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 古诗两首 赠汪伦 》PPT课件

李白
李。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 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业:(任选一题)
1、背诵古诗,并练习默写。 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 人听。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zèng wāng lún
赠 汪伦
李白
zhōu yù
李白乘 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t踏à歌声。
tán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zèng
赠
zhōu
舟
tán
潭
wāng lún
汪伦
tà
踏
yù
欲
赠 汪伦
舟
踏
潭
欲
赠汪伦
李。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 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业:(任选一题)
1、背诵古诗,并练习默写。 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 人听。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zèng wāng lún
赠 汪伦
李白
zhōu yù
李白乘 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t踏à歌声。
tán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zèng
赠
zhōu
舟
tán
潭
wāng lún
汪伦
tà
踏
yù
欲
赠 汪伦
舟
踏
潭
欲
赠汪伦
赠汪伦课件ppt

赠汪伦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引用赠汪伦的诗句
现代文学中经常引用赠汪伦的诗 句,以表达对友情的赞美和对友
人的感激之情。
创作灵感
现代作家可以从赠汪伦的故事中 汲取创作灵感,将其融入到自己
的文学作品中。
文学主题
赠汪伦所表达的友情和感恩主题 ,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现
力。
赠汪伦的文化传承价值
05
赠汪伦的现代意义
赠汪伦对现代人的启示
珍惜友情
赠汪伦表达了李白对汪伦深厚友 情的感激,启示现代人要珍惜身 边的朋友,感恩他们的陪伴和支
持。
真诚待人
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汪伦的真诚感 激,启示现代人要以真诚待人,不 虚伪、不做作,建立真实的人际关 系。
感恩生活
赠汪伦表达了李白对生活的感激之 情,启示现代人要感恩生活中的点 滴,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 挑战和困难。
诗的主题思想
01
02
03
表达友情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李白 对汪伦的深厚友情,传达 了友情的珍贵和深厚。
离别之情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 依依不舍之情,展现了离 别的悲伤和无奈。
感激之情
李白通过赠诗的方式,表 达了对汪伦的感激之情, 体现了汪伦对李白的深情 厚谊。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
桃花潭水
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桃 花潭水象征着李白和汪伦 之间深厚的友情和情感。
赠汪伦课件
• 赠汪伦的背景 • 赠汪伦的诗意解析 • 赠汪伦的艺术特色 • 赠汪伦的文化内涵 • 赠汪伦的现代意义
01
赠汪伦的背景
赠汪伦的创作背景
汪伦邀请李白
汪伦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并欣赏桃 花。
李白创作《赠汪伦》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赠汪伦》教学课件说课课件

桃花潭水深千尺,
边唱歌。
不及:比不上.
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
不及汪伦送我情。
六年制小学语文 第八册语文课件
赠汪 伦
诵诗
悟 诗 送 别 送别诗
课件制作: 王献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欲:要 踏歌声:用脚踏地打拍子,同时唱歌。 不 及:比不上。 深千尺:形容桃花潭水很深。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邑清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 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汪伦送我情。
欲:要 踏歌声:用脚踏地打拍子,同时唱歌。 不 及:比不上。 深千尺:形容桃花潭水很深。
踏歌: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蹈时成群 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现在苗、瑶、纳 西等民族还有这种舞蹈。到这些地方参观游览时,一般都 会有这种表演,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现学现跳。
请欣赏几首送别诗:
别董大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原文及鉴赏PPT课件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李白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对桃 花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汪伦 的感激之情。
虚实相生
诗中既有实景的描绘,又有虚境的营 造,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想象力和诗 意。
意象运用
桃花潭
李白运用了“桃花潭”这一意象,以此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深 情厚谊。
桃花
通过“桃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与汪伦之间的美好情感 和深厚友谊。
VS
汪伦的特殊地位
汪伦是普通的村民,但他的真诚和热情让 李白印象深刻,这在李白的诗歌中得到了 体现。
社会文化影响
诗歌风格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的诗歌风格,用简单明了 的词语表达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李白诗歌的 魅力。
情感表达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感激之情,也展 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以言志、歌以抒情的 传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李白游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桃花潭时。汪伦送别李白,李白感念汪伦 的深情厚谊,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短诗。
诗词内容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启程,忽听到岸上传来伴着歌声的踏步声。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但还不及汪 伦送我的情谊深。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学批评
艺术手法
李白在《赠汪伦》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描绘等艺术手法,使 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情感表达
李白通过《赠汪伦》深情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对友情的珍视,让人 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历史价值
《赠汪伦》作为李白的一首代表性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还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风土人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赠汪伦ppt课件

结语
送别文化
送别是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人们通过送别表达对离别的悲伤和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 望和祝福。在送别时,人们会赠送礼物、写诗或唱歌以表达情感。
《赠汪伦》的意义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送别文化中的情感表达。它描绘了汪伦送别李白的场景, 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感激之情和对离别的悲伤,同时也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
比喻生动
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比喻汪 伦送别之情深于水,形象 生动。
情感真挚
全诗流露出李白对汪伦的 真挚情感,深情厚谊溢于 言表。
赠汪伦的艺术价值
文学价值
赠汪伦是李白的一首经典七言绝 句,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后
人广泛传颂。
艺术表现
李白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此诗中得到 了完美体现,如运用比喻、夸张等 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
结构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严谨,属于 典型的七言绝句。
内容
第一句写李白在桃花潭边听到汪伦送别的歌 声;第二句写汪伦对李白的深情送别;第三 句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别之情; 第四句写李白对汪伦的依依惜别。
赠汪伦的诗词特色
01
02
03
语言简洁明了
李白以简单的语言,直接 表达了对汪伦的感激和离 别的伤感。
在诗词创作中的应用
提供创作灵感
01
《赠汪伦》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为后来的诗词创作提供
了很多灵感和启示。
传承古代诗歌传统
02
《赠汪伦》作为古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传承了古代诗歌的优秀
传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示古代诗人风采
03
《赠汪伦》展示了李白等古代诗人的风采和才华,让人们更加
赠汪伦完美课件.pptx

第16页/共29页
lún
赠汪伦
李白
xíng
李白乘船将欲行,
tà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17页/共29页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18页/共29页
我是“表演家”, 创 新 展 才 华!
第19页/共29页
第12页/共29页
比不上
不及汪伦送我情。
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第13页/共29页
古诗大意
李白我坐上小船刚想要远行,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脚踏节拍唱歌 的声音。 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不如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深情。
第14页/共29页
哪种是你想要的友谊呢?
第15页/共29页
我是“朗诵家”, 诵 读 我 最 棒!
第7页/共29页
我是“小勇士”, 自 学 我 最 强!
第8页/共29页
第9页/共29页
理解古诗
想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我乘着船将要远行 走
第10页/共29页
忽然 踏着节拍唱着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 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第11页/共29页
在今安徽泾县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有千尺深
第5页/共29页
汪乘 舟
这几个字,你都会念、会写了吗? 这几个字,你是怎么把它记住的呢?
第6页/共29页
放声朗读课文,先自己拼读生字词,不懂 的地方可以查字典或和同学讨论。
zèngwāng
赠汪伦
chén李gz白hōu 李 白 乘 舟 将 欲y行ù,
tà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lún
赠汪伦
李白
xíng
李白乘船将欲行,
tà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17页/共29页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18页/共29页
我是“表演家”, 创 新 展 才 华!
第19页/共29页
第12页/共29页
比不上
不及汪伦送我情。
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第13页/共29页
古诗大意
李白我坐上小船刚想要远行,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脚踏节拍唱歌 的声音。 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不如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深情。
第14页/共29页
哪种是你想要的友谊呢?
第15页/共29页
我是“朗诵家”, 诵 读 我 最 棒!
第7页/共29页
我是“小勇士”, 自 学 我 最 强!
第8页/共29页
第9页/共29页
理解古诗
想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我乘着船将要远行 走
第10页/共29页
忽然 踏着节拍唱着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 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第11页/共29页
在今安徽泾县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有千尺深
第5页/共29页
汪乘 舟
这几个字,你都会念、会写了吗? 这几个字,你是怎么把它记住的呢?
第6页/共29页
放声朗读课文,先自己拼读生字词,不懂 的地方可以查字典或和同学讨论。
zèngwāng
赠汪伦
chén李gz白hōu 李 白 乘 舟 将 欲y行ù,
tà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25《赠汪伦》PPT课件(共12张)

第12页,共12页。
忽闻岸上踏歌声 。 tà (ɡē shēnɡ)
tάn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5页,共12页。
赠送 赠品 欲望 欲 (zènɡ sònɡ) 行
踏歌 踏步 水潭 深潭
tà 踏步 踏歌
xíng 行动 行走
踏
行
tā 踏实
hάng 银行 行家
第6页,共12页。
诗意:
李白登上船将要离去,忽然(hūrán)听到 岸上用脚打拍子的送行歌声。
知识巩固:
1、多音字组词。
xíng (
)
tà(
行 háng (
)
Hale Waihona Puke 2、《赠汪伦》是一首( ( )专门写来送给(
踏 tā (
)诗,是( )。
3、解释(jiěshì)加横的字的意思。
(1)、不及汪伦送我情。( )
(2)、忽闻岸上踏歌声。(
)
) )
)代诗人
第11页,共12页。
作业:(任选项两题)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练习 默写。 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课外学习一首朋友依依惜别的诗 或文章,抽时间与同学(tóng xué)交流。
桃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之深,也比 不上汪伦送我的一片深情。
第7页,共12页。
四人 小组讨论: (sìrén)
想象汪伦送别李白时 的心情,讨论一下如果你 是汪伦,你会唱着什么歌 去送行?
第8页,共12页。
第9页,共12页。
拓展 题: (tuò zhǎn) 想想还有哪些
古诗是写朋友依依 惜别的呢?
第10页,共12页。
赠 汪 伦 李
白
第1页,共12页。
忽闻岸上踏歌声 。 tà (ɡē shēnɡ)
tάn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5页,共12页。
赠送 赠品 欲望 欲 (zènɡ sònɡ) 行
踏歌 踏步 水潭 深潭
tà 踏步 踏歌
xíng 行动 行走
踏
行
tā 踏实
hάng 银行 行家
第6页,共12页。
诗意:
李白登上船将要离去,忽然(hūrán)听到 岸上用脚打拍子的送行歌声。
知识巩固:
1、多音字组词。
xíng (
)
tà(
行 háng (
)
Hale Waihona Puke 2、《赠汪伦》是一首( ( )专门写来送给(
踏 tā (
)诗,是( )。
3、解释(jiěshì)加横的字的意思。
(1)、不及汪伦送我情。( )
(2)、忽闻岸上踏歌声。(
)
) )
)代诗人
第11页,共12页。
作业:(任选项两题)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练习 默写。 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课外学习一首朋友依依惜别的诗 或文章,抽时间与同学(tóng xué)交流。
桃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之深,也比 不上汪伦送我的一片深情。
第7页,共12页。
四人 小组讨论: (sìrén)
想象汪伦送别李白时 的心情,讨论一下如果你 是汪伦,你会唱着什么歌 去送行?
第8页,共12页。
第9页,共12页。
拓展 题: (tuò zhǎn) 想想还有哪些
古诗是写朋友依依 惜别的呢?
第10页,共12页。
赠 汪 伦 李
白
第1页,共12页。
赠汪伦ppt课件

学习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赠汪伦这首诗歌的 基本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情感和 意象。
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掌 握学习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包括背 景了解、文本解读和情感体验等。
学习方法
01
02
03
文本阅读
学生应该通过反复阅读这 首诗歌,理解其基本内容 和主题。
背景了解
赠汪伦的文化背景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佳作,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送别之情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通过文字、口头传承和艺术表现等多种方式,对赠汪伦等经典诗篇进 行传承和保护。
创新性解读和应用
解读方式的创新
运用现代文学、艺术、社会学等 多学科视角,对赠汪伦进行深入 而全面的解读,挖掘其内在的文
难忘的时光。
在此期间,李白写下了《赠汪伦 》这首诗,表达了对汪伦的感激
之情。
创作背景
李白在安史之乱后来 到安徽宣城,汪伦是 安徽泾县人士。
在汪伦的家中,李白 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热情款待和深厚的友 谊。
两人虽然都是文人墨 客,但却有着截然不 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 。
文学特色
《赠汪伦》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
诗意与哲理
李白的《赠汪伦》以简洁明快的 语言,表达了他对汪伦的深情厚
谊和离别的悲伤。
通过描绘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 别的情景,李白寓言式地表达了
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友谊的理解和珍视。
这首诗所蕴含的诗意和哲理,使 人们在欣赏其艺术价值的同时, 也能深刻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情
感的力量。
对后世的影响
《赠汪伦》作为李白的经典之作,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同窗共读六载,转眼已是 分别时,临别之时,赋诗一 首赠予母校、老师和学友。
求学六载将别离, 遥闻校园读书声。 友情好比三江水, 难忘同窗知心情。
“先生个豪士,便欣然答应往 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 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 “‘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 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 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 上当”,但哈哈大笑说:“临棉花潭, 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乃人生一大快 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 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
作业: 写出相对应的诗人姓名,并例举其作品。 如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送友人》 诗圣: 诗鬼: 诗豪: 小李杜: 四明狂客: 郊寒岛瘦: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赠 汪 伦朱
萍
伟
大
李 白
的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庐山 敬亭山 孟浩然 夜宿山寺 白帝城 静夜思 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_Entertainment.html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你用上适当的关联来表达 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友人 别董大 送辛渐 送元二 送杜少府
作业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云,萧萧班马鸣。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悉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