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复习提纲
学前卫生学总复习提纲

学前卫生学总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应试技巧:1.对于十分有把握的,直接将正确答案选出,但是要注意看清楚选项,建议把每个选项都看一下2.对于把握不够大的题,可以运用排除法,逐一将错误的答案排除。
若确实排除不了,尽量排除到只剩2个选项,这样得分的概率就是50%3.对于没有任何印象的题,也就是连排除都不会的题目,要重视第一印象,看过一遍直觉觉得哪个正确,就选那个,选后最好不要改动,除非有100%改对的把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要求在判断之前,必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题干的含义,再做判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应试技巧:1. 书写要干净、整洁,答点用序列号列出(例如:(1)……(2)……)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2.答案要求简洁明了,只答要点即可,不必展开。
3.对于不会的题目,可围绕题目稍作发挥,也按点列出。
不能留空简答题目录(1.1—第一章第一节,2.1—第二章第一节)1.1.新生儿护理应注意哪些事项?1.2.生理性黄疸如何形成,它与病理性黄疸有何区别?1.3.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1.4.什么叫“生理性腹泻”?如何处理?1.5.如何预防新生儿感染?1.6.新生儿漾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新生儿漾奶?2.1.简要回答婴幼儿泌尿系统的保育应注意些什么?2.2.开发右脑有哪些重要性?2.3.如何保护婴幼儿的眼睛?2.4.什么是“年龄别身长”、“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2.5.婴幼儿的循环系统有哪些特点?应如何保育?3.1.什么是营养素供给量?3.2.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有哪些?3.3.安排幼儿膳食应遵循哪些原则?3.4.如何培养儿童好的饮食习惯?3.5.什么叫食物致敏?3.6.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依据有哪些?3.7.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3.8.分别回答什么叫必需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强化食品、膳食纤维。
(完整版)学前卫生学复习提纲

1.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有哪些表现①情绪反应适度,自我体验愉悦②情绪积极向上③动作发展正常④认知发展正常⑤人际关系融洽⑥性格特征良好⑦没有严重心理问题2.乳牙的功用是什么①咀嚼食物帮助消化②促进颌骨发育,影响脸型及外表③有助于口齿伶俐④有利于恒牙的健康萌出,维持齿列空间3.怎样保护好儿童的牙齿①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阳光②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③预防龋齿④预防牙齿排列不齐4.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
①提供合理、营养平衡的膳食,保证膳食的多样化和搭配的合理②烹制方法应适应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喜好③讲究饮食卫生5.学前儿童睡眠的卫生要求是什么①培养儿童独自入睡的习惯②培养学前儿童按时睡眠,按时起床③为儿童制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④培养儿童正确睡眠姿势⑤做好睡前准备⑥提高警惕关注特殊状况6.水痘的表现特点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此病的传播特点:发病和初期有低热,随后出皮疹(头部面部躯干四肢) 1天后红色皮疹变为水疱 3-4天水疱干缩变为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预防:保持小儿活动室、睡眠室空气流通避免让儿童接触病人病儿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三小时7.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紫外线照射不足缺乏维生素D (乳糖蛋白质)过量摄入脂肪,脂肪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草酸植酸)每天补充的钙量不足8.幼儿园晨、午、晚检查的重点是什么一摸:是否发烧二看:精神五官皮肤三问:在家饮食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对儿童进行检查,同时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带入园9.维生素A,B,C,D的功用及主要食物来源有哪些维生素A:保护上皮组织的健全,保护眼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维持儿童生长发育,骨骼和牙齿的健康-来源:动物性食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参与糖的代谢,保证机体能量供给,保持神经、肌肉、消化、循环的正常生理功能-来源:谷类、豆类、硬果类、动物内脏、蛋类维生素B2:参与蛋白质、糖、脂肪的代谢-来源:乳类、动物肝脏、肉类、鱼类、蛋类、绿叶蔬菜、豆类、粗粮维生素C :促进细胞与细胞之间粘合物质的形成,促进铁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 -来源:蔬菜水果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母乳、晒太阳、鱼肝油10.骨折的急救原则固定,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若有大出血,先止血11.简述学前儿童眼睛特点和用眼卫生。
学前卫生学复习重点资料

第一章生理基础1儿童的骨骼特点及保育要点 1)骨骼在生长需要阳光和营养 2腕部的骨头未钙化好:不要让小儿拎国中的东西3髋部由三块骨头拼成在小儿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三块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错位。
4骨头的成分任性小易发生变形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应从小培养小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保护脊柱防止脊柱变形。
卫生保健 1 培养正确的姿势 2 合理组织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 3 全面发展动作4,保证安全防止意外伤害5 供给充足的营养 6 衣服鞋子适度宽松小儿呼吸系统特点1鼻 a 鼻腔狭窄易发生鼻堵塞 b 睡觉打鼾要检查鼻咽c 学会擤鼻涕。
2喉 a 喉炎是急症急性喉炎声音呈破竹音或犬吠声。
B 哑嗓子小儿的声带不够坚韧若不注意保护会使声带充血肿胀形成哑嗓子。
因此要注意保护小儿的嗓音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玩热了不要马上吃冷食伤风感冒药多喝水少说话。
3肺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含血量多含气量少空气混浊易患肺炎肺不张、肺淤血。
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易感染。
呼吸系统卫生保健 1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 4 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 5 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 6 保护幼儿声带呼吸运功特点 1 每次呼吸量比成人少 2 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3年龄越小呼吸的频率越快 3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1牙齿一般在 6-7 岁时出牙最迟不过一岁。
乳牙有 20 个 2 岁半全部出齐。
切牙-尖牙-磨牙先下后上出牙数=月龄-4 6 岁左右最先萌发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与乳牙交换。
岁中切牙8,9 岁侧切牙10-11 第一双尖牙11,12 尖牙12,13 第二恒磨牙。
乳牙功能咀嚼食物帮助消化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助于恒牙的健康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小儿口齿伶俐。
乳牙发育的需要阳光和营养适宜的刺激避免外伤漱口和刷牙。
卫学前教育《卫生学》期末复习提纲

卫学前教育《卫生学》期末复习提纲一、基础概念及原理1.卫生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卫生学的定义-卫生学的研究对象2.健康与疾病的定义和评价指标-健康的定义-疾病的定义-健康评价指标3.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疾病的发生过程与因素-疾病的发展规律4.卫生问题的分类及影响因素-卫生问题的分类-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二、卫生学知识与实践1.卫生常识及个人卫生-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与保持方法2.儿童卫生与发育-儿童卫生的重要性-儿童生长发育与卫生3.饮食与营养-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膳食营养与均衡饮食4.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室内外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职业卫生与工作环境5.基本医学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常见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三、卫生服务与管理1.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机构的分类-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与作用2.医疗卫生管理-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医疗资源的配置与调整3.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和目标-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与内容4.卫生教育与宣教-卫生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卫生宣教的方法和效果评价四、卫生法律与伦理1.卫生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卫生法律的定义和范围-卫生法律的基本原则2.卫生法律的具体内容-个体卫生权与卫生义务-传染病防控法律规定3.医学伦理与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生命伦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五、卫生学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1.卫生学调查的基本方法-统计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方法2.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卫生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常用的卫生统计学指标3.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卫生学研究的步骤和流程以上是卫学前教育《卫生学》期末复习的提纲,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上述知识点,可以对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对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儿学前卫生学》辅导绪论部分绪论部分需要弄清得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学前卫生学:就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与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与增进学前儿童健康得一门科学,也就是幼儿师范学校得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得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得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
做好学前儿童得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得健康水平,就是学前教育得重要内容,也就是学前卫生学得主要任务。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人体得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瞧,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
二、人体基本结构(这就是本章重点)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掌握这四个概念:●细胞:就是人体结构得基本单位,也就是进行生理活动得功能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与功能相似得细胞与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得组织。
根据组织得形态与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得分布与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得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得功能。
书p3-5)●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对照课本5页图,了解人体主要器官得名称、位置)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得多个器官构成。
(下一章我们要具体学习人体八大系统) 三、人体功能得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就是相互联系得。
一方面,体液调节(如内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一方面,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得功能。
四、人体得化学成分(了解)四种含量最高得:氢、碳、氧、氮。
五、人体得新陈代谢。
概念: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自我更新得过程。
包括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两方面。
简单地说:同化作用就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生物体得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就是分解生物体得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得要点:●人体八大系统得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得特点●保育要点。
学前卫生学复习提纲

学前卫生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 2 分,共40 分)三、判断题改错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五、论述题(共10分)1.幼儿八大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1)运动系统的特点:A.骨骼:①幼儿的骨骼处在骨化的过程中②骨骼弹性大、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但硬度小,受压力时易弯曲变形;B.关节:①伸展性及柔韧性超过成人②牢固性较差C.肌肉:①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②肌肉灵活性、协调性较差③大肌肉发展早、小肌肉发展晚(2)呼吸系统的特点:①鼻: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鼻腔狭窄,易感染,易发生鼻堵,引起呼吸困难;②咽: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易引起中耳炎;③喉:血管和淋巴结丰富,喉腔、声门较狭小,易感染引起呼吸困难;声带短而薄不够坚韧发音时间不宜过长;④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易出现感染,并引发呼吸道阻塞;⑤肺:肺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肺的弹性差,肺泡数量减少;肺含血多,含气少,气体交换能力较弱;⑥呼吸运动:新陈代谢快,需氧量大,但肺容量小,呼吸频率快;以腹式呼吸为主(3)循环系统的特点:①心脏:新陈代谢旺盛,需求大,故心率快。
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年龄越小,心脏的节奏性越不稳定;心脏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于成人;②血管:动脉血管弹性好,血管内径大,血液流动阻力小,血压低,且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年龄越小,血管壁越薄,血管弹性越好;血管比成人短,循环一周的时间也比成人短;③血液:血小板含量低,凝血时间长。
年龄越小血液相对比成人越多,血液总量增加也快;④淋巴系统:淋巴组织发育旺盛;但是淋巴结的屏幕功能较差,感染易于扩散。
(4)消化系统的特点:①口腔: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学前儿童乳牙已经全部萌出,但是牙釉质薄,牙本质密度低,容易被酸腐蚀患龋齿;②胃:学前儿童的胃容量小,胃蠕动慢,胃液中消化酶含量较成人低,故消化能力弱;③肠:学前儿童小肠总长度相对比成人低,小肠壁通透性好;肠道肌肉组织发育差,肠蠕动能力差,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时间长,一方面提高了食物被吸收的概率,另一方面也容易发生便秘;婴儿体内脂肪少,小肠在腹腔中固定差,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④消化腺:学校儿童胰腺发育尚未完善,胰腺组织中血管、缔结组织丰富,实体细胞少。
00385《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旧版,仅供参考)

学前卫生学 00385一、名词解释:1. 婴儿抚触—“皮肤饥渴”不解除,新生儿会有烦躁不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2. 头尾规律—在体格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发育的比例是不同的。
即从胎儿时一个大的头颅(占身长的1/2 ),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双腿,发育到成人时较小的头颅(占1/8 ),较短的躯干和较长的双腿,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部只增大了一倍,而躯干却增大了两倍,上肢增长了三倍,下肢增长了四倍。
3.同化作用—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各种营养,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同时吸入氧气,构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4.异化作用—机体不断分解这些营养物质,并且释放能量,供各种生物活动所需,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派出体外。
5.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
人体中存在量极少,低于人体体重0.01% 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每日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来说必不可少。
6.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戴娇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
7.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因食物过敏,如牛奶、羊奶、鱼、虾、蛋、等,可因灰尘、羊毛、化纤等引起。
8.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是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
9.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0.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11.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触一次就和容易使免疫力再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叫加强免疫。
卫学前教育《卫生学》期末复习提纲

学前教育《卫生学》期末复习提纲一、生长、发育、骨龄的概念;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和增大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骨龄是指骨骼的年龄二、学前期各年龄阶段的划分;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7岁)三、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有不均衡性,但统一协调2.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3.生长是有一定程序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4.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5.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育密切联系四、胎儿致畸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生活方式、季节与气候因素、社会环境、环境污染)五、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评价指标(形态、生理功能、心理指标)1.形态:身高、体重、头围、胸围2.生理:心率、脉搏、血压、肺活量、呼吸频率、握力、拉力、背肌力...3.心理:智力发展正常、既有良好的情绪特征、个性特征良好、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没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六、心理健康的概念;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七、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智力正常、情绪愉快稳定、意志坚定、热爱学习求知欲强、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行为统一协调、性格特征良好、自我意识良好八、遗尿症、孤独症、多动症的表现特点;遗尿症:白天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或者入睡后不自主排尿,常发生于夜间相对固定的时间,上半夜较多,又是一夜数次,甚至午睡也尿床。
睡眠昏沉难以唤醒,醒后不知。
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多动症: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感知觉及认识障碍、学习困难、轻微的神经系统缺陷先天性缺陷九、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与预防矫治措施;原因:家庭教育不当、疏泄情绪保护自己、模仿口吃的主要原因;发音障碍、伴随动作、心理异常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协同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区别性原则塑造和矫正相结合原则十一、营养素、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的概念;营养素是指能够维持和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要的各种食物所包含的营养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卫生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 2 分,共40 分)三、判断题改错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五、论述题(共10分)1.幼儿八大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1)运动系统的特点:A.骨骼:①幼儿的骨骼处在骨化的过程中②骨骼弹性大、柔韧性好、可塑性强,但硬度小,受压力时易弯曲变形;B.关节:①伸展性及柔韧性超过成人②牢固性较差C.肌肉:①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②肌肉灵活性、协调性较差③大肌肉发展早、小肌肉发展晚(2)呼吸系统的特点:①鼻: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鼻腔狭窄,易感染,易发生鼻堵,引起呼吸困难;②咽: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易引起中耳炎;③喉:血管和淋巴结丰富,喉腔、声门较狭小,易感染引起呼吸困难;声带短而薄不够坚韧发音时间不宜过长;④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易出现感染,并引发呼吸道阻塞;⑤肺:肺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肺的弹性差,肺泡数量减少;肺含血多,含气少,气体交换能力较弱;⑥呼吸运动:新陈代谢快,需氧量大,但肺容量小,呼吸频率快;以腹式呼吸为主(3)循环系统的特点:①心脏:新陈代谢旺盛,需求大,故心率快。
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年龄越小,心脏的节奏性越不稳定;心脏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于成人;②血管:动脉血管弹性好,血管内径大,血液流动阻力小,血压低,且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年龄越小,血管壁越薄,血管弹性越好;血管比成人短,循环一周的时间也比成人短;③血液:血小板含量低,凝血时间长。
年龄越小血液相对比成人越多,血液总量增加也快;④淋巴系统:淋巴组织发育旺盛;但是淋巴结的屏幕功能较差,感染易于扩散。
(4)消化系统的特点:①口腔: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学前儿童乳牙已经全部萌出,但是牙釉质薄,牙本质密度低,容易被酸腐蚀患龋齿;②胃:学前儿童的胃容量小,胃蠕动慢,胃液中消化酶含量较成人低,故消化能力弱;③肠:学前儿童小肠总长度相对比成人低,小肠壁通透性好;肠道肌肉组织发育差,肠蠕动能力差,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时间长,一方面提高了食物被吸收的概率,另一方面也容易发生便秘;婴儿体内脂肪少,小肠在腹腔中固定差,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④消化腺:学校儿童胰腺发育尚未完善,胰腺组织中血管、缔结组织丰富,实体细胞少。
故学前儿童消化脂肪、蛋白质的能力渐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学前儿童肝解毒功能差胆汁中胆盐较少,消化脂肪的能力差,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
(5)泌尿系统的特点:①肾:学前儿童肾相对比成人大,肾小管短,肾功能差,重吸收、尿浓缩能力较差,年龄越小,尿量越多;②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弹性差,容易发生尿梗阻,诱发感染;③膀胱:容量小,肌肉组织及弹性差,储尿功能差,年龄越小排尿次数越多;④尿道:尿道较成人较短,尤其是女孩,女孩尿道接近肛门,容易被污染,细菌上行致尿道感染。
(6)内分泌系统的特点:①脑垂体: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等重要功能,可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②甲状腺:学前期若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发呆小症(又称克汀病)③胰岛: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机体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重要激素。
(7)神经系统的特点①神经系统发育迅速②容易兴奋,容易疲劳③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④脑的耗氧量大⑤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8)感觉器官的特点:①眼睛:幼儿眼睛发育不成熟,眼球前后径较短,多为生理性远视,6岁左右从远视逐渐变为正视;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②耳:学前儿童听觉较成人敏锐,对噪音更加敏感,耳咽管较短,管胫宽,易患中耳炎:③鼻:具有非常敏感的嗅觉④舌:具有敏感的味道识别能力和味觉偏好⑤皮肤:保护机能较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2.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其评价(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几个常用的评价指标)(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按一定的程序进行②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③生长发育存在不平衡性④生长发育存在差异性(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营养体育运动和劳动生活制度疾病环境(3)几个常用的评价指标:①体格指标及测量②生理功能指标③生化指标④心理行为发育指标3.幼儿心理卫生(1)心理卫生的概念(各阶段幼儿的心理卫生及重点、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A.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各阶段幼儿的心理卫生及重点(1)乳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三大训练”有益于心理卫生对乳儿进行感官、动作、言语三大训练,对促进其生理功能迅速提高和心理活动健康发展都大为有益。
让乳儿饱尝母爱(2)婴幼期儿童的心理卫生断奶的心理卫生问题、训练孩子自己控制大小便的心理卫生问题、逗着孩子玩的心理卫生问题(3)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要让孩子摆正在家庭中的地位、让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温暖、正确对待和处理幼儿口吃和遗尿症等疾病、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支持孩子多做游戏、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C.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①学前儿童的气质和个性特征②儿童的发育水平③学前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④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⑤托幼机构因素⑥社会因素中的媒体因素D.幼儿常见的几种心理卫生问题:1)恐惧症表现:对特定的事物或情景产生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原因:A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B共鸣性的学习C受恐吓的结果矫治:A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B禁止恐吓威胁儿童,禁止看恐怖影视、图片C培养儿童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D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矫治2)焦虑症表现:以惶恐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这种恐惧并没有具体的指向性。
焦虑症患者常有一种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原因:A不良的环境C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B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如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
矫治:A给幼儿提供心理支持,平时多关心幼儿,倾听幼儿的倾诉,了解幼儿的需要B鼓励幼儿多与同伴玩耍、多交朋友,注意培养幼儿的积极健康情绪及抗挫折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健康人格C改善环境和教育方式。
3)夜惊表现: 入睡后不久,突然坐起来,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极为惊恐。
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症状。
难以唤醒或哄他安静下来。
数分钟后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原因:A心理因素——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惩罚;睡前看了惊险的电视,听了情节紧张的故事B环境因素——室温过高、空气污浊,手压胸口,晚餐过饱。
C生理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细胞发育不完善。
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
矫治:A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情绪紧张B改变不良环境。
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C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4)梦魇表现:是指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
多见于学前期儿童原因:A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有尚未解决的内心矛盾冲突B躯体患病(上呼吸道感染、肠寄生虫病)C睡眠和饮食习惯不良矫治:A消除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B及时治疗躯体疾病C生活有规律5)睡行症又称夜游症、梦游症表现: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或做些机械动作。
表情呆滞,神态迷惘,步态不稳,难以唤醒。
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左右,然后上床入睡或睡在别处。
醒后完全遗忘原因:A与儿童大脑皮质抑制功能不完善有关,身体疲劳、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是主要诱因B与机体疾病也有关系C家庭遗传矫治:A功能性的,不需进行特殊治疗。
B对经常发作的,要求助医生。
C非功能性的,要消除引起紧张、恐惧的各种因素,避免过度疲劳,不要在儿童面前谈论梦游情况,发作时应予以保护6)语言发展迟缓表现:儿童口头表达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如果两岁左右的儿童人不能理解生活中常有的言语指令,或说话含糊不清,词汇贫乏,语言表达,让别人难以理解其意思时,可认定为语言发育迟缓。
原因:①生物因素,大脑发育迟缓、脑瘫,缺乏语言的刺激环境②心理因素,过分溺爱剥夺了婴儿练习说话的机会③社会因素,多种语言刺激干扰婴幼儿的语言学习矫治:①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幼儿发音不准或不流畅时,大人不要指责和制止②让幼儿在放松状态下学习发音,如说儿歌,讲故事,唱歌③成人和幼儿说话时语调要平缓,吐字要清楚7)遗尿症表现:儿童到五岁后,经常性的尿床,称遗尿症原因:①大脑功能发育不全②体内控制尿液浓缩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③没有进行夜间排尿训练或训练不当④其他因素,如幼儿膀胱容量小,精神压力大,睡前大量饮水等矫治:①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②对幼儿尿床不要批评、指责,给幼儿压力8)多动症(脑功能轻微失调、儿童注意缺陷伴多动性障碍)表现: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
原因:①遗传因素④其他因素,如感染、铅中毒⑤饮食因素②神经-生物因素多动症患儿的神经传导系统有障碍,脑抑制功能不足③社会-心理因素,教育不当、家庭环境不好等均可成为该病诱因。
矫治:①教育是治疗儿童儿童多动症的主要方法②心理治疗--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
③药物治疗--治疗此病的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等,但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为常用药品。
④饮食疗法--首先应控制含有甲基水杨酸盐的食物;其次要控制含有调味剂,如辛辣食物、含人工色素的食物等。
9)感觉系统失调表现:在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运动觉得方面出现传递通路障碍,使机体无法顺利接收、解释各种信息,并作出反应。
比如触觉障碍、平衡障碍、语言障碍、视觉空间障碍、身体不协调原因:①胎儿期发育不良②缺少适当的刺激和锻炼③锻炼机会被剥夺矫治:进行大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各种感觉器官的统合能力10)孤独症(自闭症)表现: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原因:①遗传的因素②器质性病变③环境因素矫治:①音乐疗法②行为疗法③感觉统合训练④家庭疗法(2)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目标和任务、原则、操作要点、幼儿一日心理生活制度、心理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心理卫生档案)(1)目标:使幼儿和教师、保育员、园领导等工作人员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发挥,促进他们之间形成积极的心理互动,使他们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心理生活愉快且稳定。
(2)任务:a.关注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b.增进幼儿健康,养成健康安全的生活习惯和态度(3)原则:发展和优先防重于治、活动性、累计成功、家园合作(4)操作要点a.在新生入园前,教师就要和每个幼儿建立最初的情感b.教师要记住每个幼儿的姓名c.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处于心理困境的幼儿d.要允许幼儿犯错误e.教师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幼儿f.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与幼儿平等相待g.教师每天都要与每个幼儿有肯定性的接触h.教师要对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i.教师不要对幼儿发火j.教师在幼儿面前应时刻保持抖擞的精神和愉快的心情k.让每个幼儿都有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l.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持之以恒m.应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融合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去n.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经验的逐渐积累而形成的o.坚持发展优先和防重于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