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关键信息项:1、高危药品的定义与分类2、高危药品的采购与储存要求3、高危药品的使用规范与流程4、高危药品的监测与评估机制5、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要求6、高危药品管理的责任与处罚规定11 目的为加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11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高危药品采购、储存、使用、监测等环节的部门和人员。

12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121 高危药品的分类1211 A 级高危药品,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药品。

1212 B 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死亡风险较 A 级低的药品。

1213 C 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低,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死亡风险较低的药品。

21 高危药品的采购211 医院应根据临床需求,制定合理的高危药品采购计划。

212 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采购流程,选择合法、合格的供应商。

22 高危药品的储存要求221 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222 按照药品的性质和储存条件,分类存放高危药品。

223 对需要冷藏、避光、防潮等特殊储存条件的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要求存放。

31 高危药品的使用规范311 医务人员在使用高危药品前,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

312 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高危药品。

313 对于特殊高危药品的使用,如静脉输注的高浓度电解质,应在专用区域进行,并加强监测。

32 高危药品的使用流程321 医生开具高危药品医嘱时,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权衡,并在医嘱中注明使用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322 护士在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时,应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

323 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同时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特制订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供临床医、药、护、技人员学习了解高危药品相关管理知识。

一、依据使用频率、患者风险等因素,将我院高危药品分为A、B、C三级,实行三级管理。

二、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具体包含如以下几类。

(见表1)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一)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加强双人核对制度的落实,药品核发人向药品领用人着重做用药交代。

(三)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四)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三、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2)表2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一)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三)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四、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8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3)。

表3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2014年)。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风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药品。

为了确保医院内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标识1.1 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品的毒性、副作用和使用风险,将高危药品分为不同等级,如一级高危、二级高危等。

1.2 高危药品的标识:医院应在高危药品的包装上标注明显的高危标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迅速辨识高危药品。

1.3 高危药品的存放: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域,确保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误用。

二、高危药品的采购和验收2.1 采购渠道的选择:医院应选择合法、可靠的药品供应商,确保采购到质量合格的高危药品。

2.2 高危药品的验收:医院应对采购到的高危药品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2.3 验收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验收记录制度,将每次高危药品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查证。

三、高危药品的配送和储存3.1 配送环境的要求:医院应确保高危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配送环境应符合卫生标准。

3.2 配送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配送记录,记录每次高危药品的配送情况,包括配送人员、配送时间等信息。

3.3 储存条件的控制: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的储存条件控制制度,确保高危药品存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防止药品的变质和失效。

四、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4.1 用药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对使用高危药品的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药品的认识、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2 用药记录的完整性: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使用记录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对每次使用高危药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信息、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最新版4篇)目录(篇1)1.高危药品的定义与范围2.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制度3.高危药品的存放与使用规定4.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及其实施5.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及案例分析正文(篇1)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

为了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我国实行了分级管理制度,将高危药品分为三个级别:A 级、B 级和 C 级。

A 级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这类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调配发放时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B 级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相对宽松,但仍需注意药品的存放和使用。

C 级高危药品的管理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药品的效期,确保安全有效。

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几个典型案例显示了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如 10%KCL 误为 50% 葡萄糖致人死亡、大剂量环磷酰胺致死事件等。

总之,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篇2)2.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制度3.高危药品的存放与使用规定4.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及其实施5.高危药品管理的意义和效果正文(篇2)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国实行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对高危药品进行严格管理。

根据药品的风险程度,高危药品分为三个级别:A 级、B 级和 C 级。

其中,A 级高危药品风险最高,需要采取最为严格的管理措施。

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在使用高危药品之前,必须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确保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用药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及分类1. 高危药品: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临床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会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药品。

2. 高危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1)A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

(2)B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风险等级较A级低。

(3)C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低,一旦用药错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

三、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1. A级高危药品管理:(1)应设置专用的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 B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3. C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C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C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四、高危药品的监督与考核1. 医院药学部门负责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高危药品ABC分级

高危药品ABC分级

高危药品ABC分级1. 背景介绍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药品通常会进行分级管理。

高危药品ABC分级就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分级制度,用于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和管理。

2. 高危药品ABC分级的原则高危药品ABC分级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危害程度:根据药品对患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类,分为A、B、C三个级别,A级危害最大,C级危害相对较小。

- 使用限制:对不同级别的高危药品设置不同的使用限制,包括临床使用条件、使用范围和病患特征等方面。

- 监测和管理: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合理性。

3. 高危药品ABC分级的分类标准高危药品ABC分级的分类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特性:包括药物的毒理学特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因素。

- 临床使用范围:根据药物在不同临床领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例如某些药物只适用于特定病种或特定病情。

- 使用条件:考虑药物使用的临床条件和限制,例如需要特殊的设备或技术支持。

- 监测和管理要求:对不同级别的高危药品设置不同的监测和管理要求,包括特殊的药物配送、使用记录和不良事件报告等。

4. 高危药品ABC分级的意义高危药品ABC分级的意义在于保护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物和规范临床实践。

通过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可以降低患者因药物使用而造成的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促进药物的科学使用和疗效评价。

5. 总结高危药品ABC分级是一种重要的药品分类和管理制度,通过对高危药品的评估和分类,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合理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遵守高危药品ABC分级的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高危药品,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new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及分级目录(精品文档)

new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及分级目录(精品文档)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我院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三级管理相关要求,按A,B,C等级分类法,制订如下管理制度:一、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三、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有明显专用标识。

四、药库将高危药品标示维护在药品信息中,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五、.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六、A、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七、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八、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九、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十、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十一、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高危药品目录A 级高危药品目录:级别类 别药品名称剂型规格A 肾上腺素注射液1mg/1ml A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2mg/1ml A 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1mg/2mlA间羟胺注射液1ml:10mg(19mg)A 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10mg/1ml A 多巴胺注射液20mg/2ml A 多巴酚丁胺注射液20mg/2ml A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东莨菪碱注射液0.3mg/1ml A酚妥拉明注射液10mg/1ml美托洛尔 缓释片:47.5mg×7片A2.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 普奈诺尔注射剂50%葡萄糖注射液50%/20ml A3.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 或以上)右旋糖酐-40注射剂500ml A4.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甘舒霖30R 笔芯注射液300IU/3mlA 诺和锐30笔芯注射液300IU:3ml A 普通胰岛素注射液400IU:10ml A 5.硫酸镁注射液25%硫酸镁 注射液10ml :2.5g A 6.浓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10ml A 丙泊酚注射液10ml:0.1g A 氯胺酮注射液10mgA七氟烷无A 依托咪酯注射液20mg/10ml A 苯巴比妥片剂 30mg×100片A 7.吸入或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无A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mg/2mlA 毒毛花苷K 无A 8.静脉用强心药 米力农无A利多卡因 注射液0.1mg/5ml A 9.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注射液150mg/3ml A10.浓氯化钠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1mg/10mlB 级高危药品目录:级别类别药品名称剂型规格B华法林无B低分子肝素钙无B肝素钠注射剂12500u/2ml B1.抗血栓药血凝酶注射剂1ku B5.静脉用异丙嗪异丙嗪 注射剂50mg/2ml B10.静脉用催产素缩宫素 注射剂10u/1mlB咪达唑仑注射剂10mg/2ml (按A 级管理)B11.静脉用中度镇静药地西泮注射剂10mg/2ml B芬太尼注射剂0.1mg B哌替啶 注射剂50mgB13.阿片类镇痛药,注射给药盐酸吗啡注射剂C 级高危药品目录:级别类别药品名称剂型规格C 格列吡嗪缓释片 2.5mg C 格列喹酮片剂30mg C 二甲双胍片剂250mg C 阿卡波糖片剂50mg C 吡格列酮片剂15mg C 二甲双胍 片剂0.25g C1. 口服降糖药格列吡嗪片剂2.5mg。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是指将药品按照安全性和危险性进行分类管理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性,防止药品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减少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高危药品是指对人体具有重要危害的药品,它们可能具有毒副作用、滥用风险或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高危药品的危险性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一级高危药品、二级高危药品等。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药品分级标准:根据药品的毒副作用、滥用风险、依赖性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药品分级标准。

2. 药品分级审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高危药品的上市和销售进行严格审批,确保其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

3. 药品分级标识:对于被确定为高危药品的药品,应在其包装上标明相应的分级标识,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和谨慎使用。

4. 药品信息公示:将高危药品的相关信息公示,包括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注意事项等,向公众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导和警示。

5. 监听和报告系统:建立药品使用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和安全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高危药品的使用,减少不良事件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药品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提醒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商要对高危药品负起相应的责任,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同时结合我院用药实际情况,特制订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供临床医、药、护、技人员学习了解高危药品相关管理知识。

一、依据使用频率、患者风险等因素,将我院高危药品分为A、B、C三级,实行三级管理。

二、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具体包含如以下几类。

(见表1)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一)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加强双人核对制度的落实,药品核发人向药品领用人着重做用药交代。

(三)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四)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
生须加签字。

三、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2)表2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一)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二)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加强管理,双人核对后给药。

(三)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四、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8级低,具体有如下几类(见表3)。

表3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2014年)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