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作业
化工原理 第三章作业答案

1、拟采用降尘室回收常压炉气中所含的球形固体颗粒。
降尘室底面积为10m 2,宽和高均为2m 。
操作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为0.75kg/m 3,粘度为2.6×10-5Pa ·s ;固体的密度为3000 kg/m 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3 m 3/s 。
试求:1)理论上能完全捕集下来的最小颗粒直径;2)粒径为40μm 的颗粒的回收百分率;3)如欲完全回收直径为10μm 的尘粒,在原降尘室内需设置多少层水平隔板?解:1)在降尘室中能够完全被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3.0103===bl V u s t m/s由于粒径为待求参数,故需采用试差法。
假设沉降在层流区,则可用斯托克斯公式求最小颗粒直径,即()μm 1.69m 1091.681.930003.0106.2181855min =⨯=⨯⨯⨯⨯=-=--g u d s t ρρμ 核算沉降流型 Re t 598.0106.275.03.01091.655min =⨯⨯⨯⨯==--μρt u d原设在层流区沉降正确,求得的最小粒径有效。
2)40μm 颗粒的回收百分率假设颗粒在炉气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在气体的停留时间内颗粒的沉降高度与降尘室高度之比即为该尺寸颗粒被分离下来的分率。
由于各种尺寸颗粒在降尘室内的停留时间均相同,故40μm 颗粒的回收率也可用其沉降速度u't 与69.1μm 颗粒的沉降速度u t 之比来确定,在斯托克斯定律区则为回收率= u't / u t =(d'/d min )2=(40/69.1)2=0.335即回收率为33.5%。
3)需设置的水平隔板层数由上面计算可知,10μm 颗粒的沉降必在层流区,可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沉降速度,即()()352621029.6106.21881.93000101018---⨯=⨯⨯⨯⨯⨯≈-=μρρg d u s t m/s所以 69.4611029.610313=-⨯⨯=-=-t s blu V n ,取47层隔板间距为042.014721=+=+=n H h m核算气体在多层降尘室内的流型:若忽略隔板厚度所占的空间,则气体的流速为75.0223=⨯==bH V u s m/s ()()m 082.0042.022042.02424=+⨯⨯=+=h b bh d e 所以 Re 1774106.275.075.0082.05=⨯⨯⨯==-μρu d e即气体在降尘室的流动为层流,设计合理。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作业

1.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答: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按照规定的顺序把毛坯变成零件的全部过程。
2.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什么?如何划分?答:基本单元是工序。
根据工人、工作地和工件三不变加上连续完成序划分。
3.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工位和走刀?答: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安装是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刀具和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部分内容。
工位是指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加工。
走刀是指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内容。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指导思想。
答:(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
(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5.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答: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如下表:项目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量、大批生产加工对象不固定、经常换周期性地变换固定不变机床设备和布置采用万能设备,按机群式布置采用万能和专用设备,按工艺路线成流水布置或机群式布置广泛采用专用设备,全按流水线布置,广泛采用自动线夹具非必要时不采用专用夹具广泛使用专用夹具广泛使用高效能的专用夹具刀具和量具通用刀具和量具广泛使用专用刀、量具广泛使用高效率专用刀、量具毛坯情况用木模手工制造,自由锻,精度低金属模、锻模,精度中等金属模机器造型、精度铸造、模锻、精度高安装方法广泛采用划线找正等方法保持一部分划线找正,广泛使用夹具不需划线找正,都用夹具尺寸获得方法试切法调整法用调整法、自动化加工零件互换性广泛使用配刮一般不用配刮全部互换,可进行选配工艺文件形式过程卡片工序卡片操作卡及调整卡工人平均技术水平高中等低生产率低中等高成本高中等高6.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它的作用是什么?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答:加工工艺规程是一个反映了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写成的、用来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
第3章 作业答案

第3章 单元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 的阶差分是( C )t X k A Bkt t t k X X X -∇=-11kk k t t t k X X X ---∇=∇-∇C D111kk k t t t X X X ---∇=∇-∇1112k k k t t t X X X ----∇=∇-∇2. MA(2)模型,则移动平均部分的特征根是( A )121.10.24t t t t X εεε--=-+A , B ,10.8λ=20.3λ=10.8λ=-20.3λ=C , D ,10.8λ=-20.3λ=-10.8λ=-20.2λ=3. AR(2)模型,其中,则( B ) 121.10.24t t t t X X X ε--=-+0.04t D ε=t t EX ε=A B 00.04C D0.140.24. 若零均值平稳序列,其样本ACF 和样本PACF 都呈现拖尾性,则对可能建立( B{}t X {}t X )模型。
A. MA(2)B.ARMA(1,1)C.AR(2)D.MA(1) 5. 对于一阶滑动平均模型MA(1): ,则其一阶自相关函数为( C )。
15.0--=t t te e Y A. B. C. D. 5.0-25.04.0-8.06. 关于平稳时间序列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B )A. 可以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序列值进行精确预测。
B. 当前观测序列时间为t,MA(q)模型对大于t+q 时间点序列值的预测值恒为常数。
C .自相关系数具有非唯一性,偏自相关系数不具有非唯一性 D .均值非平稳的序列,可以通过对数变换将其变成平稳的。
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延迟算子的性质,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有 ( AD )A B10=B n-=(1-)tt n tx x B x -C∑=-=-ni n in nnB C B 0)1()1(D 对任意两个序列和,有{}t x {}t y 11()t t t t B x y x y --+=+2. ARMA 模型可逆性条件是( CD )A 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B 的根都在单位圆内 ()0t B εΦ=()0B Θ=C 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D 的根都在单位圆外 0=Θt B ε)(()0B Θ=3. 关于平稳可逆的ARMA 模型的序列预测问题,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ABCD )A12(|,,,)(0)t l t t t t lE x x x x x l +--+=≤ B12ˆ(|,,,)()(0)t l t t t t E x x x x xl l +--=>C 12(|,,,)(0)t l t t t t lE x x x l εε+--+=≤ D12(|,,,)0(0)t l t t t E x x x l ε+--=> 4. 对平稳时间序列模型矩估计方法评价正确的是 ( BCD )A 估计精度高B 估计思想简单直观C 不需要假设总体分布D 计算量小5. 下列属于模型优化方法的有( ABC )A 残差方差图定阶法B F 检验定阶法C 最佳准则函数定阶法D 最小二乘估计法 6. 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 A AR 模型总是可逆的B 平稳MA 模型的均值就等于模型的截距项参数C 偏自相关系数用来描述时间序列值间的直接影响D 只要ARMA 模型的AR 部分的系数的绝对值和小于1,该模型一定平稳。
钢结构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腹板下口的压应力: 腹板下口的压应力:
M 11.76 ×106 σf下 = ⋅ xo = ×144.48 = 93.82 Mpa < 160Mpa 4 I 1811×10
σf βf 93 .82 2 2 +τ = + 43 .75 = 104 .3Mpa < 160 Mpa 1 .0
533.35 × 103 < 60 h f = 480 mm (满足 ) lw1 = = 298mm >8 h =64 mm且 > 40 mm (满足 ) f 2.3 N3 N1 = a1 N − = 0.67 ×1000 − = 533.35 KN 2 2
N3 273 .3 N 2 = a2N − = 0.33 × 1000 − = 193 .35 KN 2 2
'
σ
' 拉
M ' 120 ⋅ F 6548.4 = ⋅x = × 200 145.43 = ⋅F ( - ) 4 4 I 1955.7 ×10 1955.7 ×10
Q
σ
' 2 拉
+ 3τ
'2
≤ 1 .1 ⋅ f t w
2 2
6548.4 9085.5 ∴ ⋅ F + 3× ⋅ F ≤ 1.1× 185 4 4 1955.7 × 10 1955.7 × 10 ∴ F ≤ 267.9 KN
2 2 I = 0 .56 × 15 × 21 .2 14 .45) + 0 .56 × 13 .8 × 200- .45) + 14 ( - (
2 × 0 .56 × 20 3 + 2 × 0 .56 × 20 × 14 .45 10) = 1811 cm 4 ( - 2 12
第三章作业题答案或说明

Fn (min) = 1.7 + 2.0 − 1 4.0 − 1 + ≈2 3.98 3.98 × 15.8
思考 1: 请同学验证该顺序的正确性? 思考 2: 可有简单的方法直接判断放大器次序? 说明: 噪声系数级联公式中,噪声系数和功率增益都是比例数,因此一定要先把 dB 数转换为 比例数。功率比例数和 dB 数之间的转换关系为:dB 数=10log(比例数)。 3-5.
GT =
G0 ω 1+ ω c
2n
其中, G0 为直流功率增益,也称通带功率增益, ωc 为该低通滤波器的 3dB 带宽, n 为滤波 器的阶数。转换功率增益也是网络分析仪在 50Ω端口阻抗条件下( RS = 50Ω, RL = 50Ω )测 量的散射参量 S 21 的幅度的平方,
2
Rin 2 Rin = Gv ≈ α Gv RL RL
2
也就是说,在较低的频率下,输入阻抗中电抗的影响因远小于电阻影响而可忽略,同时输入 阻抗中电阻近似和频率无关,则工作功率增益和工作电压增益 dB 数之差近似为一常数,两 者近似可以相互替换。换句话说,由于工作电压增益很容易很方便地测量获得,而低频下工 作功率增益和工作电压增益之间有简单的关系, 所以在低频下可以采用工作功率增益作为功 率增益的定义,但这种方便性在高频下并不成立,因为高频测量时,测量仪器的寄生参数将 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不可估量的误差, 工作功率增益和工作电压增益之间也没有简单的和频率 无关的关系,因而是不常用的,而常用的转换功率增益在高频下的测量(通过网络分析仪) 却可以做到足够精确。 额定功率功率似乎并不常用, 然而在噪声系数级联公式中, 每个级联网络的功率增益却 恰好就是额定功率增益。显而易见,三个功率增益并不相同,其中转换功率增益是最小的,
生物药物分析第三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中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家兔体内的方式是A.静脉注射B.动脉注射C.腹腔注射D.灌胃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家兔体温升高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结果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所以答案为A。
2、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若再想供热原检查用,则至少应休息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48小时方可再供热原检查用。
所以答案为D。
3、细菌霉内素检查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所以答案为B。
4、下列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每批鲎试剂的灵敏度须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复核B.凝胶法的原理是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C.抗生素类药物因具有抗菌活性,不能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D.凝集反应的温度规定为37℃±1℃E.凝集反应的时间规定为60分钟±2分钟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抗生素类药物可以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
所以答案为C。
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A.鲎试验法B.临床检查法C.生物效应法D.家兔热原试验法E.放射性检验法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鲎试验法。
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工程热力学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作业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3-1 一辆汽车 1 小时消耗汽油 34.1 升,已知汽油发热量为 44000kJ/kg ,汽油密度 0.75g/cm3 。
测得该车通过车轮出的功率为 64kW ,试求汽车通过排气,水箱散热等各种途径所放出的热量。
解: 汽油总发热量Q = 34.1×10-3m3 ×750kg/m3 ×44000kJ/kg =1125300kJ汽车散发热量Qout = Q-W ×3600 = (1125300-64×3600)kJ/h = 894900kJ/h3-2 气体某一过程中吸收了 50J 的热量,同时,热力学能增加 84J ,问此过程是膨胀过程还是压缩过程?对外作功是多少 J ?解 取气体为系统,据闭口系能量方程式 Q = ΔU +WW = Q -ΔU = 50J -84J = -34J所以过程是压缩过程,外界对气体作功 34J 。
3-3 1kg 氧气置于图 3-1 所示气缸内,缸壁能充分导热,且活塞与缸壁无磨擦。
初始时氧气压力为 0.5MPa ,温度为 27℃,若气缸长度 2l ,活塞质量为 10kg 。
试计算拔除钉后,活塞可能达到最大速度。
解:由于可逆过程对外界作功最大,故按可逆定温膨胀计算:w = RgT ln V2/ V1 = 0.26kJ/(kg •K)×(273.15+ 27)K图3-1 图3-2×ln(A×2h)/ (A×h)= 54.09kJ/kgW =W0 + m'/2*Δc 2 = p0(V2 -V1)+ m'/2*Δc 2 (a )V1 =m1RgT1/ p1=1kg×260J/(kg•K)×300.15K /0.5×106Pa = 0.1561m3 V2 = 2V1 = 0.3122m3代入(a)c2 = (2×(54.09J/kg×1kg×103-0.1×106Pa×0.1561m3)/10kg)1/2= 87.7m/s3-4 有一飞机的弹射装置,如图 3-2,在气缸内装有压缩空气,初始体积为 0.28m3 ,终了体积为0.99m3,飞机的发射速度为61m/s ,活塞、连 杆和飞机的总质量为 2722kg 。
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 传质分离过程3-2 正戊烷(T b = 36.1℃)和正己烷(T b = 68.7℃)的溶液可以认为是理想溶液,已知两个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汞压差计示数,mm )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正戊烷 0.2321065852.6lg 01+-=t p 正己烷 4.2241172878.6lg 02+-=t p 试计算该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用y-x 函数关系表示)。
解: C t b 4.5227.681.36=+= 11.30.2324.521065852.60.2321065852.6lg 01=+-=+-=t p mmHg p 128001=64.24.2244.521172878.64.2241172878.6lg 02=+-=+-=t p mmHg p 44002=91.244012800201===p p α xx y 91.1191.2+= 3-3 已知正戊烷和正己烷的正常沸点,若不用相对挥发度的概念,该二组分溶液在p = 101.3kPa 时y-x 关系如何计算,请写出计算过程。
提示:以泡点方程和露点方程表示。
3-4 乙醇和甲乙酮是非理想溶液。
已知乙醇的正常沸点是78.3℃,甲乙酮的正常沸点是79.6℃,在常压时该二组分溶液有一个最低沸点74℃,共沸组分是乙醇和甲乙酮各占50%(摩尔百分数)。
已知乙醇和甲乙酮的饱和蒸气压(汞压差计示数,mm )和温度(℃)的关系如下:乙醇 7.2221554045.8lg 01+-=t p 甲乙酮 2161210974.6lg 02+-=t p 试作出该非理想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解:设乙醇为A ,甲乙酮为B(1)求恒沸点的r74℃下:81.27.222741554045.87.2221554045.8lg 0=+-=+-=t p A mmHg p A 8.6410=80.2216741210974.62161210974.6lg 0=+-=+-=t p B mmHg p B 3.6330=∴ 184.18.6415.07605.00=⨯⨯==A A A A p x P y 总γ 20.13.6335.07605.00=⨯⨯==B B B A p x P y 总γ (2)求Margules 公式的端值常数[])(2lg 2A B x A x A B A -+=γ[])(2lg 2B A x B x B A B -+=γ[])(5.025.0184.1lg 2A B A -⨯+=[])(5.025.020.1lg 2B A B -⨯+=解得:A = 0.2934 B = 0.3167(3)求 00BA p p 取组分平均沸点 C t b 7926.794.78=+=89.27.222791554045.87.2221554045.8lg 0=+-=+-=t p A mmHg p A 8.7830=87.2216791210974.62161210974.6lg 0=+-=+-=t p B mmHg p B 2.7450=052.12.7458.78300==BA p p (4)按公式(a )求任一x A 时的γA 、γB ;并求B B A A p p γγα00/= 再按公式 AA A x x y )1(1//-+=αα求出若干组y A -x A ,列表作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什么要有I/O接口答:I/O接口电路简称接口电路。
它是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交换信息得连接部件(电路),它在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设置接口电路的目的是:(1)解决主机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时序配合和通信联络问题。
(2)解决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和匹配问题。
(3)解决CPU的负载能力和外围设备端口选择问题。
因为即使是CPU和某些外围设备之间仅仅进行并行格式的信息交换,一般也不能将外围设备直接挂到CPU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上。
因为a, CPU总线的负载能力有限。
b,外围设备的端口需选择。
此外,接口电路可实现端口的可编程功能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有那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答:为了使外围设备在CPU统一管理,调度,控制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高效,协调,可靠而有条不紊的工作,从而完成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就要规定CPU控制各个外围设备的控制策略,或叫控制方式,实际上就是CPU与外围设备信息交换方式,或数据传送方式。
(1)程序控制方式:CPU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是在程序控制下进行的。
它又可分为无条件I/O方式和查询式I/O方式。
a,所谓无条件I/O方式是指不必查询外围设备的状态即可进行传送的I/O方式。
即在此种方式下,外围设备总是处于就绪状态。
b,查询式I/O方式,也称为条件传送方式。
按查询式传送,CPU和外围设备的I/O接口除需设置数据端口外,还要有状态端口。
优缺点:查询式I/O方式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从原理上看,查询式比无条件传送方式可靠,接口电路简单,不占用中断输入线,同时查询程序也简单,易于调试。
由于查询式I/O方式是通过CPU执行程序来完成的,因此各外设的工作与程序的执行保持同步关系,特别适合于多个按一定规律顺序工作的生产机械或生产过程的控制。
但是在查询式I/O方式下,CPU要不断的读取状态字和检测状态字,不管那个外围设备是否有请求,都必须一一查询,许多次的重复查询,可能都是无用的,而又占用了CPU 的时间,效率较低。
(2)中断控制方式为了提高CPU的效率和是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以采用中断控制I/O。
在8086系统中,有两类中断,即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对I/O处理一般是采用外部中断。
中断优先级采用软件查询方式和硬件查询方式加以解决。
优缺点:采用中断方式控制就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去查询各外围设备的状态了,而是当外围设备需要请求服务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CPU响应外围设备的中断,停止执行当前程序,转去执行一个外围设备服务程序。
采用中断控制I/O方式时,只要外设外设不提出中断请求,CPU允许主程序完成控制系统设计中所指定的工作,不必循环检测各外设的状态,浪费CPUde 时间,只有应外设的请求才临时中断当前工作去为外设服务。
因此采用中断控制I/O方式解决了慢速的外设和高速的CPU之间信息交换在时间配合上的矛盾,充分利用了CPU的时间,也提高了输入输出的速度。
(3)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MA方式)DMA I/O方式是不经CPU,而在外设和存储器之间直接高速交换数据。
优缺点:DMA I/O方式克服了中断方式对要求高速数据传输场合,速度显得慢的缺点。
同时节省了时间。
某8088最大模式系统中,需要扩展8255A,8253A和DAC0832芯片各一片。
采用74LS138做译码器,若以指定分配给芯片的地址范围是:8255A FFE0H , FFE2H , FFE4H , FFE6H8253FFE1H , FFE3H , FFE5H , FFE7HDAC0832 FFF0H试设计接口扩展的地址译码电路(除74LS138外,可增加必要的其他逻辑电路芯片)。
某8088最大模式系统中,需扩展8255A四片,指定各芯片的地址范围分别是90H~93H, 94H~97H, 98H~9BH,9CH~9FH,采用74LS138做译码器,试设计接口地址译码器。
90H~93H94H~97H98H~9BH9CH~93FH模拟量输入通道中为什么要加采样保持器采样保持器的组成及要求是什么答:这要从如何保证模拟信号采样的精确度来分析。
A/D 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一次A/D 转换所需的时间称之为孔径时间。
对于随时间变化的模拟信号来说,孔径时间决定了每一个采样时刻的最大转换误差。
因此如果采样模拟信号的变化频率相对于A/D 转换速度来说是较高的话,为了保证转换精度,就要在A/D 转换之前家上采样保持电路,使得在A/D 转换期间保持输入模拟信号不变。
同时采样几个模拟信号时,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测量。
组成:采样保持器通常由保持电容、输入输出缓冲放大器、模拟开关等组成。
要求:对理想的采样保持电路,要求开关没有偏移并能随控制信号快速动作,断开的阻抗要无限大,同时还要求存储原件的电压能无延迟地跟踪模拟信号的电压,并可在任意长的时间内保持数值不变。
模拟量输出通道中为什么要加输出保持器试分析输出保持器与输入采样保持器在作用上,电路上的异同答:加保持器是将计算机送出来的该通道的离散模拟控制信号保持到下一个采样输出时刻,以保证该通道上的模拟执行机构得以正常运转;用于维持计算机输出持续一个采样周期,让数字量在时间上连续化。
输出保持器与采样保持器原理相同,参数有区别(工作时间不同)。
一般输出保持器用于减少D/A 转换器的输出“毛刺”;把一个D/A 转换器的输出分配到几个输出点,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采样保持器的原理就是两个运放,一个采样,一个保持。
采样运放把输入传到保持电容,要求能够驱动大电容负载。
保持时采样运放输出和电容断开。
保持运放把保持点容上的电压送到输出。
要求运放输入电流小。
输出保持器一种是只有电容和场效应管组成的模拟存储器;还有一种是用步进电机组存储器,由它带动多圈电位器做恒流输出,因为步进电机在停转后能保持角唯一不改变。
有一个四位满量程5V 的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设输入模拟量电压,使用列表达和图示法表示其逐次逼近的转换过程。
答:量化单位V q 33.01254=-=当最高位为1时,对应的转换模拟电压为32=V 38,得其余各位为1时,对应的转换模拟电压为V V V 31,32,34 。
当给定电压值为时 过程转换表转换过程图示用ADC0808测量某罐温度,其温度波动范围30-50C ,要求温度变送器输出0—5V ,试求测量该温度的分辨率和精度。
答:分辨率=1258 =绝对精度=mv 8.9125218=-相对精度=5X100%=%试在CPU 为8088的PC 槽上扩展一片DAC0832,要求为双缓冲器工作方式,直接接数据总线,使它的地址为唯一,且为XX97H 及XX98H 。
答:方案1——用4-16译码器,74LS154方案2——用74LS1378与逻辑器件S C 地址97H , R E F X 地址98H !1A 、0A 或有问题的!! 1 1 输出1 0 0 01 0 10 1 1有DAC0832,CD4051芯片各一片,各常用数字及线性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电位器并有各种电源。
系统已扩展8255A一片,它的口C可以供用户使用。
试在CPU为8086的系统PC总线槽上扩展8路模拟量输出通道,并满足下列条件:a. 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高,误差尽量小。
b. 输出信号范围:0~3通道:0~+5V4,5通道:0~ -2V6,7通道:-3~+3Vc. 要求DAC0832直接与数据总线DB连线,而且为单缓冲方式,其地址为唯一的,并要等于88H。
d. 计算输出数字量00H和0AAH时各通道对应的输出电路是各多少7ADC0809一片和常用数字及线性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电位器若干,并有各种电源。
试在CPU为8086的系统PC总线槽上扩展8路模拟量输入通道,满足下列条件:a. 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高,误差尽量小。
b. 输入信号为:0~1通道:0~5V2 ~3通道:0~10mA4~5通道:4~20mA6~7通道:8sin10tc. 地址为80H~87H0~10mA500设计8路模拟控制输出电路。
要求以8088为CPU,最小工作方式,使用一片8位D/A转换器DAC0832,双缓冲器输入,双极性输出,模拟量输出通道地址为80H~87H。
设计一个带隔离的8位数字量输入接口,地址为88H。
设计以带隔离的8位开关信号输出接口,接口地址为98H。
试设计一个8路模拟数据采集电路。
要求进行多路同时采样,即采样同时时刻的8路模拟数据,采样8位D/A转化器ADC0809,8088CPU(最小工作方式)。
模拟量输入通道地址为90H~97H。
8路模拟量中有4路为0~5V的电压信号,4路4~20mA的电流信号。
3-16试设计采样电路,采样三相感应电机定子A、B相电流、转速与温度等信号。
现有一片AD574、CD4051模拟开关、LF398采样保持器、74LS138等芯片,请你设计这个4路模拟量采集电路,要求与条件如下:(1) 8088PC插槽工作模式为最小方式;(2) 为保证控制质量,必须采集同一时刻的定子电流,分辨率12位;(3) 可用的地址90H~98H;(4) 电流、转速信号变化范围-5V~+5V,温度信号为4~20mA标准信号;(5) 采用中断方式读取AD结果;(6) 工作电源、其他元器件应有尽有,给出采集电路详细设计图。
A/D574输入设置为双极性输入方式时:AD574双极性输入电路A/D574输入设置为单极性输入方式时,需将双极性信号变换成单极性:3-17试设计2路模拟控制输出电路,输出信号如下图所示。
要求以8088为CPU ,最小工作方式,使用一片8位D/A 转换器DAC0832,双缓冲器输入、双极性输出,模拟量输出通道地址为80H~87H 。
画出程序流程框图。
S C : 80H~83H ,R E F X :84H~87H ,LF398:L1——84H 、86H ;L2——85H 、87H5V -5V 5V -5V软件延时方式:软件延时时间2562/T中断方式:定时时间2/T课堂练习:设计一个带隔离的8位开关量输入、8位数字量输出接口电路,端口地址指定为88H、89H,CPU8088最小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