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叶采摘和加工技术

茶叶采摘和加工技术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叶采摘和加工的技术要点,以帮助栽培技术撰写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茶叶栽培技术。
一、茶叶采摘技术1. 采摘时机茶叶采摘时机的选择对茶叶品质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茶叶的采摘时机应该在春季嫩芽初长后的最佳时机,此时茶叶嫩芽鲜艳嫩绿,富含养分。
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采摘时机,因此栽培技术撰写者需要根据具体茶叶品种和地域特点确定最佳采摘时机。
2. 采摘工具和方式茶叶的采摘过程需要用到合适的工具。
一般常用的采摘工具有手采或剪刀,根据茶叶的生长状态选择适当的采摘方式。
手采适用于嫩芽较长的茶叶,剪刀适用于嫩芽较短的茶叶。
采摘时要注意轻柔地将嫩芽剪下,避免对茶叶造成伤害。
3. 采摘标准茶叶的品质直接受采摘标准的影响。
在采摘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标准:- 采摘嫩芽:选取嫩芽的长度一般在2-3厘米左右,嫩芽才能保证茶叶的柔嫩口感和香气。
- 保持完整:采摘时要尽量保持茶叶的完整,避免破碎或受损,以保证茶叶的外观和品质。
- 采摘速度:要掌握适当的采摘速度,快而不慌,以免影响采摘质量,并尽量减少采摘间隔时间。
二、茶叶加工技术1. 水洗茶叶采摘后,应立即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水洗时,要用清水轻轻冲洗茶叶,避免过度搅拌和破坏茶叶嫩芽。
洗净的茶叶可以进一步进行后续的处理。
2. 杀青茶叶杀青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决定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杀青的方法有蒸青、炒青和烘青等。
蒸青适用于绿茶的加工,炒青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的加工,烘青适用于黑茶的加工。
杀青时要掌握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茶叶充分保留香气和营养成分。
3. 揉捻茶叶揉捻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对茶叶的形状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揉捻的方法有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
手工揉捻适用于高级茶叶的加工,机械揉捻适用于大规模茶叶生产。
揉捻时要均匀用力,避免茶叶受损和过度揉捻。
茶叶鲜叶合理采摘技术

目录•茶叶鲜叶采摘概述•茶叶鲜叶采摘技术•茶叶鲜叶采摘实践•茶叶鲜叶采摘的效益与影响•茶叶鲜叶采摘的未来趋势与发展•相关案例分享茶叶鲜叶采摘概述01鲜叶质量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均匀的鲜叶,避免老叶、病叶和芽苞等影响品质的叶片。
02采摘尺度根据茶叶加工和销售需求,确定采摘的尺度,如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
03采摘手法采用正确的采摘手法,如捏住芽尖,轻轻折下,避免损伤叶片。
采摘标准与要求采摘频率合理安排采摘频率,避免过度采摘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
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和制茶要求,一般间隔3-5天采摘一次为宜。
采摘时间根据茶叶生长情况和制茶要求,选择适宜的采摘时间。
一般来说,早上露水未干时采摘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采摘时间与频率茶叶采摘季节因地区和品种而异,一般春季和秋季是茶叶采摘的主要季节。
但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四季均可采摘。
选择晴朗、无雨、无雾的天气进行采摘,避免在雨天或雾天采摘,以保证茶叶品质。
同时,避免在烈日下采摘,以免茶叶晒伤。
采摘季节采摘天气采摘季节与天气茶叶鲜叶采摘技术手工采摘01适用于大多数茶叶品种,包括芽、叶和嫩茎。
优点是灵活性高、适用性强,但效率相对较低。
02机械采摘使用机械手段,如振动采摘机、剪刀等,快速采摘茶叶。
优点是效率高、节省人力,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03化学采摘使用化学药剂,如乙烯利等,促进茶叶落叶,再人工捡拾。
优点是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但可能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
采摘方法采摘顺序与留叶标准采摘顺序通常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采摘。
先采摘顶部芽叶,再采摘下部和内层芽叶。
留叶标准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和茶叶品质要求,确定留叶数量和叶位。
一般而言,每枝留2-3片嫩叶,以保证茶叶品质和茶树持续生长。
采摘后立即将鲜叶洗净,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叶片。
鲜叶处理将洗净的鲜叶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
同时,要防止虫咬、变质等问题。
鲜叶保存采摘后的处理与保存茶叶鲜叶采摘实践早春名优茶是指清明节前采制的名优绿茶,此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叶色翠绿,是茶中佳品。
采茶技术和要领

5
采摘天气与时间
尽量避免在雨天和带露水时采摘,最佳采摘时间为雨后2-3天的晴天。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为9:00-12:00和14:00-17:00。
6
采摘后处理
采摘后应及时进行筛选、摊晾等后续处理,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叶片和杂质,减少后续加工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7
注意事项
- 保持茶叶新鲜、完整、匀净,不夹带鳞片和茶果等杂质。
- 手法要轻盈,避免对茶树造成损伤。
- 采下的茶叶要按不பைடு நூலகம்级别、不同类型分类摊放,以便后续加工。
3
采摘方式
主要有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人工采摘精准度高,能保证茶叶品质;机械采摘效率高,适合大面积茶园。根据茶园实际情况选择采摘方式。
4
采摘技巧
- 提手采:最常用的手法,以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嫩叶,中指托住叶片底部,轻轻一提即可。
- 掰采:适用于叶片较大的情况,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叶片基部,用力向两侧一掰。
采茶技术和要领
1
采摘时间
根据茶叶种类和品质要求确定采摘时间,如春茶以清明前后为佳,夏茶和秋茶需根据气候和茶树生长状况调整。武夷岩茶的采摘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
2
采摘标准
不同茶类、不同等级的茶叶有不同的采摘标准。一般要求叶片肥厚、色泽翠绿、芽头饱满。武夷岩茶以一芽三、四叶为主,即“开面采”。
茶叶生产采摘与筛选

管理学专业考研复习方法与技巧考研对于很多希望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学专业的考生而言,更需要一定的复习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备考效果。
本文将分享一些管理学专业考研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考生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其次,考生可以根据各科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薄弱点,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例如,可以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专门训练某一科目或者某个知识点。
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帮助考生高效有序地进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管理学专业考研中,一些基础知识是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可以通过查看教材、课件和相关参考书籍,将基础知识系统化地学习和整理。
对于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考生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强化记忆,例如制作概念卡片、做思维导图等。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三、做好题目和试卷的练习做题目和试卷的练习是考研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做题目和试卷的练习,可以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难度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答题技巧。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的考研真题和模拟试卷进行练习,以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在做题目和试卷的过程中,考生要及时总结错误和不熟悉的知识点,以便于后续的强化复习。
四、参加专业培训和辅导班对于一些考生来说,自学是比较困难和不适应的。
因此,参加专业培训和辅导班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专业培训和辅导班通常由有经验的老师组织,能够提供系统的教学内容和针对性的辅导。
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和班级,考生可以对知识点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且可以及时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建议。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状态考研复习是一项持久的、高强度的工作,需要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状态。
茶叶采摘与加工技术作业指导书

茶叶采摘与加工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茶叶采摘基础知识 (3)1.1 茶树品种与采摘时机 (3)1.1.1 茶树品种 (3)1.1.2 采摘时机 (3)1.2 茶叶采摘标准与要求 (3)1.2.1 采摘标准 (3)1.2.2 采摘要求 (4)第2章茶叶采摘工具与设备 (4)2.1 传统茶叶采摘工具 (4)2.1.1 手工采摘工具 (4)2.1.2 茶篓与茶袋 (4)2.2 现代茶叶采摘设备 (4)2.2.1 电动茶叶采摘机 (4)2.2.2 茶叶采摘辅助设备 (4)2.2.3 自动化茶叶采摘系统 (5)第3章茶叶采摘方法与技巧 (5)3.1 手工采摘方法 (5)3.1.1 采摘标准 (5)3.1.2 采摘手法 (5)3.1.3 采摘顺序 (5)3.2 机械化采摘方法 (5)3.2.1 采摘机械 (5)3.2.2 采摘时机 (6)3.2.3 采摘技巧 (6)3.3 采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第4章茶叶鲜叶处理 (6)4.1 鲜叶分类与筛选 (6)4.1.1 鲜叶分类 (6)4.1.2 鲜叶筛选 (6)4.2 鲜叶保鲜与运输 (7)4.2.1 保鲜措施 (7)4.2.2 运输要求 (7)第5章茶叶加工概述 (7)5.1 茶叶加工工艺流程 (7)5.1.1 鲜叶处理 (7)5.1.2 萎凋 (7)5.1.3 揉捻 (7)5.1.4 发酵 (8)5.1.5 烘干 (8)5.1.6 精制 (8)5.2 茶叶加工设备与要求 (8)5.2.2 萎凋设备 (8)5.2.3 揉捻设备 (8)5.2.4 发酵设备 (8)5.2.5 烘干设备 (9)5.2.6 精制设备 (9)第6章萎凋工艺 (9)6.1 萎凋目的与原理 (9)6.1.1 目的 (9)6.1.2 原理 (9)6.2 萎凋方法及调控 (9)6.2.1 萎凋方法 (10)6.2.2 萎凋调控 (10)第7章杀青工艺 (10)7.1 杀青目的与原理 (10)7.2 杀青方法及调控 (10)7.2.1 炒青 (11)7.2.2 蒸青 (11)7.2.3 烘青 (11)7.2.4 杀青调控 (11)第8章揉捻与干燥工艺 (11)8.1 揉捻工艺 (12)8.1.1 工艺流程 (12)8.1.2 操作要点 (12)8.2 干燥工艺 (12)8.2.1 工艺流程 (12)8.2.2 操作要点 (12)8.3 茶叶造型与包装 (12)8.3.1 茶叶造型 (12)8.3.2 茶叶包装 (13)第9章茶叶精制与拼配 (13)9.1 精制工艺 (13)9.1.1 精制目的 (13)9.1.2 精制流程 (13)9.2 茶叶拼配技术 (13)9.2.1 拼配目的 (13)9.2.2 拼配原则 (13)9.2.3 拼配工艺 (13)9.3 茶叶品质检验 (14)9.3.1 感官检验 (14)9.3.2 理化检验 (14)9.3.3 微生物检验 (14)第10章茶叶储存与保鲜 (14)10.1 茶叶储存条件与要求 (14)10.3 茶叶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 (15)第1章茶叶采摘基础知识1.1 茶树品种与采摘时机1.1.1 茶树品种茶树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和品质特点。
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

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摘要阐述了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介绍了茶叶采摘标准,从采摘时期、采摘方法、鲜叶集叶与贮运等方面总结了茶叶采摘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采摘标准;采摘技术种茶是为了采茶,而茶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成品茶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1-3]。
因此,茶叶采摘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茶树生育特性对茶叶采摘的影响茶树新梢的生长特性,一是顶端优势;二是多次萌发生长。
茶树上常年是否留有适量的叶片,往往是衡量树势强弱和分析茶园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合理采摘就是在认识茶树叶片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既要及时分批采摘符合制茶要求的鲜叶原料,又要适时适量地留养一定的当年新生叶片,以维持茶树正常生命活动和再生产的需要。
茶树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相关性,两者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合理采茶就要通过人为手段。
利用采摘不断打破两者相对的平衡关系,促进地上部新梢的生长,达到茶叶优质高产。
新梢发育程度与茶叶品质,如果结合茶叶产量与品质综合考虑,目前生产中采用比较多的新梢长到1芽3~4叶,采去1芽2~3叶为宜。
2 茶叶采摘标准一是高级名茶细嫩采。
一般采摘1芽1叶或1芽1叶初展,有的甚至采1个茶芽,大多在春茶前采,对芽叶嫩度要求较高,花工大,产量不多。
二是大宗茶适中采。
一般以采1芽2叶为主,兼采1芽3叶和幼嫩的驻芽,要求芽叶嫩度适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三是特种茶类开面采。
当新梢长到3~5叶快成熟,而顶芽则成驻芽,上部第1片叶6~7成开面时采下驻芽2~4叶较适宜(称开面采),采驻芽2~3叶中开面采新梢最适制乌龙茶。
四是边销茶类成熟采。
边销茶主要是为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而加工的,需要到新梢成熟,枝条基部已木质化时才刈下当年新梢基部1~2片叶以上的全部枝梢,只要肥培管理较好,时间掌握适宜,可先采摘1~2批细芽后再进行刈下当年新梢的做法,这样对提高茶叶经济利用价值有利[4-5]。
3 茶叶采摘时期3.1 开采期在手工采的情况下,一般大宗红绿茶,当春茶新梢在树冠上有10%~15%达到采摘标准,夏秋茶有10%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
茶叶人工采摘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茶叶人工采摘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茶叶采摘常见问题】茶叶机械化采摘尚未实现依旧采用人工采摘,效率低而且技术不足,那么茶叶人工采摘注意问题有哪些?第一,根据茶树新梢生长动态,掌握季节,抓住标准开采,及时分批多次采摘。
第二,做到五采五养:采高养低、采面养底、采中养侧、采密养稀、采大养小。
第三,采时注意正确手法,不扭采、不揪采、不抓采,不采伤芽叶、采碎叶片,不采下老叶。
第四,采下芽叶要重视保鲜,手中不握紧、篮子不压紧、避免发热、伤害叶质。
第五,每批采摘时,要尽可能把采面上的对夹叶采下。
在人工采摘有机茶叶中出现用手扭采、揪采、抓采等现象,破坏树冠培养、损伤茶芽、老嫩不一、芽叶破坏、混杂等严重,即影响茶树生长,又影响品质的提高。
因此,合理采摘还要配合良好的采摘技术。
正确的采摘技术在手法上一般可分为:掐采--以采细嫩茶为主,此方法采摘量少、效率低;提手采--适于适中采,鲜叶质量也好,双手采--为高功效手采方法,集中精力,看的准、要求手法快而稳,不落叶、不损叶。
1。
采茶的手法技巧

采茶的手法技巧采茶是一门古老的农业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采茶的手法技巧对于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采茶的手法技巧的详细介绍。
首先是采摘时间的选择。
通常来说,早晨的清晨和傍晚是采茶的最佳时间段。
这时候气温较低,茶叶的含水量相对较少,更有利于保存茶叶的口感和香味。
需要注意的是,雨后采摘的茶叶会有一些湿气,所以要确保茶叶完全晾干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其次是采茶的手法。
采茶时,一般采用剪刀或手工掐叶的方式进行。
对于一些嫩叶和搭叶,可以用剪刀进行切割,这样得到的茶叶形状整齐且保持完整。
而对于一些老叶和陈黄叶,可以用指甲或手指掐叶的方式进行采摘,这样有利于保存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在采摘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将未成熟的嫩芽和陈黄叶摘下,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除了采摘方式,采茶的手法还包括采摘的顺序和速度。
一般来说,采摘时应从上到下逐层采摘,这样可以确保茶树的营养平衡和新芽的生长。
采摘速度要适当控制,不要过快或过慢。
过快的采摘速度容易造成茶叶的破损和质量下降,而过慢的采摘速度则容易造成茶叶的变质和过时。
因此,在采茶时要根据自身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和调整。
在采茶的手法技巧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是采摘部位的选择。
一般来说,新鲜的嫩芽和叶子都比较丰满和茂盛,所以可以选择这些部位进行采摘。
而茶树的老梢和老叶则较为干枯和萎缩,采摘后茶叶的质量也不会很理想。
所以,在进行采摘时要仔细观察和选择适合的部位,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另外,采茶的手法技巧还包括采摘后茶叶的处理和保质。
采摘后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可以先进行筛选和清洗,去除多余的叶片和杂质。
然后可以将茶叶晾晒或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待茶叶充分干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包装。
在保质过程中,可以注意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的环境,以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综上所述,采茶的手法技巧对于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年中茶树可分若干次采摘,当季采茶对下季的芽叶萌发及其产量,质量有影响,而当年的采摘又会对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科学采茶。
一、采摘原则
1、必须符合采摘标准
各类茶叶品质风格不同,鲜叶的采摘标准也就存在差异,严格按各种茶类的标准采摘,才能保证加工的茶叶产量与品质。
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称为茶青,茗皇茶采摘标准一般在中、小开面之间,开采以小开面开采为宜(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第一叶伸展,面积达第二叶1/2为小开面;达2/3者为中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不宜过老或过嫩。
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
茶青过嫩:成茶易形成苦涩味;茶青过老:香气粗劣、味淡欠醇;中开面茶青:易形成花香、味爽清甘;小开面茶青:香气清锐、浓醇耐泡。
2、采茶与养树两者兼顾
种茶的目的是为了多采摘芽叶,获得更高产量,而芽叶又是茶叶的营养器官。
茶叶的采摘具有双重性。
(1)茶树通过芽叶吸收二氧化碳,将从根系吸收的水分在阳光下合
成碳水化合物(糖类),进而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
如果过度采摘芽叶,会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形成和积累,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适当的采摘芽叶,又能刺激腋芽(生长在叶腋内的芽,通常每一叶腋处只生1个芽,但也有2个或几个芽同生)抽发,所以茶树有"顶芽不采,侧芽少发的"的说法。
要使采摘和养树兼顾,只有在新稍生长发育过程中,按照茶叶生产要求采摘芽叶,在主要生产季节之后的适当时间采取留叶采,保持一定的叶层厚度,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求。
3、据树龄和树势不同掌握不同采茶方法
采茶是种茶的目的,养树是种茶的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
只有根据茶树的树龄和树势不同采取相适应的采摘方法,并与其他栽培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合理采摘的增产提质效果。
一般而言,采摘方法如下:
(1)幼龄茶树的采摘应掌握"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高留低,多留少采,轻采养篷"的原则,如采用"打顶采"。
(2)成年茶树应掌握“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原则,采用留部分芽叶采摘法。
具体还应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季节及栽培条件来决定。
通常只采摘90%的芽叶,留下10%。
但春夏季雨水充足、茶叶生长迅速,可采摘95%~98%芽叶;秋季多干旱,适当预留多一些芽叶,采80%~85%,冬季则可考虑不采或少量采摘。
(3)老年茶树的采摘留叶必须视树势强弱及衰老程度不同而用不
同的采茶方法。
对于生理机理衰退,光合作用减弱,育芽力降低,芽叶瘦小,对夹叶大量出现的老年茶树,在采摘时要酌情多留叶;树势好的一般可按成年茶树的采法进行。
树势较老的可采取集中留养的采法,即停采一个季节留养,让其恢复生长量后再进行采茶。
(4)衰老严重的茶树需要实施重修剪或台刈更新树冠,因为茶树重新抽发生长,开始可按幼年茶树的打顶采法;到第二、三年时少采多留,采用留3叶和留1叶相结合的采摘法;当冠高达70cm以上,篷宽100cm以上时,可用成年茶树的采摘法。
4、及时分批采
茶树芽叶的着生部位不同,萌芽次序有先后,为了符合各种茶类加工对鲜叶标准的要求,及时分批采摘非常重要。
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季节更应多次分批勤采,即采摘达到加工标准要求者,留养未达到加工标准要求的芽叶,达到标准一批就采摘一批。
这样,即可以缓解采摘洪峰,避免短时间内产量过大而无法及时加工造成损失,又有利于提高茶叶加工产品的产量与品质。
5、根据不同气候环境、季节变化而采取不同采摘方法
(1)春茶一般要求顶叶小开面3--4分成熟即开采,采摘主芽2—3叶,以3叶为最佳。
春茶生长季节较长,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营养物质贮藏丰富,一遇气温升高,容易粗老,因此应掌握“初采适当早,中期大量采,晚期不粗老”。
(2)夏、暑茶生长季节较短,气温高,生长速度快,细胞组织发达,纤维素含量多,叶质易老化,应适当嫩采。
(3)秋冬茶季节温度、湿度均较低,气候较为凉爽,芽叶生长较慢,为了促进秋茶高香气质,在不影响叶质粗老的前提下,可选择气候较好的时间采摘,宜顶叶中至大开面采摘。
(4)低温和高温天气,若茶树进入休眠状态,生长缓慢或已停止,此时,不适宜采摘,应尽量少采,注意保护茶树生长。
二、采摘技术
1、采摘时间:夏季外,一天当中,上午9―11时,下午2―5时为宜,以晴天下午2~4时最优。
此时气温较高,氧化酶活性较强,有利于茶青发酵进程。
茶青要分批进行采摘,先熟先采,上午采次茶,下午采好茶,采下鲜叶要及时送到初制厂,在阴凉地方摊凉1~2小时。
2、开采时节:春茶在谷雨至立夏后(4月15日—5月15日)、夏茶在芒种至小暑(6月5日—7月5日)、暑茶在大暑至处暑(7月25日—8月20日)、秋茶在秋分前至寒露后(9月15-10月15日)、冬茶在霜降至立冬(10月25日—11月15日)。
3、采摘手法:采用“骑马采”方法,即拇指和食指捏住茶梗,叶子分在手掌虎口两边,采下茶青最下面一叶贴在虎口内,轻力上折。
4、采摘时要做到三分开
(1)早、午、晚青要分开
早青叶面上还有露水,上午的日照弱,水份不易蒸发,芽叶含水量多,叶质挺硬脆;午青经微风吹动,日光照射,水份蒸发较多,芽叶含水量较少,叶质柔嫩,是制作高档茶原料;晚青由于日照强度降低,
含水量上升,又没有日光晒青。
所以,早、午、晚青一定要分开,在做青工艺上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芽叶大小要分开
同一片茶园采摘时不宜一次性采完,可分三次采摘。
在采摘时应留住“鱼叶”养丛,第一次先采最早开面的,隔二天采后开面的,最后再采最壮的芽叶。
因为它们的叶片、芽梢大小悬殊较大,水份等内含物差别也较大。
在晒青、摇青等做青过程都应采取不同的做法,免得造成发酵不匀、品质不好的后果。
(3)不同地方茶青要分开
不同的地方,其种植的土壤、水分、环境气候特点有所不同,其茶青品质也有所差异,因此应加以区分,方便茶叶的加工和各地区茶叶种植水平的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