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相关工作统计指标 报表
急诊科主诊医生门诊时间统计

住院医师门诊时间
急诊科住院医师在统计周 期内的总门诊时间。
01
02
03
04
05
主任医师门诊时间
急诊科主任医师在统计周 期内的总门诊时间。
主治医师门诊时间
急诊科主治医师在统计周 期内的总门诊时间。
实习医生门诊时间
如有实习医生参与门诊工 作,其在统计周期内的门 诊时间也应纳入统计。
05
门诊时间分布特点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节假日、周末等休息时间,人们外出 活动频繁,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增加 ,因此这些时期急诊科就诊患者也会 相应增多。
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热射病 等疾病,也会使得急诊科就诊患者增 多。
医生出诊规律探讨
急诊科主诊医生通常采用轮班制 ,以保证24小时都有医生在岗
。
医生出诊时间安排会考虑个人意 愿、专业特长和医院需求等因素
门诊总时长
主诊医生在统计周期内的门诊总时长,以小 时为单位。
门诊患者数量
主诊医生在统计周期内的门诊患者总数。
平均每日门诊时长
主诊医生在统计周期内,平均每日的门诊时 长,以小时为单位。
平均每日门诊患者数量
主诊医生在统计周期内,平均每日的门诊患 者数量。
数据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
将主诊医生的门诊时间数据与医 院平均水平、其他科室或医生的 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及原因 。
医疗设备与检查流程
03
医疗设备不足或检查流程繁琐会影响患者检查进度,进而影响
门诊时间。
提高门诊效率策略探讨
加强医生培训与考核
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缩短看诊 时间。
优化医疗设备配置
增加医疗设备投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检查时间 。
三级医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表

医院运行基本统计指标(2011版)表(A)
1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表(B)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2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B—2-2医疗质量监测指标
3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5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4—1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6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4-2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7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4-3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8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9
B-4—4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5-1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10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5-2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6-1医疗质量监测及安全监测指标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B-6—2医疗质量监测及安全监测指标
单病种质量指标表(C)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表(D)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表(E)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表(F)。
医院医护人员工作量统计与分析报告

影响因素:医疗 资源配置与利用 对医护人员工作 量的影响
专业技能: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 经验: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效率越高 培训: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工作压力:工作压力过大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院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
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资源管理效率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 浪费
定期进行专业 技能培训,提 高医护人员的
专业水平
加强医护员 的职业道德教 育,提高他们
的职业素养
鼓励医护人员 参与科研活动, 提高他们的科
研能力
建立合理的绩 效考核机制, 激发医护人员 的工作积极性
工作量指标:包括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等
完成情况: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完成情况
工作量分布:分析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工作量分布情况
工作量变化趋势:分析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变化趋势,包括年度、季度、月度等不同时间维 度的变化情况
医生:门诊、住院、手术、科研等 护士: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 医技人员:影像、检验、病理等 行政人员:管理、后勤等 工作量分布: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不同时间段
科室工作量:不同科 室的工作量差异较大
工作量分布:急诊科、 外科、内科工作量较 大
工作量影响因素:患 者数量、疾病类型、 科室规模等
工作量与科室绩效: 工作量与科室绩效密 切相关,工作量大的 科室绩效往往较高
职称越高,工作量越大 职称越高,工作压力越大 职称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 职称越高,工作成就感越高
医生数量: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科室的医生数量 护士数量: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科室的护士数量 辅助人员数量:包括药剂师、检验师、放射技师等辅助人员的数量 构成比例:医生、护士、辅助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甲医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统计表(第七章)

5。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ICD10: K25-K28伴有。0—.2,。4—。6亚目编码,K29.0,K92。2
6.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ICD10: T00—T07
7.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ICD10: J10.0,J11。0,J12—J18 (不包括J17*)
3.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4。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5.资产负债率(%)
6.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7。医疗收入药品收入比率(%)
8.医疗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
9。人员费用支出/百元业务收
(七)科教成果(评审前五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总计
国内论文数 ISSN(篇)
SCI 收录论文数(篇)
4。 产伤发生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年度
年度
1季
2季
3季
4季
合计
1季
2季
3季
4季
合计
1
产伤——新生儿
2
产伤——器械辅助阴道分娩
3
产伤—-非器械辅助阴道分娩
5. 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年度
年度
1季
2季
3季
4季
合计
பைடு நூலகம்1季
2季
3季
4季
合计
1
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6。 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AMI—9 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1.7
自其他医院转入时有压疮的患者
1.1.8
自其他来源入住时有压疮的病人
急诊科医疗质量分析报告

急诊科医疗质量分析报告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承担紧急救治任务的重要部门,其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预后。
为了进一步提高急诊科的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我们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一、急诊科的基本情况我院急诊科成立于_____年,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_____名、护士_____名。
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心肺复苏机、除颤仪、监护仪等,能够满足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
二、医疗质量指标分析1、急诊分诊准确率分诊准确率是衡量急诊科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_____例急诊患者的分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分诊准确率为_____%。
其中,因病情复杂导致分诊错误的有_____例,因分诊护士经验不足导致分诊错误的有_____例。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分诊护士的培训,提高其病情判断能力,并制定了详细的分诊流程和标准。
2、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成功率是反映急诊科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指标。
在过去的一年中,急诊科共接诊了_____例需要抢救的患者,成功抢救_____例,抢救成功率为_____%。
对于一些抢救失败的案例,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发现主要原因包括患者病情过于严重、抢救设备故障以及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等。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我们加强了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模拟演练,定期对抢救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平均急诊停留时间平均急诊停留时间是衡量急诊科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_____例急诊患者的停留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均急诊停留时间为_____小时。
其中,因等待检查结果导致停留时间延长的有_____例,因床位紧张导致无法及时转入病房的有_____例。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优化了检查流程,提高了检查效率,并加强了与病房的沟通协调,及时为患者安排床位。
4、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急诊科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___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完整

___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完整以下是___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旨在分析和监测科室的运行情况,以便进行整改和提高医疗质量。
1.科室运行出院人数:本月出院人数为XXX人,与去年同期相比XXX人。
总收入:本月总收入为XXX元,与去年同期相比XXX 元。
科室支出:本月科室支出为XXX元,与去年同期相比XXX元。
药占比:本月药占比为XX%,科室考核线为XX%。
需要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药占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趋势。
实际床位数:本月实际床位数为XXX个,床位使用率为XX%,低于目标值85-93%。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本月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XXX 天,与去年同期相比XXX天。
2.医疗质量与安全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本月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XX%,目标值为≥85%。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本月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XX%,目标值为≥95%。
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例数:本月住院时间超30天患者例数为XXX例。
自ICU转出患者总数:本月自ICU转出患者总数为XXX 人。
3.病案质量病案总数:本月病案总数为XXX份,甲级病案率为XX%,低于目标值≥90%。
出院病历2个工作日归档率:本月出院病历2个工作日归档率为XX%,低于目标值≥95%。
4.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本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XX%,高于科室考核线。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本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XXX,高于科室考核线。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本月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XX%,达到目标值≥30%。
5.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本月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为XX%。
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外系感染发病率%:本月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外系感染发病率为XX%。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本月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XX%。
手卫生洗手依从性:本月手卫生洗手依从性为XX%,达到目标值≥95%。
手卫生洗手正确性:本月手卫生洗手正确性为XX%,达到目标值≥95%。
医疗质量主要指标统计月报表

医疗质量主要指标统计月报表
年
月
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床位使用率 床位周转次数
住院病人治愈(数)率 住院病人未愈(数)率
入院人数 出院人数 入出院诊断符合人次 入出院诊断不符合人次 住院病理检查人次 其中:与临床诊断符合人次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数)率 其中:甲级(1/甲) 乙级(1/乙)
丙级(1/丙) 转院 死亡
Hale Waihona Puke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 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 择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住院病人好转(数)率 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
非预期手术例数 两周与一个月内再住院 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 门诊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药费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三甲医院部分统计指标参考值

注:部分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1、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2、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3、平均住院日: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4、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患者占用,都应il•算在内。
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患者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6、平均开放病床数:即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7、岀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岀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査无病岀院、未治岀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冇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8、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人次数与抢救总人次数之比。
9、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诊断符合想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想者数)X100魅1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数与手术患者总人数之比。
11、CT检查阳性率:指CT检査中检岀阳性的人次数与CT检査总人次数之比。
12、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指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之比。
13、总收入: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14、药品收入: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中、西药品收入。
15、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
即(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16、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
即(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岀院人数。
17、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即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2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 目统 Βιβλιοθήκη 数急诊诊疗总例数例
急诊诊疗死亡例数
例
进入急诊抢救室总人数
人
进入急诊抢救室死亡例数
例
急诊分诊与急诊就诊患者例数比
急诊高危患者收住院比例
%
危重病人抢救例次
例次
心肺复苏例次
例次
电击除颤例次
例次
呼吸机使用例次
例次
洗胃例次
例次
临床输血例次
例次
输血大于2000ml例次
例次
临床危急值例次
例次
急诊高危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情况
门诊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诊 断
停留时间
处置转归
门诊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诊 断
停留时间
处置转归
说明:1、急诊高危患者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小于60分钟。2、我院急诊高危患者包括:
科 主 任:填报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