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逾淮为枳》答案
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

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橘逾淮为枳》原文阅读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橘逾淮为枳》阅读习题9、解释加点的字(4分)⑴吏二缚一人诣王诣:( ) ⑵寡人反取病焉取:(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9. (4分,每空2分)⑴往,到…去⑵招致(获得)10.叶白白地相似,它的果实却不相同。
(2分 )11.人的成长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里,就会成长为不同的人。
(2分)《橘逾淮为枳》阅读翻译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听说了这消息以后,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现在他将要前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身边的大臣回答说:“等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捆绑一个人,在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什么人?我回答说:“是齐国人。
”大王问:犯了什么罪?我再回答说:犯了盗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
他们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楚王问道:“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他是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的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站起身来,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为枸枳树,叶子虽然相类似,但是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这样的原因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
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让人民变得善于偷盗了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南橘北枳》阅读训练及答案

20XX年《南橘北枳》阅读训练及答案提炼为成语“南橘北枳”或“橘化为枳”,用来比喻同一事物因环境的影响不同而发生变异,或比喻人。
下面小编整理的《南橘北枳》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的阅读能力的有所帮助。
《南橘北枳》阅读原文: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晏婴屡次出使,都凭借自己的才学和机智,体面地完成使命。
“晏子使楚”的故事,见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后人把其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段话提炼为成语“南橘北枳”或“橘化为枳”,用来比喻同一事物因环境的影响不同而发生变异,或比喻人。
②大约在“南橘北枳”的故事发生两千多年后,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阐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这些思想不仅适合于解释物种的进化,也符合现代医学机体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即任何疾病都是环境(外因)与机体(内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伴随机体组织器官形态代谢和(或)功能的改变。
鉴于遗传因素是构成内因的主要因素,一些医学家就把疾病的发生,都归结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然而,在某一具体疾病的发生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足有很大的差别的。
例如,一些染色体病的发生,100%由遗传因素引起;一些物理、化学创伤,100%由环境因素引起;而更多的疾病是由不同比例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
具体分析起来,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④第一类是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疾病。
例如,苯酮尿症、血友病、多指症、白化病、先天愚型等,是由遗传基因、染色体的病变而引起发病的,有的由染色体“致死”的患者,往往在母亲子宫内已成为死胎,甚至很早就发生流产。
⑤第二类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都起重要作用的疾病。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精神分裂症、葡萄糖与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是由遗传因素造成机体容易感受某种疾病的倾向性(医学上称之为“遗传易感性”),并在相应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引起发病的。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一、天时不如地利【巩固检测】一、略二、1、得到 2、(取得)胜利 3、兵器 4、离开 5、依靠用 6、代词,代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到助词“的”代词,代指“他” 7、所以因此三、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 4、排比地利 5、对比论证 6、C五、孟子(孟子·公孙丑下)战国儒家【实战演练】1、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D 3、C(施行仁政、得到民心者可以战胜不施仁政、失去民心者) 4、仁政二、橘逾淮为枳【巩固检测】一、1、将要 2、拜访、谒见 3、招致 4、出使让 5、用把凭借 6、请求请让我(做某事) 7、犯......罪坐着 8、做作为是成为,变成 9、擅长,善于好 10、果实诚实 11、不同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奇怪,惊奇 12、进入收入深入 13、辱生病困苦不堪 14、什么(办法)什么为什么二、略三、1、故意捆绑一人在晏子面前走过,并称其为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2、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 3、齐国: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楚国:社会风气歪邪,百姓偷盗成性 4、维护个人和祖国的尊严四、婴春秋辞令【实战演练】1、晏子春秋晏子 2、略 3、D(无可奈何) 4、要点:从容镇定机智善辩心胸宽广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三、伤仲永【巩固检测】一、1、我 2、返回 3、出生生长生存生命 4、器具,文具详细具有 5、要求谋求探求 6、奇怪,惊奇不同其他的,别的 7、写做做,这里指雕刻担任变成,成为 8、写作振作 9、看,观赏观察,考察景象 10、让派遣出使 11、一般的,普通的众多众人 12、他的它的(指所写的诗歌)他的(指仲永的)这样13、A、书具 B、仲永 C、仲永写诗这件事 D、仲永所写的诗作二、略三、1、方仲永幼时天赋极高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逐渐衰退不使学四、古文唐宋八大家【实战演练】1、宋王安石 2、略 3、D 4、惋惜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四、周处【巩固检测】一、1、年轻强悍 2、侵害 3、实际剩下 4、在一起 5、进入找寻 6、轮换 7、其中 8、怎么 9、说句末语气词云彩 10、劝说陈述古代的一种文体 11、被是成为 12、表示顺接关系,可不译表示递进关系二、略三、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暴犯百姓 2、首先,周处原“有自改意”,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时未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将改过的决心化为实际的行动 3、杀龙斩蛟寻访二陆凶强侠气勇于改过四、1、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2、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实战演练】1、刘义庆世说新语 2-略 3、C(陆机不在) 4、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五、小石潭记【巩固检测】一、略二、1、暗,看不见 2、开辟 3、停留 4、完整,整个 5、A 6、C 三、略四、1、(1)隔篁竹(2)四面竹树环合 2、水尤清冽(1)潭中鱼可百许头两句(2)日光下彻两句 3、全石以为底俶尔远逝鱼水五、1、柳河东集唐 2、永州八记【实战演练】1、柳宗元黔之驴 2、略 3、A(未写气氛) 4、幽静孤凄悲凉(或:难以排遣的忧伤凄苦)六、卖油翁【巩固检测】一、1、擅长善于 2、在 3、放(下) 4、离开 5、缓慢缓慢 6、把凭借用以为 7、懂得明白 8、拿索取开辟二、略三、1、自高自大(骄傲,自以为是)善射当世无双 2、(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康肃笑而遣之 3、动作酌油的娴熟技能熟能生巧 4、文章是讲“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射箭则略写 5、(1)自夸。
《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3篇

《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3篇《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1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yàn)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⒀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面加点词。
(2分)寡人反取病焉取:2、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喻,把_______比作“淮南”,_____比作“淮北”,不盗之民比作“橘”,______比作“枳”,从而推论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3分)3、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晏子机智地应对楚王的刁难,成功地化解了困局。
B楚王不知道晏子是善辩之人,自以为可以设计羞辱晏子。
C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D 楚王狂妄自大地导演“齐人坐盗被缚”一幕,却自取其辱。
参考答案:1、获得2、齐国楚国盗贼3、B《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2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南橘北枳》阅读答案

《南橘北枳》阅读答案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晏婴多次出使,都凭仗自己的才学和机灵,体面地完成使命。
“晏子使楚”的故事,见于《晏子年龄·内篇杂下》,后人把其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类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段话提炼为成语“南橘北枳”或“橘化为枳”,用来比喻同一事物因环境的影响不同而产生变异,或比喻人。
②大约在“南橘北枳”的故事产生两千多年后,达尔文发表的《物种发源》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这些思想不但适合于解释物种的进化,也相符现代医学机体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即任何疾病都是环境(外因)与机体(内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进程,这一进程可以伴同机体组织器官形态代谢和(或)功能的扭转。
鉴于遗传因素是形成内因的主要因素,一些医学家就把疾病的产生,都归结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但是,在某一具体疾病的产生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对于首要性足有很大的差别的。
例如,一些染色体病的产生,100%由遗传因素引起;一些物理、化学创伤,100%由环境因素引起;而更多的疾病是由不同比例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
具体分析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④第一类是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疾病。
例如,苯酮尿症、血友病、多指症、白化病、先天愚型等,是由遗传基因、染色体的病变而引起病发的,有的由染色体“致死”的患者,常常在母亲子宫内已成为死胎,乃至很早就产生流产。
⑤第二类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都起首要作用的疾病。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精神分裂症、葡萄糖与磷酸脱氢酶缺少症等,是由遗传因素造成机体容易感受某种疾病的倾向性(医学上称之为“遗传易感性”),并在相应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引起病发的。
⑥第三种是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疾病。
例如,机械创伤、烧伤、冻伤、潜水病、高山病、辐射病、中毒、伤寒、痢疾、霍乱、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等,是由物理、化学、生物、养分等社会环境因素而引起病发的。
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本,附答案)

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本,附答案)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5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XXX《钱塘湖春行》)2.芳草萋萋鹦鹉洲。
(XXX《黄鹤楼》)3.不见去年人。
(XXX《生查子·元夕》)4.则吾斯役之不幸,(XXX《捕蛇者说》)5.其喜洋洋者矣。
(XXX《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这首诗选自《唐诗三百首》,作者字是XXX。
(2分)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青山”写出了送友人时所见周围景色。
B.“孤蓬”表达了友人远行后的孤单无依。
C.“浮云”喻指友人的未来生活行踪不定。
D.“班马鸣”暗指友人难以割舍这段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XXX为枳XXX至,XXX赐XXX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XXX。
XXX:“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XXX曰:“齐人固善盗乎?”XXX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XXX:“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橘逾淮为枳”的意思是橘子在淮河以南就叫橘,在淮河以北就叫枳。
(2分)9.XXX一番话的主要目的,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XXX通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个客观现象,分析了“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3分)10.选文结尾处画线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选文结尾处画线部分的作用是表明XXX对XXX的话有所反思,认为自己反而成为了被指责的一方,从而达到智慧化解矛盾的目的。
《南橘北枳》《景公游于寿宫》阅读题及答案

《南橘北枳》《景公游于寿宫》阅读题及答案《南橘北枳》《景公游于寿宫》阅读题及答案【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那么为橘,生于淮北那么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那么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睹常年负薪者,而有饥色。
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注释:①逮:到。
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分)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译文: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答:9.(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10.(2分)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11.(6分)(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关键点:徒、其实)(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
(关键点:乐、哀、判断句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古诗橘逾淮为枳翻译赏析

古诗橘逾淮为枳翻译赏析文言文《橘逾淮为枳》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yàn)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fù)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hān),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huái)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yé)?”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1)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枳(zh ǐ),也叫枸橘。
(2)使:出使。
(3)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4)方来:将要来。
(5)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6)为:于,在。
(7)何坐:宾语前置,即“坐何”,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8)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9)诣(yì):谒见,拜访。
(10)曷:同“何”,什么。
(11)固:本来。
(12)避席:离开座位。
(13)其实:它们的果实。
其,指橘树和枳。
实,果实。
(14)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如此。
何,什么。
所以,缘故,原因。
(15)得无:莫非。
(16)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
熙,同“嬉”,戏弄。
(17)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
病,辱(18)盗:偷盗。
(19)徒:只是,仅仅。
(20)闻:听说。
(21)善:善于,擅长。
(22)赐:赏赐。
(23)楚王赐晏子酒:楚王赐晏子一壶酒。
(24)谓曰:对说。
(25)缚:捆绑。
(2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耶?固定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橘逾淮为枳(节选)》阅读答案
橘逾淮为枳(节选)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9、解释加点的字.(4分)
⑴吏二缚一人诣王诣:()⑵寡人反取病焉取:()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 (4分,每空2分)⑴往,到…去⑵招致(获得)
10.叶白白地相似,它的果实却不相同。
(2分)
11.人的成长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里,就会成长为不同的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