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原因待查患者的护理查房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

收。病情允许者可服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使汞排泄。
➢体温上升:此期应注意给病人保暖,加盖被子,同时
给服热饮料,而使肌肉剧烈活动产生的热 量减少,使体温升高幅度减少,从而缩短 畏寒、颤抖的时间。
➢高热持续期:此时应给病人退热,补充水分,并密切观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
3、现病史: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 发热,自测体温 38℃,有畏寒、寒战,无 咳嗽、咳痰,无咽痛、流涕,无腹痛、腹 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现为求进一步 诊治而来我院,门诊拟“发热待查、冠心 病、PCI术后”收住我科,患者本次发病以 来,精神尚可,睡眠尚可,食欲正常,大 便正常,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9月7日生化检验报告: 直接胆红素11.30umol/l,球蛋白测定32.0g/l,血糖 测定6.17mmol/l.
1. I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陪护一人。 2. 完善检查,予入院常规检查,胸部未见明显异常
x线征象。 3. 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针生脉注射液等药物治
疗。
1、体温过高——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肺部感染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厌食,高
•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体温升高时常伴有寒战、 皮温不均、心率和呼吸加快、以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的异常变化。
➢ 低热:37.5℃ ~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 核、风湿热;低热持续2周以上,则可称之 为长期低热
➢ 中等热:38.1℃ ~39℃,多见于急性感染
➢ 高热:39.1℃ ~41℃,见急性感染;高热 持续2周以上者,即为长期高热
➢ 过高热:>41℃,如中暑。
发热病人的护理查房

发热对病人的影响
01
生理影响
高热可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消化功能减弱等生理 反应。
02
心理影响
发热可能导致病人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
03
病情恶化
对于已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热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 致并发症。
02 发热病人的护理评估
病史采集
01
询问发热的起病时间、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伴随 症状等。
分类
根据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 37.3-38℃)、中热(38.1-39℃ )、高热(39.1-41℃)和超高热 (>41℃)。
发热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感染、炎症、肿瘤、内分泌和神经系 统疾病等均可引起发热。
病理生理
发热时,机体通过提高代谢率、增强 免疫功能等方式对抗疾病,但长时间 高热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甚 至危及生命。
记录病情变化和护理调整
03
根据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记录调整的
原因和效果。
评估病人情况与反馈
评估病人情况
根据病情观察和记录,对病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其病情状况和预后。
及时反馈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和护理效果报告,以 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05 发热病人的健康教育
发热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感染
教育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接触感染源。
增强免疫力
鼓励病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
适当的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及时就医
提醒病人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 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
发热病人的生活调养
多休息
发热期间,病人应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发热患者护理查房范文

发热患者护理查房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发热患者护理查房范文在医院工作中,发热患者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类患者。
发热患者的护理查房

体格检查
• T38.1℃ P:110次/分 R:18次/ 分 BP98/58mmHg • WBC • 肝功能(+)
定义
• 发热:是指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 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使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的症状(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 • 体温≥37.5℃(以口温为准)
分类——发热程度
分类 发热程度 常见病
发热原因
• 感染性发血液系统疾病等
护理诊断
•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有关. • 2.体液不足: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或液体量 摄入不足有关 •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发热代谢率 增高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 • 4.潜在并发症:惊厥 • 5.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
发热病人的护理查房
周
群
本次查房的目的
发热的护理
病
例
• 一般资料:35床,冯健,男, 43 岁,自由职业 • 主诉:因“反复发热4天”于 2016年6月29日23:00由急诊 以“发热待查:上呼吸道感 染?”收住入院,平车推入
病情介绍
• 现病史:患者4天前因洗冷水澡后出现 发热热,打喷嚏,流清鼻涕,发热时 无明显寒战,无出汗,体温最高40.5℃, 予以“头孢唑林、喜炎平”等对症治 疗,效果欠佳,入院时患者神志清, 烦躁,发热,咳嗽、痰难咳出、喉中 时有痰鸣,进食量少,大便未解,小 便量少色深
如何更好的将发热的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工 作中?
常见热型
• ④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是指体温急剧上升至 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的体温曲线类型,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 (Hodgkin)病等。 • ⑤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 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 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 病。 • ⑥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 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等。
发热待查护理查房-PPT课件

健康指导
1、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2、介绍物理降温的方法,指导患者和家属配合处理发 热 的方法。 3、注意卧床休息,防寒保暖。 4、指导少量多次饮水,每天>3000ml,饮食宜少渣,易 消化高热量食物,避免生冷、多纤维刺激性食物。 5、告知24体温过高:与炎症有关 2013-09-2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患者腹痛,进食少有关 2013-09-24舒适的改变:头晕与高血压有关 2013-09-25活动无耐力:与低钾血症有关 2013-09-26疼痛:与肠道炎症有关
2013-09-28腹泻:与肠道疾病有关
2013-09-28焦虑:与反复腹痛不能缓解,诊断不明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患者腹痛,进食少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摄入足够营养,体重保持原水平或有 所增加 护理措施: 1、鼓励患者进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做好口腔护理, 增进患者食欲。 2、饮食宜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富含营养、有足够 热量的食物,以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避免食用生 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3、定期测量体重,监测血生化指标等 4 、遵医嘱静脉补液如:卡文,人血白蛋白。 护理评价:09-28患者未检测血生化指标,后续评价。
发热病人护理查房ppt课件

拟诊讨论: 1、初步诊断:发热待查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体温、神志、皮疹、血
压、血糖等。 3、积极地抗感染、补液、支持对症等治疗:阿奇霉
素+左氧氟沙星、能量合剂、电解质等。 4、完善相关检查:血尿粪常规、生化、血培养、药
敏、血沉、风湿四项、免疫学检查、甲状腺功能等。
4
可编辑课件PPT
(九)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裤,加 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十)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现昏迷
时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20
可编辑课件PPT
分期护理
体温上升:此期应注意给病人保暖,加盖被子,同时 给服热饮料,而使肌肉剧烈活动产生的热量减少, 使体温升高幅度减少,从而缩短畏寒、颤抖的时间。 高热持续期:此时应给病人退热,补充水分,并密切 观察体温变化。 退热期:应更换汗湿的衣服、被单,适当减少病人的
11
可编辑课件PPT
发热的分期
1.体温上升: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皮肤血管收 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表现为皮肤 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畏寒、颤抖。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 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因皮肤血管开始扩 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 呼吸和脉搏、心率加快。
温水擦浴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酒精擦浴相同。
25
可编辑课件PPT
患者朱长艳,在我院急诊科经过5天治疗: 1、神清、精神食欲可。 2、体温正常。 3、皮疹已愈。 出院健康指导: 1、出院后多休息,注意保暖。 2、均衡营养。 3、监测体温,保持空气流通。 4、保持良好心态。 5、不适随时就医。 出院情况:体温36.5℃,皮疹已愈,空腹血糖 10.5mmol/L 26
发热病人的护理查房专题医学知识宣讲

此次查房目旳
➢发烧旳护理
病情简介
1、一般资料:2组19床,王志,男,9 岁,学生 。
2、主诉:因“咳嗽伴发烧3天”于2023-0720-15:00由肺部感染”“发烧待查:入病 区。
病情简介
3、现病史:患者入院前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 现发烧,伴咳嗽、阵发性咳嗽,为少许白 色痰,热型不规则,体温最高 39℃,予 “头孢西丁、克林霉素、氨溴索、赖氨匹 林” 旳等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时患 者神清,发烧面容,双肺呼吸粗,可及湿 啰音,进食量少,大便、小便正常。
• 肝功能:Alp碱性磷酸酶:173.0u/L,
病情简介——入院治疗
1. I级护理,清淡饮食,陪客一人。 2. 完善检验,予入院常规检验,急查血常规、肾功能、心
肌酶系列、凝血六项、血型、输血前筛查,查生化一、 TM六项、痰培养、咽拭子等检验评估病情。 3. 予头孢西丁抗感染,多稀磷酯酰胆碱保护肝细胞膜,予 氨溴索化痰,糖盐水+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营养支持等对 症治疗。 4. 交代家眷,患儿病程长,治疗时间{轻1周,重10天}。
病情简介
4、既往史:一般健康情况良好,无传染病史、 无过敏史。
5、个人史:预防接种随社会,出生生长于安 徽省泗县,久居泗县,否定血吸虫疫水接 触史;否定吸烟、饮酒。
病情简介
6、过敏史:否定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7、婚育史:未婚 8、家族史:否定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病情简介——体格检验
T:38.9℃ P:110次/分 R:22次/分 BP:120/80mmHg
社会情况
农合患者 ,经济条件一般 。
入院护理诊疗
1、体温过高——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与肺部感染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厌食,高
发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肌酶系列、凝血六项、血型、输血前筛查,查生化一、 TM六项、痰培养、咽拭子等检查评估病情。 3. 予头孢西丁抗感染,多稀磷酯酰胆碱保护肝细胞膜,予 氨溴索化痰,糖盐水+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营养支持等对 症治疗。 4. 交代家属,患儿病程长,治疗时间{轻1周,重10天}。
可编辑课件PPT
19
稽留热
间歇热
弛张热
可编辑课件PPT
20
发热的分期
1.体温上升: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 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表现为皮肤苍 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畏寒、颤抖。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 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因皮肤血管开始 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表现为皮肤潮 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心率加快。
以免发生意外。
6.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可碰及他物,以防碰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
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7.如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
收。病情允许者可服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使汞排泄。
8.肛门、腋表、口表分别清洁消毒。
可编辑课件PPT
26
常规护理
(一)酌情减少活动。高热绝对卧床,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过多,进食 少,体弱,要保证休息环境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2.在腋窝、肘部、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地方,要使湿毛巾停留的时间长 一些,促使热蒸发。擦浴时,不用按摩方式,因按摩方式易生热。
3.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擦拭腋下、掌心、腹股沟、腘窝等部位用 力可略大,时间可稍长,有利降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滋补。 五忌多食辛辣 六忌强逼进食:
处理方法
衣服不要穿得过多,被子也不要盖得过厚,以免影响体热散发。 在退热过程中,要大量出汗,此时要用热毛巾擦去胸、背、腋下 及面额部的汗,并及时更换内衣;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
发热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消耗增多,而消化功能减退,因此应该 适当减少饮食,吃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尽量多 喂水;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而且有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
病因
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构成有感染性发热(包括 细菌、真菌、病毒、结核、支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 坏死组织吸收热、血液病、肿瘤性疾病、变态 反应和结缔组织病、内分泌性发热、中枢性发 热、药物热等),本病病因复杂,需根据不同 患者的个体病史、体征、检查结果及诊断性治 疗结果,一一排查分析,但往往一些发热仍然 最终不能确诊。
现状
经内科护理常规、遵医嘱药物治疗,现患者体 温降至37.0-37.5℃,自觉症状较前减轻,继 续常规治疗,给予心理护理。
定义
发热待查(FUO)是经常规检查和治疗体温仍 然不能恢复正常,诊断不能明确,称为发热待 查。它是目前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难题,由于 引起发热疾病种类繁多,导致最终诊断比较困 难。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会引 起舌炎、口腔炎等,因此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于饭前用温水漱口, 帮助增加食欲,饭后用盐水漱口或刷牙。勤喂水也可达到清洁口 腔的目的。
退热药和物理降温法不能同时应用,因为两种方法的 降温机制截然不同。使用退热药后,患者表现为全身 血管扩张,毛孔张开,出汗增加,达到降温目的。应 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是由于冷的作用使局部血管收 缩,热量经传导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如果使用退 热药后马上又使用物理降温,就会使扩张的血管立即 收缩,汗毛孔关闭,出汗停止。退热不但受到影响, 而且病儿会感到很不舒服。一般是应先采用物理降温 的方法,如体温不降,经1~2 h后,再使用药物退热。
机制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 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 体温调节反馈示意图
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 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 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 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 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 (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 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 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39~40℃)、超高热型(>40℃)。 (二)按体温曲线形态分型 如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双峰热消耗热、波状热、
不规则热等热型的形成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 热型与病变性质有关。决定病变性质的因素为内生致 热原产生的速度量和释放人血的速度,这些均影响体 温调定点上移的高度和速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禁忌食物
一忌多吃鸡蛋: 重发热症状,并延迟发热时 刻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WBC20.58X10*9/L RBC4.71X10*12/L Hb142g/L
2、尿常规 蛋白+、隐血+、酮体+、红细胞++++、 白细胞++、细菌156p/ul
初步诊断
1、发热原因待查 2、泌尿系感染? 3、急性支气管炎?
治疗
NS100ml+哌拉西林4.5g静滴q8h NS100ml+左氧氟沙星0.5g静滴qd 三金片3片口服tid
临床表现
发热2周以上,体格检查仍然不能明确诊断。
诊断
1.诊断步骤 (1)仔细追问病史; (2)全面反复的体格检查; (3)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性治疗。 2.诊断标准 (1)国内病程2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7.5℃,经完整病史询问、体格
检查仍然不能明确诊断者。 (2)国外病程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入院1周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既往史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虐疾病史,否 认高血压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 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青霉素过 敏史,否认实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
T 37.8℃ P 108次/分 R 20次/分 BP 120/80㎜ Hg
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差,步态正常,语言清晰, 查体合作。咽部粘膜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廓对 称、无畸形,乳房发育正常,呼吸规整,语颤左右侧 减弱,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叩诊过清音,双 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心前 区无隆起,脉律规整,肠鸣音正常,4次/分。
相关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2、体液不足: 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液体摄入量不足 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热代谢率增高有关。 4、口腔黏膜改变: 与发热所致的口腔黏膜干燥有关 5、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
发热标准
低热 37.3~38℃(99.14~100.4F) 中等热 38.1~39℃ (100.58~102.2F) 体温
计 高热 39.1~41℃ (102.38~105.8F) 超高热 41℃ (105.8F)及以上
分析热型
(一)按温度高低(腋窝温度) 分为低热型(<38℃)中热型(38-39)高热型
发热原因待查患者的护理查房
曹连青 急诊科
汇报病例
孟攀 男 32岁 主诉:发热、尿频、尿急、血尿半天。 现病史:患者于今午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做冷、发热、
腰部隐痛不适,尿频、尿急,于家中自测体温38度左 右,遂自行口服感冒冲剂及退热药物,体温一度降至 正常;于下午患者体温又复升至38.5℃,尿频、尿急、 尿痛症状加重,伴有肉眼血尿,患者到院后体温 38.9℃,无关节痛、皮疹,无头晕、视物旋转,无恶 心、呕吐,无腹痛。患者自发病神志清、精神差、饮 食差,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