉴赏姓名:学号:学院:班级: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老师问我们电影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电影是给人的眼睛吃的冰激凌。

既然要用眼睛来“品尝”,那么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冰激凌”方称得上真正的美味。

短短几周的影视鉴赏课,我们看了五部电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罗拉快跑》确实是一部“色香味”俱全的电影。

下面就对它的三大亮点——拍摄手法,色彩的运用及极具动感的背景音乐,做逐一的分析。

一,拍摄手法。

对于拍摄手法,我有较多的话要说,因为这是眼睛最直观的感受,任何一个略有敏锐眼光的观影者都会被《罗拉快跑》中的多种镜头所刺激。

而老师讲的快闪镜头及蒙太奇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1.快闪镜头的运用。

快闪镜头指的是多个时间少于一秒的镜头的组合。

该组合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描述一个情节并不完整,但是能让观众的了解其传达要领。

在《罗拉快跑》整部影片中,快闪镜头贯穿始终。

最早使用快闪镜头的地方是罗拉接到男友的电话之后,镜头以罗拉为中心开始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断的显示出罗拉脑海中闪过的可以向其求助的人选。

在这里,快闪镜头给出的是每个人人物肖像的图片,虽然导演并没有安排出每个人背景资料的一个介绍,但是从每个人的表情着装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女主角罗拉与他们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的帮助罗拉。

最后镜头定格在罗拉的父亲上,罗拉下定了主意便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奔跑。

之后的快闪镜头主要运用在罗拉碰到的每个路人之上。

罗拉碰见的妇人,骑自行车的人,乞丐,老人。

这些快闪镜头分别表现出每个人在遇见罗拉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

表现出这些人正是在街头这样偶遇罗拉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人生的变化。

快闪镜头的运用在影片的思想表达的方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快闪镜头巧妙的运用了其“快”的思想,表现出这些事情发生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在罗拉的生命中,这些人也像这些快闪镜头一样,都是一闪而过的。

其次,这些快闪镜头给整部影片增加了一种动感,使得整部影片都在快速的闪过中进行。

罗拉快跑 影评

罗拉快跑 影评

奔跑中——浅析《罗拉快跑》中元素火红的头发,快节奏的奔跑穿梭,干净利落的办事能力,一个类似游戏的赛次命运,三种态度三种选择和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导演将相同的事情完美的展现给观众,摄影机那经典的跟镜头的应用,生动而不乏沉稳,活泼而不失内敛。

这些为影片蒙上了一层紧凑的影象气质,整部影片就像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一. 影片中的视听手段《罗拉快跑》从开头俯视又运用推镜头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模仿主观镜头把镜头切到红色的电话上引出故事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这种快节奏的开场给本篇垫定一个紧张的氛围,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以及快速剪接,跳切,分格,低高速镜头转接,flash动画,照片蒙太奇,竭力营造出一种非现实的气息,令人目不暇接。

几乎占尽所有镜头三分之二的罗拉奔跑的移动镜头,大升大降,使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和视觉力,使整部电影都处在一个动势。

在节奏上,突出一个快字,凌厉,不拖沓。

演员的表演也与这种风格相益得彰,每次都立即的选择一个方式进入一种救曼尼的方式,果断,不拖戏,行动迅速,曼尼在电话亭中掏出抢时镜头采用俯视镜头也捎带有些讽刺性。

表现出曼尼的懦弱与无奈。

影片中跟镜头的使用不得不让我们佩服,采用几种跟镜头的方式正跟,后跟,侧跟。

侧跟的效果大多是强调罗拉奔跑时的速度、动感、紧迫感。

正跟往往是让观众能从正面更清楚地感受到罗拉焦急的内心情绪,能清楚地看到罗拉脸上的焦急的表情,并渲染人物在运动时的戏剧冲突。

比如罗拉迎面跑过来时,她与摄影机总是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似乎暗示了她离终点还很远,从而渲染了罗拉与时间赛跑的戏剧冲突。

后跟更强调罗拉奔跑时的纪实感,以及她将要遇到的事情的不确定性。

因为后跟时,摄影机的视点就像是观众的视点紧随罗拉其后,和罗拉一起感受着奔跑时的速度和她看到的环境,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更容易让观众和罗拉同时紧张起来。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_分析《罗拉快跑》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_分析《罗拉快跑》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分析《罗拉快跑》《罗拉快跑》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整个电影看下来就像是玩了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

它就像一扇大门,让我们打开了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

为了更好的展示这个理念,导演Tom Tykwer运用了很多的视听手段来力求完美地阐释,这些可以通过我们对电影的镜头分析清楚地看到。

一、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特色。

首先它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元素,比如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的开始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1.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1)钟表的道具。

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2)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写。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

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

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2.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1)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里我想是因为这有着很强的隐喻。

(2)众多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3)降格(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

人们步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

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总之,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辨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

赏析电影《罗拉快跑》

赏析电影《罗拉快跑》

对电影《罗拉快跑》的赏析《罗拉快跑》是德国导演汤-蒂克的一部成功的后现代主义电影, 它是一部视听感极强的电影。

影片主题是写爱情, 罗拉为了营救爱人不顾一切拼命奔跑, 三个奔跑过程, 三种不同结果。

本文从跑谈起,以美学、结构、技术等视角对影片进行浅析。

影片结构新颖,开篇精彩,色彩鲜明,强调主观真实。

很多人初次看了这个电影之后都会感觉比较过瘾,有些人会发出“没想到电影可以这样拍”的感叹。

它既是一部形式电影,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TV 等多种元素;也是一部技术电影,除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无论剪辑手法,还是拍摄风格,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实验意味。

这个电影情节也许并不能让人耐人询味地去深刻地思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内容却让人感到它的真实性。

在德国柏林,混黑社会的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 自己丢10万马克。

二十分钟后, 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 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 罗拉在二十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

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 罗拉和曼尼抢超市, 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 罗拉在银行抢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 罗拉在赌场赢到钱, 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故事圆满结束。

这个电影的故事情节是简单易懂的,但是其中的艺术手法地运用确实神乎其技,让我们对导演的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敬佩。

影片还重视听觉感受, 伴随奔跑的是强烈的声音。

影片声音方案的核心是主观声音, 即影片主观的音乐贯穿, 影片客观环境真实的音响很少, 这充分地体现了导演对现代音乐的喜爱与迷恋。

我们应该注意到导演似乎不相信我们人类器官所听到看到的世界的真实性, 更相信他的内心所感受到的主观真实,他用主观声音努力表现这种主观的更高层次的真实。

伴随罗拉的奔跑影片用快节奏的音乐贯穿, 这种音乐既渲染了气氛, 同时又加快了节奏, 这种音乐是时下流行的新潮音乐, 新潮音乐无疑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感受与刺激。

赏析-罗拉快跑

赏析-罗拉快跑

赏析-罗拉快跑随着牛头的开启,伴随着尖锐的声音和足球的落下,一个蓝色隧道带领着我们进入《罗拉快跑》的节奏中来。

这是部有史以来最富有动感的电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音乐、画面,都在罗拉的脚步下体现出欢快和活力四射的一面。

女孩罗拉忽然接到男友曼尼的紧急电话,告知20分钟内必须筹到10万马克,否则男友就可能被黑帮杀死。

在思维快速搜寻可借钱的目标后,罗拉快跑开始了。

在罗拉开始奔跑之后,我们谁也无法知道,短短的20分钟内,会发生什么。

而故事却恰恰有三段截然不同的结局:罗拉没借到钱,和曼尼抢超市,被警察意外击毙;罗拉抢了父亲的银行,而曼尼却被救护车撞死;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也意外找到丢失的钱,一切顺利。

这么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宛如电子游戏一般,只要不满意,只要主人公死亡,投一个币,又可复活重来,这种操控游戏的心理,正是“视听一代”的人所具有的。

而与罗拉相遇的所有人,他们的命运也随着罗拉的微小改变而发生转变。

整个影片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快节奏,影片中的欢快的节奏随着罗拉的奔跑使得观众与影片产生心理上的共振,影片采用快速的剪切、跳切、分格、低高速镜头转接以及蒙太奇手法营造出了一种超现实的,让人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整部影片的节奏上,就突出了一个字,快!当然,这一切,局限于时钟,也开始于时钟。

整部影片中,时间无形的掌控了整场比赛,就像警卫所说,足球,这是一场90分钟的游戏,罗拉和她相关的人,都处于游戏之中。

从影片一开始到第一个20分钟结束,共出现了8次时钟,每一次,都促使人们愈发感到紧张的氛围。

时钟,依然是一个串联全文的非常重要的影像元素,无处不在,不时不在。

所有的节奏感都来自于罗拉的奔跑,可以说,奔跑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活力之所在。

奔跑可以充分有力的体现出罗拉的自信,表现出她为了爱情那种强烈的愿望。

同时再配合着欢快的音乐,让观众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关于影片结构本片最吸引人的,最有创新的地方在于它的三段近乎相似的重复,这一结构成为了影片最基本的框架。

电影《罗拉快跑》欣赏论文

电影《罗拉快跑》欣赏论文

电影《罗拉快跑》欣赏论文公管151 施雯 22315123【摘要】电影《罗拉快跑》是由汤姆·提克威导演、编剧,由弗兰卡·波坦特,莫里兹·布雷多等主演的犯罪爱情电影影片讲述了为了拯救男友而奔跑的罗拉要在10分钟内得到10万马克,影片于1998年在德国上映。

[1]电影在色彩搭配,技巧方法,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使得《罗拉快跑》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色彩搭配,蒙太奇,女权主义,命运一、色彩搭配为突出电影主题,人物形象,导演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罗拉的红色,曼尼和周围人的黑白,对比鲜明。

在1920年前,红色是男性的色彩。

[2]导演将红色赋予罗拉,也是将男性所拥有的各种品质赋予罗拉。

(一)、突出的红色罗拉在奔跑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头耀眼的红色中长发,利索而又充满热情。

从罗拉的头发也不难联想到他周围的颜色。

红色的电话,带有色彩的街道,就连第一次抢劫时用的袋子也是红色的。

这样运用色彩分明的颜色不仅仅是为了突出罗拉热情,活泼,执着,勇往无前的性格,也是德国女权主义维护运动高潮的体现。

女性在历史上或者说在现在依旧处于较弱的地位,而在影片中罗拉穿过灰暗的大街,模糊的人群,在20分钟内用力奔跑,本身是一种对男权主义的对抗。

至于像是骑车的青年穿的红色衣服则象征着危险,在这里,红色是另一种含义。

(二)低暗的灰白色导演为了突出罗拉的红色,不仅用周围的鲜亮的色彩进行正衬,还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除了罗拉,周围的人物几乎都是灰白,曼尼的上衣(黑色)曼尼的电话(黑色)。

父亲的服装(黑白相间)父亲情人的服装(黑白相间)母亲的衣服(白色)修女的衣服(黑色)银行警卫的衣服(黑色)超市外面的挂钟(黑白色)盲妇的眼镜,帽子(黑色)总之,罗拉之外的众人生活在一个暗淡的、乏味的黑白世界中[3]。

罗拉在这样的反衬下更加突出,让观众进入一个世界,仿佛自己就是罗拉,在与整个黑白的世界抗争,使电影的主题得以上升。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电影通过讲述主人公罗拉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进行的一天的冒险来展现其主题。

故事发生在德国,罗拉的男友曼尼因借款不还而被一名危险的安东尼奥所威胁,他要曼尼在二十分钟之内拿到一笔大量现金,否则曼尼的命就难保。

为了帮助曼尼,罗拉奋不顾身地快速奔跑,企图找到一种方式来解救他。

然而,故事在20分钟结束后并没有停止,而是进入了一个重复循环的状态,每次循环罗拉都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决策,每次她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直到最后找到能够解救曼尼的方法。

影片独特的剧情安排和故事结构使得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情节展开中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片中的每个循环都呈现了不同的变化与挑战,每次罗拉都会做出新的决策,这让观众产生了一种随着剧情的逐步推进而紧迫感和紧张感。

这种紧凑动感的剧情结构是电影的一个重要亮点,也是吸引观众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电影的音乐也值得一提。

电影采用了电子流行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音乐的快节奏和明快的旋律与影片的快速节奏和紧张氛围相得益彰,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吸引力。

电影的主题曲《I Wish》在影片中出现了多次,这首歌曲旋律动听、歌词含义深刻,与影片的主题和情感相呼应,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影片在表演方面也取得了成功。

莫拉·蒙妮斯托托莉是罗拉这一角色的扮演者,她通过自信、坚定的表演将罗拉这个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她的表演手法使得罗拉这个角色更具可信度和吸引力。

此外,其他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他们的精湛演技为整部电影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总的来说,《罗拉快跑》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作品,它以紧凑动感的节奏、紧张刺激的内容和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电影所传达的主题也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人生命运的转折和选择的重要性。

不论是作为一部娱乐片还是一部具有思想深度的电影,《罗拉快跑》都不会让观众失望。

罗拉快跑影评

罗拉快跑影评

《罗拉快跑》影片分析学号:20114865951 班级:11设计A1 姓名:刘武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但一直没看,这次终于有机会在课堂上看了一遍。

感觉这部电影拍摄的很有味道,如是想从电影的各个方面分析一下,谈谈自己所想所感。

开头:影片的开头,在动感的音乐声和“滴答”声捉弄个,一个动画形象的罗拉跑进了时空隧道之中,在这个时空隧道中,罗拉不断的打碎牙齿,导演用这一动作来象征时间的残酷、无情以及罗拉敢于和时间争斗的勇气和力量。

音乐中的钟表声和钟表道具,都刻画出这部影片与时间的密切联系。

色调:在影片开头的色调上,本段落的色调分彩色与黑白两部分。

在该片中,色调的作用很明显,导演用彩色影调表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黑色部分则表示回忆,表现的是罗拉在和曼尼回忆整个丢车的过程,以及曼尼重述丢钱的过程。

彩色影像与黑白影像的交替出现,主要是为了叙述清楚,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够区分开回忆与现实。

主题:从主题角度来看,影片的表层主题是写爱情,即罗拉为了营救爱人曼尼不顾一切地奔跑,这样的罗拉充满了勇气和希望,是人类纯真美好爱情的象征。

影片的深层主题则是写世界的不可知、命运的不确定性,早一秒晚一秒往往会使故事走向不同的结局,而人类正是这场棋局中的一粒小小的棋子,不知道下一步会走向哪里,不知道未来会有怎么的结局。

故事从罗拉接到曼尼打来的电话展开联想,同样一个主题导演用了三种不同结果的假设来体现现实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生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冷漠复杂的关系。

结构:影片中三段不同结果的段落发展的时间恰和主题故事中曼尼给罗拉规定的时间相同,都是二十分钟。

罗拉每次奔跑故事的情节都有变化,故事中的人物也都有相同的变化。

罗拉、曼尼、推婴儿车的妇女、梅耶叔叔、父亲、警卫、银行女职员、偷自行车的男孩、流浪汉,所有人物的命运都有变化,不变的只有罗拉的母亲。

导演企图通过这个不变来对比后来的变化。

这三段不同的故事看起来没有关系,实际上都有联系。

如在第一段中罗拉不会开枪的保险栓,是曼尼教会她怎样开保险栓,第二段里当罗拉拿枪威胁父亲的时候她已经会使用枪了,这体现了与第一段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为了把他衷爱的主人公罗拉从影片众多的人 物中突出出来,影片红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同时,红色还代表着不安和危机。红色的电话,偷车男孩的红色衣 服,撞破玻璃、撞死曼尼的红色急救车,急救车上救生员的红色衣服等 等。
在罗拉奔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周围的颜色都是偏淡的,而她醒 目的红色头发自然成为焦点,我们的心也跟着她一起奔跑。在途中,有 不断循环的黄色列车,罗拉每次经过都是不同的位置,象征着生命的循 环,多一秒,少一秒,与命运的交汇点就发生了改变。还有红色的救护 车,象征着曼尼生命的红色信号灯,错过那一秒,可能就是一生。
罗拉快跑
•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 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 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 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 •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 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 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 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红头发 黑嘴唇
灰蓝 背心
绿色 长裤
黑皮 鞋
影片的基本色调
• 影片的色调分彩色和黑白两部分。彩色表现现实,黑白表 现曼尼回忆丢钱的过程。彩色片、黑白片的交替出现,主 要是为了叙事清楚,为观众区分开回忆与现实。
总之,罗拉之外的众人生活在一个暗淡的、乏味的黑白世界中。
•与众人的黑白二色相反,制作者赋予了罗拉鲜艳、刺目的红色。鲜艳、 刺目的红色贯穿全片。
•红色: 罗拉的头发
罗拉家的红色电话
罗拉奔跑时街道背景的色彩
•各种色彩中,红色是最刺激人的视觉器官的颜色。同时,红色是鲜血的 颜色,红色代表着情感和爱情。影片中红色的运用首先体现在主人公罗 拉身上。
影片的突出色调
•影片中突出使用了三种色彩:红色,黑色,白色。 •红色是刺目的颜色,是爱情的颜色,是浪漫的颜色,是罗拉的颜色。 •黑白色是暗淡的颜色,是世俗的颜色。 •黑白色:
曼尼的上衣(黑色)曼尼的电话(黑色)。 父亲的服装(黑白相间) 父亲情人的服装(黑白相间) 母亲的衣服(白色) 修女的衣服(黑色) 银行警卫的衣服(黑色) 超市外面的挂钟(黑白色) 盲妇的眼镜、帽子(黑色)
“冥界”空间
• 当每一个结局产生,罗拉想要重新开始的时候,她和曼尼就会进入一 个奇被红色笼罩着,就像是在母亲的肚子里等待着 重生的婴孩,当红色弥漫的时候,新的生命就即将开始,之前的一切 都是一种酝酿。
我们可以更为诗意的诉说导演的意 图,在那个时代他希望本片能够像 一面红色的旗帜,带领当时的人们 解放天性、突破传统。于我们而言 ,也是如此,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未 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