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方法在处理环境污染物中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家们利用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技术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一、电化学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 电解池技术电解池技术是利用电流通过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水质净化。
通过调控极板材质、电流强度和电解液成分,可以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
2. 电化学沉淀技术电化学沉淀技术是利用电生化学反应,通过电化学沉淀剂将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絮凝物,从而实现水质净化。
利用此技术可以高效去除含磷废水、含氮废水和有机废水等。
3. 电生化学氧化技术电生化学氧化技术是利用电流或电势使溶解在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和微量有害物质。
二、电化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 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是利用高压电场作用使气态污染物带电,并利用电场力使其沉降到电极上去除。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尘、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
2. 电化学脱硝技术电化学脱硝技术是利用电流和电极上的催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将排放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还原为氮气。
此技术可以高效降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
三、电化学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 电动力提取技术电动力提取技术利用电动力场的作用,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迁移、提取至地下电极,从而实现土壤的清洁和修复。
此技术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2. 电渗析技术电渗析技术是利用电流的作用,改变土壤中的离子浓度,促使污染物从土壤中迁移至电极处。
此技术可以高效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物、氯离子和硝酸盐等。
四、电化学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1. 电化学氧化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利用电流引发氧化电位,使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和毒性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
此技术可以高效降解废弃油、溶剂和塑料等。
电化学在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1.2 电化学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中的应用1.2.1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含无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在电镀、冶金及印刷工业中常产生大量的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如有毒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硫氰酸盐、硫酸盐、硫化物、氨等,一般采用沉淀法进行处理。
但对于碱性溶液中的络合金属离子,此法并不十分有效。
应用电化学处理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质量浓度控制在满意的水平。
电化学方法处理金属离子稀废液的效率取决于被移除粒子的传质速率、电极的有效面积和副反应的发生,而电极的结构和材料是影响传质速率和电极的有效面积的主要因素。
因此,目前电化学方法处理含金属废液工艺的技术核心及研究方向是具有新型电极结构和材料是电解槽的设计开发。
目前,一般电解槽的形式分为二维电极电解槽和三维电极电解槽两种。
二维电极应用最多的是旋转圆筒电极和平面板电极。
旋转圆筒电极电解槽具有均匀的电势和电流密度,溶液在槽内湍流流动,阴阳两电极距离间隔小,槽的占地空间小,电阻损耗小,能够实现不间断生产。
主要应用于Fe 、Cu、Ag、Cr 、Ni 等金属离子的去除或回收。
平面板电极电解槽结构简单,电势和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可以从阴极上取出电沉积的金属污染物,清除沉积物后的电极可重复使用。
三维电极电解槽的电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传质速率高,可在低电势条件下生产,常见的有填充床电极和流化床电极。
有文献报道,应用三维电极处理印染废水其脱色率可达99 % ,CODcr去除率大于80 % ,此外还可用于处理含酚、含油、含菌的废水。
在工业应用实践中,二维电极的效果要优于三维电极,尤其是用旋转圆筒电极处理金属离子稀废液的效果最佳。
(2) 含有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电化学方法可以将有机污染物完全降解为CO2和H2O ,此过程被称为“电化学燃烧”。
例如对酚类、含氮有机染料、氰化物等的处理,有机污染物也可以不完全降解,即发生间接电化学反应, 利用电极反应产生强氧化作用的中间物质,将有机污染物(不可降解物质) 氧化转变为可降解物,然后再进行生物处理,最终将其彻底降解。
电化学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利
用电流实现化学反应来达到特定的环境治理目的。
在环境工程中,电
化学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修复方面。
电化学技术可用于治理含有重金属、有机污
染物等的土壤。
通过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电化学降解和稳定化处理,可达到去除或减轻土壤污染物的效果。
2. 水处理方面。
电化学技术可用于净化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
水源。
通过电吸附、电解脱盐、电化学氧化等方式,电化学技术可去
除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同时也可减轻
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气体净化方面。
电化学技术可用于治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通过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等方式,电
化学技术可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更为安全的化合物。
4. 垃圾处理方面。
电化学技术可用于垃圾中有机物的降解。
通
过电化学处理,可将有机物转变为二氧化碳等安全物质,从而减轻垃
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总之,电化学技术在环境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处
理各种环境问题。
电化学方法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方法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电化学方法是将电能应用于化学反应中,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可以实现高效能、低成本、低废弃物排放等特点,同时对于有机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均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化学方法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一、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技术包括电解和电化学反应两种形式。
其中电解是指利用外加电流的电解作用,在电解池中的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
而电化学反应是指利用内部的电源,使得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具体而言,电解池中通常包括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它们与外部电源相连。
当外部电源施加电压时,电流会通过电解液中的重金属、无机盐等污染物,从而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将这些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另外,在电化学反应中,通常不需要外部电源,而是通过内部的电源产生电流实现反应。
二、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2.1 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是指利用外加电场,将污染物氧化成更具氧化性的物质,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染料、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的优点。
2.2 电化学谐振器(ECR)电化学谐振器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的处理技术。
该技术利用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通过引入频率谐振的外部电磁场,使得反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电化学谐振器主要应用于重金属、有害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也可以用于提高废水中氮和磷的去除率。
2.3 电化学沉淀法(ECP)电化学沉淀法是指利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位差,将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极板上形成沉淀,最终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2.4 电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是指利用阴极上的还原反应将溶液中的重金属转化为更稳定的金属形式。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镍、铜、铁等离子的处理。
2.5 电化学吸附法电化学吸附法是指利用电极表面的活性组分,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
实验研究:电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实验研究:电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电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消除有害的化学物质并创造出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实验研究,探讨电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废水
实验研究通过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废水,利用电解反应产生强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2. 电化学还原法处理重金属离子
实验研究通过电化学还原法处理重金属离子,利用电解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或低价离子。
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还原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3. 电化学方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
实验研究通过电化学方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利用电解反应将挥发性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电化学方法处理土壤污染
实验研究通过电化学方法处理土壤污染,利用电解反应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
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电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电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日益加剧,环境污染也成为了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环保技术也越来越重要,其中包括微生物电化学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
本文就将探讨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微生物电化学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与电化学方法相结合来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产生电子,将电子传递到电极上,进而形成电流。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环境中杂质的降解和清除。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双极型和单极型,不同的类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主要应用就是对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降解。
在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时候,微生物电化学技术能够降低处理所需的能量,同时也可以节约处理所需的时间。
此外,微生物电化学技术还可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来进行环境净化,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例如,与气体分离技术结合可用于废气处理,与生物反应器结合可用于处理复杂垃圾。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环境治理中不仅可以用于污染物的降解,还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方式来进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比传统的方法更加快速、准确。
此外,微生物电化学技术还可以检测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为环境治理提供更多的信息。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未来的发展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尤其在环境污染治理的领域中。
未来,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将会在环境治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不足之处也将逐步被克服,使得这一新兴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
结论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应用是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环保事业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电化学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电化学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一、引言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已经在环境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电化学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从理论基础、实施原理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理论基础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的相互关系以及应用电能进行化学反应的学科。
其主要理论基础包括电解、电沉积、电催化等方面,这些理论为电化学技术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三、实施原理1. 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是一种通过电解污染物溶液,利用电极上的氧化剂产生高活性氧化物,进而降解污染物的技术。
通过电极上的氧化反应,污染物可以被直接氧化为无害物质,或者被氧化为更易降解的物质。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如废水中的有毒有机物的处理。
2. 电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是通过电解污染物溶液,在负极上还原污染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去除,如镉、铅等重金属离子的处理。
通过在负极上的还原反应,重金属离子可以还原为金属沉淀,从而实现其去除。
3. 电化学氧化还原法电化学氧化还原法是通过电解污染物溶液,在阳极上实现氧化反应,同时在阴极上实现还原反应的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处理多种复杂的污染物体系,如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通过阳极上的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同时通过阴极上的还原反应去除重金属离子,实现对污染物的修复。
四、案例分析1. 土壤修复电化学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例如,重金属离子的电动力场(Electromigration)技术可以通过电迁移的方式将重金属离子从土壤中去除。
此外,电化学氧化法也可以用于修复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2. 地下水修复地下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电化学技术在地下水修复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例如,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可以用于修复地下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
电化学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

电化学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而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环保技术领域的技术就是电化学技术。
它具有无污染、高效益、易操作、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金属电镀、钢铁冶炼、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电化学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化学技术简介电化学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物质转化或者分离的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反应,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产生与化学反应相同的效果,但是只需要极少量的反应剂,同时无需引入其他的额外化学物质,从而可以实现无污染的环保目标。
常用的电化学技术包括电沉积、电解、电合成、电氧化、电还原等。
其中,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电化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二、电化学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1. 电化学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优点电化学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主要是通过电解的方式,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且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污染物质。
与其它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电化学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它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包括污水、工业废水等,而且更为适用于难以处理的高浓度废水。
其次,电化学法不需要引入其他化学物质,只需要极少量的电极材料以及电力即可,因此是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可持续的处理方法。
最后,处理后的副产物只有少量的污泥,且其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可以进行深度利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处置成本。
2. 电化学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效果在电化学技术中,不同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条件会对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根据现有研究,有些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可以超过99%,比如色素、有机物和重金属等;而对于一些难以处理的化合物,如硝酸盐、氨氮等,其去除效果也可以达到80%以上。
此外,电化学污水处理也具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长期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化学方法在处理环境污染物中的应用
杨亚提资源环境 2010级向伟 2010011455
摘要: 电化学技术因其具有高度灵活性、易于控制、污染少等特点倍受研究者的重视。
用于废水处理的各种电化学技术,分析了其作用机理,以求获得一种的最佳的电化学处理方法,确保废水的合理治理,以便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从改进电源技术、采用新型电极和改进电解槽设计等方面着手,以降低其能耗。
该法具有简洁环保经济的特点,可同时除去水中的有机物、细菌、浊度、重金属及其他毒物,是一种有前途的净水方法。
[关键词] 电化学环境污染物污水处理污水净化
一引言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利用自由基强氧化性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的过程。
其具有易于控制、无污染或少污染、高度灵活性和经济性等优点。
电解法处理废水的实质,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利
用电解作用,把水中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质变为无毒、低毒物质。
废水处理中的电化学法有内电解法、电解凝聚法、电解气浮法、电化学氧化法、电还原法和电渗析法等。
影响电解产物的因素有标准电极电势、离子浓度及超电势的大小。
此外应用电化学技术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以及开发化学电源,在环境保护工程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解法水处理技术的优点在于:
1.过程中产生的·OH无选择的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
2.能量效率高电化学过程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进行。
3.既可以作为单独处理,又可以与其他处理相结合,如作为前处理,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
4.电解设备及其操作一般比较简单,如设计合理费用并不昂贵。
二研究进展
电解法的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在源水和多种行业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污水处理
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早有应用,这方面的报道很多。
Sheng H.Lin等应用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向废水中投加40mg/L的PAC可提高处理效率。
当电流密度在92.5A/m2左右时其COD的去除率为51%。
之后,他们将电解法,化学混凝和活性污泥法工艺组合在一起进行印染废水处理。
当化学反应器中水停留时间为18min,电流密度为53.4A/m2时,组合工艺COD总去除率超过85%。
用电解法处理油乳胶的实验结果表明,铝反应器优于铁反应器,前者除油率较高,能耗较低还发现后者中加入硫酸铁可提高除油效率。
用电解法处理炼油厂含油废水,出水中的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较低,可达到生化处理和工业水排放标准。
马志毅等人用电解法做的对悬浮物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实验得出:悬浮物去除率达96%,COD cr及BOD5去除率分别为81%和79.5%。
由该法处理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得知,槽电压主要消耗在溶液电阻上,表面活性剂对电极反应抑制作用较弱。
(二).给水净水
电解法可同时除去水中的有机物、细菌、有毒重金属和其他毒物,降低浊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给水净化方法。
Calvin用电解法处理含有铜、铝、锌及氰化物的地下水,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中每一种污染物的去除都达到预处理的标准。
与传统的处理系统(氰化物氧化/碱性沉淀法/高聚物-酸净化)相比电解法处理成本较低。
高浊度水处理被列为水质净化处理的两大难题之一。
采用二级电解法、二级斜管沉淀、三级滤料过滤,并配合二级沉淀物回流的新工艺,将浊度为10000度的源水在42min内一次净化为浊度小于3度的饮用水。
用铁做电极处理污染的河水时,细菌与浊度的去除效果都是非常显著。
增大电流密度可提高COD Cr和细菌的去除率与速率,但达到相同去除率的能耗将增大。
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水中铁含量不得超过0.3mg/L。
在压力式电凝聚SS滤料过滤除铁的装置中,源水中的Fe2+经过Al(OH)3(使用铝电极)吸附,再经SS滤料过滤,便可除去。
当原水中含铁量小于30mg/L时,处理后的水均能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导电板置于不通电带相反电荷的两极之间时,将从中性变为其两边带上与其邻近平行电极相反的电荷,从而构成双极电极。
利用双电极铝电极系统能有效地脱除萨哈拉水体中的氟,并且在电解法处理过程中铝不会污染天然水。
三原理
(一).电解法处理废水的实质,就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电解作用,把水中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质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电解槽阳极可分为可溶性阳极与不溶性阳极两类,不溶性阳极是用铂,石墨制成的,在电解过程中本身不参与反应,只起传导电子的作用。
而可溶性阳极是采用铁,铝等可溶性金属制成的,在电解过程中本身溶解,金属原子放出电子而氧化成正离子进入溶液,这些正离子或沉积于阴极,或形成金属氢氧化物,可作为混凝剂,起凝聚作用。
用电解法或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按照去除对象以及产生的电化学作用来区分,又可分为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气浮,电凝聚等法。
电化学方式
1.电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法是利用阳极的直接电极反与某些阳极反应产物间接的氧化作用来使废水中污染物氧化破坏。
实际上,为了强化阳极的氧化作用,同常投加一定量的食盐,进行所谓电氯化,这时阳极的直接氧化作用和间接氧化作用往往同时起作用。
电化学氧化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氰,酚以及COD,S2-等。
2.电化学还原
电解槽的阴极可以给出电子,相当于还原剂,可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出来,沉积于阴极,予以回收利用。
还可把六价铬及五价砷分别还原为Cr3+及AsH3,予以去除或回收。
3.电气浮法
废水电解时,由于水的电解及有机物的电解氧化,在阳极,阴极表面上会有气体,呈微小气泡析出,它们在上升过程中,可粘附水中杂质微粒及油类浮到水面而分离。
利用这一原理的技术或方法称为电气浮法,又称电解浮上法。
电解时,不仅有气泡浮上作用,而且还兼有凝聚,共沉,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等作用。
废水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水被电解,在阳极析出氧,在阴极析出氢。
电解氧化时,有机物可生成CO2,氯化物可产生Cl2。
电解产生的气泡粒径很小,而且
密度也小,因此,电解气泡捕获杂质的能力比加压气浮,机械液轮气浮为高,而且浮载能力也高。
该方法具有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泥沙量少,工艺简单,设备小等优点;主要缺点是能耗大,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则比较经济。
4.电凝聚法
电解凝聚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受到电化学腐蚀,具有可溶性,Al3+,Fe3+以离子状态溶入溶液中,经过水解反应可生成多核羟基络合物以及氢氧化物,作为混凝剂对水中悬浮物及胶体进行凝聚处理。
与此同时,由于阳极的氧化作用和阴极的还原作用,能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如许多可溶性有机物可通过阳极氧化而去处,二价铁可氧化为三价的氢氧化铁再沉淀去处。
电凝聚法可用于去除废水的浊度与色度,从水中除去铁、硅的化合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例如,国外采用电凝聚法处理污染的河水以提供饮用水,是以铝板作电极,槽电压为13.6V,电流密度为 0.5A/dm2,能比较完全的除去水中的色度,且可降低耗氧量、碱度、硬度、含铁量。
电能消耗为0.3kw.h/m3,铝耗量为7g/m3。
五总结与展望
电化学方法的出现已有一定的时间了,它的优点在各种污染物的处理中都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但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原因,此技术未能充分的展现其优越性,有理由相信,随着现代电化学工程理论的完善和实验室研究的深入,电解法水处理技术必将在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正禹,等.油田废水处理综述.工业水处理
[2] 常青,张果金,杨文中。
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技术进展。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3] 马志毅,等.电凝聚对悬浮物和有机物去除功效的试验研究给水排水
[4] 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物理化学课程论文
电
化
学
方
法
在
处
理
环
境
污
染
污
中
的
应
用
学院:资源环境
班级:环科102 班
学号:2010011455
姓名: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