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乙炔事故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氧气乙炔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氧气乙炔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公司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氧气乙炔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应对氧气乙炔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氧气乙炔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指挥、协调、决策和监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副指挥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协助指挥长工作。

(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

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应急处置。

(2)副组长:由生产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组长工作。

(3)成员:安全员、消防员、医护人员、维修人员等。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编制、修订和实施本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监督各环节安全生产工作。

(2)生产部门:负责氧气乙炔的储存、使用、运输等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3)消防部门:负责火灾事故的扑救和救援。

(4)医疗部门: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

(5)综合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报警(1)发生氧气乙炔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并启动应急响应。

2. 人员疏散与救援(1)立即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送往医院救治。

3. 火灾扑救(1)立即启动消防系统,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扑救。

(2)对泄漏的氧气乙炔进行隔离,防止火势蔓延。

4. 泄漏控制(1)立即启动泄漏检测系统,确定泄漏点。

(2)采取堵漏、切断等措施,控制泄漏范围。

5.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火灾扑救、泄漏控制、事故调查等。

氧气乙炔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等各种气体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为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全员处理突发事故应急措施、紧急救援的能力,减少事故损失、减小事故危害,尽量避免人员伤亡,针对我公司各车间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氧气、乙炔等各种气体库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如下:
险情就是命令,气瓶库仓管员发现后立即用灭火器进行扑救的同时大声呼喊“快来灭火……”此时车间职工闻讯后立即向车间办公室报告情况,“氧气、乙炔库房发生火灾,快组织人员扑救……”车间办公室接到通知后,电话联系各车间主任、设备安全部,物业公司保卫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扑救;向有关领导汇报险情;视情况拨打119;联系车辆备用.
各有关单位演练程序
车间抢险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到达现场,车间内有灭火器的要提灭火器到达现场使用。

成立抢险六个组具体分工:
抢险四组、六组搜集厂内所有干粉灭火器灭火;
抢险一组、二组、三组、搬运面临危险的气瓶放到安全地带(50米以外);
抢险五组用消防水管喷淋灭火并给气瓶库降温;
保卫人员负责疏散事故现场方圆100米内的人群到安全地带。

所有人员自接到通知后,必须火速到达事故现场,火灾扑灭后安全科组织人员清理现场并安排人员留守现场以防死火复燃。

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总指挥:
副指挥:
车间抢险:
抢险一组:
抢险二组:
抢险三组:
抢险四组:
抢险五组:
抢险六组:
保卫警戒组:8926550
机电供应组:8926555
火警电话 119
事故急救 120
办公室 8926516
应急救援器材明细表。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氧气乙炔是常见的工业用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和金属加工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泄漏或不当使用,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制定氧气乙炔应急预案,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在氧气乙炔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护。

2. 控制事故扩散:通过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快速恢复生产: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尽快进行事故现场清理和设备修复,确保生产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置进展。

2. 应急救援队伍: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事故扑灭和人员疏散等工作。

3. 通讯联络组:负责与相关单位、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及时获取支持和资源。

4. 安全保卫组: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的安全秩序,确保救援人员和群众的安全。

四、应急响应措施1. 火灾事故:a. 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b. 迅速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c. 使用灭火器、泡沫或二氧化碳等灭火剂进行扑灭。

d. 封闭相关阀门,切断氧气和乙炔供应。

e. 避免水直接接触乙炔,以防止爆炸。

f. 确保现场通风良好,排除有害气体。

g. 确认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后,进行事故调查和现场清理。

2. 泄漏事故:a. 迅速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b. 确保人员远离泄漏源,避免接触有害气体。

c. 封闭相关阀门,切断氧气和乙炔供应。

d. 利用防爆泵或其他方法将泄漏物质转移至安全容器。

e. 加强现场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f. 确认泄漏得到有效控制后,进行事故调查和现场清理。

五、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 模拟不同类型的事故,让员工熟悉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

3. 检查演练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瓶事故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瓶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确保在氧气乙炔瓶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4. 《氧气瓶、乙炔瓶安全规程》5. 相关行业标准及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氧气乙炔瓶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事故应急处理。

四、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1)氧气乙炔瓶泄漏事故;(2)氧气乙炔瓶爆炸事故;(3)氧气乙炔瓶火灾事故;(4)氧气乙炔瓶运输事故。

2. 事故分级:(1)一般事故:造成1人以下轻伤,或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下;(2)较大事故:造成1人以上轻伤,或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上;(3)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轻伤,或财产损失50万元以上;(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重伤,或财产损失500万元以上。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火灾扑救等工作。

3. 技术支持小组:负责提供事故原因分析、技术指导、设备维护等工作。

4. 信息报道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六、应急响应程序1. 现场报告: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疏散人员:组织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3. 控制事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防止事故扩大。

4. 救援行动: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火灾扑救等。

5. 消除隐患: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6. 信息发布:及时向相关部门、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七、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充足,具备相应专业技能。

2. 物资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防护服、救护器材等。

3. 设备保障:确保应急救援设备正常运行,如消防车、救护车等。

乙炔氧气事故应急预案

乙炔氧气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乙炔氧气事故的能力,确保人员安全、设备完好、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生产、使用、储存乙炔氧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等。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乙炔氧气具有高度易燃易爆性,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 乙炔氧气泄漏会导致人员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 事故发生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单位主要负责人。

(2)副总指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技术等负责人。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消防员等。

2. 事故应急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

(2)救援组:负责事故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

(3)消防组:负责火灾扑救、灭火器材操作。

(4)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

(5)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

(6)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初步响应(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2)现场指挥组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向总指挥报告。

(3)副总指挥根据事故情况,下达救援指令。

2. 全面响应(1)现场指挥组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救援组、消防组、警戒组、医疗救护组、信息报送组等开展工作。

(2)救援组迅速展开救援行动,疏散事故现场人员。

(3)消防组立即展开灭火行动,扑灭火灾。

(4)警戒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5)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6)信息报送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应急处置(1)切断事故源:迅速切断乙炔氧气输送管道,防止事故扩大。

(2)扑灭火源: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人员疏散:组织事故现场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

(4)伤员救治: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送往医院治疗。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

氧气乙炔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氧气乙炔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氧气乙炔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泄漏、爆炸等突发事件。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组织。

在发生氧气乙炔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救援工作。

2. 事故通报。

一旦发生氧气乙炔事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包括消防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

3. 紧急疏散。

在发生火灾、泄漏等情况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事故现场。

4. 应急救援。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救援工作,包括灭火、泄漏控制等,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5. 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改进。

6.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氧气乙炔使用的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四、应急预案执行。

本预案由相关部门负责执行,必须严格按照预案内容进行应急
响应和处置工作。

五、应急预案评估。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以
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应急预案宣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宣传,提高人员的应急意识和
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为氧气乙炔应急预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有效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氧气乙炔库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氧气乙炔库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1.1.1.火灾事故。

氧气乙炔库是公司重点防火部位。

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使用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施工)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第三方人为破坏等。

雷击及设备问题等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1.1.2.爆炸事故。

氧气乙炔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处置措施不当导致瓶内燃烧或气瓶在高温下暴晒、暴露在火焰中发生爆炸事故。

1.1.3.中毒窒息事故。

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

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

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

人接触100mg/m3能耐受30~60min,有轻度头痛、头昏。

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min引起意识丧失。

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

严重者昏迷。

1.2.危险源1.3.氧气乙炔库内、气割切割使用现场等部位,防火距离不足、周围私自动火、吸烟、泄漏遇到火源等违章操作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1.4.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1.5.乙炔具有爆炸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危险性等。

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不受季节的影响。

乙炔罐火灾爆炸事故,导致人员烧伤、中毒窒息,严重时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并导致环境污染。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的设备、设施造成不可修复的危险程度,对厂房也有可能造成结构性损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还可能造成大面积人员的伤亡,社会影响较大。

1.6.危险性分析1.6.1.乙炔的特性1.6.1.1.物理性质。

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

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

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

氧气_乙炔应急处置预案

氧气_乙炔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应对氧气乙炔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氧气乙炔储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职责1. 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监督应急预案的落实。

2. 物资供应部:负责氧气乙炔的采购、储存、运输和管理工作,确保氧气乙炔的安全。

3. 生产部门:负责氧气乙炔的使用、操作和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消防部门:负责火灾事故的扑救和应急处置。

5. 医疗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

四、应急处置程序1. 泄漏事故(1)发现氧气乙炔泄漏,立即关闭泄漏点附近的氧气乙炔阀门,切断泄漏源。

(2)设置警示标志,隔离泄漏区域,防止人员进入。

(3)通风换气,降低泄漏区域氧气浓度。

(4)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

2. 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立即报警,并迅速疏散人员。

(2)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根据火灾情况,制定灭火方案。

(4)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由医疗部门进行救治。

3. 爆炸事故(1)发现爆炸,立即报警,并迅速疏散人员。

(2)关闭泄漏点附近的氧气乙炔阀门,切断泄漏源。

(3)设置警示标志,隔离爆炸区域,防止人员进入。

(4)通风换气,降低泄漏区域氧气浓度。

(5)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1. 灭火器材: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等。

2. 防护装备: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等。

3. 救援器材:担架、急救箱、救援绳等。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氧气乙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修订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乙炔事故处理方法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二部分现场处置方案
氧气、乙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在焊接切割作业时,由于使用压缩空气或氧气流的喷射,使火星、融珠和铁渣四处飞溅,将作业环境10m范围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应注意作业周边环境内有无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以免由于焊渣、金属火星引起灾害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所有使用氧气、乙炔切割的场所。

1.3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事故易发时间:
在使用氧气、乙炔焊接切割作业时
2.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一旦发生氧气、乙炔瓶火灾爆炸事故,轻者造成生产中断,重者会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影响不会波及厂区以外。

3.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氧气、乙炔气瓶火灾爆炸可能会引发火灾。

二.应急工作职责
临场指挥:车间负责人
职责:启动预先约定的事故警报,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总经理)报告事故现场情况;必要时,直接向宁城县安监局、消防部队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请求支援;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应急处置;疏散周围人员。

现场其它人员根据各自岗位应急职责,在车间负责人的指挥下,展开救援。

三.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氧气、乙炔气瓶发生火灾后,现场第一发现人应大声呼救,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
车间负责人履行现场临时指挥职责,启动报警设备,告知周围车间人员,向公司应急指挥(总经理)报告现场情况,启动《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处置,划定警戒线,疏散周围人员。

如仅依靠车间的应急力量无法控制事故,现场临时指挥请求公司应急总指挥(总经理)启动《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当气体导管漏气着火时,首先应将焊割炬的火焰熄灭,并立即关闭阀门,切断可燃气体源,用灭火器、湿布、石棉布等扑灭燃烧气体。

2.氧气、乙炔气瓶口着火时,设法立即关闭瓶阀,停止气体流出,火即熄灭。

3.氧气、乙炔气着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扑灭;乙炔瓶内丙酮流出燃烧,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4.如气瓶库发生火灾或邻近发生火灾威胁气瓶库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将气瓶移到安全场所。

5.如果事态严重,直接扩大应急,请求社会救援,拨打119。

四.注意事项
1.禁止敲击,碰撞瓶体,要轻拿轻放
2.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爆晒
3.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
4.使用时要注意固定乙炔瓶,防止倾倒,严禁卧放
5.使用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
6.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
第二部分现场处置方案
油库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1、线路引发的火灾。

电是油库加油照明不可缺少的组成,如果管理不当是造成火灾爆炸的重要因素,如机械及照明线路短路、陈旧、防爆设施质量欠缺、漏电、线路老化等。

2、雷电引发火灾。

其主要原因在于防雷导电设施陈旧、锈蚀失灵(避雷针、避雷网),库内某些建筑金属导致雷电引发火灾。

3、高温引发的火灾。

油料怕高温,特别是柴油,当气温升到一定温度,达到其燃点,就开始燃烧,特别是夏季烈日炎炎,地面热量蒸发是高温引起火灾的危险时节,也是火灾事故的多发季节。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油库所在位置的周边地区。

1.3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事故易发时间:
夏季高温及雷雨天气
2.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一旦发生油库火灾事故,轻者造成生产中断,人员伤亡。

重则对环境及地下水质造成二次污染,事故影响会波及厂区以外。

3.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油库火灾可能会引发爆炸,房屋倒塌及周边设施的损毁。

二.应急工作职责
临场指挥:车间负责人
职责:启动预先约定的事故警报,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总经理)报告事故现场情况;必要时,直接向宁城县安监局、消防部队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请求支援;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应急处置;疏散周围人员。

现场其它人员根据各自岗位应急职责,在车间负责人的指挥下,展开救援。

三.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1、一旦发现火警立即报警、灭火。

2、火灾从发现到灭火持续5-10分钟还没有扑灭火灾,就要立即通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进行预警。

3、为了防止燃烧的油罐发生爆炸,可用消防水向油罐体部喷水降温,至火灾扑灭为止。

4、如果发现油罐漏油,立即以漏油罐50米为半径设警戒区,禁止任何人员和车辆进入,并通知公司保卫处,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5、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重油区的油料全部运到指定的安全位置。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事故发生后,应根据油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
2.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3.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4.如油气浓度很大时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5.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四.注意事项
1.不准携带烟火和易燃易爆物品
2.进库装卸油辆必须在装卸前接地线并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3.油罐体良好接地设置。

每年雷雨季节前要检查引下线接地线有无腐蚀,折损等。

并检查电阻值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油库必须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一切设备的维修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油库工作人员不准擅自拆卸、维修库内机器设备
5.遇有特殊天气及恶劣情况必须全天值班随时注意安全动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