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散文选集

合集下载

韩愈的散文精品

韩愈的散文精品

韩愈的散文精品韓愈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不仅因为他所領导的古文运动,扭轉了南北朝以来整个文坛为駢体文所統治的局面,恢复并发揚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秀傳統,使散文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韩愈的散文精品篇,欢迎大家阅读。

韩愈的散文精品篇1:获麟解麟之为灵,昭昭也。

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

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

惟麟也,不可知。

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

麟为圣人出也。

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

”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韩愈的散文精品篇2: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古代散文排名

古代散文排名

古代散文排名古代散文排名:一、《陶渊明集》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归园田居》被誉为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以其真实、自然、淳朴的风格影响了后世的文人。

二、《韩愈文集》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风格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师说》、《进学解》等被誉为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以其雄浑、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热衷和思考。

三、《柳宗元集》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深入人心、富有哲理的风格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永州司马青衫泪》、《捕蛇者说》等以其深情、细腻的描写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四、《唐宋八大家文选》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文学家,他们的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其中,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作品被收录在《唐宋八大家文选》中,成为古代散文的经典佳作。

五、《文选》《文选》是南朝宋文学家萧统编纂的一部文集,收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作品。

这部文集包括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展示了古代散文的多样风貌。

六、《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明代文学家吴自牧编纂的一部古代散文选集,收录了从先秦到唐代的优秀散文作品。

这部选集包括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众多文学家的作品,是了解古代散文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的重要参考书。

七、《唐文精选》《唐文精选》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编纂的一部唐代散文选集,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

这部选集包括了王勃、杨炯、韩愈、柳宗元等众多文学家的作品,展示了唐代散文的丰富多样。

八、《宋文选》《宋文选》是南宋文学家吴自牧编纂的一部宋代散文选集,收录了宋代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

这部选集包括了欧阳修、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众多文学家的作品,展示了宋代散文的繁荣与成就。

九、《元文选》《元文选》是元代文学家王应麟编纂的一部元代散文选集,收录了元代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

韩愈的主要文学作品

韩愈的主要文学作品

韩愈的主要文学作品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的主要文学作品有:
1. 《师说》: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文,表达了他对教师的尊重和
对教育的重视。

2. 《进学解》:这是韩愈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他对学习的看法和
对学生的期望。

3. 《祭十二郎文》:这是韩愈的一篇祭文,表达了他对逝去的侄
子的思念和悲痛。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是韩愈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
了早春的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5.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是韩愈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
他被贬谪的悲愤和对亲人的思念。

6. 《山石》:这是韩愈的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山石的壮美和自
然的神奇。

7. 《原毁》: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文,表达了他对道德的看法和
对人性的反思。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韩愈的思想和情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的散文代表作

韩愈的散文代表作

韩愈的散文代表作韩愈的散文代表作韩愈的文学贡献突出,他的诗、文都非常出色。

尤其是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最高。

关于他的代表作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韩愈的散文代表作篇,欢迎大家阅读。

韩愈的散文代表作篇1:祭十二郎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

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

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一、引言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东汉汝南郡富陂(今河南省淮阳县)人,与柳宗元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作品独具风格,思想犀利,对唐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韩愈的散文创作及其生平。

二、散文创作1:《师说》:这是韩愈最为著名的散文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和褒扬,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韩愈在这篇文章中强调了师德和师范的重要性,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2:《进学解》:这篇文章是韩愈在为官期间写的一篇散文,内容讲述了韩愈对进学制度的思考和看法。

他认为,进学制度应该公平公正,不应当通过贿赂或门第之别来影响选拔过程。

这篇文章反映了韩愈对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关切。

3:《原道》:这是韩愈的一篇哲学散文,主要讨论人的本性和道德问题。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才能达到道德的完善。

这篇文章体现了韩愈对人性和伦理道德的思考。

三、生平1:家庭背景:韩愈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族世代为官,家境优渥。

他的祖父韩彦直是唐朝宰相,父亲韩偓是唐朝大臣。

2:学业经历:韩愈自小聪慧过人,勤奋好学。

他曾就读于洛阳国子监,师从李山甫和李德裕等知名教师。

他广泛涉猎文史经籍,研习诗文、经史、儒释道等各种学问。

3:政治生涯:韩愈在进士及第后,历任吏部考功员外郎、江州司户参军等职位。

在担任官职的期间,他积极参与政务,关心国家政治和民生问题,是一位有为的官员。

4:晚年生活:韩愈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官。

晚年他辞官归隐,回到家乡淮阳,过上了安详的生活。

他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广泛交流学术,与柳宗元等文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四、附件1:《师说》全文附件2:《进学解》全文附件3:《原道》全文附件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师范:指师傅的模范行为和榜样。

2:进学制度:指科举制度中的进士科选拔制度,是唐代的一项重要制度。

韩愈的散文

韩愈的散文

韩愈的散文一、《师说》韩愈的《师说》是一篇以教育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师德的反思和教育的价值的探讨,表达了他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师道的推崇。

这篇文章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更提出了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社会,教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韩愈的思想对于我们思考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二、《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经典散文,主要探讨了如何进学和学习的问题。

韩愈通过对进学的不同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论述,提出了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观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这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是韩愈的一篇叙事散文,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这篇文章以大气磅礴的叙事风格,展现了韩愈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智慧,珍惜时间,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四、《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一篇重要散文,他在文中对当时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

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五、《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重要散文,他在文中论述了如何进学和学习的问题。

韩愈强调勤奋刻苦、努力奋斗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这篇文章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

六、《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是韩愈的一篇叙事散文,他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韩愈在文中通过描写峡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新粤版选修】高考唐宋散文选读专题复习5.17《原毁》韩愈

【新粤版选修】高考唐宋散文选读专题复习5.17《原毁》韩愈

一、语段阅读1~4题。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今之君子则否则,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罕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大家待其身,而以贤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固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可以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试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否则,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否则,则其畏也。

不假如,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该者,必其人之与也;否则,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否则,则其畏也。

不假如,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声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1.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详,故人难于为善.详:详尽B.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用:使用.C.而以贤人望.于人望:要求D.必其人之与.也与:同伙分析:选B。

用:才用,才能。

2.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今之君子则否则.②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B.①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②固然,为是者有本有原.C.①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②而以贤人望于人.D.①是故事修而.②士之此世,而.望声誉之光分析:D。

A,“然”,①代,;②副的尾,⋯⋯的子。

B,“”,①,然;②,只管。

C,“以”,①,无;②介,用。

D,“而”,都是,表承。

3.以下文章内容的剖析解,不正确的一是( ).A.作者,在的君子与古代不一样,在的君子人求全,自己容无度。

韩愈《山石》游记散文

韩愈《山石》游记散文

韩愈《山石》游记散文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一日闲暇,突生出游山的念头,便整装出门。

行走在似有若无,羊肠般狭窄弯曲折叠的山路上,小心翼翼的穿过那些峥嵘险峭嶙峋怪石。

一段艰苦的翻山越岭后,在红霞漫天,蝙蝠穿飞盘旋的黄昏时刻,我来到了这座寺庙。

缓步走上寺院里的客堂,禁不住心底的诱惑,又折回堂前,坐于台阶上稍稍休整,欣赏院中的一花一木一草一石。

连日的雨水饱足,泥土松软湿润,院里的芭蕉傲首挺立,枝叶舒展的更加肥大,翠绿的仿佛要滴出颜色下来;栀子花开得如火如荼,万绿丛中点缀的那朵朵雪白的精灵,正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令人神清气爽。

时间流逝,庭院的美景终于隐没于夜幕之中,热情的僧人走来与我闲谈助兴。

讲起佛殿里有富丽堂皇的壁画,此时分明幽深的双眸闪出耀眼的光芒,迫不及待的取来灯火照来给我欣赏。

可惜由于墙壁年代古远,大多已经剥落的画面显得黝黑,迷糊看不清爽。

就在这当儿,温热的菜饭已经摆上桌面,虽然只是粗茶淡饭却能够勾起腹中的馋虫;床铺也整理完毕,细心殷勤的僧人连席子都拂拭干净了。

静静地,夜深了。

静卧在床上,在万籁俱寂中听欢快的百虫合奏渐渐停歇,此时竟是万虑俱消,心境也空前清静。

抬眸一瞬间,一缕缕清辉泻入门窗,万物都披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朦胧飘渺,是月儿姑娘从那山岭后缓缓走出来了。

是夜,真好。

破晓时分,雾霭还未消散,独自走在离寺的途中,出山又入山,上山又下山,在朦朦雾气中摸索踉跄,出于高处,入于低处,出于低处,又入于高处,时高时低,时低时高。

烟霏既尽,朝阳熠耀,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煞是缤纷烂漫。

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苍苍,穿行其中,清风拂衣,泉声淙淙,清浅的涧水十分可爱灵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散文选集
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性散文;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的散文杰作】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

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

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

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

韩愈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

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时人有“韩文”之誉。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文学创作理论】
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目录】
韩愈和他的散文
感二鸟赋并序
杂说(一)
杂说(四)
赠张童子序
画记
祭田横墓文
.......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