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加工助剂及其作用原理(2)
印染助剂介绍

印染助剂烧碱(NaOH):印染工业中大多使用液体烧碱,俗称液碱,即浓度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
在棉织物染色前,必须设法去除棉纤维表面的覆盖物,如腊质、油脂、果胶等,用稀烧碱液在适当温度下浸泡和蒸煮,便可通过烧碱皂化反应除去杂质。
为了使染料在染色时能够深入到纤维内层,棉织物染色前需经浓烧碱丝光处理,用浓烧碱溶液对棉织物进行短时间处理,可使纤维分子定向排列,增加织物的色泽,可使纤维表面细碎的小纤维(棉绒)被烧碱腐蚀掉,使染色更均匀,不会出现深浅不一的斑块。
棉织物还原染料进行染色时,需用大量的烧碱溶液和保险粉将还原染料还原为隐色体,这样隐色体才能上染到棉纤维上,染色后再用氧化剂氧化成原来的还原染料的不溶性状态。
对于高档涤纶纤维,需用烧碱溶液碱减量,涤纶纤维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纤维表面聚酯分子链的酯键水解断裂,并不断形成不同聚合度的水解产物,最终形成水溶性的对苯二甲酸钠和乙二醇,消除了涤纶丝的极光,并增加了织物交织点的空隙,使涤纶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改善吸湿排汗性。
双氧水H2O2:过氧化氢是优良的氧化漂白剂。
其作用是通过其氧化作用,去除纤维上的色素,提高织物的白度。
纯浓的过氧化氢是无色液体,能以任何比例溶于水中,工业常用双氧水浓度一般为30%。
过氧化氢对纤维素纤维(如棉织物)的漂白一般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pH值控制为10-11。
漂白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而避免纤维的脆损,除了应适当控制漂白的pH值以外,还必须在漂液中加入氧漂稳定剂,如硅酸钠及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等,可去除加工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防止过氧化氢被重金属离子加速催化分解。
棉布用过氧化氢漂白时,一般要先经过退浆和煮练,然后再浸轧过氧化氢漂液。
漂液浓度可根据布上含杂情况和漂白要求而定,一般大约是2-3g/L(以100%过氧化氢计),带液率在110%-130%左右。
然后在容布器中(95-100℃)汽蒸堆置45-90min,漂白工艺后,可用去过氧化氢酶去除剩余过氧化氢,再充分水洗。
染料助剂知识点总结

染料助剂知识点总结一、染料助剂的种类1. 分散剂分散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保持分散状态,防止染料在浴液中聚集成团而导致染色不均匀的现象。
它可以使染料分散在水中,并与织物表面形成胶束,有效地降低染料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强染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2. 螯合剂螯合剂是一类能够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环结构的化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分子可以与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配合物,从而改善染料的亲和力和染色效果。
螯合剂能够遮盖织物表面的金属离子,减少金属离子与染料的相互作用,减小金属离子对染料的影响,增加染料对织物的吸附,提高染色效果。
3. 离子控制剂离子控制剂是一种可以调节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化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离子控制剂能够阻止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减小染料对织物的静电吸引力,增加染料对织物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染色效果。
4. pH 调节剂pH 调节剂是一种可以调节染料浴液 pH 值的化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织物表面pH值的不同会影响染料对织物的亲和力,因此添加适量的pH 调节剂能够改善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的电荷平衡,提高染色效果。
5. 渗透剂渗透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染料对织物的渗透性能的化合物。
在染色过程中,渗透剂能够降低染料分子与织物表面的表面张力,增加染料分子在织物纤维之间的渗透能力,提高染色速度和效果。
6. 助剂组合染料助剂通常是复合使用的,在染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染料助剂可以相互配合,发挥协同效果,提高染色效果和效率。
二、染料助剂的作用1. 改善染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分散剂能够使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保持分散状态,防止染料在浴液中聚集成团而导致染色不均匀的现象。
2. 提高染料的亲和力螯合剂能够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配合物,从而改善染料的亲和力和染色效果。
3. 减小金属离子对染料的影响螯合剂能够遮盖织物表面的金属离子,减少金属离子与染料的相互作用,减小金属离子对染料的影响。
【纺织印染整技术】染色常用的助剂及作用汇总

【纺织印染整技术】染色常用的助剂及作用汇总增白剂1、荧光增白剂VBL二苯乙烯三嗪型,属阴离子直接染料,他的上染性能基本和直接染料相似,可以用食盐、元明粉促染,用匀染剂缓染,淡黄色粉末,色调为紫蓝光,可溶于80倍量的软水中,溶解用水宜呈微碱性或中型,染浴以中型或微碱性PH值8—9最为适宜,耐酸到PH值6,耐碱到PH值11,耐硬300ppm,不耐铜铁等金属离子,可与阴离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直接及酸性等阴离子染料混用,但是不宜与阳离子染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合成树脂初缩体同浴使用,适用于白色或浅色纤维素产品的增白,用量要恰当,过量使白度反而降低甚至泛黄,用于纤维素纤维不超过0.4%为宜。
2、荧光增白剂VBU二苯乙烯三嗪型,淡黄色粉末,色调为青光微紫,可溶于水,阴离子性,耐酸到PH2--3,耐碱到PH10,可与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染料、合成树脂初缩体等同浴使用,但不能与阳离子染料以及阳离子助剂同浴使用,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增白,树脂整理中以及与含酸性组成同浴增白。
3、荧光增白剂DT苯并恶唑衍生物,能耐强酸与强碱,溶于乙醇中,色调为青紫色,中性非电离性分散性黄白色浆庄乳液,能与水任何比例混合,由于乳状液商品中常用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与各种盐类又凝聚现象,所以最好在中性或微酸性浴中使用,DT乳液中已混有分散剂N0.5%左右,在贮存是有沉降现象,使用时应当充分搅匀以保证浓度,可用于涤纶、锦纶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漂白,要经过140—160度,2分钟高温处理才能充分发挥增白作用。
4、荧光增白剂WG黄色粉末,色调为蓝绿光,水溶液为中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酸、耐硬水,铁及铜对白度有影响,使用时才溶解,不易贮存溶液,用于羊毛及锦纶的增白。
5、荧光增白剂BCD吡唑啉性,淡黄色粉末,有微紫色荧光,不溶于水,能均匀分散与水中,呈稳定性悬浮液,也能溶于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等,非离子性,其1%水溶液近中性,用于白色晴纶的增白和浅色纤维的增艳。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
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1、除油剂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作用:对石蜡、油蜡具有高度乳化、分散能力,可用作纤维、合成纤维、羊毛及其混合纺织物精练洗涤剂,对粘附在织物上的蜡质、油剂、污垢有良好的净洗去除效果。
基本参数用量:5--10g/L…2、精炼剂离子性:阴、非离子;作用:棉织物煮炼,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精炼,可获得较好的毛效及白度并能部分去除蜡质、油污等3、渗透剂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作用:主要用于棉、涤棉等各种纤维的前处理当中;用于活性,分散等染料印花织物去除浮色,可在低温下处理,避免织物白地沾污,一般用量~克/升。
可以擦洗成品上的油污,特别对蚕丝成品的去油污斑点很有效。
用于分散还原等染料的染浴中作分散剂,用量以~克/升为宜。
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前处理,洗涤油污。
4、醋酸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
闪点(℃):39;爆炸极限(%):;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
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5、浴中宝透明粘稠乳液;离子性:阴离子、非离子;pH值:约5(10%水溶液);比重:约1﹕1(20℃);相容性:可与阴离子物质一起使用;PH值:6-7;赋予织物永久的亲水性、抗静电剂,加快吸湿排汗速度,膨松手感好,可避免折痕、鸡爪印产生;稳定性:在硬水及通常浓度的碱液和电解质中高度稳定。
性能及特点:由于高分子物极易被纤维吸附在表面形成粘滑的薄膜,从而降低织物与织物、织物与金属设备表面之间的摩擦。
整理中不形成永久性折痕,不形成擦伤痕或条痕。
染整助剂及其应用

第四节
印染助剂对环保的影响
复习: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 系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无机稳定性等)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已是当今世界环境科学所关注的三大问 题。 二、印染工业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尤其对水的影响) 1、水体富营养化。 2、生物降解。 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LD50、LC50、ECO50等参数。 毒性大小顺序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四、 按表面活性剂结构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特点:价廉,与碱合用能增强去污力,织物洗后手感较好。 (1)羧酸盐类 RCOOM 如:肥皂、雷米邦A等。 (2)磺酸盐类RSO3M 如:601洗涤剂、ABS、 拉开粉BX、胰加漂T等。 (3)硫酸酯盐类ROSO3M (4)磷酸酯盐类ROPO3M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较少) 如:季铵盐类。 3、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如:聚乙二醇类 、平平加等。 5、特殊类型
二、表面张力实验及分析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分析 (1)若不加外力,肥皂膜因表面张力作用而缩小。 (2)施加外力,肥皂膜受力平衡。 (3)表面张力定义。 (4)从另一角度分析表面张力。 三、 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所处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1、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 2、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3、压力及其它因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一般受PH值变化而改变性质。在等电点 时,形成内盐而沉淀析出。 2、无机盐稳定性 多价金属离子对羧酸类表面活性剂影响很大,容易产生盐析。 3、氧化稳定性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磺酸盐类和非离子型中聚氧乙烯醚型抗 氧性好,结构稳定。 4、 生物活性 包括:毒性、杀菌力,且两者相对应。 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季铵盐类毒性大,但杀菌力好。 5、 生物降解性 定义: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界的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碳化合物 被逐渐分解,转化成CO2和H2O等对环境无公害的物质。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
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1、除油剂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作用:对石蜡、油蜡具有高度乳化、分散能力,可用作纤维、合成纤维、羊毛及其混合纺织物精练洗涤剂,对粘附在织物上的蜡质、油剂、污垢有良好的净洗去除效果。
基本参数用量:5--10g/L2、精炼剂离子性:阴、非离子;作用:棉织物煮炼,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精炼,可获得较好的毛效及白度并能部分去除蜡质、油污等3、渗透剂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作用:主要用于棉、涤棉等各种纤维的前处理当中;用于活性,分散等染料印花织物去除浮色,可在低温下处理,避免织物白地沾污,一般用量0.1~0.5克/升。
可以擦洗成品上的油污,特别对蚕丝成品的去油污斑点很有效。
用于分散还原等染料的染浴中作分散剂,用量以0.1~0.5克/升为宜。
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前处理,洗涤油污。
4、醋酸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
闪点(℃):39;爆炸极限(%):4.0-17;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
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5、浴中宝透明粘稠乳液;离子性:阴离子、非离子;pH值:约5(10%水溶液);比重:约1﹕1(20℃);相容性:可与阴离子物质一起使用;PH值:6-7;赋予织物永久的亲水性、抗静电剂,加快吸湿排汗速度,膨松手感好,可避免折痕、鸡爪印产生;稳定性:在硬水及通常浓度的碱液和电解质中高度稳定。
性能及特点:由于高分子物极易被纤维吸附在表面形成粘滑的薄膜,从而降低织物与织物、织物与金属设备表面之间的摩擦。
常用染整用助剂之作用

常用染整用助剂之作用1.分散染料用助剂:分散染料用助剂主要作用于染料分散过程中,帮助染料分子在水中均匀分散,并防止染料聚集,提高染料的分散性。
这种助剂能够有效降低染料的粒径,提高染料分子与纤维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染色效果。
2.媒染助剂:媒染助剂主要作用于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使染料与纤维之间能够充分结合,提高染料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媒染助剂通常具有亲和力高、活性大、脱除性强的特点,能够促进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化学反应,提高染色的牢度。
3.硫化还原助剂:硫化还原助剂主要作用于硫化还原染色过程中,将染料颜料分子转化为可溶性的还原染料,并促进还原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化学结合。
这种助剂能够提高硫化还原染料的亲和力和染色效果,增加染色物质的吸附量,并具有良好的染色均匀性和牢度。
4.分散粘合剂:分散粘合剂主要作用于印花过程中,使染料与纤维之间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并通过粘结作用将染料固定在纤维上。
这种助剂能够增强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染色效果和牢度,并且具有良好的染色一致性和稳定性。
5.增白剂:增白剂主要作用于漂白过程中,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蓝光,从而使织物表面透射的光线变得更加明亮,提高织物的白度和亮度。
增白剂具有很高的白度和光稳定性,能够有效遮盖织物中的杂质和污渍,使织物变得更加洁白。
6.防脱色剂:防脱色剂主要作用于染色后的漂洗过程中,通过吸附污染物质,如金属离子等,防止其在洗涤过程中重新沉淀到纤维上,减少染色脱色现象的发生。
防脱色剂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吸附能力,能够降低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减少颜料的渗透和漂白。
总之,常用的染整用助剂在不同的环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染色效果、提高染色一致性和牢度,并改善织物的染色质量。
同时,助剂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于减少染整加工中的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染整助剂应用

染整助剂应用染整助剂是指在纺织品染色和整理过程中添加的一种化学品,其作用是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提高染色均匀度、增强颜色牢度、改善手感等。
下面将介绍染整助剂的应用。
一、染色助剂1.分散剂:分散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将染料分散在水中,使其均匀地吸附在纤维上。
常用的分散剂有磺酸盐类和聚乙烯醇等。
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可以提高染料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保证染料与纤维充分接触,从而获得均匀的染色效果。
2.还原剂:还原剂是指将还原型染料还原成可溶性氧化态染料的化学品。
常用的还原剂有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等。
添加适量的还原剂可以提高还原型染料的上机率和上机速度,从而缩短工艺周期。
3.媒染剂:媒染剂是一种与染料分子具有亲和力的化学品,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染色效果。
常用的媒染剂有酸性、阳离子和中性媒染剂等。
添加适量的媒染剂可以提高染料的上机率、上机速度和均匀度。
4.助浸剂:助浸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纤维与水之间的润湿性,使其更容易吸收染料。
常用的助浸剂有磺酸盐类、聚醚等。
添加适量的助浸剂可以提高纤维与水之间的接触角,从而促进吸收染料。
二、整理助剂1.软化剂:软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纤维的手感和光泽度。
常用的软化剂有阳离子、非离子和阴离子软化剂等。
添加适量的软化剂可以使纤维变得柔软光滑,并且不影响颜色牢度。
2.抗皱缩剂:抗皱缩剂是一种化学品,其主要作用是减少纤维在洗涤和烘干过程中的皱缩度。
常用的抗皱缩剂有聚醚等。
添加适量的抗皱缩剂可以使纤维变得更加平整,避免了烘干后出现明显的皱缩。
3.防褪色剂:防褪色剂是一种化学品,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染色后的纤维不受光、氧化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而褪色。
常用的防褪色剂有紫外线吸收剂、自由基清除剂等。
添加适量的防褪色剂可以延长纺织品使用寿命,保持颜色鲜艳。
4.防菌剂:防菌剂是一种化学品,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霉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避免纺织品因为微生物污染而引起异味、变质和损坏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防尘剂
▪ 现行的有关染料国家标准中规定粉状染
料粒度一般不大于 100目,但它并没限制 下限粒度 。由于加工过程的不均匀性 , 会产生一些微小的颗粒。这部分染料虽然 占有的比例不大,但起尘后对环境污染相 当严重。
▪ 干燥过程或干式粉碎过程产生的粉尘, 污染生产环境和设备,也危害人的健康, 染料的使用过程也常因粉尘污染造成被染 整的布匹出现疵点,所以有效防止粉尘污 染越来越为生产和应用部门所重视。
d2(ρs-ρo)g V = ─────────
18μ 式中:V——沉降速度,m/s;
d——颗粒直径,m; ρs ——染料密度,kg/m3; ρo ——空气密度,kg/m3; g ——重力加速度,m/s2; μ——空气黏度,kg/(m·s)。
▪ 防尘剂大多数是液体,当液体与粉尘接触 后,沿着粉尘的表面和粉尘微粒的毛细管扩张、 渗透。我们假设两个粉尘为球状,加入防尘剂 后将使两球黏附在一起,防尘剂在两球间架起 了一个液桥,当所有粉粒间都有液桥产生并有 足够大的黏结力时,粉尘就不会飞扬,从而达 到了防尘目的。
系起稳定作用的物质称为乳化剂。
▪ 乳化剂多为表面活性剂,作用是提高染料
体系的稳定性,乳化剂亲油基多为长链烷 烃,亲水基多为磺酸基、羧基、胺基、羟基 和醚基。
▪ HLB值是选择乳化剂的重要依据。 如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 HLB值在3~6之间用于水/油型体系的
乳化, 在 8 ~ 18之间的适用于油/水型体 系的乳化。
五、 金属络合剂
▪ 金属络合剂也称螯合剂,可吸 附除去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以保 证染料生产加工过程正常进行。
▪ 染料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来自有 机中间体及生产用水。
金属离子对染料的影响
▪ 金属络合剂能在水中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螯
形环状结构,形成可溶性金属络合物,使金属 离子钝化,以减轻或消除对染料构成的不利影 响。
• 羟乙基乙二胺三醋酸三钠盐(HEDTA); • 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磷酸)(DTPMP)。
▪ 当需要加入金属络合剂时,首先应 分析出液体里含有哪种离子,再选定相 应的络合剂及用量,为了取得更好的效 果,应注意调整pH值。
▪ 络合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是一
个平衡过程,平衡常数K值越大,络合
物越稳定,络合效率越高。
起液体起泡,所以在染料加工配方中常添加适 量消泡剂。
▪ 消泡剂加入染料分散体中,迅速在液体表面
铺展,同时会带走泡沫相邻表面的一层液体, 使液膜局部变薄造成液膜破裂达到消泡目的。
消泡剂破泡作用示意图
▪ 消泡剂的选择:
1、根据需要选择暂时性消泡剂和永久性消 泡剂。
• 为了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可以选择 醇、醚类消泡剂,它们属于暂时性消泡剂。
纤维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匀染剂。
匀染剂的主要牌号
四、 消泡剂
▪ 起泡性是指泡沫形成的难易程度和生成泡沫量的多少,泡沫稳定性是
指泡沫存在“寿命”的长短。
▪ 在染料加工和染色时,除某些特殊工艺要求外,一般不希望起泡现象出现,
即使产生气泡,也最好在短时间内消除,不会对生产和染料应用产生不良后果。
▪ 染料加工时常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容易引
• 加入染料中为防止染色过程中产生泡沫,它 们属于永久性消泡剂。
2、消泡剂有降低表面张力的倾向, 喷 雾造粒前加入消泡剂应做必要的试验, 因其有时会影响染料成粒率。
3、消泡剂本身不产生泡沫,必须要 微 量高效、无毒或低毒 、无味 、不污染
▪ 常用消泡剂
1、醇类:甲醇、乙醇、丁醇、戊醇、癸醇; 异辛醇、正辛醇、异丙醇、异戊醇、二乙基己 醇、二异丁基甲醇。
第三章 及其
(2)
染料生产常用助剂 作用原理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乳化剂 匀染剂 消泡剂 金属络合剂 防尘剂 其他助剂
本课要点
1、乳化剂的选用和常用乳化剂; 2、两种不同类型匀染剂的作用机理; 3、染料生产加工常用的消泡剂及基 本要求; 4、防尘剂的作用原理及常用产品。
二、 乳化剂
▪ 使两种互不混溶的物质形成乳化体或对体
▪ 许多金属络合剂在一定pH值下才有效果,
否则将失效。如EDTA在pH>l2以上完全失去 络合能力。金属络合时最佳pH值范围见下表。
金属离子最佳络合pH值范围 Nhomakorabea▪ 常用的金属络合剂有以下几种:
• 乙二胺四乙酸(游离酸、二钠盐、三钠盐、 四钠盐、二胺盐、三胺盐等)(EDTA);
•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游离酸、五盐) (DTPA);
2、磷酸酯类: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磷 酸戊辛酯、烷基醚磷酸酯(消泡剂GP)。
3、脂肪酸及脂肪酸酯类:失水山梨醇单月桂 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月桂酸酯、脂肪醇聚氧乙 烯酯。
4、有机硅类: 302乳化硅油(高纯度甲基硅油加 入乳化剂和水经乳化)、304乳化硅油 9(多官能团的硅油加入适量乳化剂和 水经乳化)、消泡剂FZ—880(有机硅 消泡剂与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乳化剂 组成)、有机硅消泡剂(硅油在水中 的乳液)。
▪ 国外粉状染料,多数都经过防尘处理, 提高了染料的档次、应用价值及附加值。
▪ 防止染料在干燥、粉碎、拼混和包 装 过程中产生粉尘飞扬的物质称为防尘剂。
▪ 防尘剂作用原理 利用防尘剂的黏结作用克服了染料颗
粒间的排斥力,染料颗粒黏附在一起后 形成了粒径较大的聚集体,加快了沉降 速度而达到防尘目的。
粉尘的降落情况可以根据斯托克斯(Stokes) 公 式进行简化计算。公式表明,沉降速度与粉尘的粒 径和密度成正比,与空气的黏度成反比。
▪ 染料生产加工常用的乳化剂也多为阴离 子—非离子共用型。
三、 匀染剂
▪ 能使染料对织物进行均匀染色的物质叫做匀染剂。
▪ 匀染剂的两种类型
• 亲纤维型: 由于匀染剂分子与纤维的附着速度比染料快,所以在染色初期首先获得纤
维上的位置。 但匀染剂与纤维的结合能力没有染料强,不久将脱离纤维并被染料所取代。 经过这个匀染剂附着→匀染剂脱落→染料取代匀染剂位置三个过程,延缓
染料初染速度。
• 亲染料型(非离子匀染剂多属此类): 利用匀染剂对染料的亲和能力,起到阻止、
延缓染料分子在染色初期急剧上染到纤维上的 速度,同样也达到匀染目的。
▪ 一个好的加工配方,如果加工过程允许,应
该把匀染剂在染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也加进去, 这样就提高了染料的综合质量。
▪ 匀染剂的种类很多,应根据染料类型和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