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的无理哭闹

合集下载

应对幼儿园无理取闹的有效策略

应对幼儿园无理取闹的有效策略

应对幼儿园无理取闹的有效策略亲爱的家长们,老师们,大家好!在幼儿园的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们无理取闹的情况,这无疑对老师们来说是一种挑战。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有效的策略。

1.保持冷静面对无理取闹的孩子,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冷静。

孩子看到我们冷静的态度,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如果我们情绪失控,孩子会更加激动,从而导致局面更加难以控制。

2.理解孩子我们要理解孩子无理取闹背后的原因。

他们可能因为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遇到了困扰。

我们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很多孩子无理取闹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耐心引导,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例如,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他们说:“我很生气,因为……”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4.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我们要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我们要坚定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并给予适当的惩罚。

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行为会有相应的后果。

5.积极引导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讲道理、举例等方式,让孩子理解其中的道理。

例如,当孩子抢别人的玩具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应该分享玩具,让大家都开心。

”6.给予关爱和关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关注。

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这样,他们就不会通过无理取闹来吸引我们的注意。

7.配合家长8.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体育等,来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当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他们无理取闹的次数也会相应减少。

9.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到别人。

通过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我们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与同伴相处。

当孩子无理取闹该怎么办?

当孩子无理取闹该怎么办?

宝宝太爱探索了,尽管您多次地告诉过他这个危险、那个不能动,但他还是可能对您的警告“置之不理”。

如果是不太危险的东西也就罢了,问题是孩子很可能正在玩耍一件特别危险的东西,比如刀子或是洗便盆的草酸。

这个时候,您只有采取强制手段及时地从宝宝手中“抢”走危险品并再次大声地强调“不能玩!”您的“突然举动”一定会吓着宝宝,他会哇哇大哭起来。

您很想让宝宝多哭一会让他记住,但又很心疼。

怎么办呢?※测试——家长如何处理问题?1.您已经告诉过宝宝不能玩厕所里的“杀虫剂”,并且强调了非常危险,但不小心还是被宝宝拿到了,您不由分说地抢走宝宝手中的“杀虫剂”,甚至还顺手打了孩子一下,以示“强烈警告”。

这个时候宝宝会大哭大叫起来。

对于宝宝的哭闹行为,您是怎么解决的?A.不理他,任他发泄,实在烦了就干脆把他放到卫生间里,留他一个人在那儿哭,让孩子长长记性。

否则他以后还玩!B.好好劝说,再次告诉他这个东西很危险,所以不能玩。

如果他还继续哭就任由他哭,冷处理。

C.好好劝说,并以给糖果或玩具作为停止哭闹的条件,防止孩子哭得过激伤害身体。

D.不理他,您在一边摆弄其他玩具,吸引宝宝自己参与过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和他讲道理,并要求宝宝承认错误。

在您的生活中可能没有发生过和测试中同样的情况,但一定有过相似的情况,比如宝宝做了错事,您批评了他、甚至惩罚了他,他会哭闹;当宝宝的欲望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无论您怎么解释他都不听,无理地哭闹。

在面对宝宝的这种哭闹行为时,您是否也有和以上测试中相似的感受和行动呢?※对于宝宝的哭闹,您是怎么应对的呢?(1)如果您的做法和A家长相似:您可能是一位缺乏耐心的家长,您的处理结果很可能是:宝宝以后不当着您的面玩,但他会背着您玩。

而且,宝宝的性格会逐渐变得胆小,还会无缘无故地特别依恋您。

这是因为,您的举动会让宝宝以为您不要他了,所以他会特别地依恋您,甚至会时刻地紧拉住您的衣服,不让您离开寸步。

千万别这样做,您过激的行为让宝宝无法应对这突发的变化,他还太小!(2)如果您的做法和B家长相似:那您需要的不是耐心,而是了解一点点教育的“技巧”。

孩子总是无理取闹不听话该怎么办

孩子总是无理取闹不听话该怎么办

孩子总是无理取闹不听话该怎么办许多家长对孩子哭闹的行为表示束手无策,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孩子出现了无理取闹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孩子无理取闹的引导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无理取闹的引导方法面对孩子的“哭闹威胁”,建议家长们尝试以下做法:有效沟通三步孩子哭闹不停,有些家长会以尖锐的声音厉斥大声哭闹的孩子。

结果是,家长本身就充当了坏榜样,你越大声,孩子哭闹越厉害。

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肢体语言用肢体语言来暗示孩子,用手拉着孩子用肢体语言让孩子平静。

你不一定要抱他,但是可以握着他的手,或者扶着他的肩。

第二步:眼神沟通蹲下来用眼睛与孩子对视,让他感觉到妈妈在关注着他,把他的情绪通过对身体的接触稳定下来。

第三步:声音沟通用低沉但是很严肃的声音而不是尖锐的声音与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到这是来自父母的一种不同寻常的决定,也能促使孩子集中精神,转移注意力,忘记自己的哭闹。

使用较低的声音也让孩子明白,这是亲子之间的“私人声音”,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

转移注意力孩子哭闹时,家长可以把他感兴趣的东西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离开现场。

孩子哭闹一会儿没人理他,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马上注意力被这些东西吸引,他会很投入地玩起来。

这样做能顺利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忘了当初的无理要求。

采取冷处理当孩子哭闹时,如果家长站在旁边,孩子会越闹越凶。

这时,不妨进行冷处理,家长不要强迫孩子马上停止哭闹,而是静静地坐在一边,或者干脆去干别的事,任由他去哭去闹。

哭够了,他就会平静下来,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受家长欢迎,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和关爱,以后就会自动减少这种行为。

如果是在家中或室内,父母可以坐在旁边冷静地看着他,也会对他有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是在公开场合,可以把孩子引到一个比较安静的角落。

始终坚持一个标准有的孩子一哭闹,家庭成员就会出现分歧,这就给孩子有了可乘之机,助长孩子的哭闹行为。

夫妻之间:坚持一个标准要始终坚持一个标准,例如规定孩子饭前不许吃零食,如果爸爸或妈妈迁就孩子,答应了孩子的要求,那么孩子就会寻出门道,以哭闹达到目的。

小孩哭闹不去幼儿园家长怎么办的解决方案

小孩哭闹不去幼儿园家长怎么办的解决方案

小孩哭闹不去幼儿园家长怎么办近年来,不少家长面临着小孩哭闹不去幼儿园的问题。

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由于缺乏安全感和适应能力,他们往往会哭闹、无理取闹,拒绝离开家里。

这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扰,更是伤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家长该如何去处理呢?1.与孩子沟通发现问题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正面看待上幼儿园,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很有意义的事。

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关注孩子在上幼儿园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

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试着让孩子说出对上幼儿园的不满和失落之处,听取孩子的意见并且积极响应。

2.适时给予陪伴和支持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离开家里,那么家长可以适时的给予他支持和陪伴。

经常送孩子上幼儿园,尤其是在适应期内,打破孩子的恐惧心理,让他建立起和老师同学的信任和感情。

在此期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积极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规定,给孩子创造一份安全感和快乐感。

3.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家长也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幼儿园的管理方式有所了解,从而帮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果家长能够过细心、耐心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理念,那么就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明确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更好的响应孩子需要。

4.学会做好心理辅导如果孩子已经哭闹不断,家长也要学会做好心理辅导,尽量消除孩子留在家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家长在这方面需要的是耐心和有计划的做好辅导。

积极地引导孩子认同幼儿园的大家庭,并且告诉孩子,他会有许多朋友和老师在学校里陪伴他。

总之,哭闹不去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家长们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应对这个问题。

只有通过积极的沟通,适时的给予支持和陪伴、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做好心理辅导等方法,才能够真正的让孩子在幼儿园里茁壮成长。

面对孩子无理的哭闹该怎么做

面对孩子无理的哭闹该怎么做

面对孩子无理的哭闹该怎么做
面对孩子无理的哭闹,作为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冷静:孩子哭闹时,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带动。

只有
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情绪。

2.了解原因:孩子哭闹肯定有原因,父母要耐心询问孩子为什么哭闹,是不是有
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只有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处理。

3.引导孩子表达情绪: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哭闹不能解决问题,应该学会用语言
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这样可以逐渐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4.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关注其
他事情,从而逐渐平复情绪。

5.坚持原则:父母要明确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

如果
孩子的要求不合理,要坚决拒绝,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6.给予关爱和安全感:孩子哭闹时,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让孩
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可以抱抱孩子或者给孩子一些安慰的话语。

7.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自我控
制能力,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总之,面对孩子无理的哭闹,父母要保持冷静、了解原因、引导孩子表达情绪、转移注意力、坚持原则、给予关爱和安全感以及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父母有效地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不听话爱哭闹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爱哭闹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爱哭闹怎么办?【导语】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仍然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常哭闹,说说他反而哭得更厉害,有时还在地上打滚哭。

这就不对了。

这说明家长培育方法不当,孩子养成了爱撤娇的毛病。

孩子撤娇爱哭,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家庭影响造成的。

特别是在幼儿期,受到过度保护和娇惯的孩子,多半爱哭。

因为孩子一哭,家长马上就去哄,并满足一切要求。

这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哭能得到一切。

孩子长大了,如果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他还会大哭大闹。

因为孩子小时候只学会了哭闹的本领,还没有掌握忍耐的本领。

独生子女、晚育子女、体弱多病的孩子以及爷爷奶奶带养的孩子,容易养成爱哭撒娇的毛病。

对于孩子的撤娇哭闹,如果家长一味迁就不敢触动,是难以纠正的。

对于过了三四岁,为了某种目的还经常哭闹的孩子,要采取严厉的态度,迫使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不理睬他,等他哭够了,说话了,再去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要使孩子逐渐明白,爸爸,妈妈不喜欢哭的孩子,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绝不能简单地、不分音红皂白一概回绝或加以斥资。

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要问明情由,弄清情况,耐心给于答复。

对于合理的要求,要给于满足,暂时满足不了的要慢慢解释。

对于一些无理的要求,要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他明白不能得以满足的原因。

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父母应教育他懂得,哭是不对的!当孩子在发脾气,大哭大闹时,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只有等他撤完娇、哭闹完了之后,情绪好转时,再进行教育,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能再哭了。

要让孩子明白,动不动就哭,是小孩子的做法。

还要让孩子懂得,哭是会招人烦的,连小朋友都不喜欢。

此外,应让孩子经常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小编的话:在纠正孩子撒娇、爱哭的习惯时,必须让孩子懂得,世界上还有许多不能随心所欲的事,要培养孩子有忍耐性。

当孩子有了进步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促使孩子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育儿知识】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办?

【育儿知识】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办?
案例描述
10月9日早晨,小朋友们陆续园。

涵涵穿着一双拖鞋,奶奶手里拿着一双皮鞋。

“杨老师,涵涵在家不肯穿鞋子,怎么办?”“涵涵,小朋友都要穿好鞋子幼儿园的,怎么会穿拖鞋呢?穿拖鞋怎么进行活动?”老师见状,说道。

“那我们进教室换鞋子吧。

”奶奶边说边牵着她的手走进教室。

过了一会,老师走进教室一看,涵涵已经换好鞋子在进行晨间建构活动。

吴老师说,她换鞋子的时候很乖呀,没有任何反抗的情绪。

10月12日周五早操比赛,孩子们都按照要求,穿着牛仔裤到幼儿园。

涵涵的奶奶拎着一个袋子,走到老师面前说“杨老师,涵涵不肯穿这个牛仔裤喽,你帮她穿吧。


到了教室里,老师问“涵涵,为什么不穿牛仔裤?”涵涵低着头,不。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该如何合理的拒绝?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该如何合理的拒绝?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该如何合理的拒绝?作为父母,有多爱我们的孩子,那是不可估量的,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但是在面对孩子时,我们也要学会去把握爱的分寸!尤其是当孩子向我们提出一个又一个的要求时,我们会感到无所是从,满足孩子的要求吧--怕会惯坏孩子;拒绝孩子的要求吧--又怕委屈了孩子,当孩子被拒绝后往往又哭又闹,这时我们做家长的会心软又心烦,外加无奈,不知该如何去做才是合理的,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曾经看到,一位在北京靠捡破烂养家的单亲妈妈,含泪为读中学的儿子买下一双千元的“阿迪达斯”运动鞋,只因为孩子在陈列的橱窗多望了几眼,说了句“好多同学在穿”,她不想让孩子在同学面前露怯,尽管这花去了他半年的积蓄……一位群里的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各方面表现一直不错,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

可是上高中后见到有同学玩MP5播放器,就缠着也要买,说是学英语用。

李女士就给他买了,结果他考试成绩立马就降下来了。

原来孩子把网络小说下载到MP5里面,整天都在看小说。

她一气之下就把播放器给没收了。

孩子不接受,开始是不吃饭,接着又扬言不给播放器就不做作业、不学习。

李女士以为他只是说说,结果发现他回家真的不学习了。

她急了,本来成绩就下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可是要想让他学习就得答应他的条件,把播放器还给他,然而这样还有什么教育效果呢?况且给他播放器他肯定又去看网络小说了。

给他还是不给他呢?李女士左右为难,不知怎么办好......如何合理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1、做事之前先与孩子定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习惯来自于持之以恒的约束。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各种规矩,这是尊重孩子的体现,还能使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的想法,孩子做起来就更主动,也会更符合父母的要求。

另外,制定的规矩应尽可能具体,要有可操作性,以便于实施和监督。

2、转移兴趣,引导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当孩子沉迷于一种不好的行为时,除了给孩子语言的告诫外,更要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兴趣,用有意义的行为取而代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面对宝宝的“无理哭闹”
宝宝太爱探索了,尽管您多次地告诉过他这个危险、那个不能动,但他还是可能对您的警告“置之不理”。

如果是不太危险的东西也就罢了,问题是孩子很可能正在玩耍一件特别危险的东西,比如刀子或是洗便盆的草酸。

这个时候,您只有采取强制手段及时地从宝宝手中“抢”走危险品并再次大声地强调“不能玩!”您的“突然举动”一定会吓着宝宝,他会哇哇大哭起来。

您很想让宝宝多哭一会让他记住,但又很心疼。

怎么办呢?
※ 测试——家长如何处理问题?
1. 您已经告诉过宝宝不能玩厕所里的“杀虫剂”,并且强调了非常危险,但不小心还是被宝宝拿到了,您不由分说地抢走宝宝手中的“杀虫剂”,甚至还顺手打了孩子一下,以示“强烈警告”。

这个时候宝宝会大哭大叫起来。

对于宝宝的哭闹行为,您是怎么解决的?
A. 不理他,任他发泄,实在烦了就干脆把他放到卫生间里,留他一个人在那儿哭,让孩子长长记性。

否则他以后还玩!
B. 好好劝说,再次告诉他这个东西很危险,所以不能玩。

如果他还继续哭就任由他哭,冷处理。

C. 好好劝说,并以给糖果或玩具作为停止哭闹的条件,防止孩子哭得过激伤害身体。

D. 不理他,您在一边摆弄其他玩具,吸引宝宝自己参与过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和他讲道理,并要求宝宝承认错误。

在您的生活中可能没有发生过和测试中同样的情况,但一定有过相似的情况,比如宝宝做了错事,您批评了他、甚至惩罚了他,他会哭闹;当宝宝的欲望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无论您怎么解释他都不听,无理地哭闹。

在面对宝宝的这种哭闹行为时,您是否也有和以上测试中相似的感受和行动呢?
※ 对于宝宝的哭闹,您是怎么应对的呢?
(1) 如果您的做法和A家长相似:
您可能是一位缺乏耐心的家长,您的处理结果很可能是:宝宝以后不当着您的面玩,但他会背着您玩。

而且,宝宝的性格会逐渐变得胆小,还会无缘无故地特别依恋您。

这是因为,您的举动会让宝宝以为您不要他了,所以他会特别地依恋您,甚至会时刻地紧拉住您的衣服,不让您离开寸步。

千万别这样做,您过激的行为让宝宝无法应对这突发的变化,他还太小!
(2) 如果您的做法和B家长相似:
那您需要的不是耐心,而是了解一点点教育的“技巧”。

您的处理结果当然会让孩子记
得,但您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一种更合适的、积极的调节心理的方法。

而不是任由宝宝自己摸索,有的宝宝会一直哭很长的时间,这样会很危险。

(3) 如果您的做法和C家长相似:
您的宝宝从此可能会学会“赖皮”的招数来“对付”您,一定要警惕了!同时也要提醒您,对宝宝的教育要做到坚持原则。

(4) 如果您的做法和D家长相似:
您是一位比较聪明的家长,宝宝不但完成了自我反省和自我判断的过程,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应对现实变化做出相应的心理调节。

如果您摆弄的玩具或游戏特别吸引宝宝,宝宝非常想参与,但他因为做错了事而又有所顾及,就在这样的“思想斗争”中,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了反省。

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D家长的方式是最可取的一种方式。

当然,在面对孩子的无理哭闹时,您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处理,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面对孩子的“无理哭闹”,应该如何教育?
1. 您要强忍住怒火,千万不要当时就大动肝火,否则,您的行为只会教会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这个样子,继而会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坏。

2. 当孩子正在“无理哭闹”时,您没有必要马上跟孩子讲道理,宝宝在那个时候都比较激动,是很难听进去任何道理的。

等他平静下来您再告诉宝宝他的错误,然后再给予适当的惩罚,教会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3. 采取积极的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开展新的游戏、播放孩子喜欢的卡通片等,千万不要采取消极的方式,更不要“恐吓”孩子——再哭就不要他,这样会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

4. 面对孩子的“无理哭闹”时,让他稍微哭一会儿再采取措施。

5. 千万不要为了制止孩子的“无理哭闹”就给予不合理地承诺和物质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