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与果胶铋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应用效果。
方法:资料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研究组患者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其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 ,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可极大提高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治疗中患者不良副作用较小,具有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标签: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临床试验;临床效果萎缩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系统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痛以及消化不良等,也是消化内科中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多发病[1]。
由于该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治愈难度大等特点,临床中一旦错过了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则很容易引发患者产生胃出血、溃疡以及穿孔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质量。
本文主要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应用效果,并将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及临床症状检查获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的表现均为胃黏膜红白相间,呈灰暗色,且血管显露,皱襞消失或部分变平,在胃镜下表现为结节状或者是颗粒状。
将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45±5.8)岁;患者病程为5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2.1)年。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使用的临床研究分析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使用的临床研究分析目的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0)。
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0.25g/次,2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0.5g/次,3次/d口服,2组均给予果胶铋100mg/次,3次/d口服,共治疗2周,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
标签: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临床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在7.2%以上,甚至占受检人群的13.8%[1]。
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不良、上腹部胀痛、隐痛、常在进食后加重,多数患者还有嗳气、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伴随症状,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多以缓解症状为主。
本研究选取在我院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门诊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均经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
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8.3±4.1)岁。
病程为2~10年,平均(4.8±0.6)年。
排除对果胶铋或阿莫西林过敏者;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异型增生或可疑恶变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原发性疾病者。
将所有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其中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42.1±5.5)岁,病程平均为(4.9±1.1)年,腺体萎缩程度轻度28例,中度16例,重度16例,肠上皮化增生程度,轻度26例,中度15例,重度19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24~75岁,平均年龄为(41.4±6.7)岁,病程平均为(5.2±1.3)年,腺体萎缩程度轻度28例,中度16例,重度16例;肠上皮化增生程度轻度25例,中度12例,重度23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史特征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对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目的探析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果胶铋和克拉霉素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
结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0.25%,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9.12%,治疗总有效率为78.53%,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
结果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者饱胀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发病时,可导致穿孔、溃疡以及出血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该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的特点,不仅在临床上比较难以彻底治愈,还不利于患者的正常饮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营养状况[1]。
据相关报道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因此,本文主要将我院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其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这些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60例患者为男性,5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为(52.3±6.2)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5.2±3.1)年,70例患者为轻度萎缩,30例患者为中度萎缩,10例患者为重度萎缩,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饱胀、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酸性胃液反流、自身免疫反应和细菌毒素等因素有关。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根除和使用药物治疗。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较好,本文将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果胶铋是一种具有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的药物,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其良好的疗效。
一项针对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85%,症状明显改善,胃部不适感减轻,食欲增加,胃部疼痛减轻。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经过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胃部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且药物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良好,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阿莫西林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以减轻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部黏膜的损害,改善胃部炎症症状。
果胶铋具有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可以减轻胃部不适感和胃痛,促进胃部的愈合和修复。
阿莫西林和果胶铋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改善胃部的微环境,促进胃部疾病的康复。
除了临床研究外,一些基础研究也证实了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和果胶铋可以共同作用于幽门螺杆菌,阻断其生长和增殖,从而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改善胃部黏膜的损伤程度。
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分析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合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内科收治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头晕、皮疹、恶心)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有5例无效,占比17.24%;有效者12例,占比41.38%;显效者12例,占比41.38%,治疗有效率82.76%(24/29)。
研究组有1例无效,占比3.45%;有效者10例,占比34.48%;显效者18例,占比62.07%,治疗有效率96.55%(28/29)。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有腹泻1例,恶心2例,1例呕吐,不良反应率13.79%。
研究组有1例腹泻,1例恶心,不良反应率6.90%。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联合采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果胶铋;阿莫西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中一种极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治疗难度较大,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受疾病困扰程度深。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给患者的饮食造成极大影响。
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胃粘膜腺体萎缩,常表现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其中消化不良症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患者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机体出现胃穿孔、出血、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癌变,这将对患者身体带来极大的损害。
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身病程长、病情复杂、难彻底治愈,对病人正常饮食影响大,因此更需选择更优的治疗方案来实施治疗。
此文研究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总结果胶铋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研究发现,该联合疗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临床试验设计合理,方法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显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不仅有效,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
本研究认为该联合疗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个有效方法,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前景。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该疗法的治疗机制和优化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临床效果、治疗、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试验、安全性、不良反应、效果评价、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胃炎的定义与流行病学调查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炎症反应。
根据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其中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不同类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胃黏膜的腺体萎缩和萎缩性变,伴随有不同程度的黏膜萎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我国呈现出较高的患病率,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一些研究表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常伴随有萎缩性贫血、胃癌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及早发现和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是个研究热点,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在临床上备受关注,对其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阿莫西林和果胶铋的作用机制阿莫西林和果胶铋是当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常用的药物,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
阿莫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达到治疗作用。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79·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刘海涛 新疆军区总医院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830001摘 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接收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果胶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81.2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25)。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695)。
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优,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胃黏膜上皮及腺体萎缩。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表现为上腹疼痛、嗳气、胀气以及食欲不振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胃溃疡、胃出血,甚至出现癌变[1]。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药物治疗为主。
我院对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了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整体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研究观察对象。
以上患者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2],且经过胃镜检查确诊,对研究知情。
排除其他胃部疾病者;药物过敏者;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者。
以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联合组(n=48)以及对照组(n=48)。
联合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26~66岁,平均(42.51±5.23)岁,病程为5~40个月,平均(24.23±5.23)个月。
对照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为25~64岁,平均(41.44±5.02)岁,病程为6~42个月,平均(24.67±5.06)个月。
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果胶 铋与 阿莫西林联 合治疗慢 性萎缩性 胃炎 的临床效果 进
行评估和探讨 , 获得 了可期的临床效果 。 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的1 0 0 例慢性萎缩性 胃炎 患者。 所 有患者均 胃镜及 经病理学
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数据 采 用S P S S 1 9 . 0 统计 学 软件 进行 处
的一种胶态铋制剂药物 , 该药的药物成分主要来源于生物大
资料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f P > O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要 角色 。 因此 , 不 管其 由何种 因素诱发 , 积极 消炎都 是不容
忽视也是最重 的一环 。 阿莫西是 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
1 . 2 方法
两组 患者在服药期 间护理人员严 密观察其生命
体征 , 定期地检查患者 口腔黏膜反应 以及消化道反应等不 良 反应 发生情 况。 对照组 采用 阿莫西林治 疗 , 0 . 5 g / 次, 3 次/ d 。
菌破 裂 , 最 终起到 消炎 的效 果。 果胶秘 属于 当前临 床新型
失, 患者 临床病征 消失 , 可判 定为显 效 ; 患者经 胃镜检查 胃 黏膜病灶缩小 5 0 %以上 , 患者 临床病征基本 消失或偶发 , 可
判定为有效 ; 患者病症无 改善甚 至加重 , 可判定为无效 。 1 . 4 统 计 学处 理
个 治疗 周期为 2 周。 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 上联合果胶铋 治
1 . 3 疗 效 判定 标准 患 者经 胃镜 检查 胃黏 膜病 灶 完全 消
疗, 0 . 1 5 g / 次, 4 次/ d , 一个治疗周期为 2 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11T15:58:31.8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1期作者:刘雪梅1 冯淑娥2
[导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胃病,其主要有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萎缩为主等病理改变。
(1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宁夏银川 750011)
(2海原县三河镇卫生院宁夏中卫 7552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借助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方式来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时,其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115-02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胃病,其主要有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萎缩为主等病理改变,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现阶段多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素质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患者在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后,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也可能导致癌变的发生,并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主要就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内科于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1±3.3)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9±2.3)年,给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49.8±3.5)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0±2.4)年,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字准号:H44021351)进行治疗,0.5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果胶铋(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字准号:H20059949)进行治疗,3粒/次,4次/d。
两组患者在经过一个月治疗之后,对具体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灶消失;有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胃镜检查黏膜病灶消失一半以上;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黏膜病灶无明显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来对所有的实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借助于t来进行计量资料的检验工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讨论
对慢性胃炎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萎缩性、非萎缩性以及特殊类型这三大类,其中又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最为常见。
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缺乏有特异临床表现,因此患者多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以及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难以得到患者的重视,但是若未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导致胃上皮或者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发育,并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现阶段在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尚缺乏一个临床上的理想治疗手段,这也就要求相关的医疗工作人员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法的研究力度。
阿莫西林作为广谱青霉素,其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类型。
借助于阿莫西林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菌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细胞壁合成,从而让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裂解。
此外在服用阿莫西林之后还可以通过细胞的自溶酶而产生一定的抗菌作用,因此被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
果胶铋作为果胶与铋所生产的一种复合物,其能够在患者胃肠液中形成胶体性良好的融合,与患者胃肠溃疡面以及炎性反映面还具备有良好的亲和性,因此能够对胃肠黏膜处的受损细胞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通过果胶铋的服用能够刺激患者的胃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黏液的分泌,来促进受损细胞的自身修复工作,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也具备有良好的灭杀效果,因此在现阶段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过程中,也多是将果胶铋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此外在应用果胶铋来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时,其还能够促进胃肠性能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也无并发症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7%)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治疗方法,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志贵.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使用治疗85例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138-139.
[2]陈慧萍.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9):106-107.
[3]田秀琼.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现代养生B,2016,(4):86.
[4]张满.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