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 学案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和结构特点(氨基酸、肽键、肽链等)。
2.学生能够掌握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如水解、变性、颜色反应等),并理解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生能够识别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作为结构物质、酶、激素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类比和模型构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尊重生命、关注健康的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蛋白质复杂的多级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蛋白质变性的实质。
三、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蛋白质的结构模型、实验视频等资料•实验器材:蛋白质样品(如蛋清)、双缩脲试剂、酒精灯、试管等•实物样品或模型: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型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知识。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蛋白质的性质,如颜色反应(双缩脲反应)。
•讨论法:针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等话题进行讨论。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课件展示蛋白质的结构模型、实验过程等,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图片(如鸡胸肉、鸡蛋等),提问:“这些食物中富含哪种营养物质?这种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蛋白质的话题。
2. 新课教学•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C、H、O、N,部分含S、P等),强调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讲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特别是α-氨基和α-羧基。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7.4基本营养物质(2)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2)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蛋白质、油脂的组成、性质及应用;掌握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
(2)了解蛋白质、油脂在生活和生成中的应用,以化学知识提示化学与健康的话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讨论”、“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实践操作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糖类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糖类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7.4.2 蛋白质、油脂1、蛋白质
变性
颜色反应
检验
2、油脂
皂化反应。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二课时蛋白质油脂课件

化学(必修第二册)
探究 2 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化学性质
第32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2)水解反应: ①酸性或酶的作用下水解 油脂在人体中(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
+3H2O
第33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②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NaOH)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中生成的高级脂肪酸 的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称为皂化反应。
第20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答案 D 解析 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 质,二者共同的性质是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遇浓硝酸显黄色、 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蛋白质燃烧不 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生成含氮、硫的物质等。
第21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4.(2019·西安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变性:蛋白质遇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变性,化学变化
颜色反应:蛋白质遇浓 HNO3 变黄(鉴别部分蛋白质) 鉴别: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味道(鉴别蛋白质)
酶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合适温度下,催化活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第8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3.用途 (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蛋白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 服装。 (3)大多数酶是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第25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课堂释疑拓展
第26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探究 1 蛋白质的性质和检验
【实验引领】 【实验 7-9】
编号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练习与应用》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练习与应用》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蛋白质、糖类、油脂等基本营养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功能的理解。
2.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计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判断营养物质的性质变化等。
2.过程与方法:1.采用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加深对基本营养物质知识的理解。
2.通过错题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及时查漏补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解题过程中注重细节和逻辑推理。
2.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树立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蛋白质、糖类、油脂等营养物质的性质及应用练习。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如营养物质的性质判断、营养成分计算等。
三、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练习册•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练习题和解析过程)•实物样品或图片(如富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的食物)四、教学方法•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讨论法:针对错题和难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讲授法: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展示一张包含多种食物的餐桌图片,提问:“这张餐桌上哪些食物富含蛋白质?哪些富含糖类或油脂?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什么角色?”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练习与应用。
2. 新课教学•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份包含不同类型题目的练习册。
题目应涵盖蛋白质、糖类、油脂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功能等方面的知识点,同时包括一些实际应用题,如营养成分计算、性质判断等。
••详细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需巡回指导,关注学生解题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共性问题,可暂停练习,进行集中讲解。
高中化学3.4.1《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
[过渡]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茶油、棉籽油、油菜籽油等都是油脂。
[板书]二、油脂
[讲述]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请同学们思考:以上列举的几种油脂在常温下分别呈什么状态?
[总结]在通常温度下,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脂呈固态,而花生油、豆油、茶油、棉籽油、油菜籽油等植物油脂为液态。一般说来常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叫脂肪,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油。
②
[讲述]多糖分类:淀粉;纤维素通式: (C6H10O5)n
[板书]3、淀粉:
[讲述]1.存在: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种子或块根里,谷类中含淀粉较多,大米80%,小麦70%。
2.分子量及组成:支链淀粉(80%,含有几千个葡萄糖单元几十万),直链淀粉(20%含有几百个葡萄糖单元,几万-十几万)
3.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几万--几十万)
[讲述]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的影响。由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由于各类油脂中所含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熔点。
[讲述]首先我们来学习油脂的物理性质
[板书] 1、物理性质
[板书]2、双糖—蔗糖
[讲解]低聚糖:糖类水解后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双糖、三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双糖(蔗糖和麦芽糖)。
[板书](1)分子式: C12H22O1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可展示冰糖、白砂糖样品)。
[讲述]存在:甘蔗、甜菜含量较多
[板书](2)化学性质:
[实验3-6]方案改进:不加硫酸与加硫酸做对比实验。
7.4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教学特色创新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设计一日三餐的合理膳食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营养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方面: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影响讨论效果。
-关注人体健康,树立合理膳食、科学生活的理念;
-培养社会责任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为家人和社会提供有益的建议。
4.创新与实践:
-在设计合理膳食方案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提出符合营养需求的新想法;
-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改善个人和家庭的饮食习惯;
-积极参与课堂实验、讨论等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1.选择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增强课堂互动;
2.设计案例研究活动,以实际食物为例,分析其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利用项目导向学习,分组让学生设计一日三餐的合理膳食方案,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
4.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展示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4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4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基本营养物质》学案设计

《基本营养物质》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结合日常生活与教材内容,总结归纳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分类及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3.通过分析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在人体中的转化及作用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一)选择题1.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 A.氢B.碳C.氮D.氧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D.能被氧化为CO2和H2O3.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加热条件下可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B.蔗糖属于多糖,能发生水解C.制镜业可使用葡萄糖作还原剂D.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三大基本营养物质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与淀粉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B.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C.利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制得甘油和肥皂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6.棉花和羊毛都具有的特点是( )A.遇浓硝酸显黄色B.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淀粉、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③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④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不具有还原性B.淀粉是多糖,可在一定条件下水解C.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D.蛋白质最终能水解成氨基酸9、有下列物质: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⑤浓硫酸。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
3.掌握检测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实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营养物质的分类和特点。
2.理解和掌握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与作用机理。
3.掌握检测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基本营养物质的概念和分类基本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食物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这些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保持健康所必需的。
根据功能分类,基本营养物质可分为能量营养素和非能量营养素两类。
能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热量。
非能量营养素主要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对于人体的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2.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的作用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们可以在人体内发生代谢反应,产生能量和热量。
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
单糖是由一个单独的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如葡萄糖和果糖。
双糖是由两个糖类分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如蔗糖和乳糖。
多糖是由多个糖类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淀粉和纤维素。
在人体内,碳水化合物主要发生以下两种代谢反应:1.呼吸作用:在细胞内,碳水化合物经过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释放在细胞内,为细胞提供能量。
2.合成反应:在人体内,碳水化合物还可以合成葡萄糖和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供人体需要时使用。
3. 脂肪在人体中的作用脂肪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构成细胞膜主要成分之一。
脂肪也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种类型。
饱和脂肪酸又称硬脂肪酸,通常来源于动物脂肪,如牛油和猪油等。
不饱和脂肪酸又称软脂肪酸,通常来源于植物油,如橄榄油和花生油等。
脂肪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有:1.储能:脂肪是人体在能量储备方面最重要的化合物。
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脂肪可以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产生大量的 ATP 分子,供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2课时蛋白质
课前自主预习
一、蛋白质
1.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C、H、O、N、P、S等。
(2)代表物:肌肉、毛发等。
2.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
①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②烧焦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2)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蛋白质的存在:作为生命的基础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复杂多变的化合物,存在于一切细胞中。
2.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1)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经过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其中包括上百种的激素和酶。
人体内的各种组织蛋白质也在不断地分解,最后主要生成尿素排出体外。
(2)动物的毛和皮、蚕丝等可以制作纺织原料,动物胶可以制造照相用片基,驴皮制的阿胶还是一种药材。
从牛奶中提取的酪素,可以用来制作食品和塑料。
(3)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课堂互动探究
蛋白质性质的拓展应用
1.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1)加少量的轻金属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加浓的轻金属盐能使蛋白质降低溶解度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蛋白质的盐析。
蛋白质的盐析具有可逆性,蛋白质的生理活性不会改变。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2)在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加热或加入重金属盐(如铜、汞、铅、钡等的盐)、强酸、强碱、乙醇、甲醛、苯酚、高锰酸钾、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物质的作用下,使蛋白质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这种作用叫做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不能再恢复成原来的蛋白质。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取措施灭菌、消毒、预防中毒或缓解中毒的程度,保存动物体的标本,鞣制皮革等。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可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
2.蛋白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
(1)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
①有些蛋白质分子中有苯环存在,这样的蛋白质跟浓HNO3作用时呈黄色。
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物和棉纺物)。
(2)常用盐析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因为盐析是可逆的,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析出的蛋白质又能溶于水中,并不影响它原来的性质。
应该注意的是:盐析与蛋白质的变性凝结有区别,当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乙醇、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改变而凝结叫变性,不可逆,不可能再使它们恢复为原来的蛋白质。
典例题组训练
题组蛋白质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鸡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部分鸡蛋白遇硝酸变黄色
C.鸡蛋炒煳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解析:鸡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错;鸡蛋白的主要有机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遇硝酸变黄色,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2.“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可以通过灼烧时的特殊气味来鉴别蛋白质
B.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若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大量鲜牛奶或豆浆进行解救
解析: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蛋白质遇重金属盐会发生变性,服用鲜牛奶或
豆浆可以缓解重金属盐对人体的伤害,故A、B、D均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1.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
(1)常用盐析法分离提纯蛋白质,因为盐析是可逆的。
(2)可用渗析法除去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因为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可以通过。
2.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能发生颜色反应,只有结构中含有苯环的才能遇浓HNO3呈黄色。
3.蛋白质的检验
加浓HNO3溶液显黄色或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核心素养
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
【例1】(双选)“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灼烧时的特殊气味来鉴别蛋白质
B.所有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C.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蛋白质、氨基酸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缩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C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元素只有C、H、O、N B.蛋白质在浓硝酸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C.蛋白酶是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还可以
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D.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解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除C、H、O、N外还可含S、P等元素,A错误;蛋白质在浓硝酸的作用下显黄色,B错误;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仅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C错误。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