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体系, 即“ 四大平 台、 七大模块” 。 1 . 四大 平 台。 以实 验 室为 基 础 构建 的实 验教 学 平 台 ; 以校 内外 实习基地和产业研合作基地构建 的集中实践平 台; 以社会调查 、 专业 实践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基础 构建的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平台 ;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 构建的创业实践平台。 2 . 七 大 模块 。① 基 础模 块 。本 模 块 主要 开 设 军训 、 体 育、 德育 、 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训练 , 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和基本技能 , 并结合实践教学 目 标 要求 和 不 同课 程 的 特点 , 设 定 了科 学 的教 学 要 求 , 有 针 对性地安排实践教学 内容和实施方案。 例如在人才培养方 案中明确规定 , 计算机课程 四年不断线 , 通过强化课内外 上机 训 练 , 培养 学 生 的计 算 机 应 用 能 力 , 使 学 生 具 有 较 强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0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2 — 0 1 9 5 — 0 2
随着 我 国高等 教 育人 才 培 养规 模 的迅 速增 加 , 新 建本 科 院 校 培养 什 么 样 的 人 才 和怎 样 培 养 人 才 是 亟待 解 决 的 问题 。作 为地 方性 高 校 , 应 用 型人 才培 养 是科 学 的 办学 目 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 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
教 学 内容 进 行 了 系统 设 计 , 构 建架 了 “ 4 + 7 ” 应 用 型 实 践 教
实践教 学 对应 用 型人 才培 养 的作 用 1 . 实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充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微

也包 括军训 、 创业 活动 、 社会 调查 、 会实 践 、 技 社 科
目前 , 国内 高校通 常 可分 为 3种 类 型 : 1 研 ()
究 型高校 , 2 1 “ 8 ” 程 等重 点 高校 为 代 以“ 1 ”、 9 5 工
第 7卷
第 4期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1 0 0年 1 0月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实践 教 学 体 系构 建 探微 ①
邹光 华 张凤 岩
( 华北科技学院 教务处 , 北京 东燕郊 1 10 ) 0 6 1
摘
要 : 文从 应用 型本 科 院校 的 内涵 为 切 入 点 , 析 了应 用 型 人 才 特 点 及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实 践 教 学 的特 本 分
1 3 应 用型 本科 院校 的基本 内涵 .
1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实 践 教 学体 系 的 内涵
1 1 实践 教学 的基本 内涵 .
按 照美 国卡 内基 分 类 : 以学 位 高低 将 全 美 高
等教育 划分 为 6个 层 次 ( 士 学 位 颁 发 机 构 、 博 硕
士级 学 院及 大学 、 学士 级 学 院 、 副学 士 级学 院 、 专 门机构 、 族群 学 院及 大学 ) 应用 型 本 科 院校 则 相 , 当于学 士级学 院… 。 按 照广东 管理 科 学 研 究 院分 类 : 按 学科 门 先 类 分类 , 以科研规 模 大小分层 次 , 科研 规模 大 再 按
制作 、 学科竞 赛 活动等 。实践 教学 与理论 教学相
① ② 1 00 收 稿 日期 :O o0 —9 2 l-82 作者简介 : 邹光华 (9 6 ) 男 , 】6 一 , 安徽巢 湖人 , 博士 , 教授 , 北科技学 院教务处处长 , 华 主要从事 高校教学管理的研究工作。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应用型本科教育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等。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成效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具体而言,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完成各项任务。
2、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3、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能够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职业素养学生能够了解和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职业忠诚度。
二、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应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开设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2、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应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熟悉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实 习实训 平台 : 根据专业 培养 的 目标 和专 业方 向 。 学生 在实验室 、 教学基地等完成 基本技f J练 、 程实习 、  ̄¥l 课 l 专业实
训、 专业 实习或调查等 , 固学生 的专业 知识 。 巩 培养学 生的专
业技能。
创新 创业平台 : 根据应用型 ( 包含创业 型) 人才培养 的 内 涵, 学生在实验 室 、 教学基地 ( 创新 创业基地 ) 参加 系列创 业 实践活动 , 是对 学生进行创 新思维 、 科研 能力和创 业能力 的 训练 ,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色 。 目前 , 该专业设无机非金属 、 高分子材料两个方 向 , 这 与我们本地 的工业企业 是相适应 。所 以 , 材料 化学专业实 在
综合实验三个模块构成 ;实 习O tl 台”以校 内实习基地 、 “ .l J平
校外实习基地为模块构成 :创新创业平 台” “ 则创新创 业基地 和大赛 培训 中心组成 。
2 基本 框 架
我校材料化 学专业实践教 学体 系是 采用 “ 三平 台 ” 的模
式, 即建立 “ 实验教学平台 、 习实训平 台、 实 创新创业平 台” 三 个实践平 台。
※基 金 项 目 : 文 系怀 化 学 院教 改 立 项 课 题 ( 0 9 2) 本 20 1 。
作者简介: 胡扬剑 (9 2 ) 男 , 16一 , 湖南溆浦人 , 博士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化 学。
实验 , 注重 基本实验技能训 练 , 培养学生对科 学现象 的观察
定 出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成绩考核办法 . 完善管理 与质量
评价 制度 , 有力地促进 了实践教学 质量的提高 ; 在实践教 学 过程 中 , 严把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落 实和运行 , 做到有计划 、
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 ,我们确定 了土 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制定 了人才培养 的 理论与 实践 教学体系.改变原有 的实验课依 附理论课 的常 态, 把原 有的细而片面的实验教 学进行综合 和提炼 , 按 实验 教学基本 内容和培养 目标要求 , 整合 实验教学 , 构建 了与理 论教学有机结合 ,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 分层次 的实践教 学新 体 系.
力分解的基础上 ,分析满足能力要 求应 具备的基础知识 和
专业知识 , 提出相应 的知识点 , 组织其相应 的知识体系. 根据 各课程的相关性和互补性 进行课程整合 ,构建整个实践教 学体系. 2 . 1 - 3 以能力要求和知识 结构为主线 ,每隔 2 — 4年调整一 次实践教学计划 . 培养计划是各教学环节 的整体设计方案 , 主要包括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等 的时 间分配 和次序安 排. 培养计 划实施 时 , 必须根 据市场需 求情况 , 进行 动态微
第2 9卷 第 1 1期( 下)
2 0 1 3年 1 1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民 办 高校 土 木 工程 专业 应 用 型人 才培 养 实践 教 学 体 系的 构建 与管 理 . 并 对 完善 土 木 工程 专业 实验 教 学 的途 径 作 初 步探 讨 .
关键词 :民办高校 ; 土木工程专业 ; 应用型 ; 实验教学体 系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6 0 X ( 2 0 1 3 ) 1 1 - 0 2 1 2 — 0 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 系的构建
汪学英 , 肖邢 , 徐 李巧云
( 常熟 理工 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 江苏 常熟 2 5 0 ) 1 5 0
摘 要: 分析 了传统基础 化 学实验 教 学中存在 的问题 , 出了实验课 程的改革 思路 , 提 对新的基 于应 用型人 才培 养模式 下的实验 教 学体 系、 实验 教 学方 法、 实验教 学评价体 系等 方面的改革进 行 了探讨 。 实验 内容体 系突破原有
想、 方法 、 手段 以及综合 实验技能 的训练 , 学会科学 的思维和 方法 。虽然 实验教 学改革 的措施不断 , 但实验教学 中仍存在 着实 验内容单一 、 各学科间相互割裂 , 缺乏 系统 性和整合性 ; 实验 类型多为验证 型 , 合性 设计性 实验很少 ; 综 实验 方法呆
板, 学生只需 “ 照方抓 药 ” 现象 , 等 实验教 学 只是停 留在 “ 共 识” 层面 , 缺乏一种 内在的 、 的、 系统 科学 的逻辑结构体 系 。
视 学生 全 过 程 的 发展 。
关键词 : 基础化 学实验 ; 实验教 学体 系; 实验评 价体 系 中图分类号 : 6 20 G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29 ( 0 8 1— 10 0 10 — 7 4 2 0 )2 0 2 — 3
一
、
研 究 背 景
如何 开好 这个 头 , 应 用型 化学化 工学 生实验基 本技 对
根据不 同的教学 目标 和教学 内容采取不 同的教学方法 ,
自20 级起 , 05 我们突破原 有学科与课 程界限 , 将无机制 备一 物质提 纯一 成分分析融 为一体 , 减少 了无机化学 和分析化 学 内容 的重叠 , 少验证性 实验 , 减 逐年 增加设计 性 、 合性 、 综
德国工程教育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德国工程教育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合肥学院为例*胡国华1,Matthias Schno¨ll2,缪群道1,胡学友1(1.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电子-机械-经济工程系,德国克腾06366)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
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第一,认知不到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认为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2],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无法落地。
第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未能实现融合与融通,与生产实际和工程技术需求相脱节。
第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其教学过程复杂,有集中在实验室或者实训中心完成,也有在校外企业完成,很难有效进行质量监控。
第四,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实践教学设计与安排,到过程实施与监控,再到质量考核与评价的完整体系来保障实践教学。
[3]二、德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数占比57.6%(数据来源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网站),也是德国工程教育的重要支柱,其重视实践教学是其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培养的学生深受德国工业界的欢迎。
德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特点如下:第一,专业设置注重应用性导向,集中在社会服务学、卫生护理、工程学、工业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媒体技术等应用型领域,有明显的职业导向和行业特色。
专业设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相一致,与综合性大学专注基础性和学术性研究的专业设置形成互补。
[4]第二,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德国应用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了大量实践性课程,即便是理论课程的学习也注重和强调与实践融合,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_1

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学科的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无论是宏观的经济分析还是某一行业或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做出预测与决策,其涉及的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而预测和决策都离不开统计分析。
社会、企业、民众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统计,且统计数据、统计指标、统计分析方法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和日常生活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1年,统计学学科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
同时,确定了统计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分别是数理统计学(理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经济学),生物卫生统计学(理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学、理学)。
袁卫(2011)指出应用统计学专业是一个开放的二级学科,凡是在前四个没有涉及的应用领域,都可以在应用统计学中进行设置,因此,应用统计学专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且其学科性质要求大力推广实践教学[1]。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如何加强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统计计算、数据挖掘等实际操作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二、实践教学的发展与困境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已有“黑板粉笔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人才培养和教学要求。
在已有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说其真正掌握了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的方法。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注重方法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姜钰(2011)认为统计的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课堂上的案例教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际问题的模拟实验、社会调查、毕业论本文由收集整理文、校外实习等在内的整个过程[2]。
李玉萍(2014)认为统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课堂上实践教学、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校外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3]。
有些应用型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摘要:本文以应用型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例,提出建立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而为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考虑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实际操作环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体系;应用型大学;经济管理类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大学的地位
大学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大环节。
实验教学是以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各种硬件与软件为媒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各种能力的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实验教学在大学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实验教学为理论知识的应用提供了模拟环境,使理论教学中的抽象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检验与印证。
其次,实验教学补充了理论教学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其能更快适应社会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可谓一举三得。
因此,在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的应用型大学中,实验教学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例
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由于其学习对象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关联性,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显的尤为重要。
因此,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高校重视,大部分院校建立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以仿真模拟系统和分析决策系统为基础的实验室或实验室(实验中心),开设了以计量分析、银行业务模拟等为主的经济类专业实验课程和以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等为主的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设的课程比较零散,课程体系缺乏统筹规划,从而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整体上设计一套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而为应用型大学该类学科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一种综合性的创新思路。
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由浅入深掌握规律,即初始阶段、验证阶段、综合运用阶段和研究创新阶段,以及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可将整个实验教学体系设计成一个围绕目标化学生能力培养、分层次和模块化实验课程设置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所示)。
基础实验课程旨在加强学生运用计算机和计量统计软件分析经济和企业运行的基本实验技能。
该层次应设置在学生专业学习的初始阶段,主要进行与专业知识相关基本技能训练,设置专业相关基础实验课程和纯粹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
依据各专业的特色,可以
分别组建模块化的实验课程群。
其实验教学形式可以根据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在集成化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和交叉进行综合实验项目训练,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跨专业的实验实训项目。
在这一阶段的实验教学可以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研究课题或模拟竞赛的形式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形式进行。
三、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途径
1.实验经费有限问题:拓宽软件建设途径。
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离不开配备完善的实验室,这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其中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的建设。
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经济管理类模拟教学实验软件开发的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会计电算化等几百种模拟教学软件,而且这些教学软件的应用已渐趋完善和成熟。
大量引入各种专业软件平台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可首先考虑最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的软件,同时可采用购买为主,硬件捆绑、捐赠、协议提供为辅,自主开发等补充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宽软件建设途径。
而各大管理软件开发公司也适时推出相应的教育版、测试版等免费或只需付少许费用的软件。
这些都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的选择提供了可选范围。
2.实验室设置零散问题:建立系统化实验教学中心。
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实验室设置模式是以学院或系为单位,在各个学院或系内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实验教学的实验室。
这样的设置模式可能造成
资源重复浪费,而各学院或系由于经费限制,单个实验室的配置资金有限,实验室设置零散,难以形成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原分散在不同学科门类或不同院系的多个实验室全面重组,创建一个学科覆盖面宽、系统化、集成化、系列化程度高的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可以为全校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科研提供实验教学,也可作为实践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并配合行之有效的实验室运作与管理方式,最终实现高校实验教学的体系建设和资源重组。
3.实验与实际脱节问题:建立开放型的实验教学平台。
目前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是在校内的实验室内模拟进行。
如果想让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达到与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样的效果,必须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在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之外,向社会开放,建立开放型的实验教学平台或者与企业合作建设实验室。
同时,在长期的校企交流合作中,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可以获得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管理案例资源,为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还可以改革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守茂,刘栋,吴中元,王磊.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相合性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06):18-21.
[2]陆建新,张彤.论经济类专业的实验教学[j].江苏高
教.2002(02):35-37.
作者简介:徐珊,山东济南人,讲师,从事金融学方向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