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合集下载

大连调研报告

大连调研报告

大连调研报告1. 引言1.1 调研背景及目的大连,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经济基础,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的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大连市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旅游业、环境保护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期为大连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调研方法与范围本次调研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访谈等多种方法,全面收集并分析大连市的相关数据。

调研范围覆盖大连市的地理位置、人口民族、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主导产业、旅游业、环境保护和人才政策等多个方面。

1.3 调研时间与地点本次调研于2023进行,地点设在大连市,包括主城区及部分重点发展区域。

2. 大连市概况2.1 地理位置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沿海,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与营口市接壤。

作为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连接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

2.2 人口与民族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大连市常住人口约700万,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另有满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

大连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民族之间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2.3 经济发展状况大连市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大连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2019年,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0多亿元,经济总量持续位居辽宁省首位。

2.4 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大连市在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医疗设施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文化底蕴深厚,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

此外,大连市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市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大连市产业发展分析3.1 主导产业及其发展状况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其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尤其是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2019年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4篇

2019年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4篇

2019年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4篇【篇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近一个星期来,我们有组织地对周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做调查,报告如下:一,河水污染。

近几年来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人们只顾着怎样节省原材料的消耗,而对于在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有害的物质并没有引起重视,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流污染情况严重。

我们在调查中就看到好几家工厂,把深绿色的、浓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处的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白色泡沫。

居住在河边的人们随手将剩菜剩饭、家庭垃圾都装进塑料袋往河里倒,我们的母亲河,现在已经遍体鳞伤,成了一条垃圾河。

二,空气污染。

我镇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都是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向蓝天,企业燃用汽油、柴油,产生的废气及烟尘也弥散在空中。

同时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增多,人们燃烧使用的煤,液化气等,能源消耗量增加,产生的废气也成比例增长。

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污量加大。

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烟尘。

大气污染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垃圾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使用的一次性物品明显增多。

一次性袋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碗筷,以及被用旧的废弃的生活用品,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需要处理。

人们在使用后,只是随手往街头巷角一扔。

我们走在大街上,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随处都有丢垃圾的地方。

有些垃圾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使你不得不注目观看。

这一些垃圾不能及时处理,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而且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不难想象,如果突然来一阵狂风,刮起满地的垃圾,会是一副怎样的图景?当然,还有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情况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衷心希望有关领导充分关注污染问题,采取有利措施,还我们一个明净的家园。

【篇二】一、调查的目的:众所周知,人类居住的地球,被称之为“水星球”。

地球表面虽然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海洋咸水占了97。

废气处理设施总结报告范文解析

废气处理设施总结报告范文解析

废气处理设施总结报告范文解析一、引言废气处理设施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保设备,其作用是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和健康。

本报告旨在对废气处理设施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以期改善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环境效益。

二、设施概述废气处理设施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设备。

根据不同的工艺和废气特性,设施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等方法。

通过收集、转移、净化和排放等步骤,设施可以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环境排放标准要求。

三、设施运行情况1. 设施效率评估通过对设施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设施的处理效率。

根据数据统计,废气处理设施在大部分时间内能够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废气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然而,在某些高峰期或设备维护期间,设施的处理效率有所下降,导致废气排放超标,需要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2. 设施能耗情况废气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对能耗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设施的使用效率。

根据能耗数据统计,设施能耗较高,其中包括电力消耗、水消耗等。

为了减少能耗,我们可以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采取节能措施,如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处理温度等。

四、设施改进建议1. 设施运维管理为了提高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环境效益,我们建议加强设施的运维管理。

包括定期检查、保养设备,及时处理故障,优化运行参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技术升级废气处理设施的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建议进行技术升级,引入更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和设备。

这样可以提高设施的处理效率和环境排放标准,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3. 员工培训设施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我们建议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五、结论通过对废气处理设施的总结和分析,我们认识到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改善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环境效益,我们提出了设施运维管理、技术升级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环境方面数据分析报告(3篇)

环境方面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数据分析在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环境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全面分析我国环境现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气象局、水利部等官方部门,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

2. 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环境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2)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环境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趋势分析: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

(4)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环境现状分析1. 气候变化(1)气温变化:近年来,我国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国家气象局数据,2019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4℃,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值。

(2)降水变化: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多,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

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

2. 空气质量(1)PM2.5浓度: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PM2.5浓度仍较高。

根据环境保护部数据,2019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1.8%。

(2)臭氧浓度:臭氧浓度呈上升趋势,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水环境(1)地表水:我国地表水水质总体改善,但仍存在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严重的问题。

(2)地下水:地下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

4. 生态系统(1)森林覆盖率: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生物多样性: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四、环境问题成因分析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

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

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征求意见稿)一、审核办法二、附录一环境统计数据联合汇审规程三、附录二环境统计数据审核细则一、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国民经济与社会进展统计公报数据质量,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为环境管理提供础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统计法》及事实上施细则、《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污染源排放与治理等环境统计数据审核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实行联合汇审与分级负责制度。

第四条环境统计数据是实施环境管理的基础根据,环境管理各有关数据应与环境统计数据保持一致。

第五条在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与实施本辖区内的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工作,并对本级环境统计数据质量负责。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第六条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实行联合汇审制度。

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构组织实施,邀请由环境保护有关业务部门、行业协会、环境统计技术支持单位等构成的环境统计数据联合审核组,开展联合汇审。

•第七条数据审核及联合汇审按照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的时间与程序要求进行。

第三章审核要求•第八条环境统计数据审核要求•(一)准确性•1、完整性。

审核环境统计调查范围是否符合报表制度的要求,审核环境统计数据库(包含基础数据表与汇总数据表)是否完整,审核数据库中每张报表的指标项是否填报完整,要求报送的年报编制说明、分析报告等文字资料是否完整上报。

•2、规范性。

审核环境统计数据在填报与报送过程中是否按照既定的技术规范与报送技术要求进行。

•3、逻辑性。

审核指标本身的数量级、使用计量单位是否正确;检查同一表格中不一致指标之间的联系是否合乎逻辑,不一致表之间相互联系的指标是否合乎逻辑。

•4、合理性。

微观与宏观结合,环境保护与经济进展结合,联合有关部门力量,审核基层报表与综合汇总报表的数据是否合理。

•5、一致性。

环境统计数据是实施环境管理的基础根据,环境管理各有关数据应与环境统计数据保持一致。

工业废气治理情况汇报

工业废气治理情况汇报

工业废气治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着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

为了改善工业废气治理情况,我单位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工业废气排放监测和数据分析工作。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我们能够实时监测工业废气排放情况,及时掌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业废气排放超标问题。

其次,我们加大了工业废气治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治理设备和技术,我们对工业废气进行有效治理,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我们还对老旧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效果。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工业废气治理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企业和员工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大家对工业废气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相关技术培训,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治理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在工业废气治理工作中,我们还积极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加强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通过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工业废气治理技术研发工作,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总的来看,通过以上一系列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工业废气治理成效,大大减少了工业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废气治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工业废气治理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拍摄烟雾数据分析报告(3篇)

拍摄烟雾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深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烟雾作为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现象,其成分、浓度、分布等特征对于了解大气污染状况、评估环境质量以及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拍摄烟雾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烟雾的时空分布规律、成分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地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拍摄的烟雾图像。

数据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烟雾图像及其对应的气象数据。

2. 数据处理方法(1)图像预处理:对原始烟雾图像进行去噪、增强等预处理,提高图像质量。

(2)烟雾识别: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烟雾图像进行识别,提取烟雾区域。

(3)烟雾浓度计算:根据烟雾区域面积和图像分辨率,计算烟雾浓度。

(4)时空分布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烟雾浓度进行空间分布分析,揭示烟雾的时空分布规律。

(5)成分特征分析:采用光谱分析方法对烟雾成分进行分析,识别主要污染物。

(6)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气象数据和烟雾成分特征,分析烟雾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结果与分析1. 烟雾时空分布规律(1)空间分布:烟雾主要分布在工业集中区、交通密集区和居民区附近。

在空间分布上,烟雾呈现不均匀性,局部区域浓度较高。

(2)时间分布:烟雾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呈“双峰”分布,即上午和下午时段浓度较高,中午时段浓度较低。

此外,烟雾浓度在一年中的变化呈“单峰”分布,即在冬季和春季浓度较高,夏季和秋季浓度较低。

2. 烟雾成分特征通过对烟雾成分的分析,发现其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

其中,颗粒物是烟雾的主要成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3. 影响因素分析(1)气象因素: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对烟雾的形成和传播有重要影响。

风速较大时,烟雾传播速度加快,但浓度降低;风速较小时,烟雾浓度较高。

废气比对报告公示

废气比对报告公示

废气比对报告公示1. 引言本报告主要对某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比对分析,并公示相关数据和结果。

通过对废气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旨在揭示废气排放情况,并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权威的数据依据,以便评估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2. 方法2.1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废气的比对分析,我们采集了该企业过去一年的废气排放数据,包括排放量、组成成分等信息。

我们通过与企业沟通,并结合环保部门监测数据,获得了准确和全面的废气数据。

2.2 数据处理我们对采集到的废气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整理。

首先,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清洗,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异常数据。

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以便进行有效的比对分析。

2.3 数据比对分析在对废气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时,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直接对比:比对不同时间段的废气数据,观察废气排放量的变化趋势。

•统计分析:对比不同废气组成成分的比例,在不同时间段中的变化,以揭示废气排放的构成情况。

3. 比对结果通过对废气数据的比对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废气排放量:在过去一年中,该企业的废气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企业在减少废气排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具体数据如下:时间段废气排放量(吨)2020年1月1002020年2月902020年3月852020年4月802020年5月752020年6月70•废气组成成分:在组成成分方面,主要的废气排放来源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下表展示了不同废气组成成分的比例变化:时间段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2020年1月50 30 202020年2月40 35 252020年3月35 40 252020年4月30 45 252020年5月30 50 202020年6月25 55 204. 结论通过对废气数据的比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废气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企业在减少废气排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废气组成成分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是主要的废气排放来源,该企业需要进一步关注并降低这些废气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重要指标即工业企业数量,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等,把握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
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 (1)
第二节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同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占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同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指标分析 (11)
一、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 (11)
二、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占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同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图表目录
表1: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表 (1)
表2: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
表6: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同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2: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占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比重统计表 (7)
表13: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同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
上年增长%)10表17: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同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占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比重统计表 (11)
表21: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2)
表22: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6-2018)统计表 (13)
表24: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同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第一节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
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
表1: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表
第二节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指标分析
一、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表2: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二、全省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表3:全省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三、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表
四、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表5: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五、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表6: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表7: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七、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表8: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同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表9:大连市工业企业数量同全省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
表(比上年增长%)
第三节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指标分析
一、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现状统计
表10: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现状统计表
二、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表11: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现状统计表
三、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占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占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比重统计表
四、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3: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6-2018)统计表
五、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4: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5: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6-2018)统计表
七、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6: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同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
变动对比分析
表17:大连市废气治理设施数量同全省废气治理设施数量(2017-2018)
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第四节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指标分析
一、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
表18: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表
二、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分析
表19: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现状统计表
三、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占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占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比重统计表
四、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表21: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6-2018)统计表
五、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表22: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表23: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6-2018)统计表
七、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表24: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同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表25:大连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同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