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数学线面平行和线面垂直(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课件(55张)

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8.4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课件(55张)

【对点训练】
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M 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和PA作平面交BD于点H.
求证:PA∥GH.
2.[2022·江苏南通市检测]《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是“算经 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它对几何学的研究比西方要早1 000多年.在《九
线线平行”)
符号语言
因为 _l_∥__a__, _a_⊂__α__, __l⊄__α__, 所以l∥α
因为 __l∥__α__, __l⊂__β__, ______, 所以l∥b
[提醒] 应用判定定理时,要注意“内”“外”“平行”三个条件 必须都具备,缺一不可.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AD, E为AD的中点,在线段B1C1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平面A1AF∥平面ECC1?若存在,请加 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微专题29 函数思想破解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名师点评利用函数思想建立MN与a的函数关系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通常借助函数思想求解.
因为 _α_∥__β__, ______, ______, 所以a∥b
二、必明2个常用结论 1.平行间的三种转化关系
2.平行关系中的三个重要结论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则α∥β. (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 (3)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
关键能力—考点突破
考点一 与线、面平行相关命题的判定 [基础性]
1.设a,b是空间中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新课程高中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新课程高中数学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OQ 平面PAE,∴OQ⊥BC.
连接BO并延长交AC于F.
∵PA⊥平面ABC,BF 平面ABC,
∴PA⊥BF.又∵O是△ABC的垂心,∴BF⊥AC, ∴BF⊥平面PAC.
∵PC 平面PAC,∴BF⊥PC.
连接BQ并延长交PC于M,连接MF. ∵Q为△PBC的垂心,∴PC⊥BM.∵BM∩BF=B,
∵AB 平面EAB,∴AB⊥CD.
学后反思 证明空间中两直线互相垂直,通常先观察两直线是否共面. 若两直线共面,则一般用平面几何知识即可证出,如勾股定理、等腰 三角形的性质等.若两直线异面,则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行证明.
举一反三
1. (2010·淮安模拟)如图,在三棱柱BCE-ADF中,四边形ABCD是正 方形,DF⊥平面ABCD,N是AC的中点,G是DF上的一点.求证: GN⊥AC.
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基础梳理
1. 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如果直线 与l 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与平l
面α互相垂直.这条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这个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交点叫 做垂足.垂线上任意一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垂线段, 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平面的距离. (2)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它就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 线垂直. (3)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 这个平面垂直. (4)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 直于这个平面. (5)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举一反三
2. 如图所示,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平面 ABC,若O、Q分别是△ABC和△PBC的垂心,求 证:OQ⊥平面PBC.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课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直线、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课件
[解析] 如果平面 ⊥ 平面 ,那么只有平面 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才垂直于平面 ,
故C错误.
02
研考点 题型突破
题型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典例1 如图,PA ⊥ 平面ABD,PC ⊥ 平面BCD,E,F分别为BC,CD上的点,
且EF ⊥
CF
AC.求证:
DC
=
CE
.
BC
证明 ∵ PA ⊥平面ABD,PC ⊥ 平面BCD,
②线(三垂线定理):过二面角的一个面内的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过垂足作棱的
垂线,利用线面垂直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
③面(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产生交线,
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2)求(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或正弦值).
①在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值;
PD ⊥ 平面PBC.
证明 由题设,知BC ⊥ CD,又平面PDC ⊥ 平面ABCD,平面PDC ∩ 平
面ABCD = CD,BC ⊂ 平面ABCD,
所以BC ⊥ 平面PDC,
而PD ⊂ 平面PDC,则BC ⊥ PD.
由∠DPC = 90∘ ,得PC ⊥ PD.
又BC ∩ PC = C,BC,PC ⊂ 平面PBC,则PD ⊥ 平面PBC.
又BC ⊂ 平面PBC,所以AD ⊥ BC.
因为PA ⊥ 平面ABC,BC ⊂ 平面ABC,
所以PA ⊥ BC.
因为AD ∩ PA = A,AD,PA ⊂ 平面PAC,
所以BC ⊥ 平面PAC.
又AC ⊂ 平面PAC,所以BC ⊥ AC.
规律方法
(1)在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时,若没有与交线垂直的直线,则一般需作辅助线,基

《直线和平面垂直》PPT课件.ppt

《直线和平面垂直》PPT课件.ppt

二、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la l b a b a b A
l
l
b

A
a
作用: 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
记忆: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2)a , b a b a b , a (3)
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我们说直线 l 与平面 互相垂直, 记作 l .
平面 的垂线
垂足
l
P
直线 l 的垂面

三.定理探索: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
判断1: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都 假命题,一组平行线; 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判断2: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 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真命题,操作困难; 判断3: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 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假命题; 判断4: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都垂 假命题; 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一.问题引入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哪几种?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哪几种?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哪几种? 复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哪几种 ?
线在面内
线 面 位置关系
线面平行 线面相交
垂直 斜交

线面垂直的实例
线 面 垂 直 最 重 要
不然倒掉
万 丈 高 楼 平 地 起
回顾复习:
两条相交
真命题,用来判定线面 垂直;
四.线面垂直的判定
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α内两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 判定定理 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已知:m 、n是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l∩α=B ,且l⊥m,l⊥n。 求证:l⊥α 。

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四十七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新人教

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四十七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 新人教

A.4对
B.3对
C.2对
D.1对
答案:B
3.菱形ABCD中,∠BAD=60°,如图所示沿对角线BD将△BCD向上折起, 使AC=AB,则二面角C—BD—A的余弦值的大小为( )
A .1 3
答案:A
B .1 6
C .1 9
D .1 1 2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02022/1/302022/1/302022/1/30
第四十七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回归课本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
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就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 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就说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可见,直
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0
,
ABC为 正 四 面 体 ,设 棱 长 为 a,则 AB1 3a,棱 柱 的 高A1O a2 AO 2

1.2.3.线面垂直的课件

1.2.3.线面垂直的课件

【变式训练】(2015·浙江高考改编)如 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 AB=AC=2,AA1=4,A1在底面ABC的射影为 BC的中点,D为B1C1的中点. 证明:A1D⊥平面A1BC.
【证明】取BC的中点E,连接A1E,DE,AE,由题意得
A1E⊥平面ABC,所以A1E⊥AE,
【方法技巧】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1)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直线与平面垂 直的步骤: ①在这个平面内找两条直线,使它和这条直线垂直; ②确定这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的直线; ③根据判定定理得出结论.
(2)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定义,要证明一条直线a⊥平面α ,转化为证明
A.1
B.2
C.3
D.4
【解析】选D.因为PA⊥面ABCD, 所以PA⊥AB,PA⊥AD,
又因为ABCD为矩形,
所以BC⊥AB,CD⊥AD, 又PA⊥BC,PA⊥CD,PA∩AB=A,PA∩AD=A,
所以BC⊥面PAB,CD⊥面PAD,
所以BC⊥PB,CD⊥PD, 所以直角三角形为:Rt△PAB,Rt△PAD,Rt△PBC,
直线a垂直于平面α 内的任何一条直线c. ②利用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
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一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垂直.
③利用有关结论:两条平行线之一垂直于平面,则另
一条直线必垂直于该平面.
特别提醒:证明线面垂直时要注意分析几何图形,寻 找隐含的和题目中推导出的线线垂直关系,进而证明 线面垂直.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梯形底边的中线、 高;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等 都是找线线垂直的方法.
因为CD⊥A1D,所以CD⊥PN, 又MP⊥CD,MP∩PN=P, 所以CD⊥平面MPN, 因MN⊂平面MPN,所以MN⊥CD. 又A1C∩CD=C, 所以MN⊥平面A1CD.

新高考数学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精品课件

新高考数学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精品课件
课前基础巩固
◈ 知识聚焦 ◈
任意一条直线
垂线
垂面
类别
语言表述
图形表示
符号语言
应用
判定
根据定义,证明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b是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 a⊥b⇒a⊥α
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 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l⊥α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课堂考点探究
探究点一 垂直关系的基本问题
[思路点拨]画出图形,利用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逐一判断;
B
课堂考点探究
[解析] 对于A,如图①,平面α⊥平面β,α∩β=l,a⊂α,若a∥l,则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β,故A中说法正确;由A可知,B中说法错误;对于C,如图②,设α∩γ=a,β∩γ=b,在γ内直线a,b外任取一点O,作OA⊥a,因为
[解析]如图②,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PC ⊥PA,PB⊥PC,PA∩PB=P,PA,PB⊂平面PAB,∴PC⊥平面PAB,又AB ⊂平面PAB,∴PC⊥AB,∵AB⊥PO,PO∩PC=P,PO,PC⊂平面POC, ∴AB⊥平面POC,又CG⊂平面POC,∴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即O为△ABC的垂心.
例1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二册课件8.6.2 直线与平面垂直3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二册课件8.6.2 直线与平面垂直3性质


课 人 : 邢 启
∴EF∥BD1.

又EF⊥AC,AC∩B1C=C,
∴EF⊥平面AB1C.
13
反思感悟
本例应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达到证明线线平行的目 的,即线面垂直的性质提供了线线平行的依据. 在空间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有: (1)定义法(2)基本事实4(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 理(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5)线面垂直的性质定 理.(6)初中所学(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对边等)
【证明】 (1)∵四边形ADD1A1为正
方形,∴AD1⊥A1D.
又∵CD⊥平面ADD1A1,
∴CD⊥AD1.
∵A1D∩CD=D,
∴AD1⊥平面A1DC.
讲 课 人
又∵MN⊥平面A1DC,∴MN∥AD1.


启 强
17
巩固练习
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的动点, 过动点C的直线VC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E是VC的 中点,D是VA上的点,若DE⊥平面VBC,试确定D 点的位置.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时,这条直线上任 意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这 个平面的距离.
思考: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在其中一个平面内任取几个 点,这些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吗?
平面与平面的距离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 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都相等,我们把它叫 做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棱柱和棱台的高就是上、下底面这两个平行

课 人 : 邢
平面之间的距离.
启 强
24
典型例题
[例 3] 已知△ABC,AC=BC=1,AB= 2,又已知 S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A=SB=2,SC= 5, 点 P 是 SC 的中点,求点 P 到平面 ABC 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