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特殊教育教师招聘命题说明(专业知识)

2018年特殊教育教师招聘命题说明(专业知识)

2018年特殊教育教师招聘命题说明(专业知识)

一、考试权重、难度

1、专业知识65%(65分)

2、教学能力35%(35分)

3、难度系数0.7—0.75

二、命题范围

1、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1—9年级

2、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1—9年级

3、《特殊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刘春玲、江琴娣

4、《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方俊明。

5、《行为矫正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作者昝飞。

三、命题形式

1、专业知识(65%)

(1)《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行为矫正技术》有关专业知识,题型以选择、填空、简答为主。(40%)

(2)人教版全日制聋校1—9年级语文、数学教材中的有关知识。题型以选择、填空、简答为主。(25%)

2、教学能力(35%)

培智教材三、四年级实用语文、实用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材中各选一个材料(供教师选做教材分析,教材处理能力检测或教学设计和练习设计能力测试,教学设计要体现特殊教育特点)。

特殊教育学校招聘考试试题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为了让智能障碍学生学习能有效的迁移,因此课程设计上强调 ( )。 A、弹性 B、发展性 C、具体性 D、功能性 2、在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办特殊学校的人是 ( ) 。 A、光绪皇帝 B、洪仁玕 C、孙中山 D、张謇 3、对于重度的学习障碍儿童,在资源班排课应实施哪一种方式较适当( )。 A、抽离式 B、外加式 C、加速式 D、充实式 4、三角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5. 北京举办的2008年残奥会是第( )届残奥会。 A、29 B、14 C、13 D、15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义务教育法》规定特殊教育的安置方式有(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和(资源教室)等形式。 2、根据视力损伤程度和视野大小,视力残疾一般可分为盲与低视力两大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第三章第9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

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4、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1912年在江苏南通创办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 5、测量声强大小的单位是分贝 。 三、简答(4'×4=16分) 1、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教学原则有哪些?一、个别化原则二、激发兴趣原则 三、充分练习原则四、学以致用原则五、补偿缺陷原则1、实施特殊教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①、早期教育原则。即及早的发现问题给儿童以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保护残余感官能力,抓住关键期; ②、补偿教育原则;即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用健全的器官来代替缺损组织的器官功能; ③、个别教育原则;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制定个别的教育教学方案和和多采取个别教育、个别训练、个别辅导的方法。

如何备考教师编制笔试考试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作稳定,有固定寒暑假,一直是大多数人心中好工作的代表,教师编制考试也是很多老师追求的主要目标,那么接下来就了解一下如何备战编制考试。 01备考第一步:掌握考情,知道考什么,怎么考,什么时候考 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大部分地区是各市单独考试,甚至是各个区县单独考试,这就要求大家根据报考地区的公告查看招聘人数、岗位设置、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及形式的具体要求,明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题量以及考试时间等要求。 02备考第二步:教辅资料 了解考情之后就可以着手备考了,首先就是选择一套权威应试资料。文亮民师教招的书籍备考讲义,网课视频对于教师招聘考试的备考有很大的帮助。 03备考第三步:制定计划 如果你的资料已准备充分,那么接下来就要为考编制定学习计划啦!招教笔试建议大家分为三个阶段来备考:

01全面系统复习阶段 全面复习阶段重点在于精读辅导教材,深入系统的把握整个教材的知识脉络,着重夯实基础,可利用思维导图或手写笔记、标记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配合章节习题以及教材列出的经典真题进行同步强化练习,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弱项,及时巩固提升。 在时间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排,可以每天固定3-4小时进行复习,也可以每天固定1章或XX页进行量化复习,但要保证复习进度循序渐进、系统不间断,并且保证阶段一期间将教材至少复习两遍。 02综合提升专项突破阶段 此阶段的复习,可先对自己在系统复习中的弱项进行补救,利用专项突破系列教材结合高分题库和精选真题进行备考,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于经常出错的题型、自己擅长的题型要善于分析归纳,注意总结答题经验,归纳解题思路、答题模板、方法和技巧,对于经常出错的题型知识点进行重点标记,梳理知识,做到学与思的结合,突破短板才能最终获胜。 在学习安排上,每天可以要求自己坚持做两三套题,来检测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和强化记忆。

特殊教育类教师招聘理论试题一

特殊教育类教师招聘理论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按照我国弱智分级标准,“二级智力残疾”属于()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2.世界上最早的智力落后教育专门机构是由()创办的。 A.伊德尔 B.塞甘 C.蒙台梭利 D.盖塞尔 3.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把对事物的感受性差、缺少求知欲视为智力落后儿童的()缺陷。 A.第一性缺陷 B.第二性缺陷 C.心理发展性缺陷 D.接受性缺陷 4.在智力落后儿童招生过程中,对于有争议或一时无法确定的儿童,一律视为() A.非正常儿童 B.正常儿童 C.特殊儿童 D.智力落后儿童 5.一般智力落后儿童学校(班)的班级学生人数以()人为宜。

6智力落后儿童的测查与鉴别,要由( )进行。 A.教师 B.幼儿园或学校领导 C.专业人员 D.所有这些人员 7.( )不符合“智力落后儿童”个别化教育原则。 A.强调智障儿童的共同特征 B.重视评估每个智障儿童的发展潜能 C.充分考虑智障儿童之间及其个体内部不同方面的差异 D.确定每位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并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8.智力落后儿童的概念为我们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三项指标,这些指标不包括...() A.情商 B.年龄指标 C.智力指标 D.适应行为指标 9.学习困难学生与弱智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A.学习态度 B.智力水平 二、填空题:

1.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2.准确、严格地诊断包括家庭调查、智力诊断、适应性行为评定、教育诊断、医学诊断和行为调查。 3.我国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四大目标分别是发展身心机能,矫正缺陷、自我服务、社会适应、劳动和职业技能。 4.智力落后儿童学校(班)常用的特殊教学方法有游戏法、任务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5.缺陷补偿的基本原则包括循序渐进原则、及时强化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6.特殊教育的原则包括早期教育原则、补偿教育原则、个别化教育原则和系统教育原则。 7. 弱智儿童记忆缺陷主要表现在长时记忆。 三、名词解释 1.适应性行为是指人在其生活的环境中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 2.身心发展脱节是指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普通正常儿童基本一致,但其心理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普通正常儿童的现象。 3.个案研究法:所谓个案研究法就是对一个或几个对象,分别一个一

教师招聘考试特殊教育学试题(修订版)附答案

特殊教育学 填空 1.残疾人分类(中残联):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2.古代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也主张实行优生政策,废弃残疾婴儿及私生子。 3.1760年,法国人列斯贝(Charles Michell Lespee 1712一1789)在巴黎创办了第一所聋校 4.1784年,法国人霍维(Valuntine Haüy 1745-1822)在巴黎建立了第一所盲校,该校采用了凸字触摸盲文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后来,这种凸字教学法经过法国教师布莱尔(Louis Braille 1809-1852)的创造,成为点字触摸文字,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盲教的发展。 5.伊塔(Jean Marc Itard 1775-1838)写出最早的一本系统讨论弱智问题的专著《关于一个野人的教育》 6.1817年,加劳德特(Thomas H.Gallaudet)等人在哈特沃特(Hartfood) 创立了美国第一所聋校; 7.1823年,肯塔基州建立了第一所州聋哑学校; 8.1914年由贝利(Charles S.Berry)在密执安州创立了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学校。后来,埃里诺(Charles M. Ellior)还在密执安师范学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以培养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 9.1975年颁布的PL94-142公法将“最少限制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提出“零拒绝”(zero reject)的理念。

10.1994年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全纳性教育的思想,并对实施全纳性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广泛讨论。 11.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特殊学校是“瞽叟通文馆”。这所盲校是1874年由一位外国传教士威廉·穆恩(Willian Moon)在北京创立的。 12.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是山东登州的启喑学馆,也是一位名为梅理士·查理(M.Charles)的外国传教士1887年创办的。 13.1915年元月,在汉口训盲学校毕业的盲人刘先骥先生在长沙创办了湖南导盲学校。这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特殊学校。 14.残疾儿童受教育状况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 15.人的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和大脑颞叶听觉中枢等五部分组成。 16.外耳由耳廊和外耳道组成。 17.外耳的作用:外耳道有传声和扩声作用,防御外来物体以保护外耳道和鼓膜, 18.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及咽鼓管等四部分。 19.听骨链由锤骨、砧骨与镫骨组成 20.鼓膜有传声和避声的作用 21.骨迷路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 22.内耳包括听觉与平衡感觉的重要器官,由骨迷路与膜迷路组成。 23.听力损失的程度一般都是以500、1000、2000Hz三个频率纯音的平

【推荐】2020最新教师招聘考试作文题10篇专项

教师招聘考试作文题10篇专项 一.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拥戴的老师,就应该蹲下身子,静静的等待孩子开花,同时老师和学生也会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加智慧。 学生对老师有特殊的信任,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老师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老师平等的交流。他们认为,只有父母和老师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老师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反之,如果师生间的情感疏远,心理距离大,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回避心理,那么,这个教师首先就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教育的内容就更难被接受了。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更多的信任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他让我懂得在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蹲下身子做老师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老师每逢学生出现认识、行为上的偏差,如果蹲下身子从学生的位置考虑,就会发现,学生产生某种想法、做某件事是情有可原的;要是自己碰到这类事,也难免会产生类似的想法或做法。这样,教师处理问题时,要学会宽容,就会为学生着想,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学生也会觉得教师是和他(她)站在一起的,于是就会比较容易接纳教师提出的建议。 有个叫皮格马利翁的人,他精心雕刻了一座女神像,他被自己雕刻的女神像迷住了,整天对着她膜拜,最后女神像被他的虔诚打动,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少女。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传递给我们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赏者的眼光对待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希望老师多看自己一眼,有些甚至以闹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求自己能够触觉敏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但是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而是一种惯用的手段。教师的表扬要公平、公正,不能因个人的心情,不同的学生而受影响。 蹲下身子做老师,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真诚的欣赏,让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的爱,并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在互相信任的氛围中,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建立了。 二.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教师职业是清贫的,教师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毫无疑问,无论你是年轻的教师,还是年长的教师,只要你不放弃幸福的权利,你就拥有自己的幸福;无论你是普通的教师,还是专家型的教师,只要你不放弃幸福的追求,你就拥有自己的幸福。放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我们播种着爱,也收获着爱;我们播种着幸福,同时更收获着幸福。

2016年教师招聘特殊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特殊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素养、面向特殊儿童的教学能力,即考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特殊儿童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1.熟悉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 2.了解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熟悉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和教研能力。 3.具有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能运用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范围 (一)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1.特殊教育概述 (1)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的界定。 (2)特殊教育的意义。 (3)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分类。 (4)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 2.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1)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国内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3.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 (1)早期教育原则。 (2)补偿教育原则。 (3)个别化教育原则。 (4)系统教育原则。 4. 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5.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 6.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教育原则。 7.自闭症(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 8.现行盲文的拼读和书写规则(汉语拼音18个声母、34个韵母和4个声调);《中国手语》汉语拼音23个声母的手指语。 9. 特殊教育与社会、家庭、医学的合作。 10.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11.随班就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12.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13.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 (5)《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7)《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8)《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 (二)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 1.特殊教育课程理念。 2.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详细讲解

特殊教育考试范围详解华东师范大学 一、特殊儿童广义: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 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语言等方面,既包括 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 犯罪的儿童。 狭义: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二、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 三、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个体间差异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表现在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两方面 个体内差异指同一个体内部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是人的个性化。 四、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 教学设备,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 教育。 内容上主要包括:教育对象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场所瀑布式安置体系P6 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人员 五、我国特殊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安置方式:1普通幼儿教育机构 2残疾儿童福利机构 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4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 义务教育1.教育体系我国大陆已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 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 2.安置方式特殊教育学校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辅读学校)

特殊教育班 随班就读 六、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P17 (一)重视生态学模式 (二)重视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一系列服务的措施。 (三)重视个别化教育与转衔服务 (四)特殊儿童教育安置以融合教育为主 (五)多学科团队合作 (六)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 一是立法和政策保障,二是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作 七、回归主流问题 回归主流,就是尽量将残疾儿童放回到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正常的生活 八、全纳教育 我国学者认为~是这样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其核心是,忠实地把教育看作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 九、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 (一)巡回指导指组织专家队伍,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开展评估、提供咨询、提供材料,甚至做一些直接教学的活动 (二)资源中心每个行政区专家团队的基地。 教师、家庭和学生可以进入团队中心。建立资源中心,可以促进学校和 教师加速向全纳教育转变,可以提供资源和专家支持,使得集中的、多 学科的干预成为可能。 (三)资源教室方案它是一种教育措施,接受辅导的特殊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学习一般课程,其余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资源教师或特殊教育人员的指导。

2021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重点突破题库及答案(共70题)

2021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重点突破题库 及答案(共70题) 1.你发现你们班的一位同学偷偷上网吧,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对于学生偷偷上网吧,我会首先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偷偷上网的具体原因。如果只是因为偶然或者好奇的原因,我会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告诉学生网络上的很多东西都是虚拟的不真实的,不要轻易相信网友,不要将自己和家庭的真实信息和密码散布在网上,不要打开陌生的邮件等。提醒学生一旦觉得网上的内容有问题或感到迷惑,就及时向成年人求助,并且观察其今后的表现;如果是去网吧查询资料等原因,我会为他提供一些正规的地点或告诉他可以借用老师的电脑;而如果是玩游戏等原因,我会与学生沟通,告诫学生网络的危害和沉迷网络游戏的严重后果,并可以适当告诉学生一些网络犯罪的事实,提醒他们树立网络安全意识,警惕坏人坏事。而如果发现学生沉迷网络,网瘾严重,则要与家长沟通,更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校外的生活动态,建议家长协助监督学生的上网情况,禁止学生进入网吧。并引导学生去接触一些适合他年龄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纯粹的网络环境。帮助学生从对网络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帮助这名学生之后,我作为班主任,应以此为鉴,了解班级中是否有其他同学存在此类问题,为防微杜渐,会在班级内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等活动。 2.有的老师说:“就你这样还想考大学”,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老师对学生说“就你这样还想考大学”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纵使老师的本意是为了以这种方式激励学生上进,但这种含有轻视意味的话语,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成长造成一定的阴影,必须制止。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因此,作为老师,要从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立场出发,而不应该说出这种话。作为老师,我们应该: 第一,教师的行为应该体现出关爱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面对行为散漫、不爱学习的学生,教师不应该讽刺挖苦,而是要发自真心的对其关心爱护,努力寻求帮助学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成绩。面对学生的上进心,即使对基础再差的考生,老师也应对其进行鼓励与指导。 第二,教师的行为应该体现出教书育人。不能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即使学习成绩不理想,也可以有的放矢地发挥学生的特长,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开发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发挥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概论试卷2--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近年来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是(C.把特殊需要儿童安置到特殊学校)P15 A.重视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 B.实行一体化融合教育 C.把特殊需要儿童安置到特殊学校 D.实行整合教育 2.对特殊儿童做出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不包括(C.全部课程)的回归主流。P19 A.物理空间 B.社会交往活动 C.全部课程 D.教学 3.教师在癫痫症儿童发病(B.过程中应顺其自然,不阻挠其活动) A.之前无法发现其发作先兆 B.过程中应顺其自然,不阻挠其活动 C.过程中不应让其四肢剧烈收缩和颤动 D.之后应立刻让他们起来活动活动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 D.0.05~0.3)之间为低视力。P26 A.0.02~0.03 B.0.03~0.05 C.0.05~0.1 D.0.05~0.3 5.( A.语言)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 A.语言 B.认知 C.思维 D.社会化发展 6.“身体病弱儿童”是指(C.身患慢性疾病和体质非常虚弱)的儿童。 A.生病 B.存在感官性生理限制和障碍 C.身患慢性疾病和体质非常虚弱 D.残疾儿童 7.智力落后儿童的概念为我们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三项指标,这些指标不包括( A.情商) A.情商 B.年龄指标 C.智力指标 D.适应行为指标 8.智力落后儿童的测查与鉴别,要由( C.专业人员)进行。 A.教师 B.幼儿园或学校领导 C.专业人员 D.所有这些人员 9.在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在教育训练内容上应融认知教育、自理能力培养、沟通能力训练于一体,反映( B.整合性)原则。 A.反复性 B.整合性 C.量力性 D.个别性 10. ( A.发声)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 A.发声 B.构音 C.流畅度 D.语言发展 11.学习行为理论认为,口吃源于(B.环境压力) A.语言编码过程 B.环境压力 C.神经心理缺陷 D.学习的原因 12. ( )认为儿童孤独症产生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 A.身因论 B.心因论 C.社会环境论 D.教育因素论 13.行为的刻板性和破坏性是儿童(A.多动症)的一个核心特征。 A.多动症 B.语言发展异常 C.孤独症 D.智力落后 14.准确地说,家庭不完整、冷漠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本身的情绪行为问题是造成儿童( D.情绪行为障碍)的家庭原因。 A.攻击性行为 B.退缩行为 C.抑郁行为 D.情绪行为障碍 15.错误的观点认为,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 C.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是相对而言的 B.有共同性 C.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D.有明显的差异性 16.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是( B.创造)型超常儿童的思维特点。 A.领导 B.创造 C.智力 D.艺术

教师招聘考试特殊教育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特殊教育试题 2009年08月22日星期六 12:28 教师招聘考试特殊教育试题 专业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义务教育法》规定特殊教育的安置方式有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和资源教室、和等形式。 2、根据视力损伤程度和视野大小,视力残疾一般可分为盲与低视力和 两大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第三章第9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4、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 1912年在江苏南通创办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 5、测量声强大小的单位是分贝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为了让智能障碍学生学习能有效的迁移,因此课程设计上强调 ( )。 A、弹性 B、发展性 C、具体性 D、功能性 2、在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办特殊学校的人是 ( ) 。 A、光绪皇帝 B、洪仁玕 C、孙中山 D、张謇 3、对于重度的学习障碍儿童,在资源班排课应实施哪一种方式较适当( )。 A、抽离式 B、外加式 C、加速式 D、充实式 4、三角形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5. 北京举办的2008年残奥会是第( )届残奥会。 A、29 B、14 C、13 D、15 三、简答(4'×4=16分) 1、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教学原则有哪些?一、个别化原则二、激发兴趣原则三、充分练习原则四、学以致用原则五、补偿缺陷原则1、实施特殊教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①、早期教育原则。即及早的发现问题给儿童以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保护残余感官能力,抓住关键期; ②、补偿教育原则;即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用健全的器官来代替缺损组织的器官功能; ③、个别教育原则;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制定个别的教育教学方案和和多采取个别教育、个别训练、个别辅导的方法。 ④、系统教育原则,即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几方面,从教育预防、教育训练、劳动就业这几个环节来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巩固特殊教育的成果,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2020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专项演练234-乐题库

01 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不包括( )。 A. 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者 B. 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C. 学生自我完善的辅导者 D. 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02 针对当时农民存在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 )。 A. 雷沛鸿 B. 晏阳初 C. 陶行知 D. 梁漱溟 03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的是(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能力与结果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4 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 复杂性、创造性 B. 连续性、广延性 C. 长期性、间接性 D. 主体性、示范性 05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 A. 从众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 马太效应 D. 晕轮效应 06 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A. 下位学习 B. 同位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学习 07 在指导学生面试时,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考试时的仪态、仪表、眼神及如何与面试官打招呼等细节,以期待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是充分利用了( )。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08 按照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能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是什么关系”等问题需要的是(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策略性知识 D. 默会知识 09 教师中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再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 )。 A. 共同要素说

教师招聘考试特殊教育学试 题

特殊教育学 填空 1. 残疾人分类(中残联):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 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2. 古代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也主张实行优生政策,废 弃残疾婴儿及私生子。 3. 1760年,法国人列斯贝(Charles Michell Lespee 1712一1789)在 巴黎创办了第一所聋校 4. 1784年,法国人霍维(Valuntine Haüy 1745-1822)在巴黎建立了 第一所盲校,该校采用了凸字触摸盲文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后来,这种凸字教学法经过法国教师布莱尔(Louis Braille 1809-1852)的创造,成为点字触摸文字,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盲教的发 展。 5. 伊塔(Jean Marc Itard 1775-1838)写出最早的一本系统讨论弱智 问题的专著《关于一个野人的教育》 6. 1817年,加劳德特(Thomas H.Gallaudet)等人在哈特沃特 (Hartfood) 创立了美国第一所聋校; 7. 1823年,肯塔基州建立了第一所州聋哑学校; 8. 1914年由贝利(Charles S.Berry)在密执安州创立了第一所特 殊教育师资培训学校。后来,埃里诺(Charles M. Ellior)还在密执安师范学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以培养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 9. 1975年颁布的PL94-142公法将“最少限制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原 则,提出“零拒绝”(zero reject)的理念。 10. 1994年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明确提出了 全纳性教育的思想,并对实施全纳性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广泛讨论。 11. 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特殊学校是“瞽叟通文馆”。这所盲校是1874 年由一位外国传教士威廉·穆恩(Willian Moon)在北京创立的。 12. 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是山东登州的启喑学馆,也是一位名为梅理士 ·查理(M.Charles)的外国传教士1887年创办的。 13. 1915年元月,在汉口训盲学校毕业的盲人刘先骥先生在长沙创办了 湖南导盲学校。这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特殊学校。 14.残疾儿童受教育状况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 15.人的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和大脑颞叶听觉中枢等

教师招聘特殊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特殊教育专业 考试大纲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特殊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素养、面向特殊儿童的教学能力,即考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特殊儿童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1.熟悉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 2.了解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熟悉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和教研能力。 3.具有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能运用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范围 (一)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1.特殊教育概述 (1)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的界定。 (2)特殊教育的意义。 (3)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分类。 (4)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

2.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1)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国内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3.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 (1)早期教育原则。 (2)补偿教育原则。 (3)个别化教育原则。 (4)系统教育原则。 4. 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5.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 6.三类特殊儿童(听障、视障、智障)的教育原则。 7.自闭症(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 8.现行盲文的拼读和书写规则(汉语拼音18个声母、34个韵母和4个声调);《中国手语》汉语拼音23个声母的手指语。 9. 特殊教育与社会、家庭、医学的合作。 10.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11.随班就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12.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13.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 (5)《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7)《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8)《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 (二)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单选题专项训练一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单选题专 项训练一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 A 基本教育规律 B 基本教学规律 C 基本心理规律 D 基本身心规律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故选C。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 A 130 B 140 C 150 D 160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人类的智力呈现正态分布。其中智商130以上者称为资赋优异。因此,智力超常儿童最低临界值是130,故选A。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本题考查意义学习的概念,故选C。 4.发现学习是属于( )。 A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 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 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发现学习和个别化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包括直接教学和接受学习;交互式教学属于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故选A。 5.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 A 注意 B 需要 C 动机 D 兴趣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得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本题考查动机的概念,故选C。 6.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 A 健康的人格 B 健康的习惯 C 健康的心理 D 健康的生活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故选C。 7.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 )。 A 管理型 B 放任型 C 专制型 D 民主型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本题考查专制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故选C。 8.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 A 管理型

特殊教育概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特殊教育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提干后的括 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把视觉障碍分为盲和低视力两大类,共分了几个等级() A.2 B.4 C.6 D.8 2.小明的实际年龄为8岁,智力量表测试的智龄为10岁,请问小明的比率智商是() A.80 B.105 C.110 D.125 3.接收、发送处理以及理解概念、口头及书面信息、图形符号系统等方面的能力出现障碍,我们称之为() A.阅读障碍 B.沟通障碍 C.语言障碍 D.言语障碍 4.重度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特征不包括:() A.缺乏日常生活技能 B.认知有缺陷 C.身体发育受影响 D.行为刻板 5.“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这 一规定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智力障碍的鉴定主要包括智力功能的评估和()的评估。 A.情绪情感 B.性格 C.气质 D.适应行为 7.根据听力损伤的部位,我们可以把听觉障碍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类?() A.传音性听觉障碍 B.感因性听觉障碍 C.接收性听觉障碍 D. 混合性听觉障碍 8.对视觉障碍儿童语言和思维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语言的方法与正常儿童完全不同 B.在概念理解方面有困难 C.常出现词与视觉形象脱节现象 D.很难建立视觉表象 9.明显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损害别人或公共的利益行为,这说明该儿童具有()。 A.情绪障碍 B.品行障碍 C.多动综合症 D.特殊功能发育障碍 10. 语言的获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产生于个体自然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中,这种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观点 B.自然主义的观点 C.认知主义的观点 D.人本主义的观点 11.某一儿童智商为40,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我们认为该儿童属于()。 A.轻度智力障碍 B.中度智力障碍 C.重度智力障碍 D.极重度智力障碍 12. 超长儿童在注意方面的特点不包括()。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 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 1.特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 畴。 2.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着差异的各类儿童,这 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3.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 或“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类型。 年《沃纳克报告》首次提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这个术语, 年英国将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统称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二、分类 1.特殊教育的分类,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标准将残疾人分为一下七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中,每类残疾按其程度轻重分为1-4级。 三、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1.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2.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在能力发展上的不平衡。个体间差异是人的多样化,个体内差异是人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3.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三、特殊教育 1.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2.特殊教育的对象就是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3.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三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视力残疾,条件允许的省市将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进行了适度的扩展。 4.我国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2001)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着障碍等12类。 5.美国IDEA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对象为学习障碍、言语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重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其他健康障碍、视力障碍、自闭症、聋盲、创伤性脑损伤、以及发展迟缓等13类。 6.教育内容:替代性课程,调整原有的内容,补充必要的内容。 7.教育方法:调整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时间、调整评价方法; 8.教育场所: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普通学校普通班级+额外的教学服务、资源教室、普通学校特殊性、特殊学校、寄宿制学校、在家或住院。

教师招聘考试判断题300道专项【精品】

教师招聘考试判断题300道专项 1.初中阶段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自我。( ) 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刺激分化。( ) 4.学习中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 5.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了。() 6.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 7.课时计划即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计划。() 8.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 9.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 10.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11.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1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法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13.影响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教育、遗传、性别等。() 14.终结性评价关心的是最终的目标达成与否。() 15.教育目的是由人确定的,具有主观性,不具有客观性。() 16.管理学生只是学校领导、政教处和班主任的工作。() 17.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 18.对“圆的直径是其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19.“接受学习”的创始人是奥苏贝尔,“发现学习”的创始人是布鲁纳。() 20.新课改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21.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22.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主张通过“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23.在书上重点内容下面划线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 ) 24.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过程。() 2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6.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27.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28.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9.课外、校外教育要求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其中学校占主导地位。() 30.教育研究的课题必须来源于教育实践。() 3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 1.特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 2.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 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3.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包括智力 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类型。 4.1978年《沃纳克报告》首次提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这个术语, 5.1981年英国将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统称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二、分类 1.特殊教育的分类,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标准将残疾人分为一下七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中,每类残疾按其程度轻重分为1-4级。 三、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1.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2.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在能力发展上的不平衡。个体间差异是人的多样化,个体内差异是人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3.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三、特殊教育 1.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2.特殊教育的对象就是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3.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三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视力残疾,条件允许的省市将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进行了适度的扩展。 4.我国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2001)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5.美国IDEA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对象为学习障碍、言语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重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其他健康障碍、视力障碍、自闭症、聋盲、创伤性脑损伤、以及发展迟缓等13类。 6.教育内容:替代性课程,调整原有的内容,补充必要的内容。 7.教育方法:调整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时间、调整评价方法; 8.教育场所: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普通学校普通班级+额外的教学服务、资源教室、普通学校特殊性、特殊学校、寄宿制学校、在家或住院。 9.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人员:特殊教育教师、教师助理、心理学家、听力学家、咨询师、诊断和评估人员、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咨询师、学校社会工作者、言语病理学家。 第三节: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一、特殊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级及高等以上的教育; 2.学前教育的安置方式:(1)普通幼儿教育机构;(2)残疾儿童福利院机构;(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 3.义务教育的安置形式:(1)特殊教育学校;(2)特殊教育班;(3)随班就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