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__ 》)(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答案】 (1). 如今有谁堪摘 (2). 声声慢 (3). 西山寇盗莫相侵 (4). 人不堪其忧 (5). 回也不改其乐【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注意“摘、寇”等字。

2.按要求选择:(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A. 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 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 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 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考点。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

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

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题干中说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等角度去分析。

A项,“不刊之论”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不合适;B项,“身无长物”成语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三寸不烂之舌”语言风格不适合口语语境;D项,“叹为观止”老人不一定听得懂,不合适。

杨浦区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杨浦区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杨浦区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 (2017高二上·南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周兴杰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

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

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

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

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

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

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②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

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

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

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

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

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

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

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

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文本的某些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三)-教师用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三)-教师用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三)副标题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按要求填空。

______ ,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落花水香茅舍晚,______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 。

【答案】【小题1】万里归船弄长笛【小题2】断桥头卖鱼人散【小题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解析】故答案为:(1)万里归船弄长笛(重点字:笛)(2)断桥头卖鱼人散(重点字:卖)(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师说》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

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

(高考语文模拟)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高考语文模拟)上海市2019届高三5月最新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鉴赏专题浦东新区三模(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 题。

(8分)幽州夜饮(唐)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12.上面诗歌中的对仗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凉风、夜雨、寒林等意象,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B.颈联“迟暮”二字凸显出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忧伤。

C.尾联以感叹的语气,充分表现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

D.本诗以景起笔以情结笔,层层推进,结构自然流畅。

14.前人评价颈联“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豪壮中寓悲凉,请加以评析。

(4分)12.A (1分)13.C(3分)14.(4分)军中舞剑,那壮阔的场景及刚劲的舞姿,给人以雄健豪壮的感觉(2分);胡笳悲凉的声音,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苦寒,将士常年征战的辛劳,容易勾起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岁月迟暮的悲伤。

所以说豪壮中寓悲凉,令人感慨。

(2分)静安区5月二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夜渡湘水孟浩然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注]①杜:杜若,芳草名。

②榜人:船夫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分)A.明快飘逸B.婉约含蓄C.质朴刚劲D.清淡自然14.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

(4分)12. A (2分)13. D (2分)14. 傍晚的露气中飘荡着杜若的芳香,江面上不时传过来采莲女悠扬的歌声。

两句分别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紧扣“夜渡湘水”的特点,营造出香气飘荡,歌声悠扬的美好意境。

上海浦东新区2019年高考三模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上海浦东新区2019年高考三模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上海浦东新区2019年高考三模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⑴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⑵小楫轻舟,_____。

(周邦彦《_______》)⑶士“任重道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A.寒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大家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言献策。

C.昨天下午,千人团队游览了日月潭,领略了巧夺天工的宝岛风光。

D.为了铁路的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克服了重重困难。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生活中有自信和不自信的人,还有一种过度自信的人,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情,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

而且平均而言,他们比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

①当那些有自知之明者还在苦苦计算得失概率时,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

②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

③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④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么?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二、阅读(7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学者的本分胡成①学术研究的要旨,在于知识创新意义上的发现和发明。

就其成败得失来看,如果套用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那么似可以说成功的学者都很相似,不成功的学者各有各的烦恼和伤心。

一般说来,学术上能够成功之人,是在正确的时间里研究正确的问题,需要天赋、训练、勤奋,当然还要有点运气。

这就注定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学术研究的佼佼者。

毕竟,在未知世界里的探索,前面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大多数人终生只是在黑暗中跌跌撞撞,虽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却不见得能有收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答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答卷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运用1.(5分)根据提示填空。

(1),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C.记忆和遗忘就是天使和恶魔的化身遗忘能让痛苦的记忆潜伏起来D.记忆与遗忘是一对双胞胎记忆也可能转化为潜伏状态的遗忘二、现代文阅读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1)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作出更大贡献。

(2)长期以来,在西方,人与神,心与物,此岸与彼岸,身体与心灵,主观与客观,价值与事实,理性与情感,统统被打成两橛。

中国哲学则打破了彼此的隔阂,强调两者的互动互补。

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绝对占有自然。

中国哲学家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物我的相通。

他们不仅把自然看作是一和谐的体系,不仅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互尊,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与秩序化,而且追求天、地、人、物、我之关系的和谐化。

(3)①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佛教的“平常心即道心”,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具佛性,是儒家与佛教的最高信仰。

实际上,儒、道、佛与宋明理学都是要追求一种理想的高尚的社会,因此其共同点都在培育理想的人格境界,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人必须尊重人、物,这不会导致宗教迷狂、排他性与宗教战争,而又有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

中国哲学并不脱离生活世界、日用伦常,相反,恰恰在庸常的俗世生活中追寻精神的超越。

外王事功、社会政事、科技发展,恰恰是人之精神生命的开展。

因此,中国哲学精神完全可以与西学、与现代文明相配合,它可以弥补宗教、科技及现代性的偏弊,求得人文与宗教、与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

(7)中国人文精神,尤其表现在人生智慧与境界上。

儒家是德性与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工夫,尽心知性而知天。

道家是空灵、逍遥、放达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届杨浦区高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含一、积累运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6分)(1),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3)王维的《终南山》云霭弥漫:,。

(4)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俞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5)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在对待生命与仁的关系上,应该做到,。

2.按要求选择。

(4分)(1)根据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项中语言欠妥的一项是()(2分)A.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词)B.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

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

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

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

(某校运动会广播稿)C.紫藤,别名藤萝、朱藤、黄环,属豆科、紫藤属。

干皮深灰色,不烈;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

紫色以高贵性、神秘性吸引着世人。

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

(《植物百科词典》)D.根据任课老师考勤记录,发现以下学生出现旷课现象。

为严肃学风,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根据《江林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浙的有关规定,对以下无故旷课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

希望受到通报批评的学生能够认真反省,积极改正错误,自觉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

15级其他学生要以此为戒学校。

(学校通告)(2)夏日正午,你与友人来到杭州西湖,在艳阳下观赏荷花,以下哪一组诗句比较应景?()(2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C.月明船底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到8亿,同时制作网络版《中国网络好声音》节目,打造一系列的衍生节目、互动游戏、互动营销方式引领综艺节目的新潮流。

(4)2018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始播出,创下了纪录片节目的新媒体总播放量达8亿的新纪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杨浦区高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6分)(1),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3)王维的《终南山》云霭弥漫:,。

(4)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俞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5)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在对待生命与仁的关系上,应该做到,。

2.按要求选择。

(4分)(1)根据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项中语言欠妥的一项是()(2分)A.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词)B.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

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

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

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

(某校运动会广播稿)C.紫藤,别名藤萝、朱藤、黄环,属豆科、紫藤属。

干皮深灰色,不烈;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

紫色以高贵性、神秘性吸引着世人。

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

(《植物百科词典》)D.根据任课老师考勤记录,发现以下学生出现旷课现象。

为严肃学风,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根据《江林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浙的有关规定,对以下无故旷课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

希望受到通报批评的学生能够认真反省,积极改正错误,自觉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

15级其他学生要以此为戒学校。

(学校通告)(2)夏日正午,你与友人来到杭州西湖,在艳阳下观赏荷花,以下哪一组诗句比较应景?()(2分)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C.月明船底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装点秋屏列。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

(17分)(1)视听新媒体:从媒体格局的边缘进入了媒体格局的中心。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15年12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

从用户规模增长率来看,2009—2013年,,达到一定程度后,近两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仍然稳中有升。

表1:年份视频用户规模(万人)使用率(%)用户规模增长率(%)2008.122020067.725.52009.122404462.619.02010.122839862.118.12011.123251363.414.62012.123718365.914.32013.124282069.315.22014.124329866.7 1.12015.125040073.216.4(2)(1)尽管在今天,传统广电的新传媒部门,还在纠结传播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等问题,不过经过不断试水调整,传统电视线视听新媒体转型的概念、路径和目标逐渐清晰。

(2)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在互联网时代,提高传统传媒与用户的交互性,实现传播能力的最大化延伸已是普遍共识。

(3)2013年始,传统电视节目更大胆地拥抱新媒体,利用多种新媒体的手段,吸纳受众、如浙江卫视的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联手腾讯视频,上线15分钟,点击量突破了百万,90分钟突破千万,17小时点击量破亿。

腾讯视频制作大量网络周边视频,播放量达到8亿,同时制作网络版《中国网络好声音》节目,打造一系列的衍生节目、互动游戏、互动营销方式引领综艺节目的新潮流。

(4)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始播出,创下了纪录片节目的新媒体总播放量达8亿的新纪录。

分析来看,是由第一季的好口碑、新媒体及社交媒体提前数月的火爆预热,再加上腾讯视频、优酷、搜狐视频、凤凰视频等网站的联手热播,共同造就。

(5)用互联网的思维办电视节目,并不只是让节目连上网络就行了,也不只是做个app,就算步入了互联网4G时代了,这需要节目制作方从内容制作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从电视播出管理转变为打造一个与观众和网友的互动平台,从单纯的内容制作机构,升级为内容分发平台,需要与屏幕前的观众联系起来,随时随地的以最便捷的方式互动。

(6)例如有一种被称作为S20的互动模式,正将电视与电视这两个看似毫不关联的平台进行有效的连接,让双屏用户在追剧的同时能随手购买感兴趣的产品。

(7)2014年4月,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通过微博、微信宣传,聚拢人气,打造高收视,同时联手淘宝网,实现美食同步销售。

据统计,节目开播的一小时内,200万人在手机天猫上,边看边买,整个周末累计540万人访问天猫食品《舌尖2》的合作页面,节目中提到的雷山鱼酱,上线仅仅半天,1000份全部卖完,四川腊肉也累计卖出10000份。

(8)节目创作思路的改变带来新的生活方式:最初电视只能用来看,受众单项接收信息,无法将收到的过程瞬间感受进行反馈,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微信、微博、短信,弹幕、摇摇、红包等多种互动方式,逐渐成为电视节目的标配,建立受众时反馈环状通道,让电视节目有的聊,有的玩,二“电视加电商”的创新性结合让电视节目预售中消费行为发生关联,不仅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提高了商业价值,还为传统广电经营方式转变进一步开拓了思路,看电视时还可以买,不断的推陈出新的台网互动,命中了“网生代”受众的喜好与需要,成为电视制作不可逆的趋势。

(9)今天的公众借助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成为新闻生产的一部分。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打破了封闭的报道模式,“新闻报道加社交媒体”,构成动态的新闻产品,这使得公众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变成了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10)新闻联播在2013年大幅度减少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的数量。

新增的现场同期声的运用,环境氛围的展示,花絮细节的纳入、微博平台的互动使得时政报道生动起来,以至于网友们主动下载并转发相关视频,从而拓展了时政报道的传播空间,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11)这些是值得称赞的进步。

时政报告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真正从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传播效果出发,关注领导人在政治活动中的态度和言行,关注时政活动对于民生民意的影响,这或许是央视新闻在今后的时政报道的创新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3.请为文本(1)中的表一拟一个标题。

(2分)4.根据图表所示,在文本一的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5.文本(2),第(9)段的“过程”一词在文中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文本(2)中主要内容有:①“节目推广上,台网互动共做市场”、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

(4分)7.选出符合文本(2)内容的一项()(3分)A.传统广电竞争力不强,视频网站后来居上。

B.视频网站协同互联网基因而崛起。

C.传统媒体起步“触网”,当用传统思维。

D.传统试听媒体加强转型。

8.本文中出现了很多新词语,如“S20”、“APP”、“弹幕”、“摇摇”、“红包”等,有人认为其实有损于汉语的纯洁性,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

(14分)野草斜阳清平川(1)越看《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这本书,我就越想知道,一个能成就作家史铁生的山乡,那个留下他许多知青记忆的村庄,是什么样儿?6月间,在陕北榆林访民俗后顺210国道回延安,路过延川县时,我拐弯进沟,弯弯曲曲,翻一道梁,在急雨之中寻找村落。

待眼前忽然开朗,蜿蜒小路间架一石桥,我便找到了往事如烟的关家庄,走进了雨后斜阳的清平川。

这便是史铁生那个“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了。

(2)天下喂牛人里,史铁生最著名。

停下车,我便打听他当年喂牛的牲口窑。

村里人说,早塌了,甚也没了。

但同村知青孙立哲给老乡治病做手术的窑洞,还整整齐齐。

那里面没炕,依然干净,有当年手术室迹象。

其实,孙立哲最早的针灸技术,是史铁生传授。

他贸然在乡间行医,也是因史铁生耍笑撺掇,把他“赶鸭子上架”了,未料他竟造福一方百姓。

(3)牛倌史铁生村人带我走去村东,指点路边一个高高的小土峁,劈山修路剩下的,孤孤零零,尖尖突起,上面顶着两孔古窑,灰黑颜色,半塌半立。

村民说,那窑洞原来是一大排,北京知青刚来插队时做过知青医疗站,修路给斩断了。

我想到《生命》书中(下同)陈冲的《青春小子》记的,不知是不是这排窑洞:“在关家庄的黑窑里,借着鬼火般的油灯,劳累一天的兄弟们,围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

”我有心一睹知青故址,便爬上土峁。

但面对残迹,看见斜插垒起的石墙积攒下的那些古老黑色,仿佛听到年久的碎石透露出遥远时间的消息。

我竟有些思绪茫然。

(4)这样的古窑洞,陕北常见,说不清它们来历。

它或许曾留下匈奴的脚印,或许曾闪过党项的剑影,或许停留过金兵蒙营的铁骑,或许喷溅过回回刀下的血浆。

还或许,它听到过传教士的循循善导,看到过游击队的晃晃钢枪。

那早已烟消云散的一切,都只是历史的瞬间,转眼而去,谁都不会万年。

和那些古往的故事一样,知青也只是古窑里的过客,“来了来了都来了,呼撩撩又走完了”,留下些真实的往事、演绎的传说,仍然是“天上乌云搅黑云,什么人留下人想人”。

(5)站在高高的土峁上,偶一回头,忽然惊讶。

这时我的眼前,云间的蓝天刚刚洗净,寂静的村庄身边,伸展开一片雨后的川道,落日放松地洒去阳光,河滩绿草如毯,树影下边浓淡相间。

那其中弯曲着一缕明亮,迤逦而来,是河水泛映些金光。

岸边淡绿的梯田,浅棕的坡地,层层往上,缓缓爬山,爬到那山顶的老树,接上了蓬松的云朵。

(6)我在陕北深山久住,奔走陕北各处,沟岔梁峁,近水远川,望连绵无边的黄土,炙火焰焰的红日,脚下长河般流动的白云,头上空旷旷辽远的蓝天,看遍了高原的贫瘠、荒古、粗犷、高远。

不料,关家庄里,回首之间,怦然心动。

黄土高原上,竟能有如此的细腻,这般的温婉。

湿润的宁静里,是谁画出柔美的光影,如此迷人?仅仅一缕斜阳、一河野草,就能让这片山野醉人至此?我心中一惊:哦,我遇到最美的清平川了。

(7)清末年间,延川县出过一位女诗人李娓娓,在《村居即事》诗中,记过陕北农事,“正值炎天麦已黄,无情岁月逼人忙”、“荞麦开花远望红,一年农事尚匆匆”等,诗里并写:“家住三台杨柳村,一湾流水抱柴门。

浣衣石上愁春去,野草斜阳欲断魂。

”此时,在春去的季节里,我也看到了一湾流水,一重柴门,野草斜阳间,古窑断人魂。

(8)不知道这关家庄始自何时。

只知那一带山间,五千年前已有先民村落,那里出土了些觚、瓿、枓、斝等怪怪的青铜器,和战国的带钩、汉朝的玉璧。

离关家庄仅十里地的关庄村,出土了囫囵的汉代铜壶。

到了隋文帝手上,在那儿设了县,叫了“延川”。

不知有过多少拨儿的统治者,从那里杀伐而过,永远美丽的景色,记住的却是先民永远的苦难。

“大旱饥荒人相食”、“人畜死亡过半”、“僵尸遍野人民逃亡”、“换子相食”、“人相食死大半”等等记载,不绝史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