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系数取值表

合集下载

径流系数计算

径流系数计算

设计频率的模比系数即Kp值查询
汇流参m表
,如大于150mm
降雨历时为24小时的迳流Array 1、优点:本方法计算公式为简化小流域推理公式,计算结果与原型公式比较,产生的
应用方便。

2、使用说明:输入流域面积F、干流长度L、河道平均坡降J、暴雨递减指数时24小时的降雨迳流系数а24,即可自算出相应频率的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

3、汇流表2中查取。

4、先取n=n1(τ≤1),求出一个洪峰流量Q p和τ,当计算的τ≤1时,洪设τ≤1,算出的τ>1,再设τ>1,计算出τ>1时,可取n=(n1+n2)/2,再进行计算。

I12
数即Kp值查询表(Cs=3.5Cv)
汇流参数m表
70~150mm,如大于150mm时m值略有减小,小于70mm时m值略有增加。

Ф=L/J(1/3)
为24小时的迳流系数
结果与原型公式比较,产生的误差最大不超过百分之一,可直接求解,省去联解过程,道平均坡降J、暴雨递减指数n、n1、n2、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均值H24、模比系数K P和历量和洪水总量。

3、汇流参数m和历时24小时的降雨迳流系数а24值,均可从表1、τ,当计算的τ≤1时,洪峰流量Q p即为所求。

如τ>1,则应取n=n2重新计算。

当取n=(n1+n2)/2,再进行计算。

5、tc>24时D8中的u值为D11中的值,洪峰流量结果见。

径流量计算

径流量计算

径流量计算根据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高坪水库的天然补水主要依靠库周边雨水,地区年径流量可以通过径流系数法来预计其年径流量:
流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深(mm)和降雨量(mm)之比就是这个流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系数(C).
CP
R=(4.3—4)
式中:R为径流深mm;P为降雨量mm;C为径流系数。

Q=(4.3—5)
SR
Q 是年径流量,S是集水面积。

高坪水库区域平均年降雨量为1240 mm,流域集水面积为0。

4 km2,环库周产生径流量的集水面积S=0.357 km2。

径流系数取值见表4.3-1。

表4。

3-1 不同区域径流系数取值范围
由于其集水范围处于城乡结合部,其径流系数取平均值0.4,可以计算得出高坪水库库周边流域年均径流量为17.71万m3.。

最新径流系数取值-经验总结整理

最新径流系数取值-经验总结整理

径流系数-定义任意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同时段内降水深度P之比。

用符号a 表示,即α=R/P,式中:a为径流系数;R为径流深度,mm;P为降水深度mm。

延伸含义:(1)地表径流系数,是指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同一时段内的降水深度(或降水总量)的比值。

径流系数说明了降水量转化为径流量的比例,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2)径流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互相转化。

(3)水文学中常用的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水文地质学中有时也采用相应的特征值来表征地下径流。

影响因素:径流系数主要受集水区的地形、流域特性因子、平均坡度、地表植被情况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

径流系数越大则代表降雨较不易被土壤吸收,亦即会增加排水沟渠的负荷。

地区差异:径流系数的地区差异:α值变化于0~1之间,湿润地区α值大,干旱地区α值小。

我国台湾地区河流年平均径流系数>0.7,表明径流十分丰富;径流贫乏的海滦河平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仅有0.1。

根据计算时段的不同,可分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年平均径流系数和洪水径流系数等。

径流系数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设计取值: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2009版)中4.9.6规定,给排水设计中雨水设计径流系数取值可按下表(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屋面、地面种类径流系数Ψ屋面0.90~1.00混凝土和沥青路面0.90块石路面0.60级配碎石路面0.45干砖及碎石路面0.40非铺砌路面0.30公园绿地0.15各种汇水面积的综合径流系数应加权平均计算。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3.2.2规定,给排水设计中雨水设计径流系数取值可按下表(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地面种类Ψ各种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0.85~0.95 大块石铺砌路面或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0.55~0.65路面级配碎石路面0.40~0.50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0.35~0.40非铺砌土路面0.25~0.35公园或绿地0.10~0.20 综合径流系数见下表:区域情况Ψ城市建筑密集区0.60~0.85城市建筑较密集区0.45~0.6城市建筑稀疏区0.20~0.45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过程如下:(加权计算)综合径流系数=不同下垫面类型(地表径流系数)*不同下垫面的面积/汇水区总面积。

室外排水设计 (4)雨 水 量

室外排水设计 (4)雨 水 量

雨水量3.2.1 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 s=qΨF (3.2.1)式中 Q s——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EL/(s·hm2)L;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

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3.2.2 径流系数,可按表3.2.2-1的规定取值,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按地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径流系数,可按表3.2.2-2的规定取值。

3.2.3 设计暴雨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m2)];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A1,C,6,n——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在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有关规定编制。

3.2.4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3.2.5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t1+mt2(3.2.5)式中 t——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15min;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3.2.6 当雨水径流量增大,排水管渠的输送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雨水调蓄池。

径流量计算

径流量计算

根据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高坪水库的天然补水主要依靠库周边雨水,地区年径流量可以通过径流系数法来预计其年径流量:流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深(mm)和降雨量(mm)之比就是这个流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系数(C)。

CP
R=()
式中:R为径流深mm;P为降雨量mm;C为径流系数。

Q=()
SR
Q 是年径流量,S是集水面积。

高坪水库区域平均年降雨量为1240 mm,流域集水面积为km2,环库周产生径流量的集水面积S= km2。

径流系数取值见表。

由于其集水范围处于城乡结合部,其径流系数取平均值,可以计算得出高坪水库库周边流域年均径流量为万m3。

项目工程水利计算时月径流系数取值现状凭述及建议

项目工程水利计算时月径流系数取值现状凭述及建议

项目工程水利计算月径流系数取值现状评述及建议月径流系数(或设计年径流年内各月分配的比值——下同,不另注),是水资源评价、水文区划、水利规划、国土、农业区划以及河流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各用水部门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在项目工程(国土整治、烟田建设……)的可研设计阶段进行水利计算时,月径流系数更是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由于月径流系数的取值涉及降雨、气温、蒸发、地形、地质、植被、下垫面等诸多因素,要合理地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现阶段此一问题在我省尚未获得满意的解决。

1、月径流系数(β)的影响因素地形:β山区>β深丘>β浅丘>β平原降雨量:β4~6月>β7~3月。

地区:南方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大部分形成径流,β值大;北方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且极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只有部分形成径流,故β值小。

森林植被:森林植被好,能否增加径流,一直存在争论,但据张家口崇礼县东沟、西沟水文资料对比及太行山地区小流域治理前后水文观测资料分析,都证实了以降雨补给的小流域营造森林会增加陆地蒸发量从而减少正常径流。

河北省亦持同样观点,认为按水量平衡观点分析,森林产生的水文效应(地下水储存增加了),总的趋势是使年径流减少,在小流域更为明显。

以上影响年径流主要因素中主要为降水量和蒸发量(干旱地区),其中月降水量和该月径流深存在较好的相关。

2相关文献对月径流系数取值综述2.1、现行规范现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可参照邻近相似流域的数据,采用水文比例,地区综合等方法分析确定”。

但问题是设计单位承担的许多工程项目一般位于较小的流域,“相似的邻近流域”易找,但同样也缺乏观测数据,因此无法引用据以确定月径流系数。

2.2 专业书籍、教科书几乎所有这类书籍都提到:“我国各省、区编制的《水文手册》已经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都按气候及地理条件划分了水文分区,并给出了各分区的丰、中、枯各种年型的年径流年内的分配过程,可以供设计时查用”。

南昌市绿化建设项目海绵城市指南

南昌市绿化建设项目海绵城市指南

.南昌市建设项目附属绿地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试行)一、基本术语1、海绵城市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低影响开发( 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超标准污染雨水雨水中的污染物有 : 悬浮物 (SS) 、有机污染物 (COD)、氯 (CL) 、总磷 (TP) 、溶解磷 P04-P) 、总氮 (TN) 、铵态氮 (NH4+)、总铁 (TFe) 、铅(Pb) 、锌 (Zn) 、BOD5等。

植物对雨水中的污染物有吸收与净化功能, 当以 SS、 COD为主的污染物指标超出一定标准 , 使植物生长异常甚至受毒害时的雨水称为超标污染雨水。

二、基本规定1、南昌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应包括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内容。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2、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划设计应与项目总平面、竖向、园林、建筑、给排水、结构、道路、经济等相关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3、海绵城市的各类设施应采取保障公众安全的防护措施。

4、城市绿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应考虑超标雨水的排放安全。

进入绿地的客水 , 应采用初期雨水净化、过滤、吸附等预处理设施 , 对于超标污染雨水或含有融雪剂等对植物有污染和损害的雨水应进行弃流,与市政管网连接。

对城市绿地中雨水进行合理收集、净化、存蓄,用于録化灌溉或设施用水。

雨水进入收集、存蓄设施之前应经过过滤等设施。

5、注重植物的功能性和生态学特征。

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宜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合理选择,宜选择耐盐、耐淹、耐污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

雨水设计流量取值设计

雨水设计流量取值设计

二.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1. 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设计,h/D=1. 2. 设计流速:Vmin = 0.75m/s,
Vmax = 10m/s(金属管)、5m/s(非金属管) 3. 最小管径和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Dmin=300mm,i=0.003; 雨水口连接管 Dmin=200mm,i=0.01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图,按地形划分排水流域。
在每一排水流域内,结合建筑物及雨水口分布,充分利 用各排水流域内的自然地形,布置管道,使雨水以最短距 离靠重力流就近排入水体。在总平面图上绘出各流域的主 干管、干管和支管的具体位置。
(二)划分设计管段
根据管道的具体位置,在管道转弯、管径或坡度改变、 有支管接入、管道交汇等处以及超过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 上都应设置检查井。把两个检查井之间流量不变且预计管 径和坡度也不变的管段定为设计管段。并从管段上游往下 游依次进行检查井的编号。
(四)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
通常根据排水流域内各类地面的面积数或所占比例,计算出该排 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也可根据规划的地区类别,采用区域综合径 流系数。
(五)确定设计重现期 P 和地面集水时间 t1
结合地形特点、汇水面积的地区建设性质和气象特点确定设计重现 期。各排水流域的设计重现期可相同,也可不同。
第二节 雨量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一. 径流系数
1. 定义——指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径流量:指进入雨水管渠部分的雨水量。
2. 影响因素 地面覆盖物情况、地面坡度、地貌、建筑密度
分布、地面铺砌……(主要:地面覆盖物透水性) 3. 计算方法 加权平均
av Fi * i F
综合径流系数 av
市区:0.5~0.8 郊区:0.4~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