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 统计整理练习题与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名词解释数据分组次数分布 (频数分布) 单变量分组组距分组组距组限组中值次数(频数)频率向上累积频数(或频率)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统计表二、填空1.每个组只有一个变量值的分配数列叫________,各组组距不相等的组距列叫________。
2、在组距数列中,说明总体单位数值变化界限的数值称为_____ ,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_________。
3、在变量数列中,各组单位数称_______,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称________。
4、数据分组的原则有和____________。
5、对总体进行统计分组关键在于。
三、选择1.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 ( )。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组中值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 )A.统计表的横行标题 B.统计表的纵栏标题 C.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D.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3.数据整理的步骤一般为()()()()()()。
(排序)A.数据的预处理 B.编制统计数列和统计表 C.选择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D.数据汇总E.计算和汇总 F.统计复查4.下列各项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企业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月收入分组E.企业按年产值分组 F.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5.构成分配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组数的多少 B.各组组距大小 C.统计分组 D.各组标志值的大小E.各组次数大小 F.分配在各组的单位数6.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它是由()()()()()构成的。
A.总标题B.纵栏标题C.横行标题 D.主词E.指标数值 F.宾词第四章指标一、名词解释总体单位总数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指标算术平均数权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二、简答1、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概念、特点。
统计调查与整理(调查部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及其答案一、填空题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等。
2.典型调查有两类:一是;二是。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4.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和。
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6.询问调查具体包括、、、等。
7.访问调查的方式有、。
8.邮寄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有、、三种。
9.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观察可分为和。
10.调查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1.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其质量评价标准为、、、、、。
二、单项选择题1.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4.以下哪种场合宜采用标准式访问( )。
A居民入户调查B座谈会C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D观察法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6.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7.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8.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C简单表和复合表D简单表和一览表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

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
①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②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③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④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
① 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② 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③ 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④ 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①小于1②等于1③大于1④不等于14、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 )。
① 组距=<上限-下限)÷2 ② 组中值=<上限+下限)÷2③ 组中值=<上限-下限)÷2 ④ 组限=组中值÷25、就某一变量数列而言,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
①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②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③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④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
b5E2RGbCAP① 490 ② 500 ③ 510 ④ 5207、变量数列是< )。
①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② 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③ 按数量标志或质量分组的数列④ 组距式数列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① 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② 确定组距③ 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④ 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9、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
① 开口组② 闭口组③ 等距数列④ 不等距数列p1EanqFDPw10、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
则< )。
DXDiTa9E3d① 55在第一组② 65在第二组③ 65在第三组④ 75第三组RTCrpUDGiT11、某同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
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一、填空1.统计表从内容上看,是由()和宾词两部分构成的。
2.主词是统计表要说明的();宾词是用来说明主词的()。
3.统计表通常有一定格式,统计表各部位的名称分别是()、横行标题、纵栏标题、()。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和划分各组界限,统计分组法是统计资料________阶段的基本方法。
5.统计表按主词的分组情况,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
6、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________,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________。
7. 各组频数与组距之比称为__________,频数分配数列按照数量标志分组可以得到__________ 。
8.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每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________分组。
9. 变量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和()。
对于连续变量,恰是某一组限的数据应按照____的原则归入相应的组别。
10.若采用异距分组,_______反映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2.在频数分布图中,()标示为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变量值。
11.绘制直方图时,对于___变量和定序变量的分组,矩形的宽度是没有意义的。
6.u型曲线的特征是_______。
12.实际收入分配情况则由洛仑兹曲线表示,一般表现为一条下凹的弧线,下凹程度愈大,收入分配(),反之,则收入分配()。
13.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所涉及的资料是( C )。
A.原始资料B.次级资料C.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D.统计分析后的资料2. 单项数列分组通常只适用于( ) 的情况。
A.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B.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大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D.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小4.以一、二、三等品来衡量产品质地的优劣,那么该产品等级是()。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7. (B )的数列属于连续型变量数列。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
P70-75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二、判断题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 )P74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解析】当组×)(2010.01)P71【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 【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P72【解析】对于连续型变量,一般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对于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个数较多,并且变动幅度较大时,应该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对于变量值较少的离散型数据,一般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
统计学练习(内)2013答案

第三章统计整理1、某生产车间2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1 36 49 42 32 25 30 46 29 34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解: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4.1某空调厂2003年产量资料如表4—1所示。
的单位成本计划降低5.2%,实际降低6.4%。
试运用各类相对指标对该厂2003年的空调生产情况进行分析。
解:该厂空调总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10%,其中窗式空调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02.22%;柜式空调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33.33%;空调生产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比为98.73%。
2003年空调总产量66万台,其中窗式占69.70%,柜式占30.30%,窗式产量与柜式产量比为2.3:1;空调总产量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26.92%,其中窗式空调产量增长9.52%,柜式空调产量增长100%。
空调总产量已经达到国家重点企业产量的68.75%,其中窗式、柜式空调产量分别达到国家重点企业产量的69.7%与66.7%;资金利润率为18.02%.第5章 数据的分布特征的测度5.1 某百货公司6月份前6天的销售额数据(万元)如下: 276 297 257 252 238 310计算该百货公司这6天的日销售额的均值、中位数、众数、四分位数。
解:67.2716310238252257297276=+++++==∑nx x i(万元)排序:238 252 257 276 297 310不存在O U L M 25.300 Q 5.248Q 5.266===e M解:2000年甲种自行车的平均单位成本=210*0.4+230*0.45+250*0.15=225 (元/辆)5.3已知某集团下属各企业的生产资料如下:试计算该集团生产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解:列表计算如下该集团生产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57.103420435==∑∑=xm m X5.4 某电子产品某电子产品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表:试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工人日产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判断该分布数列的分布状64.84848660428001121332211===++++++=∑∑==ni ini iinnn f f xf f f f x f x f x f x x60=L 70=U 260=f1401=-f 1501=+f 10=i代入公式65.2173910)150260()140260(15026070)()(111=⨯-+---=⨯-+---=+-+i f f f f f f U M o651026020026607021=⨯--=⨯--=+∑i f S fU M mm e651026020026606021=⨯-+=⨯-+=-∑i f S fL M m m e5.5 一位投资者持有一种股票,2001-2004年的收益率分别为4.5%,2.1%,25.5%和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章统计整理练习题与答案
第 3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
1、统计整理的主要对象是( B )
A、次级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技术参考资料
2、统计分组时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B )
A、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将总体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3、进行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B )。
A.划分各组组限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各组组距
D.计算各组组中值
4、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5、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C )。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
C.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
6、某连续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C )。
A.120
B.215
C.230
D.185
7、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B )
A、正比
B、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8、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D )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9、等距分组适合于( B )
A、一切变量
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
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
10. 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
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 D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C )
A.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各组单位数
D.总体单位数
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D )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
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
13、主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 B )
A、简单表
B、分组表
C、复合表
D、调查表
14、变量数列是( A )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15.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 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 )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16.对某班学生进行以下分组,这是( B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体系 C.复合分组体系 D.以上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
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BE )。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
2.正确的统计分组应做到( AC )。
A.组间有差异 B.各组应等距 C.组内属同质
D.组限不应重叠 E、不应出现开口组
3.下列(BCDE )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人口按民族分组
C.人口按地区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4、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D )。
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B.家庭按人口多少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
E.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5、构成频数分布表的基本要素是( AD )。
A.各组的组别
B.组限
C.组中值
D.分配在各组的次数
E.组距
6、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0元以下、3000~4000元、4000~6000
元、6000~8000元、8000元以上等5个组。
这一分组( BDE )。
A.是等距分组
B.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
C.末组组中值为8000元
D.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E.某职工工资6000元,应计在6000~8000元组内
7、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 BC )。
A.各组频率大于1
B.各组频率大于或等于0
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D.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E.各组频率之和大于0
8.统计表从构成形式上看,一般包括( ABCD )。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数字资料 E.调查单位
)。
D.等距数列 E.异距数列
10.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可分为( ACD )。
A.简单表 B.一览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E.单一表
三、判断题
1.无论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都可以编制单项数列。
(X )
2.凡是将总体按某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都是变量数列。
( X )
3.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根据是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
4.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正好等于相邻两组的上下限值时,一般将此标志值归为作为上限的一组。
( X )
5.统计表的主词栏是说明总体各项统计指标的。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7.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四计算题
3.某电脑公司上月的销售额如下表:
60 72 60
73
62
74
65
75
66
76
65
76
67
76
70
76
71
77
78 86 78 87 79 88 79 89 80 89 82 90 83 91 84 92 84
92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适当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
答:(1)编制分布数列
第1
第2步,按照经验公式确定组数 确定组数为7组。
第3步,确定组距,
第4步,确定组限。
以60为最小组的下限,其他组限利用组距依次确定。
第 5步,编制频数分布表
结果见下表:
557.432/7=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