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史ppt

合集下载

PPT宋代文学纲要第二章 北宋初期文学的因革 新版

PPT宋代文学纲要第二章 北宋初期文学的因革 新版

第二章北宋初期文学的因革第一节宋初诗歌“三体”第二节宋初文章第三节宋初词坛•北宋初期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模仿、涵养和变革尝试的过程。

•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诗文的创作都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如苏轼为欧阳修文集写序时所说:“宋兴七十馀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

而斯文终有愧于古。

” •宋初诗歌基本还延续晚唐五代的风格,只少数诗人如王禹偁、杨亿等人具有一些新变的努力,写作水准也高于同时代其他诗人。

•宋初的文章,仍是五代浮艳风气,虽有柳开等人提倡古文,反对骈俪文风,但影响不大。

•宋初词的创作同样并不景气。

第一节宋初诗歌“三体”•(一)王禹偁与白体诗派•(二)晚唐体•(三)西昆体•北宋末年蔡居厚《蔡宽夫诗话》:“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

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

”宋末方回《送罗寿可诗序》•“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白体如李文正(昉)、徐常侍昆仲(铉、锴)、王元之(禹偁)、王汉谋(奇)。

昆体则有杨(亿)、刘(筠)《西昆酬唱集》传世。

二宋(庠、祁)、张乖崖(咏)、钱僖公(惟演)、丁崖州(谓)皆是。

晚唐体则九僧最为逼真,寇莱公(準)、鲁三交、林和靖(逋)、魏仲先(野)父子、潘逍遥(阆)、赵清献(抃)之父(祖,赵湘)。

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

”(《桐江续集》卷三十二)(一)王禹偁与白体诗派•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贫寒。

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任右拾遗、知制诰、翰林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

又任职史馆,预修《太祖实录》。

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

•《三黜赋》:•“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

”•“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

”•《对雪》•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zhōnɡ tínɡ)。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往 来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 复书》之二)
8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 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宋代 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 区)的界限,不禁夜市。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
代我 们 一 路 走 来 , 由 唐 朝 进 入 宋
1
宋代文学: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2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 四、宋代文学概说
3
绪论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1、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宋代文学ppt课件

宋代文学ppt课件

❖ 4、通俗文学有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 和诸宫调等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 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 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 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何赏析诗词
一、推敲词句,读懂大意 ❖ 1、调整词序、语序。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把具有特殊词序、句序的
宋代社会
(一)经济上,北宋初期,战争平息,国家统一,广大人 民得以安定地从事生产,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商 业大城市也相继出现。到北宋中期,便出现了社会繁荣局面。 南宋初期,虽只剩下半壁江山,但由于人口大量南迁,富庶 的江南成为南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会也呈现 了繁荣景象。两宋后期,由于朝廷和地主阶级加紧兼并土地, 广大农民纷纷破产,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 三、品味语言、明辨技巧

1、品味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①清新,其特点是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诗。②平淡又叫质朴。特点
是选用贴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
真切平淡。如陶渊明的诗。③绚丽,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④明快,评议直接、明朗、
爽快、泼辣,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⑤
给,至以糜粥继之。”五年的苦读生涯给了他意志的磨炼,有一次宋真
宗驾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们闻信倾巢而出,前往观看,唯独范仲淹仍
在院内读书。有人问他,为何错失良机而不去看看?他却回答:“异日
见之未晚”。第二年他就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了政坛。在庆历三年,任
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结果失败。《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
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本篇表现了作者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 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宋朝历史ppt课件

宋朝历史ppt课件
普及。
针灸疗法
宋朝针灸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针灸在 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 了系统的针灸理论。
公共卫生
宋朝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了对水 源的保护和城市卫生管理,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天文与数学的成就
天文观测
宋朝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的制作和 使用逐渐精确。同时,对日月食、行星运动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不 少成果。
金融业的出现
宋朝时期,金融业也开始出现, 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出现 ,为商业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
支付和融资方式。
海外贸易的拓展
海外贸易政策的开放
01
宋朝实行了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鼓励商人出海贸易,推动了
海外贸易的发展。
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02
宋朝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如与越南、泰国等
、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绘画与书法艺术
山水画的成熟
宋朝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成熟和完善的绘画风格。以米芾、郭熙为代表的 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美和意境美,使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流派。
工笔画的兴盛
宋朝工笔画以细腻、逼真为特点,题材广泛。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作品 ,充分展现了工笔画在宋朝的兴盛和高度成就。
宋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监察制度
宋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 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削弱了地方割据 势力。
宋朝建立了完善的监察制度,设立了 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对官员进行 监督和弹劾,维护了政治清明。
科举制度
宋朝沿袭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 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 流动。
宋朝的经济与文化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3
欧阳修
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文学才华和政策改革而闻名。
宋代文学批评与理论
诗词批评
对诗歌和词的创作技巧和表现 手法进行评论和研究。
绘画理论
对山水画、花鸟画等绘画作品 进行评论和理论研究。
戏曲理论
对元曲和南戏等戏曲形式进行 研究和评论。
宋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 语言与修辞的影响
宋代文学作品对后世的
2 文学主题与意境的
3 文学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继承
一些宋代文学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在后世文学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 件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1 政治与军事
2 科技与经济
3 社会风气与价值观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以及北方与南方、内地 与边疆之间的军事对抗。
宋代的科技发展与对外 贸易,对文学创作产生 的影响。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文人雅士的儒家思想、 以及女性文学的兴起。
诗歌
以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为主, 表达诗人的感慨与情感。

以牧词、豪放词和婉约词为 主,表达爱情、自然和社会 思考等。
散文
以随笔、笔记和小品文为主, 多样化的写作风格和题材。
宋代诗歌与词
山水诗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 生境界的思考。
咏物诗
以描绘花鸟的细腻和生动刻画 闻名。
爱情词
描绘婉约动人的爱情场景和情 感表达。
宋代文学的特点
1 反映现实与感伤抒怀
2 注重语言审美
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现 实,以及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追求文学作品的音韵、格调,强调用字运 用的韵味和意境。
3 人文主义思想
4 注重题材多元化
注重对人性、伦理和情感的表达与思考。

宋元文学 文学史 课件

宋元文学 文学史 课件
宋元文学
❖ 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恭帝年 幼,殿前督点检赵匡胤利用手中的兵权, 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王朝。
❖ 此后20年的时间里,平定了当时其他的割 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基本实现了中 国的统一。
❖ 鉴于中唐以来藩镇强盛的历史教训,宋王 朝决定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 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 展起来的。韩愈等人发动的古文运动得到 了宋代作家的热烈响应,他们更加紧密地 把道统和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古文真正 成为具有很强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 替。
李清照
❖ (1084-1155) 号 易安居士,南宋杰 出女文学家,山东 济南人,生于北宋 元封七年,山东章 丘,逝于临安,享 年七十二岁。
❖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丈 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 子。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 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 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 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 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 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 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 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 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 此后即在孤苦寂寞中度过 凄惨的晚年。
社会概况
(一)经济 农业恢复、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城市经济繁荣 (二)政治 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四个等级 (三)思想文化 崇尚儒学、提倡各种宗教、轻视科举、知识分子地位
的卑贱低下
❖ 在这一段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叙事性 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作家和 下层人民联系更加密切,文学创作赢得了 更多地观众、读者,在社会上产生了更为 广泛的影响。
王安石
❖ 元丰二年(1079),李 定等谏官抓住苏轼诗中 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 罗织罪名,上纲上线, 将苏轼拘捕入京,严加 审讯,苏轼甚至做好了 死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艺术方面 *(1)唐诗言情,以情趣取胜;宋诗说

理,以理趣见长。
*(2)唐诗以激情感受生活,重视生活

感受的直接抒发和描写,显得浑厚博

大;宋诗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各种事 物,“以才学入诗”,比较喜欢用典

实,书卷气较浓,显得委曲精深。 (3)唐诗语言流丽,宋诗则往往把

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诗中,结构手 段、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
*扩大科举的录取名额,以文

官制度为基础,中央集权高度

加强,致使官僚集团庞大,国 家不堪重负,兵役繁重,国家

财政入不敷出,农民起义不断

爆发。

*北宋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下
史 背 景
提出的改革:范仲淹的“庆历 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
*南宋的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 要矛盾。

*诗、词、散文、小说等领域

兴成章,立意新颖、构思灵巧,
期 诗
语言活泼晓畅、幽默清新
2 范成大,72绝句,《田园四 时杂兴》60首。
3 陆游,留诗9300多首,爱国 主题。
1 抒发以身报国、驰骋沙场

情怀,表现请缨无路、壮志难

酬的悲愤。

2 揭露批叛统治集团投降政 策,笔锋犀利,毫不隐讳。

3 对沦陷区人民寄予关注和

同情表达自己渴望祖国统一的

迫切心情。

4 描绘祖国山河的美好,抒 发对生活的热爱。


1、善于抒写自己对现实的感

受。 2、不注重具体铺叙和精细刻

画,以概括性和抒情性见长。

3、运用丰富的想象要,通过

梦境或夸张展示理想和抗金胜 利的欢乐。

兼长各体,以七律最为出色。


* 南宋后期(1208-1279)宋 宁宗嘉定初到南宋末:

婉约中清舒一派。

贺铸与秦观风格相近,但也有

豪放之作,风格兼具婉约、豪
放之长。
周邦彦是集北宋婉约词之集大 成者,在音律方面作出贡献。
南宋前期词:靖康之变,唤起了
南渡词人的觉醒,反映民族矛盾和

和战之争,成为这个时期词创作的 主题。代表作家有李清照、张元斡、

张孝祥、辛弃疾等。

李清照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 词因家国多难,作品有了深刻的社

以为以小令为主的局面。苏轼

的词代表了北宋词坛的最高成 就,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

可言,开创了豪放词派,将词

从狭小的抒情范围解放出来,
形成了词的内容和风格的多样
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北宋后期词坛名家有秦观、贺 铸、周邦彦等。

秦观词内容多为相思相恋、离

愁别恨等传统题材,但感情真 挚,兼寓身世不幸的感慨,是
面貌独特,小说也有明显成就。

其中以宋词成就最高。


宋词兴盛的原因:

1、城市的繁荣,歌舞的宴乐。 2、词体本身的发展。

3、君主贵族的提倡。

• 1、思想方面:唐诗恢弘开廓,充满
青春气息的浪漫歌唱,而宋诗更多采

用写实的手法,痛陈国事,沉郁悲愤, 大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体现了诗

人关心时政的忧患意识。
1、王安石、苏轼为代表的诗人,

创作了一批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气象一新、境界独辟的诗篇,使宋 诗出现了第一个繁荣期。

2、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 得名,强调书本知识,强调学问

是创作之本。“江西诗派”,务 求争新出奇,倡导“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崇沿瘦硬风格,

1、永嘉四灵(徐照、徐玑、

赵师秀、翁卷),学贾岛姚合, 格局小,立意浅。

2、戴复古、刘克庄“江湖

派”。

3、遗民诗人:文天祥、谢翱、
汪元量、谢枋得、郑思肖等,
抒发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北宋前期:代表作家晏殊、晏 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等。
前三人的内容题材比较狭窄,

至柳永出现改观,打破了长期

* 历史背景:北宋公元960---公元1126,南宋1127----1279。

北宋初统一使国家安定、经济

发达、商业兴旺,科学先进。

统治者总结历史教训,加强中 央集权

(1)分散削弱宰相的权力

(2)司法、财政权高度集中。

(3)控制军权。

利:保持国内稳定。 弊:削

弱了边防。


4、理趣诗:在对自然小景、生活片断 和具体事物的叙写中,融入深邃的哲理,

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5、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忠实记录了 他的生活经历,真诚坦露了思想感情,
塑造了多彩多姿、饱满飞扬的自我形
象。

想像丰富,妙趣横生,比喻 新颖巧妙,出人意表,无论描

写风光、物态、人情、都能做

到体察入微,形神毕现。
倾向
* 北宋前期(960---1067)北 宋开国到英宗末
1、王禹 ,效仿白居易。

2、 晚唐派,以林逋为最。(学

姚合、贾岛)

3、西昆派,杨忆、钱惟演、

刘筠(学李商隐)

4、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 反西昆派。

欧诗侧重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和

感受,以贬谪期间所作诗篇成就最

高。大多直抒胸臆,语言浅白,风

会内容,在艺术上成就很高。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 人,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都很高,
在词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

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

种表现手法,风格婉约,又有 神俊豪爽的一面。语言清新朴
喜好压险韵、用僻典、造拗句、
作硬语,在当时诗坛自立门户 。
苏轼是北宋诗坛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1、政治诗:揭露社会矛盾,指斥政治

弊端,反映民生疾苦。

2、讽喻诗:托事以讽,针砭时弊,现 实性强。

3、山水诗和风俗诗:风俗诗情趣盎然, 生活气息浓郁,山水诗直取眼前之景,

给山容水态予以传神的描绘。

发展了韩愈以文为诗的传统,

议论风发,景、情、事、理融 于一体,使事用典常能信手拈

来。

古体和近体兼备,尤以古体

见长。七古超迈豪纵,最能体
现诗人奔放的才情。
*南宋前期(1128-1207)南宋 初到宁宗开禧末。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突破

江西派“资书为诗”用诗歌抒 写亡国之恨。

1 杨万里“诚斋体”,景物诗即

格自然流畅,议论、抒情和叙事相 结合,扩大了诗歌 表现范围。

苏诗前期有鲜明的政治性,触及

时弊;后期遭受打击,风格变化。 其诗感情激越,笔力雄健,风格豪

放,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奠定了宋

诗健康发展的基础,并初步显示出 宋诗的自身特点。
*北宋后期(1068---1127)神宗初到 北宋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