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
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被应用于该探测器。
下列关于该复合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碳化硅是增强体,起到骨架作用C.碳化硅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D.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宽温度范围下尺寸稳定等特性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根据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植物油制作肥皂B.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织品C.用柠檬酸作食品添加剂D.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3.厘清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2954Xe与13154Xe互为同位素B.二聚硫()2S与环八硫()8S互为同素异形体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与是同种物质4.某同学依据实验现象,分析苹果中的物质成分,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5.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中和、碳达峰的各项工作,以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
下列措施能实现碳中和且可行的是()①通过植树造林捕捉二氧化碳 ②禁止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 ③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④工业中用碱石灰吸收2CO⑤绿色出行,减少燃油车的使用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6.某品牌热敷贴的主要成分为铁粉、水、活性炭、吸水性树脂、盐等。
关于该热敷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放置袋中密封保存 B.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活性炭在反应中做催化剂D.发热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7.用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g 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A N B.41molNH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 10N C.218gD O (重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 10ND.碳原子数都为A N 的乙醇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8.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紧邻的主族元素的某些性质是相似的,如铍和铝。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10 / 10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题号⼀⼆三总分得分(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可能需要的相对原⼦质量数据H: 1 , C :12, O :16,Na :23,S :32,Cl :35.5,Al :27,Cu: 64, Ba:137 Fe :56 Mg :24 Cr:52 K:39 N:14 Si:28⼀、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A. 浓硫酸B. 汽油C. 酒精D. 氯化钾2.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3.我国古代四⼤发明之⼀的⿊⽕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炭粉按⼀定⽐例混合⽽成的,爆炸的反应为:S+2KNO 3+3C K 2S+N 2↑+3C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KNO 3B. 该反应中C 被还原C. 若消耗32g S ,该反应转移电⼦数为2 N AD. 若⽣成标准状况下⽓体22.4L ,则有0.75 mol 物质被还原 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成28 g N 2,转移的电⼦数⽬为3.75N AB. 常温常压下,ag 某⽓体含分⼦数为b ,则cg 该⽓体的体积为22.4bc aN ALC. 2mol/L 的CaCl 2溶液中Cl -的数⽬为4N AD. 46g NO 2和N 2O 4的混合⽓体中含有的氧原⼦个数为3N 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种国际基本物理量B. 氧⽓的摩尔质量为32gC. H 2的⽓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D. 1mol H 2O 约含有6.02×1023个⽔分⼦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所⽰,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10 / 10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C. 4NO 2+O 2+2H 2O=4HNO 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盐卤点⾖腐、江河⼊海⼝处“三⾓洲”的形成、⾼压直流电除烟尘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向某⼀极移动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做布朗运动④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⑤向Fe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⑥1mol FeCl 3完全与⽔反应⽣成氢氧化铁胶体粒⼦数约为N A 个⑦淀粉溶液和蛋⽩质溶液是溶液,不可能是胶体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下列各组离⼦中,能在溶液中⼤量共存的是() A. Na +、Cu 2+、Cl ﹣、OH ﹣ B. H +、Ca 2+、HCO 3﹣、NO 3﹣ C. Fe 2+、H +、SO 42﹣、NO 3﹣ D. Na +、CO 32﹣、OH ﹣、K + 9.下列离⼦⽅程式正确的是( ) A. 往NaHSO 4溶液中加Ba(OH)2溶液⾄恰好中和: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H ++CO 32-=CO 2↑+H 2OC.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 3++3H 2↑D. 往Ba(OH)2溶液中加少量硫酸溶液:Ba 2++OH -+H ++SO 42-=BaSO 4↓+H 2O10.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 ·L -1的是() A. 10g NaOH 固体溶解在⽔中配成250mL 溶液 B. 将80g SO 3溶于⽔并配成1L 的溶液C. 将0.5mol ·L -1的NaNO 3溶液100mL 加热蒸发掉50g ⽔的溶液D. 标况下,将22.4L 氯化氢⽓体溶于⽔配成1L 溶液11.今有⼀种固体化合物X ,X 本⾝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定是电解质 B. X 可能为⾮电解质 C. X 只能是盐类 D. X 可以是任意化合物12.将SO 2通⼊⾜量Fe 2(SO 4)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再加⼊K 2CrO 4溶液,发⽣的两个化学反应为SO 2+2Fe 3++2H 2O=SO 42-+2Fe 2++W ①, Cr 2O 72-+a Fe 2++b H +Cr 3++Fe 3++H 2O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还原性:Cr 3+>SO 2B. 配平后⽅程式②中,a=6,b=7C. Cr 2O 72-能将Na 2SO 3氧化成Na 2SO 4D. ⽅程式①中W 为OH - 13.200 mL 0.3 mol/L 的K 2SO 4溶液和100 mL 0.2 mol/L 的Fe 2(SO 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3 mol/LB. 0.4 mol/LC. 0.45 mol/LD. 0.5 mol/L 14.下列离⼦⽅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A. H 2SO 4与Ba (OH )2溶液反应: Ba 2++ OH - + H +⼗SO 42-= BaSO 4↓ + H 2O10 / 10B. 碳酸钙中加⼊盐酸 : CO 32- + 2H + = CO 2↑ + H 2OC. 将氢氧化铁放⼊盐酸中: Fe (OH )3 + 3H + = Fe 3+ + 3H 2OD.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2H + + O 2—= H 2O15.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 ·L -1的⾦属氯化物(RCl x ) 溶液20 mL ,恰好与20 mL 0.15 mol ·L -1的AgNO 3溶液完全反应。
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上期第二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K39 Cr52 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Pd-Co-硅藻土可作NaBH4释氢时的催化剂,则向释氢反应NaBH4+2H2O4H2↑+NaBO2△H=-75 kJ·mol-1中加入该催化剂后△H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2.一种利用蓝绿藻制氢贮氢及氢气应用的图示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的转化方式只有2种B.氢气液化过程吸收能量C.蓝绿藻分解水产生H2,同时释放能量D.能量利用率:燃料电池比H2直接燃烧高3.某反应A+B=C+D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A.△H<0,△S>0B.△H>0,△S>0C.△H<0,△S<0D.△H>0,△S<04.《本草纲目·29卷·杏》中对药物浸出过程有如下叙述:“药液釜盛之,釜上安盆,盆上钻孔,用弦悬车辖至釜底,以纸塞孔,勿令泄气,初着糠火,一日三动车辖,以衷其汁”下列实验与文中叙述最接近的是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 NaHSO4溶液:Mg2+、K+、Cr2O72-、NO3-B.滴入酚酞呈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1 mol·L-1 KNO,溶液:H+、K+、SO42-、I-D.0.1 mol·L-1 Na2S2O3溶液:H+、Na+、Cl-、SO42-6.H2与ICl的反应分①、②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B.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①比反应②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无关D.反应①、反应②的焓变之和为△H=-218 k·mol-17.在一个不传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反应速率v(N2):v(H2):v(NH3)=1:3:2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相同状况)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⑥2v正(N2)=v逆(NH3)⑦单位时间内3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2 mol N-H键也断裂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⑦8.25℃、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1。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化学(上)期末考试卷 含答案

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Ba--137 Cu--64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主要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云、烟、雾属于气溶胶,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B.浓度为90%的酒精溶液消毒效果比75%的酒精溶液更好C.在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 ~ 220 nm,介于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之间2.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碱性氧化物非电解质A.液氧漂白粉Al2O3COB.生理盐水氨水Na2O2乙醇C.碱石灰盐酸K2O Cl2D.胆矾水玻璃CaO SO2A.A B.B C.C D.D3.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均正确的是A.图I中乙盛放碳酸氢钠,甲盛放碳酸钠,可对比二者的热稳定性B.图II可用于在碳酸钠溶液中提取碳酸钠固体C.图III为探究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实验的装置D.图IV为实验室制备观察氢氧化亚铁的装置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2H2O =Na++2OH-+H2↑B.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OH)2 +23CO-=CaCO3+2OH-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H++24SO-+Ba2++OH- =H2O+BaSO4↓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Mg2++2OH-=Mg(OH)2↓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6.氮化铝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半导体材料,可通过氧化铝在一定条件下与碳和氮气化合而成,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 高温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l2O3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N2的氧化性大于COD.每生成1 mol AlN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7.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XX省豫南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附解析答案完整版

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上期第二次联考高三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可减缓温室效应C.食品保鲜膜的成分为聚氯乙烯D.手机中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2.9月17日,航天员蔡旭哲、陈冬从问天实验舱成功出舱,两名出舱航天员相互配合开展舱外助力手柄安装等作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舱外助力手柄由合金制成,该手柄材料属于化合物B.问天实验舱使用了石墨烯导热索技术,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问天实验舱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D.轻质纳米真空绝热板应用于舱内低温实验保冷设备,该绝热板为胶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将和通入溶液中,得到的沉淀不同2SO 3SO ()32Ba NO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只能作为氧化剂C.、均能与酸和碱发生反应,二者均为两性化合物2SiO 23Al OD.将铝钠合金投入水中得无色溶液,则合金中()()Al Na n n …4.实验室模拟海水提碘的流程如下:进行操作I 和操作II ,下图实验仪器中一定用不到的是( )a. b. c. d. e. f.A.中x =1242CaC O H O x ⋅A.放电时,电流由a 极经导线流向b 极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222MnO 2e 2H O Mn 4OH -+--++C.放电时,双极膜中的向右侧移动OH -D.充电时,当电路中有1mol 电子转移时,右侧石墨电极质量增加43.5g15.是制造一种功能材料的矿石主要成分,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2252Z X Y W Y ⋅素,位于三个不同周期,且X 、Y 的原子序数之和与W 、Z 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Z 为金属元素,与X 和W 位于三个不同主族,X 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多1个。
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或单独刊印,或附于宗谱。
家训传统传承至今说明A.家族力量仍然强大 B.宗法观念影响深远C.封建礼教束缚人性D.社会秩序遭到破坏2.公元前771年,西戎与诸侯联手杀死了周天子。
周天子的长子被扶上王位后,为了安全起见,把都城从渭河流域东迁到了现在的洛阳,其位置在黄河以南,处在中部平原的心脏地带,由此可知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分封制度受到挑战C.王位世袭制消亡D.宗法制度开始解体3.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由此可知,秦朝推行A.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4.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由此可知,郡县制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强化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D.使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5.《汉书·高五王传》“(西汉初年),以海内初定,子弟少(年少),激秦孤立亡(无)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由此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是对国情与政治反思的结果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有利于加强皇权6.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中书省逐渐演变为撰写制救的机构。
这一变迁A.提升了门下、中书二省的地位B.使得三省政务流程与制度名存实亡C.便利了君主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开启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之先河7.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20高二下·大庆期末) 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A . SO2B . Fe2+C . Fe3+D . NO2. (2分) (2020高一上·汪清期中)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铜制器具产生铜绿铁制菜刀生锈金属冶炼醋酸除水垢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9高一上·东辽期中) 下列对各组物质所属类别的判断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组物质类别A NaCl、KCl、HClO3、BaCl2盐类B NaClO、KClO3、ClO2、 NaClO3含氯化合物C H3PO4、HNO3、HCl、H2SO4强酸D空气、Fe(OH)3、胶体、CuSO4·5H2O混合物A . AB . BC . CD . D4. (2分) (2018高一上·三明期中) 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A . Na2CO3B . Na2OC . NaOHD . Na2O25. (2分) (2018高一上·昆明期中) 能用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 . NaCl 和淀粉B . BaSO4 和 CaCO3C . CuO 和 KClD . Mg(NO3)2 和 I26. (2分) (2016高一上·东海期中)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 H2SO4+2NaOH═Na2SO4+2H2OB . NH3+HCl═NH4ClC . 2NaHCO3 Na2CO3+H2O+CO2↑D . CuO+H2 Cu+H2O7. (2分) (2016高一下·大名月考)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 钠与冷水的反应B .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C . 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D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8. (2分) (2016高一下·湖北月考)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NO2是该过程的最终产物B . 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C .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D . 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O2+4CO 4CO2+N29. (2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溶液中c(OH﹣)和c(H+)都减小B . 溶液的pH增大C .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 溶液中c(H+)增大10. (2分) (2018高一下·嘉定期中) 以下哪个性质不是所有铵盐的通性()A . 都易溶于水B . 都可分解放出氨气C . 都能与碱反应,且均放出氨气D . 都是离子化合物11. (2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月考) 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 浓硝酸在见光时会发生分解B . 一定条件下,浓硝酸会与苯发生硝化反应C . Cu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D . 浓硝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先变红后变白再变黑12. (2分)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 . NOB . COC . SO2D . N213. (2分) (2019高一上·江阴期中) 相同物质的量的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并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A . 粒子质量不同B . 粒子大小不同C . 粒子间距离不同D . 粒子的数目不同14. (2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Na2SO3与BaCl2溶液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后沉淀不会消失B . 将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C .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 . 将SO2气体通入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15.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中)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②检验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是否变质可以先加硝酸溶液,再加氯化钡溶液来检验③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④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⑤ 浓硫酸滴到纸张上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等于5.6A . ①③④B . ①②C . ①D . ①②⑤⑥16. (2分) (2018高一上·嘉兴期中)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豫南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三泽,冬月地上有霜,打扫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这里未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是A.升华B.蒸发C.结晶D.溶解2.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蒸发操作时,为防止局部过热,要用玻璃棒搅拌3.下列选项对应图示正确的是A.A B.B C.C D.D4.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将一片铝箔用火灼烧,铝箔熔化滴落D.在食品袋中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5.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A B.B C.C D.D6.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倍誉为“摩尔日”(Mole 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 10/23,外观与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相似。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1N AB.1L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 AC.将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数为0.01N A D.将CO2通过0.1mol Na2O2时,反应共转电子数为移0.2N A7.在下列各溶液中,所给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小苏打溶液:K+、SO42-、Cl-、H+C.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Na+、K+、CO32-、Cl-D.室温下,强酸性溶液中:Na+、Fe3+、NO3-、SO42-8.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 H+=2Fe3++ H2↑B.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OH-+ H+=H2O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 Zn2++CuD.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a2++ CO2+ H2O = CaCO3↓+2H+9.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0.高纯度晶体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
它的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 Si+CO2↑B.步骤①、②、③中每生成或反应1molSi,转移2mol电子C.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而硅不能与氢氟酸反应D.单晶硅是电子工业中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也能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镁铝合金材料比镁和铝熔点高,硬度大C.在合金中加入适量合适的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D.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常保持在煤油中,实验时多余的钠不能放回原瓶中1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aO粉末(CaCO3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C.NaOH溶液(Ca(OH)2溶液),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D.Cu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1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14.“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B.铝在空气中生成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铁在空气中生成氧化膜也保护内层金属C.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Fe(OH)3受热也易分解D.Fe与CuSO4溶液反应能置换Cu;Na与CuSO4溶液反应也能置换Cu1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16.有些电影、电视剧中的仙境美轮美奂,这些神话仙境中所需的烟雾是用化学方法制得的。
方法是向放在温热石棉网上的混合物(NH4NO3和Zn粉)中滴几滴水,立即看到白烟。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Zn=ZnO+N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NH4NO3只作氧化剂B.常温常压下每消耗1.3gZn粉,该反应可产生448mL N2C.常温常压下每生成1mol N2,该反应共转移8 mol电子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二、原理综合题17.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乙醇②铜③CaO ④CO2⑤食醋⑥Ba(OH)2⑦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硫酸铁(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OH-+ H+=H2O,该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量的②加入的溶液中反应⑩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8.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就可以完成此反应的实验。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其底部放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
(3)若反应生成的固体具有磁性,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在D处收集尾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在D处点燃尾气,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Ⅰ.把5.1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2.24LH2(标准状况下测定)。
(1)合金中镁的质量为________。
(2)写出该合金溶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3)在混合溶液中AlCl3和Mg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4)写出XY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
四、有机推断题20.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还有K+、Ag+、Ca2+、Ba2+、NO3-、CO32-、SiO32-、SO42-中的若干种,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已知:H2SiO3为不容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求K+的最小浓度_______________。
五、工业流程题21.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图流程:已知:某些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控制pH”[即调节溶液的酸碱性,pH=-lgc(H+), pH值越大,碱性越强]使其转化为沉淀。
固体2为白色沉淀。
(1)加足量酸之后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烧渣选用的足量酸能否是盐酸,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溶液2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剂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从溶液2中得到绿矾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此空填序号)A.蒸发皿B.石棉网C.烧杯D.玻璃棒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以水淋汁”属于溶解的操作,“煎炼”属于蒸发结晶,不涉及升华,故答案为:A。
2.D【详解】A.因为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利用沙土铺盖,故A错误;B.在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汽冷凝回流炸裂试管,故B错误;C.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则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抹布擦拭,再水冲洗,最后涂上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 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使整体受热均匀,故D正确;故答案为:D;3.C【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A错误;B.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互溶,分液分离的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故B错误;C.制取蒸馏水应用蒸馏的装置,装置与仪器合理,故C正确;D.该标志是有毒的标志,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应贴有腐蚀性的标签,故D错误;故答案为:C。
4.C【详解】A. 静电除尘利用的是胶体的电泳现象、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的渗析,均与胶体性质相关,故A正确;B. 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所以能净水,故B正确;C.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铝箔熔化但不滴落,故C错误;D.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硅胶(具有吸湿性)能吸收水分,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还原性,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D 正确;故答案为:C 。
5.C【详解】A. NaOH 溶液滴入4FeSO 溶液中产生白色2Fe(OH)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 2+2H 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 有关;B.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22Na O 中,22Na O 与水反应生成NaOH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蓝,随后褪色是22Na O 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 有关;C.4CCl 溶液滴入碘水,碘在4CCl 中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碘溶入4CCl 中,水层无色,颜色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 无关;D. Na 在空气中放置,钠表面由银白色变暗,是金属钠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钠,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 有关;故答案为: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