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1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

第31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湿地含义与功能 1.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 体之间的过渡带分布广泛,类型多样2.湿地的功能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等。
【疑难辨析1】湿地只存在于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吗?提示半干旱、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也有湿地的分布。
根据湿地的定义,半干旱、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的河流(包括内流河)、湖泊等都是湿地,如沙漠中的塔里木河、艾尔湖(澳大利亚)及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湖等。
二、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1.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与表现(2)案例——洞庭湖萎缩①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②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2.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疑难辨析2】保护湿地仅是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吗?提示不全是。
保护湿地不仅要保证在面积上不减少,而且要保证湿地的质量,即水源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物种的多少等,还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例1】[2015·安徽文综,35(2)、(3),2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答案)一、湿地概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m 的浅海区、河流、湖泊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等3.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4.在我国的分布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思考启迪] 三江平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生态价值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三、湿地资源问题 1.成因与表现2.洞庭湖萎缩⎩⎪⎨⎪⎧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十分严重,大 规模地围湖造田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问题增多四、保护湿地1.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措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制定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3.案例[温馨提示] 湿地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但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经济价值,因此在对湿地进行开发时,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
如果盲目地开发,可能使湿地失去了生态价值,最终经济效益也会失去,社会效益也将不复存在。
[教材P43活动]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将失去生长、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
2.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使得生物物种繁多,有些物种是我国所特有的生物物种,有的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湘教版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说课稿

湘教版三2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必修三第二章的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爱护,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之间的的关系。
表达了教材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
本节以洞庭湖的开发与爱护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湿地开发的一样方法和过程,不仅对我国各大湿地问题的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能够关心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连续进展观。
(二)、教学目标本部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结合实例,了解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探究,了解湿地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爱护措施。
依据对课标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分析,能够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爱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周围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觉、探究并解决问题,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湿地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树立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可连续进展的观念。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湿地资源的价值及利用与爱护。
难点:探究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爱护措施。
二、说学情初中时,学生差不多学习了湿地的基础知识,高一高二学生对区域湿地条件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湿地的开发与爱护比较生疏,在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方面存在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补充感性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湿地开发的方法和思路。
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新课程理念要求表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高二地理湘教必修课件-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探究一
探究二
2.如何分析某一湿地的成因 (1)自然因素:①地形:地势平坦或因山脉等阻挡,排水不畅;②气候:降水量大或 蒸发弱;③土质、土层: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易形成积水;④水文、水系: 河水流至下游失去明显的河床;⑤某些河流的凌汛现象,使河水泛滥成湿地。(2)人 为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工湿地,如稻田、水库、池塘。 3.歌诀法记忆湿地的价值 湿地价值有经济,农副产品多鱼米,航运旅游富价值。生态功能有意义,调蓄洪 水调大气,生物多样净污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探究一
探究二
2.湿地破坏的危害及其保护 湿地的破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危害和相应保护措施如下图所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探究一
探究二
延伸拓展 东北地区湿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结合材料分析,针对我国红树林破坏严重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红树林属于湿地,具有提供农副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 候、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作为众多鸟类的栖息地等作用。第(2)题,结合材料二分 析可知,当地沿海地区过度开发、工程建设以及过度养殖是海南岛红树林破坏的 主要原因。第(3)题,这样既可以合理利用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加收入, 又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第(4)题,结合材料三及学过的湿地保护措施, 从法律法规、人们保护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破坏的红树林等方面分析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共42张PPT)

( A) A.湿地
B.陆地 C.生物圈 D.大气圈
2.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
有什么功能( C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C )
①纳木错 ②三峡水库 ③东海滩涂
④日本海 ⑤尼罗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思考:
你认为洞庭湖有哪些重要价值? 1.维持生物多样性 2.调蓄洪水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4.航运 5.旅游观光
【活 动】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失去湿
地,鸟类会失去栖 息地,迫使鸟类迁 徙,破坏了本地的 生态平衡,甚至导 致鸟类因失去食 物,生存面临威胁。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 1年8月 2日星 期一20 21/8/ 22021 /8/22 021/8 /2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 2021 年8月2 021/8/ 2202 1/8/22 021/8 /28/2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2021/ 8/220 21/8/ 2Augu st 2, 2021
一、湿地的含义及概况
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 的土地。 2.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 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湖泊等。 3.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 过渡带。
一轮复习课件:10.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十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2-
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和开发保护
1.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我国湿地状况 类型 自然原因 主要表现 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 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 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环境压力 湿地资源丰富,正大 面积减少,遭受威胁 的种类和程度增加 人为原因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泥沙淤积严重 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引进物种的干扰 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十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2-
考纲展示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 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 措施
名师解读 1.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重要价值 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以特定区域为例,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 背景及湿地保护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 响
第十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7-
一 二
三
2.湿地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以洞庭湖区为例 (1)洞庭湖湿地破坏的原因 自然原因 :长江和“四水”在洞庭湖相互顶托,水流速减缓;“四水”进入洞 庭湖后,湖面开阔,水流减慢 ;洞庭湖和长江之间水流交换不通畅等,这些都 是洞庭湖淤积的重要原因。 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迅速,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方式不合理, 如在河流中、 上游地区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湖区泥沙淤积 ,湖床抬升;为了扩大耕 地,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少,湖泊萎缩。
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白鳍豚 大天鹅
合作探究1
阅读P42《洞庭湖湿地旳主要价值》,思索:
1.你以为洞庭湖有哪些主要价值?
2.假如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旳影响? 3.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旳了解
? 4.有人说,“湿地水分旳蒸发,可在附近地域形
成降雨,具有调整区域气候旳作用”。你赞成 这种说法吗?
1.你以为洞庭湖有哪些主要价值?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 水充沛,雨热同期。 (2)地势低平旳沉积平原, 土壤肥沃。 (3)河湖密布,水产养殖 业发达。
鱼米之乡
2、看一看洞庭湖旳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 变化旳原因是哪些?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危害
原因
泥沙淤积, 湖面减小
对策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旳 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降低泥沙淤积
• 湿地旳作用
湿地美称
生产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 产品等
“资源旳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 调整气候,美化环境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生命旳摇篮”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 为多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 “鸟类旳乐园”
殖提供条件
湿地功能总结
生态功能
经济功能 (产出功 能) 社会功能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世界湿地日旳由来
•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旳拉姆萨尔签
订了一种全球性政府间旳湿地保护公约《有
关尤其是作为水禽栖息地旳国际主要湿地公
约》(简称《湿地公约》)。它是当初针对
一种特定生态系统旳自然保护全球性公约。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 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红树林另一主要生态效益是它旳防风消浪、促 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旳功能。盘根 错节旳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降低近岸 海域旳含沙量;茂密高大旳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 城,有效抵抗风浪攻击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1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讲义

第31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最新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知识体系导引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________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天然湿地:、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稻田等(3)湿地的特点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2)湿地的生态效益“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中保护提示:(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作为航运和旅游场所。
3.湿地资源问题读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2)洞庭湖萎缩 ⎩⎪⎨⎪⎧原因: 严重,大规模影响: 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增多4.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________。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________。
(3)措施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 1.沼泽湿地成因(1)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多凌汛,河水泛滥。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滩涂
河流
沼泽
高原湿地
高山湿地
红树林
湖泊
人工湿地——稻田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
活动一: 请说出我国湿地的分布特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
东北湿地
海南红树林湿地 鄱阳湖湿 地
我国湿地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二、湿地的功能- 地球之肾
读教材2—10、2—11,说出其含义,并针对这些 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2—10:过渡捕捞,破坏了湿地的生产能力。这 种做法会使河湖海中的鱼,繁殖能力下降,导致 鱼产量下降。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2—11;滥捕滥猎,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 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 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严禁滥 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三江平原为什么会由“北大荒”变为“北大 仓”? 建国后,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 决定对北大荒进行大规模开垦,相继建立了一 大批国营农场,使耕地由原来的40万公顷变为 370万公顷。 • 为什么“北大仓” 又将变为“北大 荒” ? 土壤肥沃的北大仓如今因大量的水土流失而 变得沟壑纵横,经过50年的开发,黑土层几乎 变薄了一半,土壤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肥力 下降。
四、湿地资源的保护
1. 保护湿地刻不容缓 2. 治理保护措施 结合P45 “洞庭湖变大了”阅读材料,分析: • 过去人们是如何治理洞庭湖的,现在 人们对洞庭湖的治理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退耕还湖、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防 止湿地水污染;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平 垸行洪、疏浚河道;以工代赈、移民建镇、 加固干堤
• 活动:阅读P42页材料,回答: 1. 谈谈对洞庭湖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如 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影响? (生物物种繁多; 使鸟类失去生长、栖息和繁 衍的场所,使鸟类迁徙、破坏本地的生态平衡) 2.从自然条件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 条件?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 同期;地形:地势低平的冲积原、土壤肥沃; 水源: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
湿地功能总结 生态功 能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 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调 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经济功 能 提供水资源、提供农副产 (产出 品、提供工业原料、航运 功能) 其他功 旅游观光、教育、科研等 能
三、湿地资源问题
• 活动:结合p44阅读材料,讨论分析: 1. 分析洞庭湖萎缩的原因? 泥沙淤积、围垦、围湖造田 2. 洞庭湖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现象?对湖 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人口迅速增长; 虽一时得到了土地,但湖泊 湿地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易发水患 3. 读图2-10,2-11,说出其含义,并针对这 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4. 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从高山到大海, C 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湿地的作用( )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个湿地就是 一个聚宝盆; 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 栖息地 ③湿地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 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 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 源⑤调节气候 ⑥提供大量木材 A ① ② ③ C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② ③ ⑥ D ② ③ ④ ⑤ ⑥
探究: • 退耕还湖(塘)后,对当地有哪些好处? (土地利用方式、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 • 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
• 退耕还湖(塘)后,既可蓄水分洪,又可发展 水产养殖业,农民变渔民 ,既保护了湿地的生态 效益,又使原来的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 发展水产加工业、发 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增 加就业机会
4.分析p45材料,总结湿地资源问题
突出问题 产生原因
湿地数量 不断减少
大量围垦开垦湿地、泥沙淤积
湿地生物多样 过度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 性不断减少 湿地 污染 问题突出 大量排放污染物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海南岛红树林 C.鄱阳湖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B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污染 3. 下列不属于洞庭湖湿地作用的是( B ) A 调蓄洪水 B 灌溉、发电 C 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D 航运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一、湿地的含义
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1. 含义:
2. 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 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 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 人工湿地:水库、 池塘、稻田
3. 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4. 分布 广布于世界各地,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