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引言概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合理安排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减少噪音污染1.1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偶尔者对周边居民产生噪音影响的时间段进行施工。

1.2 使用降噪设备:在施工现场安装噪音屏障、降噪设备等,有效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3 建立噪音监测系统:监测施工现场的噪音水平,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二、防止空气污染2.1 控制扬尘:采用覆盖、喷洒等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避免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2.2 使用低污染材料:选择低挥发性、低污染的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释放。

2.3 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施工现场空气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三、保护水资源3.1 合理排放废水: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3.2 减少水土流失: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现场的水土流失,避免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

3.3 建立水质监测系统:监测施工现场周边水质,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4.1 保护植被:在施工现场周边保留并保护原有植被,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4.2 建立生物监测系统:监测施工现场周边生物多样性,及时发现并保护濒危物种。

4.3 采用生态修复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物多样性。

五、安全处理废弃物5.1 分类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5.2 合理储存:储存废弃物时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场所,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5.3 安全处置:选择合法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废弃物的安全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结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使用降噪设备、控制扬尘、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安全处理废弃物等措施,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一、背景介绍在进行施工工程时,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二、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的目的1. 保护周围生态环境,减少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 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3.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内容1. 土壤保护措施:- 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围挡,防止土壤被污染。

- 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 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土壤的破坏和扰动。

2. 水源保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和过滤装置,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附近水源造成污染。

-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用水量,避免浪费。

3. 大气保护措施:- 控制施工现场的粉尘、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使用湿法施工、覆盖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扩散。

- 在施工现场设置喷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控制。

4. 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 使用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 在施工现场设置振动监测仪器,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监测和控制。

5. 安全措施:- 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监督1.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应由专业的环境保护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2.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3. 如发现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或者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评估1. 定期对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标题: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引言概述:在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减少噪音污染1.1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夜偶尔周末尽量减少施工活动,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噪音干扰。

1.2 使用降噪设备:在施工现场设置隔音墙、使用静音设备等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3 定期检查维护: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音污染。

二、控制粉尘排放2.1 使用湿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湿法施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排放。

2.2 定期清洁施工现场: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减少土壤和灰尘的扬尘。

2.3 安装粉尘控制设备:在施工现场设置粉尘控制设备,如喷淋装置、粉尘采集器等,有效控制粉尘排放。

三、防止水污染3.1 合理处理废水: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合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2 设置沉淀池: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对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3.3 控制化学品使用:合理使用化学品,避免化学品对水质造成污染。

四、保护生态环境4.1 保护绿化植被:在施工现场周边保护绿化植被,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4.2 合理处理废弃物: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3 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环境。

五、应急处理措施5.1 制定应急预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

5.2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5.3 进行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环境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结论: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惟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才干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翼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建造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安排的一项工作。

环境保护是施工组织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现场选址1.1 合理选址合理选址是环境保护的首要步骤。

施工现场应尽量选择在无人居住区附近,并远离水源、生态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同时,应避免选择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进行施工,以免破坏文化遗产。

1.2 地质勘察在选址前,进行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

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质条件,避免选择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3 环境评估在施工现场选址前,进行环境评估是必要的。

通过环境评估可以了解选址区域的环境状况,评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施工过程控制2.1 噪音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污染。

为了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施工组织设计应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音源的使用,使用隔音设备等。

2.2 水污染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为了防止废水对周围水体的污染,施工组织设计应采取水污染控制措施,如建设暂时污水处理设施,合理利用和回收废水等。

2.3 空气污染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为了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施工组织设计应采取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如使用喷雾降尘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产生等。

三、废弃物处理3.1 分类采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采集,将可回收物、有害物、可焚烧物等分别采集,以便进行合理处理。

3.2 合理处理施工组织设计应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案,将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有害物进行安全处理,可焚烧物进行合理焚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3 清理整理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理,清除废弃物和污染物,恢复施工现场的原貌。

四、生态保护4.1 植被保护施工组织设计应保护施工现场原有的植被,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一、背景介绍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环境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必须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三、环境保护措施的内容1. 垃圾处理措施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应分类采集、妥善处理。

可设置垃圾分类箱,并定期清理和运输垃圾。

对于有害垃圾,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方式,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水资源保护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立污水处理设备,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同时,应合理利用雨水资源,设置采集系统,用于施工工地的清洗和灌溉等用途。

3.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可以使用喷淋设备进行湿化作业,覆盖裸露的土地,减少扬尘。

同时,对于需要使用机械设备的作业,应选择低污染、低噪音的设备。

4. 噪音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

可以设置隔音屏障,控制机械设备的噪音排放,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土壤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周边土壤的质量。

可以使用覆盖材料保护土壤,避免土壤被污染。

对于需要挖掘或者破坏土壤的作业,应采取措施进行土壤保护和修复。

6.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施工现场周边可能存在各种生物,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可以设置生物保护区,限制施工对生物的影响。

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珍稀或者受保护的生物,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四、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监督1. 实施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同时,施工单位应配备专门的环境保护人员,负责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2. 监督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各种工程施工活动也随之增加。

然而,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别阐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正文内容:1. 施工前的环境评估1.1 环境影响评估:在施工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

1.2 生态系统评估:评估施工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包括植被、动物种类和数量等,以便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 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2.1 垃圾管理: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如可回收物、有害物质等。

2.2 水资源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施工活动对附近水源的污染,如设置沉淀池、建立排水管道等。

2.3 噪音控制:采取隔音措施,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干扰,如使用降噪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3. 施工后的环境监测3.1 空气质量监测:监测施工活动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3.2 水质监测:监测施工活动对周边水源的影响,保证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3.3 植被恢复: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工作,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4. 环境培训与教育4.1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训,加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4.2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5.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5.1 环境保护计划: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计划,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时间节点。

5.2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实施。

5.3 环境保护责任:明确相关人员的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

总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前的环境评估、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后的环境监测、环境培训与教育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环境保护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1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

包括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确定环境保护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督措施。

1.2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布局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布局,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将施工现场远离居民区和生态敏感区,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设置临时围挡和隔离带等,以减少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3 控制施工噪音和扬尘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扬尘,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噪音和扬尘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音和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防尘网、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

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2.1 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先选择环保材料。

例如,选用低挥发性有机溶剂、无毒环保涂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防止材料的浪费和污染。

2.2 强化施工废弃物处理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制定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方案。

例如,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如回收再利用、焚烧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设置环境监测点,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空气、水质、噪音等进行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要求。

同时,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13.1 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13.1.1 施工现场总体规划1、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必须满足施工生产和环保需求,考虑对周围相关方的影响及消防安全的需要,并满足无锡市的规定,以及考虑成本方面的要求.2、项目部按施工、办公等功能将施工现场划分为施工区、办公区。

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以保证交通畅通现场文明卫生。

13.1。

2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1、材料库采用砖砌库房,内配灭火器,门上加锁,以达到防雨、防晒、防潮、防火、防盗等功能;存放油漆、涂料等特殊物资的库房及管理,按材料员制定的保管方案执行.由安全员根据相关规定配置足够的灭火器,用电线路由电工负责配置,经项目验收后投入使用。

钢筋加工场保持平整,设排水沟,堆放处设300mm 混凝土垄,防止钢筋浸水锈蚀.雨天时应用塑料布加以覆盖。

2、施工现场四周实行全封闭管理,围墙外侧进行美化、亮化。

入口处设门卫值班室。

13。

1.3 粉尘的控制1、水泥、外加剂等易散落、易飞扬的材料,采用封闭库房贮存,运输途中进行覆盖.2、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非硬化路面及场区采取洒水、绿化等措施,保持湿润无扬尘产生;3、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清理时设施密闭垃圾道或用料斗装运,防止抛撒;4、挖土、清理等易产生扬尘的活动,避开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撒水,保持地面湿润。

5、楼层清理时,必须先洒水再清理,防止粉尘飞扬。

13。

1。

4 遗洒的控制1、现场大门处设置洗车池,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洗车轮;2、选用封闭式自卸车进行现场的土方外运及垃圾清运;3、按地方规定和指定的地点弃运废弃物;13。

1.5 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品、油品对人体伤害及泄漏的控制1、施工现场设立封闭式存放区,不同性质、不同应急响应方法的物品应单独存放,提供适宜的贮存环境,使用密闭式容器贮存,防止泄漏.2、专人负责保管,严格领用审批手续,做好发放记录,定期进行清点,控制库存量;3、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品、油品使用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执行;4、施工过程按规范使用专用容器和工具进行操作,尽量避免遗洒;5、备好防护用品,做好应急准备;6.在选择涂料、聚氨脂及天然石材时,要求采用环保型涂料和无放射性天然石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措施
13.1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
13.1.1施工现场总体规划
1、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必须满足施工生产和环保需求,考虑对周围相关方的影响及消防安全的需要,并满足无锡市的规定,以及考虑成本方面的要求。

2、项目部按施工、办公等功能将施工现场划分为施工区、办公区。

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以保证交通通畅现场文明卫生。

13.1.2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
1、材料库采用砖砌库房,内配灭火器,门上加锁,以达到防雨、防晒、防潮、防火、防盗等功能;存放油漆、涂料等分外物资的库房及管理,按材料员制定的保管方案执行。

由安全员根据相关规定配置足够的灭火器,用电线路由电工负责配置,经项目验收后投入使用。

钢筋加工场保持平展,设排水沟,堆放处设300mm混凝土垄,防止钢筋浸水锈蚀。

雨天时应用塑料布加以覆盖。

2、施工现场四周实行全封闭管理,围墙外侧进行美化、亮化。

入口处设门卫值班室。

13.1.3粉尘的控制
1、水泥、外加剂等易散落、易飞扬的材料,采用封闭库房贮存,运输途中进行覆盖。

2、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非硬化路面及场区采取洒水、绿化等措施,保持湿润无扬尘产生;
3、及时算帐建筑垃圾,算帐时设施密闭垃圾道或用料斗装运,防止抛撒;
4、挖土、算帐等易产生扬尘的活动,避开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撒水,保持地面湿润。

5、楼层算帐时,必须先洒水再算帐,防止粉尘飞扬。

13.1.4遗洒的控制
1、现场大门处设置洗车池,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洗车轮;
2、选用封闭式自卸车进行现场的土方外运及垃圾清运;
3、按地方规定和指定的地点弃运废弃物;
13.1.5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品、油品对人体损害及泄漏的控制1、施工现场设立封闭式存放区,例外性质、例外应急响应方法的物品应单独存放,提供合适的贮存环境,使用密闭式容器贮存,防止泄漏。

2、专人负责保管,严格领用审批手续,做好发放记录,定期进行清点,控制库存量;
3、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品、油品使用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执行;
4、施工过程按规范使用专用容器和工具进行操作,尽量避免遗洒;
5、备好防护用品,做好应急准备;
6.在选择涂料、聚氨脂及天然石材时,要求采用环保型涂料和无放射性天然石材。

13.1.6有毒无益废弃物的控制
1、对废弃物分类管理,有毒无益废弃物单独存放,设有防雨、防流失、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并进行“有毒无益“标识;
2、项目经理部应设专人负责有毒无益废弃物的管理,对其收集、运输、排放等环节进行监督;
3、联系有毒无益废弃物回收单位,定点排放;
13.1.7光污染的控制
1、施工现场夜间照明采用定向式灯罩,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工作。

2、夜间尽量避免焊接等产生强光源的施工活动,能够产生强光的工作尽量在搭建的施工棚内完成。

13.1.8火灾、爆炸事故的控制
1、对现场人员进行消防意识教育和消防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
2、对木工棚、油料库、化学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区域,按消防规定配备环保型灭火器,做好应急准备;
3、建立和完善现场消防管理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13.1.9生产生活污水的控制
1、砂浆搅拌机、砼输送泵等排水点设置沉淀池并定期算帐,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生活区污水集中收集沉淀后排放,食堂餐具清洗处设过滤设施;
13.1.10水电能源和纸张的控制
1、按生产生活需要,统一布置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管线;
2、项目经理部制定节水、节电措施,完善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
13.2防止扰民和民扰的措施
1、防止扰民的措施
(1)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和实施措施,防止噪音污染、水污染及大气污染。

(2)对环境污染尤其是噪音污染进行严格的监控。

并请环保部门进行检测,确定噪音污染的程度,并对强噪音设备采取封闭、限时使用,增加降噪设备等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噪音污染。

(3)严格遵守环保部门的规定,在22时至次日6时不进行超过国家标准噪声限制的作业。

(4)在基础和结构施工阶段,由于砼持续施工的需要进行超噪声限值施工时,提前向工程所在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到工程所在地区环保部门备案。

(5)在噪声超标太多确实影响居民休息的施工区域设置噪音隔音屏,降低噪音污染。

(6)对居民家中的危机疾病患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如确属必要,可另外提供相应的住宿或休息处所。

(7)需长期持续施工(如基础施工时)可通过向居民发放电影票等形式,以分散居民注意力,借以融洽与居民关系。

2、防止民扰的措施
只要严格执行和落实防止扰民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噪音污染,就可以有用地减少民扰,民扰大部分是由于扰民引起的,应该相信,我们的绝大多数居民是遵纪守法的,是能够充分理解施工单位的困难的。

为了防止民扰事件的发生,我们在落实防止扰民措施的前提下,制定如下措施:
(1)在施工前公布持续施工的时间,发布安民告示,向工程周围的居民做好解释工作。

(2)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群众利益,尽力减少工程施工给当地群众带来的不便。

(3)请环保部门按国家规定的噪声值标准进行测定,并确定噪声扰民的范围。

(4)现场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处,并配备热线电话,24小时接待来访来电,对所有问题均在24小时以内予以明确答复。

(5)与街道办事处、居民代表、派出所共同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通过沟通和融洽关系减少或防止民扰。

(6)依法处理各种扰乱正常施工秩序的行为和责任人。

对不管采取何种措施都仍然阻挠正常施工的人或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遵照有关法律进行处理。

(7)施工单位的装卸物料和施工机械时,保证街道和行人道不受阻塞,当必须占道时,应向有关部门办理占道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