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球的表面练习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达标练习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达标练习试卷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可以用来描述“山地”这种地形的是()。

A.B.C.D.2.下面不是火山喷发造成环境改变的是()。

A.形成天池B.提高土地肥力C.形成沙漠3.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B.地震对地形变化没有影响C.发生地震时可以乘坐电梯逃离D.以上都对4.如图所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是()。

A.水的作用B.风的作用C.阳光的作用5.吐鲁番是个()。

A.盆地B.平原C.高原6.下列()组岩石是沉积岩。

①玄武岩②砂岩③页岩④花岗岩⑤板岩⑥砾岩⑦浮石⑧大理岩A.②③⑥B.②④⑧C.⑤⑥⑦7.云南石林怪石嶙峋,巍然耸立,主要是()作用的结果。

A.人B.气温C.水D.植物8.大河大江的的下游和入海口处,往往形成()。

A.丘陵B.盆地C.平原二、填空题9.地震主要发生在_______,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比较________,在软弱的岩石中传播比较_________。

10.除了流水以外,自然界中( )、( )、( )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

11.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是由于黄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 )而形成的。

12.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__________发生弯曲变形。

13.地球的内部是________(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14._____________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15.风和水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如风的( )作用形成了戈壁,河水的( )作用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16.中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17.水和风都会快速地改变地形地貌。

( )18.我们在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时候,所立的杆子长短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 ) 19.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习题课件)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习题课件)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习题课件)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表面特征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

在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地球的表面的知识。

本文将回答与该课程相关的问题,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表面的特点。

1. 地球表面的组成有哪些?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水域组成。

陆地由大陆和岛屿组成,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而水域则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

陆地的特点是高高低低,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脉、高原和平原。

水域则包括了海洋、湖泊和河流等。

2. 地球表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是哪里?地球表面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高海拔达到了8848米。

而最低的地方则是位于死海与约旦河谷之间的亚海平原,地处海平面以下412米。

3. 地球表面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特征?地球表面存在许多地形特征,例如山脉、高原、平原、丘陵和峡谷等。

山脉通常指的是长而陡峭的地形,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高原是指海拔较高且相对平坦的地区,如青藏高原和美国科罗拉多高原。

平原是指相对平坦的地区,适合农业发展,例如中国的华北平原和美国的大平原。

丘陵则是介于山脉和平原之间的地形,如英国的高地和中国的丘陵地带。

峡谷则是由于地质活动形成的长而狭窄的河谷,如科罗拉多大峡谷和扬子江峡谷。

4. 地球表面的水域有哪些?地球表面的水域包括海洋、湖泊和河流等。

海洋是最大的水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分为五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湖泊则是相对较小的水域,通常是由于地质运动或冰川活动而形成的,如美国的休伦湖和中国的鄱阳湖。

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系组成部分,它们起源于山区,流经平原最终注入海洋或湖泊,如中国的黄河和尼罗河。

5. 地球表面的火山和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地球表面的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喷发而形成的。

岩浆从地壳裂缝中涌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冷却,形成了火山的形态。

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气体和火山灰形成了火山锥和火山口。

《认识地球》练习

《认识地球》练习

认识地球
一、填空题。

1、地球的形状是()体。

2、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它的表面由()和()组成。

3、陆地上有丘陵、()、()、平原和()等不同的地形。

4、地球的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和()。

5、地幔的厚度约为()千米。

二、判断题。

1、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动的。

()
2、地球的陆地是平的。

()
3、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地球本身是静止的。

()
4、地壳厚度约为6~40千米。

()
三、简答题。

1、你能简要说一说地球陆地上丘陵的特征吗?
2、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哪几个圈层?
4.4认识地球答案
一、填空题。

1、球
2、陆地海洋
3、山地高原盆地
4、物质结构
5、2900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简答题。

1、答:丘陵坡度和缓,山顶浑圆,是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2、答: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地球的表面-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地球的表面-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地球表面主要有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

【解答】地球表面主要有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的。

2.【答题】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低东高。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

【解答】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答题】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

【解答】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沟壑,地球上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4.【答题】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赤道周长和半径。

【解答】地球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地球赤道半径约是6000千米。

5.【答题】地球仪上,我们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知识点。

【解答】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形态,我们发现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白色表示冰川、用黄色表示山地沙漠。

6.【答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拍摄。

【解答】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精确地、全景地描绘地球面貌,人们开始利用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7.【答题】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原海洋岛屿平原山地峡谷【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的表面。

【解答】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海洋、岛屿、平原、山地、峡谷。

8.【答题】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蓝色表示______,绿色表示______,黄色表示______,棕色表示______。

【答案】海洋平原丘陵高原【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的表面。

地球练习题

地球练习题

地球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A. 6371千米B. 6357千米C. 6391千米D. 6336千米2. 地球表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潮汐现象D. 地球公转4. 地球的年龄约为:A. 45亿年B. 35亿年C. 25亿年D. 15亿年A. 马里亚纳海沟B. 智利海沟C. 东印度群岛海沟D. 阿塔卡马海沟二、填空题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周期是______。

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公转轨道的偏心率是______。

3. 地球的四大圈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块是______,最大的海洋是______。

5. 地球上最高点是______,最低点是______。

三、判断题1.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两极处最慢。

()2.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完美的圆形。

()3.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大气。

()4. 地球上所有地区的气候类型都是相同的。

()5. 地球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四、简答题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2. 请列举地球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 描述地球水循环的过程。

4.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5. 请阐述地球自然资源的主要分类及其特点。

五、名词解释1. 地球辐射平衡2. 地球三圈环流3.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4. 地球地质年代表5. 地球的温室效应六、连线题A. 极昼极夜现象B. 地转偏向力C. 热带雨林气候D. 地震E. 温带海洋性气候1. 地球倾斜轴2. 板块运动3. 赤道低气压带4. 高纬度地区5. 西风带七、作图题1. 请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并标注出相应的方向和角度。

2. 请绘制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出地壳、地幔和地核。

八、计算题1. 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计算地球表面积。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 )的土地受到的侵蚀最严重。

A. 坡度大、有植物覆盖B. 坡度小、无植物覆盖C. 坡度大、尢植物覆盖2.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B. 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C. 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3.下列选项中,( )不是水土流失引起的。

A.阻塞河道B.破坏士壤肥力C.形成高山4.青藏铁路工程于()开工,2006年7月全线贯通。

A. 2001年6月B. 2003年6月C. 2005年6月5.下列选项中,( )被侵蚀的程度最严重。

A. 茂密的树林B. 绿绿的草地C. 荒凉的山坡6.自然污染指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水污染,下列属于自然污染的是()。

A. 一场大雨过后,化工厂的垃圾被冲进附近河流B. 坐船时,把废弃的电池直接扔到水里C. 地震导致地壳中某些有害元素渗入地下水含水层中7.探索土地被侵蚀与植被有关时应该改变的是()。

A.倾斜程度B.植被多少C.雨量8.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A. 3400B. 6300C. 29009.现在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根本原因是()。

A.粮食够吃了,不需要那么多的耕地了B.我们需要更多的木材C.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改善生态环境10.下列不是危险、可怕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B. 火山喷发C. 阵雨11.选择题。

(1)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B.土地坡度和雨量大C.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2)某小组研究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块有覆盖物的土地上,先下“小雨”,再下“大雨”进行比较B.在两块都有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C.在两块都无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3)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1-1 认识地球面貌(分层练)

1-1  认识地球面貌(分层练)

1.1 认识地球面貌分层练习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在图中填出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的大小。

(2)地球是一个稍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答案】(1)6371 4 5.1亿(2)两极赤道2.地球仪是我们学好地理必备的工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纬线的名称。

B ;E ;F 。

(2)A、G是南北极点,其中A是极,G是极。

(3)D指示的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作线,在地图上指示方向。

【答案】(1)南回归线/23.5°S 北回归线/23.5°N 北极圈/66.5°N(2)南北(3)经南北3.地球仪、经纬线(1)图中①表示,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最北端的叫,最南端的叫.(2)代号②表示的是线,它指示方向,最长的一条叫.(3)甲位于乙的方向,丁位于甲的方向,丙位于甲的方向。

(4)按高、中、低纬度划分,甲属于纬度,丙属于纬度。

(5)甲所在的纬线长度比丁所在的纬线长度(长或短)。

(6)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方向)。

【答案】(1)地轴北极南极(2)纬东西赤道(3)正西正南东南(4)中低(5)短(6)北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点的纬度,C点的经度。

(2)甲乙丙丁位于中纬度的是;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3)甲点位于(东/西)半球;乙点位于(北/南)半球。

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B地位于D地的方向。

(4)与乙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5)沿赤道坐飞机飞行一周,飞机飞行的行程大约是千米,如果要给地球做一件外套,这件外套的大小约是亿平方千米。

【答案】(1)60゜N 150゜E(2)甲丁(3)东北东北西北(4)180゜(5)4万 5.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A.正球体B.椭圆形C.扁球体D.不规则球体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③①②3.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4.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①太阳东升西落②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地球公转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D 2.C 3.C 4.C【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有_____、高原、山地、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我国的地形_____高_____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呈______状分布3、地球上_____多,_____少.海洋在地形图上用_____表示,用绿颜色表示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沧海桑田表明地球表面是变化的。

()2、地球上海洋少,陆地多。

()3、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复杂多样。

()4、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5、地形图上以深浅不同的蓝色代表陆地。

()6、沙洲可能是水土流失形成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表示地势的高低,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下列符合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2、小鹿同学在和外地笔友通信的过程中知道了笔友的家乡“山峦起伏,崎岖不平,山峰高耸”。

这天他收到了笔友寄来的明信片,是当地风景俯瞰图,推测笔友家乡地形主要为( )A.山地B.丘陵C.平原3、地形图上,填充浅蓝和深蓝色的地方,通常表示是()A.湖流、湖泊和海洋B.草原和平原C.丘陵和山地4、覆盖地球表面最多的是()A.水B.裸露的岩石C.衣田D.沙漠5、在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 )A.不同的国家和省份B.不同的生物分布C.不同的地形地貌6、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雨水冲刷B.淤泥沉积C.风的吹蚀四、连线题把各种颜色及其代表的地形进行连线。

海洋黄色平原棕褐色高山绿色丘陵蓝色雪峰白色五、综合题1、填一填平原丘陵盆地高原高山2、读图题我国地形图沿着北纬32°自西向东的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呈_____高_____低的特点。

3、观察下面地貌特点,推测它们的成因。

图片编号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平原盆地2、西东阶梯3、海洋陆地蓝色平原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A3、A4、A5、C6、C四、连线题五、综合题1、2、高原盆地平原西东3、图片编号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①岩层弯曲、断裂地震破坏②湖泊被群山环抱火山喷发风的吹蚀③呈现一个个形态多姿的石柱、平台形高地④地面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水的冲刷碎⑤平坦、河流产生分支、扇形泥沙沉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球的表面练习题
一、问答题
1、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主要地形地貌有()、()、()、()、()、()等。

2、地形地图或地球仪用()表示水,用()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表示冰川,用()表示山地沙漠。

3、七大洲有:()、()、()、()、()、()、()。

四大洋有:()、()、()、()。

4、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面貌,摄影师在()上进行航空拍摄。

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得的图片更()、更()。

5、地形是指()。

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6、地势是指()。

7、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东(),呈()分布。

三、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
3、我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
4、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
5、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