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

合集下载

不同剂量氯胺酮辅助用于剖宫产术的观察

不同剂量氯胺酮辅助用于剖宫产术的观察

不同剂量氯胺酮辅助用于剖宫产术的观察王利峰;任爱娟【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的氯胺酮用于硬膜外腔阻滞不全时对行剖宫产术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氯胺酮按不同剂量静脉注射辅助用于硬膜外腔阻滞不全时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以0.5 mg/kg的0.5%氯胺酮静脉注射辅助麻醉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小.结论以0.5 mg/kg的0.5%氯胺酮静脉注射辅助用于硬膜外腔阻滞不全可以在基层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01【总页数】1页(P137)【关键词】氯胺酮;剂量;剖宫产【作者】王利峰;任爱娟【作者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市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省汾阳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硬膜外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术阻滞不全会延缓胎儿取出,使新生儿Apgar评分下降。

笔者以不同剂量的0.5%氯胺酮辅助用于硬膜外腔阻滞不全时的剖宫产术,观察发现0.5 mg/kg是一较为合适的剂量。

1.1 一般资料 25~30岁足月妊娠初产妇80例,ASA I级,胎心正常,术前禁食4~6 h,不予任何药物。

1.2 方法 80例产妇均在硬膜外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术,入室后,均予静脉输注平衡液500 ml,取L2~3穿刺,于硬膜外腔置管,以1.6% ~2%利多卡因为局麻药进行阻滞,术中均予常规吸氧,静脉输注平衡液。

其中A组(20例)为硬膜外腔阻滞满意,不用辅助药而完成手术;B、C、D组(各20例)为硬膜外腔阻滞不全,分别以0.5%氯胺酮按0.25 mg/kg、0.5 mg/kg、1 mg/kg缓慢静脉注射辅助麻醉完成取胎操作,胎儿取出后,三组产妇均给予芬太尼0.1mg、氟哌啶2.5 mg而完成手术。

术中监测各组产妇HR(心率)、SBP(收缩压)、SpO2(血氧饱和度),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行即刻、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B、C、D组产妇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in后大部分进入全麻状态,手术操作顺利,从切皮到胎儿取出时间为(3±3)min,术后3 d随访各组产妇均正常,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阈下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阈下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助药 。
1 观察 项 酲 . 3
氯胺酹临床应用 已有近 4 年 , 0 是一种全 身麻醉药和短效 的术中
镇痛药 , 高剂量时为静脉麻醉剂 , 低剂量时则为镇痛剂『 1 1 。关于氯
镇痛效果评估采用 V S A 疼痛评分嗍 。记录术后 4 81、4 、、22h
疼痛评 分 、 止痛药使 用人次 , 即每使用 一次止痛 药记为 1 次 , 人
3 讨论
氯胺酮是 目前临床上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 麻醉药闫 。既
细胞 内钙离子超 载 , 制细胞 凋亡 , 轻 白细胞 和 内皮 细胞粘 抑 减
方法之一 。
附, 抑制 中性 粒细胞 呼吸爆发 。异丙 酚除具有 安全 、 快速 、 易控 的麻醉作 用外 , 还可通过 上述多种途 径减轻 多脏器 的缺 血再灌
状 的发 生 。
【 黄晓波 , 婷 , 2 ] 许 齐国华. 氯胺酮 在超前镇痛 中的应用 m. 实用 医院临床
杂志 ,0 8 5 1 :— 1 2 0 ,( )9 1.
【 仲崇波 , 3 ] 杨建宇 , 戴体俊 , . 等 异丙酚对 氯胺酮药理效 应的影 响[. J 中 ]
华麻醉学杂志 ,9 8 1 ( ) 1 1 1 9 , 来自3 :6 . 维普资讯
20 年 5 08 月第 4 卷第 1 期 6 3

临床麻醉 ・
阈 剂 氯 酮超 镇 在 宫 术中 应 下 量 胺 前 痛 剖 产手 的 用
解宗全
( 北京市密云县医院麻醉科 , 北京 1 10 ) 05 0 【 摘要1 晦 观察阈下剂量 的氯胺酮在硬膜外剖 宫产 手术 中的超前镇痛作用 。方法 选择无 高血 压病 史及 嗜酒 和滥用止痛 药 史 A AI~Ⅱ级的择期剖宫产产妇 4 S 0例 , 随机分为两组 ( n=2 )实验组在硬膜外麻 醉后手术开始前 , 0, 经静脉 给予氯胺 醺 l啤 O 对照组则给予相 同容量 的生理盐水 。记录术后 4 8 1 、4 、 、2 2 h疼痛评分、 止痛药使用人次 , 即每使用一次止痛药记为 1 人次 , 录使甩 止痛药的总人次数 。结果 两组术 后疼 痛评分各 时段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 O0 )实验组 V A评分 明 记 P< .5 , S 显低于对照组 ; 两组术后 止痛药使用人次各时段 比较均有 显著性差异 ( P<0 5 , . ) 实验 组 明显少 于对 照组 。结论 在硬膜外 0 截 宫产手术 中提前给予阈下剂量 的氯胺酮确有超前镇痛作用。 【 关键词】 氯胺酮 ; 阈下剂量 ; 超前镇痛 ; 剖宫产 ; 硬膜外麻醉

氯胺酮在剖宫产全麻中的应用疗效

氯胺酮在剖宫产全麻中的应用疗效

氯胺酮在剖宫产全麻中的应用疗效发表时间:2018-06-27T14:15:02.1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上第5期作者:张通[导读] 在高危产妇剖宫产中,氯胺酮麻醉可提高新生儿的耐缺氧能力,有利于维持产妇手术期血压的稳定性。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麻醉科 155811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了氯胺酮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全麻中对新生儿血气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监测40例孕妇BP、HR数据的变化,判断其影响。

结果:氯胺酮能有效抑制手术期应激反应,减少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R结论:在高危产妇剖宫产中,氯胺酮麻醉可提高新生儿的耐缺氧能力,有利于维持产妇手术期血压的稳定性,对新生儿呼吸,神经行为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氯胺酮;刨宫产全麻;应用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全身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新生儿的呼吸,因此剖宫产大部分麻醉为腰麻,但有腰麻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妊娠禁忌症、糖尿病等高危产妇并发症,安全麻醉仍为全身麻醉。

虽然有多种全麻药物可用于接受剖宫产的高危妇女,但绝大多数全身麻醉药镇痛效果并不明显,导致皮肤切口和气管插管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对女性造成不良影响。

氯胺酮是临床上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全身麻醉剂。

主要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手术期镇痛和全身麻醉诱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研究对象为40名女性的平均年龄为21.65±2.74岁;术前平均桡动脉收缩压为16.5±0.74kPa;平均脉搏为79.64±7.78次/分;ASAI-II 级别;宫内胎儿窘迫26例;双胞胎2例;脐带绕颈11例;1例巨大症儿童。

母亲手术前40例未发生胎儿窘迫。

没有应用镇静剂或镇痛药物。

新生儿体重超过2.5公斤。

术前禁食水8?10小时。

术前呼吸道用作Mallampati试验1?2级。

在产妇入院后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和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

研究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

研究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

研究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新生儿全
身氧摄取率的影响
魏宇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034)010
【摘要】目的:探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收治剖宫产孕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和新生儿娩出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氯胺酮对脐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血气分析影响,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前应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并不会影响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和Apgar评分.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魏宇
【作者单位】121000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剖宫产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 [J], 陈丙侠;郭静
2.阈下剂量氯胺酮麻醉剖宫产对新生儿氧摄取率的影响 [J], 陈丙侠;郭静
3.阈下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J], 解宗全
4.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氧摄取率的影响 [J], 章良
5.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剖宫产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 [J], 陈丙侠;郭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阈下剂量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的量效观察

阈下剂量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的量效观察

阈下剂量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的量效观察目的观察硬膜外剖宫产手术辅用氯胺酮的方法、剂量、效果。

方法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的4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在胎儿娩出前2min静脉点滴咪唑安定0.02mg/kg,娩胎儿时静脉滴入氯胺酮0.4mg/kg,,以后视需要追加氯胺酮每次0.4mg/kg;B组24例静脉用药为氯胺酮0.8mg/kg,娩胎儿后追加氯胺酮每次0.8mg/kg,所有辅助用药都控制在胎儿娩出前2min。

结果所有产妇都安全有效完成手术,用药后生命体征平稳,Apgar评分满意,镇痛效果好。

A 组复合运用了咪唑安定,相对综合指标更优:肌松更好,躁动少,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控制更好,氯胺酮有效剂量是0.4mg/kg。

结论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时,辅用阈下剂量氯胺酮(0.4~0.8)mg/kg,均能保证产妇、胎儿安全有效,以0.4mg/kg辅以0.02mg/kg咪唑安定应用更佳,可以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同时,减少副反应,对妊娠高血压产妇也能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s,the dose and the effect of ketamine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using in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All 48 pregnant women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of 24 cases use Midazolam 0.02 mg/kg in the first two minutes fetal childbirth, ketamine 0.4 mg/kg, iv, add the ketamine every time 0.4 mg/kg when dropping into theas needed; Group B 24 cases f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ketamine 0.8 mg/kg, Mian fetal additional after ketamine every time 0.8 mg/kg, all drugs are auxiliary control in the first two minutes fetal newborn baby. Results All cases were safe and effective when the drug was finished, analgesic effect was good. Group A compound used Midazolam, the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index is more superior: muscle loose better, less restless, on pregnancy hypertension syndrome better control, ketamine an effective dose is 0.4 mg/kg. Conclusion Using in ketamine 0.4-0.8 mg/kg of Cesarean section epidural anesthesia can make sure the puerpera fetus, safe and effective,but 0.4mg/kg, ketamine, iv, complementary with 0.02 mg/kg Midazolam application, can be in better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surgery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in pregnant women, on pregnancy hypertension syndrome can also be used.[Key words] Epidural anesthesia; Ketamine; Cesarean section剖宫产手术以硬膜外麻醉为主要麻醉方式,其优点是简单易操作,对生理干扰小,相对的缺点是麻醉诱导时间长;盲探的操作时有麻醉效果不完善;在妊娠末期,产妇的生理改变,容易穿刺出血,也影响局麻药的作用。

硬膜外麻醉辅用氯胺酮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硬膜外麻醉辅用氯胺酮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硬膜外麻醉辅用氯胺酮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0.4~0.5 mg/kg)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用于单胎、头位、足月、无其他脏器合并症的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时硬膜外麻醉平面不明显的手术29例,在手术开始前1~2 min静脉缓慢滴入氯胺酮(0.4~0.5 mg/kg)。

结果:产妇镇痛作用完善,新生儿无呼吸抑制,Apgar评分均≥8分。

结论:行剖宫产手术的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时,于切皮前给予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作用,对胎儿及产妇均无不良影响。

标签: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氯胺酮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硬膜外麻醉平面不明显的手术剖宫产产妇29例,均为单胎、头位、足月且无其他脏器合并症,年龄20~30岁。

手术原因:臀位,相对头盆不称,巨大儿,宫缩乏力,羊水早破等。

1.2方法产妇于手术前禁食水8 h以上,术前0.5 h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2 mg。

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常规经麻醉面罩吸氧。

经L2~3或L1~2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入硬膜外管3~4 cm。

常规注射2%利多卡因5 ml为实验量,观察产妇,无局麻药中毒反应,无全脊麻现象。

测麻醉平面,未出现明显的绝对平面,继续给2%的利多卡因,一般为8~10 ml。

术者皮肤消毒完毕后,测试麻醉平面仍不明显时,患者切口有疼痛感,通过静脉缓慢滴注氯胺酮(0.4~0.5 mg/kg),观察产妇切皮及腹腔内手术操作时疼痛情况,血压、脉搏变化。

胎儿取出后观察呼吸情况,并记录Apgar评分情况。

2结果产妇生命体征比较平稳。

5例出现脉搏增快,在100~110次/min。

血压稍微增高者多数,但均未超过基础血压的20%。

3例手术开始前出现血压下降,经向左侧倾斜位,快速输液后好转。

与产妇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产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有关。

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母婴的影响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方法将乌苏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孕足月、初产、单胎剖宫产孕妇48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及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每组24例。

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常规采取硬膜外麻醉,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手术前静滴氯胺酮0.5mg/kg,1~3min后开始手术,胎儿娩出断脐后予丙泊酚1mg/kg。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前、开腹时、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

结果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胎儿娩出时及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MAP低于术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比较,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开腹时及胎儿娩出时心率低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胎儿娩出时心率高于手术前及胎儿娩出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胎儿娩出时及胎儿娩出后5min MAP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10min时Apgar评分均高于出生后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比较,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时间Apgar评分无差异(P>0.05)。

出生后10min 时两组Apgar评分均达10分,评分满意。

结论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弥补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不足,同时避免全麻的并发症,母婴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视为安全有效的静脉辅助用药,应用于剖宫产中。

标签:氯胺酮;丙泊酚;硬膜外麻醉;Apgar评分剖宫产手术现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上因顾及静脉全麻药对新生儿和产妇的影响,只在妊娠合并腰椎病变(如隐性脊柱裂、腰椎结核)或有血液系统病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产妇中应用[1]。

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应用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应用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应用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作者:赵福亮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30期赵福亮(九台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长春 130500)【摘要】目的了解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探讨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应用于剖宫产时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将30例硬膜外阻滞不完全的剖宫产妇作为1组,同时将30例硬膜外阻滞完全的剖宫产妇作为2组,1组于切皮前使用氯胺酮与咪达唑仑,而2组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然后观察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情况。

结果 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血气值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2组胎儿分娩时胎头刚出时的HR及MAP却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

结论经过研究可以证明,在硬膜外阻滞不完全的情况下,对剖宫产妇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与咪达唑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术氯胺酮咪达唑仑阻滞【中图分类号】 R7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10(c)-0105-01在行剖宫产术时,适当的辅助性用药对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是很重要的[1]。

但一般用药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用药以至将影响降至最低,就成为了临床研究的核心课题。

为此,本文对6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了分组研究,探讨了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对新生儿的影响,总结了临床使用氯胺酮与咪达唑仑的经验,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人收集2008年至2010年9月我院产科门诊接受的需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依据硬膜外阻滞的是否完全而分为2组。

1组30例,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7.8岁,选择不完全硬膜外阻滞;2组30例,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8.4岁,选择完全硬膜外阻滞。

所有产妇均派出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没有心肺疾病。

2组在年龄和体重上没有显著统计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所有产妇行硬膜外阻滞,术前不用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5-09-28T13:46:03.6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月第2期供稿作者:王允锐[导读] 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在剖宫产患者分娩后,对新生儿娩出1分钟和5分钟时间点的身体状态进行监测和评定。

王允锐
(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464400)【摘要】目的:本文就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3例。

观察组予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的新生儿血气指标、娩出后全身氧摄取率、1分钟Apgar 评分、5分钟Apgar 评分进行观察和
统计。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在血气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全身氧摄取率、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 评分与对照组新生儿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剖宫产;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全身氧摄取率【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2-0055-02 我院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剖宫产患者分别予以全凭静脉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据统计,患者的年龄在23~41岁,平均年龄为(35.3±4.7)岁;患者的妊娠周数在37周至42周之间不等,平均妊娠周数为(39±2)周。

本组86例患者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 级。

按照患者的病历卡号将本组的8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

两组患者在年龄、妊娠周数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术者技术水平、手术环境以及设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本组的86例剖宫产患者,均在术前30分钟,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予以患者注射100mg的巴比妥钠和0.5mg的阿托品。

进入手术室后,予以患者静脉快速注射300~400ml的平衡盐液。

针对观察组的43例患者,在常规消毒铺巾时,予以患者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待患者进入麻醉状况后,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医务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量增加氯胺酮剂量。

针对对照组的43例剖宫产患者,按照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步骤和流程对患者进行剖宫产操作即可[1]。

1.3 观察指标
在剖宫产患者分娩后,对新生儿娩出1分钟和5分钟时间点的身体状态进行监测和评定。

同时,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尚未建立的情况下,采用双侧钳夹法将新生儿的脐带中断,分别取脐动脉血和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以上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研究,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血气指标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在血液酸碱度、血液二氧化碳分压、血液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及Apgar评分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在全身氧摄取率及身体状态等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及Apgar评分对比组别全身氧摄取率 1分钟Apgar评分 5分钟Apgar评分观察组 30.94 8.86±0.62 9.86±0.46 对照组 30.52 8.92±0.75 9.79±0.56
3.讨论
氯胺酮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具有较为理想的亲和力,且对循环系统有交感兴奋作用,对呼吸系统影响轻微[2]。

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在血气指标、全身氧摄取率以及Apgar评分等方面的组间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笔者认为: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可以结合剖宫产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于胎儿宫内窘迫、前置胎盘大出血、先兆子宫破裂等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选择应用[3],但是临床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注意药物本身的禁忌症,做好相关的准备,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剖宫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保证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军建.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2(23):175-176.
[2] 曹蓉,程斌,伍孟军,等.剖宫产全麻诱导不同用药方案对产妇循环、麻醉深度及新生儿评分影响的比较[J].四川医学,2012,17(24):224-225.
[3] 陈丙侠,郭静.阈下剂量氯胺酮麻醉剖宫产对新生儿氧摄取率的影响[J].工企医刊,2012,12(25):137-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