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对于第二个分解电路,由分流公式有
由叠加定理得
4-8 题4-8图所示电路中 , ,当开关 在位置1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当开关 合向位置2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如果把开关 合向位置3,则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
题4-8图
解:将上图可知,产生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的原因有电流源和电压源,电流源一直保持不变,只有电压源在变化,由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可以将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 表示为
题3-20图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整理得
因为
, ,
所以
,
故
3-21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21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其中
解得 。
故
题3-21图
3-22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13。
题3-22图
解:(1)选取参考节点如图(a)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 求电感电流初始值
由换路前电路可得
换路后,将电感开路,求其戴维宁等效电路
2.求开路电压
如下图所示,有
所以
3. 求等效电阻
如上图所示
因为
所以
故
4. 求电感电流终值 及时间常数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1) SOW; (2) 300 V、25V,200V、75V; (3) R=12.50, R3=1000, R4=37.5021-2 V =8.S V, V =8.S V, V =0.S V, V =-12V, V =-19V, V =21.S V U =8V, U =12.5,A mB D 'AB B CU =-27.S VDA1-3 Li=204 V, E=205 V1-4 (1) V A=lOO V ,V=99V ,V c=97V ,V0=7V ,V E=S V ,V F=l V ,U A F=99V ,U c E=92V ,U8E=94V,8U BF=98V, u cA=-3 V; (2) V c=90V, V B=92V, V A=93V, V E=-2V, V F=-6V, V G=-7V, U A F=99V, u c E=92V, U B E=94V, U BF=98V, U C A =-3 V1-5 R=806.70, 1=0.27A1-6 1=4A ,11 =llA ,l2=19A1-7 (a) U=6V, (b) U=24 V, (c) R=SO, (d) 1=23.SA1-8 (1) i6=-1A; (2) u4=10V ,u6=3 V; (3) Pl =-2W发出,P2=6W吸收,P3=16W吸收,P4=-lOW发出,PS=-7W发出,PG=-3W发出1-9 l=lA, U5=134V, R=7.801-10 S断开:UAB=-4.SV, UA0=-12V, UB0=-7.2V; S闭合:12 V, 12 V, 0 V1-12 UAB=llV / 12=0.SA / 13=4.SA / R3=2.401-13 R1 =19.88k0, R2=20 kO1-14 RPl=11.110, RP2=1000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2-1 2.40, SA2-2 (1) 4V ,2V ,1 V; (2) 40mA ,20mA ,lOmA 2-3 1.50 ,2A ,1/3A2-4 60 I 3602-5 2A, lA2-6 lA2-7 2A2-8 lOA2-9 l1=1.4A, l2=1.6A, l3=0.2A2-10 11=OA I l2=-3A I p l =OW I P2=-l8W2-11 11 =-lA, l2=-2A I E3=10V2-12 11=6A, l2=-3A I l3=3A2-13 11 =2A, l2=1A ,l3=1A ,14 =2A, l5=1A2-14 URL =30V I 11=2.SA I l2=-35A I I L =7.SA2-15 U ab=6V, 11=1.SA, 12=-lA, 13=0.SA2-16 11 =6A, l2=-3A I l3=3A2-17 1=4/SA, l2=-3/4A ,l3=2A ,14=31/20A ,l5=-11/4A12-18 1=0.SA I l2=-0.25A12-19 l=1A32-20 1=-lA52-21 (1) l=0A, U ab=O V; (2) l5=1A, U ab=llV。
电路分析基础_北京邮电大学版_作业习题答案

UU
1 2
=
10 Ʊ 4 2
3
整理
1−.003.3333−
10..038333UU
1 2
=
8.667 − 6.667
可得 U1 = 7.10 V U 2 = −3.96 V
求 4.17 题所设的电流
I3
= U1
− 20 − U 2 3
= −2.98
A
I1
(a) (b) (c)
由 (a) 和(b)式可得 i1 = i2 − 1×10−3
i3 = i2 − 2 ×10−3
代入 (c) 式可得 1×103 × (i2 − 1×10−3 ) + 80 × i2 + 80 × (i2 − 2 ×10−3 ) = 10
(1000 + 80 + 80)i2 = 1 + 0.160 + 10 = 11.16
i2
=
11.16 1160
=
9.63 ×10−3
=
9.62
mA
i1 = 9.62 −1 = 8.62 mA
i3 = 9.62 − 2 = 7.62 mA
此题矩阵方程:
1 −1 0 1 1×103 80
0 i1 − 1×10−3
− 1
80
i2 i3
=
2 ×10−3 10
4.29 在图 4.49 所示电路中,两个电流源提供电流。分别在 8Ω 电阻流过的电流为 I’和 I″。这 里 I’+I″=I。用叠加原理求这几个电流。
5.26 在图 5.46 所示电路中,电容器初始电荷为 Q0 = 800µC ,极性如图所示,如果开
关在 t=0 时刻闭合,求 t>0 时的电流和电荷响应。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路中最基本的两个物理量是:A. 电压和电流B. 电阻和电流C. 电压和电阻D. 电流和功率答案:A2. 欧姆定律描述的是:A.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B.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D. 功率与电流的关系答案:A3.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压之和等于:A. 电源电压B. 电阻值之和C. 电流值之和D. 功率之和答案:A二、填空题1. 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加时,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_________将减小。
答案:电流2.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_________。
答案:相等3. 功率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瓦特三、简答题1. 请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内容。
答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电路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2. 什么是超前相位和滞后相位?答案:在交流电路中,当一个信号的波形相对于另一个信号的波形领先时,我们说它具有超前相位。
相反,如果一个信号的波形落后于另一个信号的波形,我们说它具有滞后相位。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串联电路,其中包含两个电阻R1=100Ω和R2=200Ω,电源电压为24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
答案:首先计算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100Ω + 200Ω = 300Ω。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I = V/R_total = 24V / 300Ω =0.08A。
2.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组成,R1=50Ω,R2=150Ω,电源电压为12V。
求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答案:首先计算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R1 + R2) =(50Ω * 150Ω) / (50Ω + 150Ω) = 56.25Ω。
总电流I_total = V / R_total = 12V / 56.25Ω = 0.214A。
通过R1的电流I1 = V / R1 = 12V / 50Ω = 0.24A。
北理工《电路分析基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北理工《电路分析基础》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1.构成积分电路的参数条件是( ).A. 时间常数不小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B. 时间常数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相等C. 时间常数小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D. 时间常数远大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正确答案:D2.电路外部激励为零,而由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 )。
A. 零输入响应B. 零状态响应C. 稳态响应D. 暂态响应正确答案:A3.已知某0.5F电容支路电压uC(t)=3+1.5e-2t(V),可知uC (∞)、uC (0+)、时间常数τ、iC (t)分别为()。
A. 3V,4.5V,0.5S, -1.5e-2t AB. 4.5V,3V,0.5S, -3e-2t AC. 3V,4.5V,2S, -1.5e-2t AD. 3V,1.5V,0.5S, -1.5e-2t A正确答案:A4. 电阻元件的性能有()。
A. 储能性B. 耗能性C. 惯性D. 记忆性正确答案:B5. 交流电流表的刻度值为交流电流的( )A. 最大值B. 瞬时值C. 平均值D. 有效值正确答案:D6.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吸取1000W的功率,若将此电热器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为( )。
A. 2000WB. 1000WC. 500WD. 250W正确答案:D7. 构成微分电路的条件是( )。
A. 时间常数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相等B. 时间常数远小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C. 时间常数不大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D. 时间常数远大于输入矩形脉冲宽度满分:3 分正确答案:B8. 电阻元件的性能有()。
A. 储能性B. 耗能性C. 惯性D. 记忆性满分:3 分正确答案:B9. 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的条件是( )。
A. 控制极加反向电压B. 除去控制极正向电压C. 阳极加反向电压D. 阳极加正向电压满分:3 分正确答案:C10. 单管放大电路中,当电源UCC和集电极电阻RC确定后,若基极电流IB太大,会引起( )。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流的计算结果为:A. 正值B. 负值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B2. 在电路分析中,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A. 0欧姆B. 无穷大欧姆C. 1欧姆D. 任意值答案:A3.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RI答案:A4. 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值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是:A. 总电阻等于最小电阻B. 总电阻大于任一并联电阻C. 总电阻小于任一并联电阻D. 总电阻等于所有并联电阻之和答案:C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表明:A. 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B. 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C. 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不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D. 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不等于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答案:A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表明:A.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等于零B.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大于零C.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小于零D.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可以是任意值答案:A7.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的阻抗相等时,电路处于:A. 谐振状态B. 并联谐振状态C. 串联谐振状态D. 非谐振状态答案:C8. 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V = L(di/dt)B. V = L(di/dt)^2C. V = L(di/dt)^-1D. V = L(di/dt)^1/2答案:A9. 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V = 1/C ∫i dtB. V = C ∫i dtC. V = 1/C iD. V = C di/dt答案:A10. 理想变压器的变比为:A.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B. 原副线圈匝数之和C. 原副线圈匝数之差D. 原副线圈匝数的倒数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电路中的电阻R为10欧姆,电流I为0.2A时,电压V等于________V。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txt>第一章(p26-31)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a)解:标注电压如图(a)所示。
由kvl有u?15?5?2?5v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p1??15?2??30w(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p2?2?u?2?5?10w(吸收)电阻的功率为p3?5?22?5?4?20w(吸收)(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b)由欧姆定律及kcl有i2?15?3a,i1?i2?2?3?2?1a5故电压源的功率为p1??15?i1??15?1??15w(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p2??15?2??30w(发出)电阻的功率为p3?5?i2?5?32?5?9?45w(吸收)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kcl有i?6?2?4a 故u?2?i?2?4?8v2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p1??6?u??6?8??48w电阻的功率为p2?2?i2?2?42?32w外电路的功率为p3?2?u?2?8?16w且pk?13kp1p2p34832160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b)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1)图(a)中,i1与uab;解:如下图(a)所示。
因为(a)i?10?2?0.9i15所以i1?2?20?2.222a0.99uab?4(i1?i)?4??20?2??8?0.889v99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i1及电压u0。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及kcl有1000i1u020u0i1600i1u060005000整理得1000i1u0203000i1u00解得i1?5?10?3a?5ma,u0?15v。
题1-19图补充题:u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i ?a , ab ? 16 v ,求电阻r。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公式是:A. V = IRB. V = I/RC. I = V/RD. I = VR答案:A2. 电路中电阻的单位是:A. 欧姆(Ω)B. 伏特(V)C. 安培(A)D. 瓦特(W)答案:A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A. R_total = R1 + R2B. R_total = R1 * R2C. R_total = R1 / R2D. R_total = R1 - R2答案:A4.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的计算公式是:A. I_total = I1 + I2B. I_total = I1 * I2C. I_total = I1 / I2D. I_total = I1 - I2答案:A5. 电路中的功率计算公式是:A. P = VIB. P = V^2/RC. P = I^2RD. P = V/I答案:A6. 交流电路中,电感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是:A. 阻抗与频率成正比B. 阻抗与频率成反比C. 阻抗与频率无关D. 阻抗与频率成二次方关系答案:A7. 电路中,理想电压源的内阻是:A. 有限值B. 零C. 无穷大D. 负值答案:B8. 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是:A. 恒定值B. 零C. 无穷大D. 负值答案:A9. 电路中,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通常为:A. 0.7VB. 1.5VC. 2.5VD. 3.3V答案:A10. 电路中,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通过控制:A. 基极电流B. 集电极电流C. 发射极电流D. 电源电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是无源元件:A. 电阻器B. 电容器C. 电感器D. 电源答案:A、B、C2.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是被动元件:A. 电阻器B. 电容器C. 二极管D. 晶体管答案:A、B、C3.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可以存储能量:A. 电阻器B. 电容器C. 电感器D. 二极管答案:B、C4.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具有非线性特性:A. 电阻器B. 二极管C. 晶体管D. 电容器答案:B、C5. 电路中,以下哪些元件可以作为信号放大器:A. 电阻器B. 二极管C. 三极管D. 电容器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得 , 。
故
当 合向位置3时, ,此时有
4-11 题4-11图(a)所示含源一端口的外特性曲线画于题题4-11图(b)中,求其等效电源。
题4-11图
解:由于一端口的外特性曲线经过 和 两点,所以其直线方程为
整理得
令 ,即端口开路,可得其开路电压为
令 ,即端口短路,可得其短路电流为
由此得一端口的等效电阻为
故 的戴维宁等效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
题4-11图的戴维宁等效电源
补充题:
1. 如图6所示电路,求电阻 分别为 、 和 时电流 的值。
图6
解:该题涉及到求电阻 取不同值时的电流值,用戴维宁定理比较简单。
将待求支路 开路,对所形成的一端口进行戴维宁等效。
(1)求开路电压
由右上图可得
(2)求等效电阻
如上图所示有
解得
对于第二个分解电路,由分流公式有
由叠加定理得
4-8 题4-8图所示电路中 , ,当开关 在位置1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当开关 合向位置2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如果把开关 合向位置3,则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
题4-8图
解:将上图可知,产生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的原因有电流源和电压源,电流源一直保持不变,只有电压源在变化,由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可以将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 表示为
由 有
解得 , 。
故
第二章(P47-51)
2-4 求题2-4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 ,其中 , , , , 。
解:如图(a)所示。显然, 被短路, 、 和 形成并联,再与 串联。
如图(c)所示。
将原电路改画成右边的电桥电路。由于 ,所以该电路是一个平衡电桥,不管开关 是否闭合,其所在支路均无电流流过,该支路既可开路也可短路。
由 及 可得
整理得
故
第三章(P76-80)
3-11用回路电流法求题3-11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
题3-11图
解:取回路如上图所示(实际上是网孔电流法),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整理得
解得 , 。
故
3-12 用回路电流法求题3-12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及电压 。
解:取回路如下图所示(实际上是网孔电流法),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
,
故
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各电路的电流 。
题2-11图
解:电源等效变换的结果如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
故
2-15试求题2-15图(a)、(b)的输入电阻 。
解:(a) 如题2-15图所示。采用“ ”法,如右下图所示。
题2-15图
显然
由 有
即
整理得
故
补充题: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解:标注电压如图(a)所示。
由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 有
,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整理得
解得 , , 。
故
题3-12图
3-13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
(1)题3-13图(a)中的 ;
(2)题3-13图(b)中的 。
题3-13图
解:(1)选取回路如图(a)所示,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解得 。
故
(2)选取回路如图(b)所示,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整理得
解得 , 。
故
3-20 题3-20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为无伴电压源,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电流 和 。
其中
整理得
解得 。故 。
(2)选取参考节点如图(b)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其中
整理得
解得 。
故
第四章(P107-111)
4-2 应用叠加定理求题4-2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
题4-2图
解:将上图中两个电压源看成一组,电流源看成另一组,其各自的分解电路如下图所示。
题4-2图的分解图
对于第一个分解电路,由节点电压法有
题3-20图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整理得
因为
, ,
所以
,
故
3-21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21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其中
解得 。
故
题3-21图
3-22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13。
题3-22图
解:(1)选取参考节点如图(a)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由此可得
或
2. 求等效电阻
其对应的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其等效电阻为
所以,当负载电阻 时,其上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
3. 如图8所示电路, 为含有独立电源的电阻电路。已知当 时可获得最大功率,其值为 ,试求 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其电压源的实际极性为上正下负)。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求图3中的电流 。
图3
解:方法1:标注电流如左上图所示。
因为
所以
由 可得
方法2:将原电路左边部分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其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
2.如图4所示电路,求电压 。
由上图可得
3.求图5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 。
图5
解:采用“ ”法,如右上图所示,将其左边电路用电源等效变换法进一步化简为下图所示电路。
故
或
如图(f)所示。
将原电路中上边和中间的两个 形电路变换为 形电路,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得
2-8 求题2-8图所示各电路中对角线电压 及总电压 。
题2-8图
解:方法1。将原电路中左边的 形电路变换成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
,
故
方法2。将原电路中右边的 形电路变换成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3)将戴维宁等效电源接上待求支路
由此可得
故当电阻 分别为 、 和 时,电流 的值分别为 、 和 。
2. 如图7所示电路,求当 时可获得最大功率,并求该最大功率 。
图7
解:将负载断开,对断开后的电路进行戴维宁等效。
1. 求开路电压
方法1:节点电压法。如左下图所示电路,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解得 。
故
或
方法2:电源等效变换法。原电路可以等效变换为右上图所示电路
(1)图(a)中, 与 ;
解:如下图(a)所示。
因为
所以
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 及电压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 及 有
整理得
解得 , 。
题1-19图
补充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 ,求电阻 。
图1
解:由题得
因为所以Biblioteka 2. 如图2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 、 和 。
图2
解:用 标注各支路电流且标注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