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故选:D。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除去CuO中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C.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除去Zn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O2中含有的少量水蒸气和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烧碱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过量的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是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钾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利用酚酞试液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考点:除杂质
8.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CuSO4溶液、稀H2SO4、NaCl溶液、NaOH溶液鉴别出来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1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鉴别NaCl、Na2SO4和(NH4)2SO4三种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 (OH)2溶液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MgCl2
加入金属钙
初中语文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

初中语文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1. 引言这份文档旨在帮助初中语文教师详细介绍物质除杂(提纯)这一专题。
通过本专题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物质除杂(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物质除杂(提纯)的意义和目标- 物质除杂(提纯)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质除杂(提纯)的目标是经过处理后获得纯净的物质样品。
3. 物质除杂(提纯)的基本原理物质除杂(提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一系列操作将杂质与目标物质分离开来。
4. 物质除杂(提纯)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结晶法:将溶液慢慢蒸发,使溶质结晶出来,通过过滤等操作将杂质分离;- 蒸馏法: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液体蒸发、冷凝,通过收集冷凝液分离杂质;- 熔化法:利用物质的熔点差异,通过加热将杂质熔化并滤去;- 直接分离法:利用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等操作分离杂质。
5. 物质除杂(提纯)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物质除杂(提纯)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穿戴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实验操作应规范、谨慎,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注意使用化学品的安全性和防护措施;- 注意火源和高温设备的操作安全;- 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保护。
6. 总结物质除杂(提纯)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专题。
通过系统研究物质除杂(提纯)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注重实验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专题能够对学生的研究有所帮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中考化学 分离和提纯除杂综合试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Ca(OH)2能与过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且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FeSO4和CuSO4均能与适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鉴别C、CuO,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逐渐溶解,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木炭不反应,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鉴别它们,方案可行。
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都会使石蕊试液会由紫色变成红色,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不可行。
故B符合题意;C. 要除去KNO3固体中的NH4HCO3,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碳酸氢铵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都会变成气态挥发走。
方案可行。
故C不符合题意;D. 要分离CaCO3、CaCl2固体,溶解:碳酸钙不溶,氯化钙能溶;过滤:除去不溶的碳酸钙固体;洗涤:洗去碳酸钙表面的氯离子和钙离子;烘干:烘干滤渣碳酸钙;蒸发: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固体。
(化学)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铝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下列设计的除杂方案(括号内为杂质)都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粉和稀硫酸不反应,故A正确;B、镁粉和铝粉均和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D、铁粉和氧化铁均与稀盐酸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稀硝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的物质是()A.Ba(NO3)2B.AgNO3C.NaCl D.CuO【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硫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银(微溶于水),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正确;C、硫酸与氯化钠不反应,加入氯化钠,引入了氯化钠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正确;D、稀硝酸和硫酸均能与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B正确;C、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D不正确。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除杂(提纯)专题

除杂(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用来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常见不溶于水的沉淀有:AgCl、BaSO4、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MnO2等。
例:KCl(AgCl):Na2SO4 (BaSO4):NaCl(MnO2):2、结晶法: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例: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A. NaNO3 Na2CO3B. NaNO3 NaClC. NaOH Mg(OH)2D. NaCl BaSO43. 磁铁吸引:分离有磁性和无磁性的:铁粉和硫粉铜粉和铁粉4. 洗气法:H2(H2O)CO2(H2O)二.化学方法:(沉淀法、气体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 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NO3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Mg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气体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一般规律为:CO+ 强酸= CO2;NH4+ + OH- = NH3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 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溶液(盐酸)KCl (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NO3(K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 CuO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B NaCl 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 CO2CO点燃D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碳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碳,符合题意;B、加入足量稀硫酸,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与稀硫酸不反应,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硫酸,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H2HCl 气体先通过足量的 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KNO3 溶液AgNO3 溶液先加入过量 KCl 溶液,再过滤C NaOH 固体Na2CO3固体加入过量的盐酸,蒸发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先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虽然除去了HCl气体,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氯化钾,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过滤,除去氯化银,但是氯化钾过量,虽然除去了硝酸银,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初中科学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

初中科学物质除杂(提纯)专题完整版1. 引言- 对于科学实验和研究来说,纯净的物质是非常重要的。
- 物质的纯度可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在初中科学中,学生需要了解和研究物质除杂(提纯)的方法和过程。
2. 物质除杂的定义- 物质除杂是用来去除杂质,提高物质纯度的过程。
- 通过去除杂质,可以得到纯净的物质,以便进行实验和研究。
3. 物质除杂的常见方法- 结晶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利用溶解和结晶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和提纯。
- 蒸馏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将物质分离和提纯。
- 过滤法:利用滤纸或过滤器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达到物质提纯的目的。
- 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解和分离来提纯物质。
4. 物质除杂的实验步骤1. 确定需要除杂的物质。
2. 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例如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或萃取法。
3.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4. 按照选择的除杂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5.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6.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物质的纯度是否达到要求。
7. 如有必要,可以重复实验步骤,直到得到满意的除杂效果。
5. 物质除杂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物质除杂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 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
-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或危险发生。
- 在实验结束后,要正确处理产生的废弃物和化学品。
6. 结论- 物质除杂是科学实验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 通过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纯净的物质,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分离CaCO3和Na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干燥B..制取Mg(OH)2:将Ba(OH)2溶液和MgSO4溶液混合后过滤C.除去H2中水蒸气和HCl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NaOH溶液D..检验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取样,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CaCO3和Na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碳酸钙和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需要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钠,故A错;B、将Ba(OH)2溶液和MgSO4溶液混合后过滤,得到的是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的混合物,故B错;C、除去H2中水蒸气和HCl气体,应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否则氢气中还会有水蒸气,C错;D、检验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取样,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钾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钾,D正确;故选:D2.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CO2 中的少量CO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不能点燃,A错误,符合题意;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通过澄清石灰检验CO2,B正确,不符合题意;C、CO具有还原性通过灼热的CuO会生成Cu和CO2,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通过灼热氧化铜无现象,故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鉴别CO2和CO,C正确,不符合题意;D、H2O2溶液加入二氧化锰会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氧气,H2O中加入二氧化锰没有现象,故可通过二氧化锰来鉴别H2O2溶液和H2O,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H2SO4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NaOH 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所以要想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必须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或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该方案酚酞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溶液中不含碱OH-,是从反应物氢氧化钠消失的角度证明了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盐酸是杂质,CaCl2溶液是想要物质,除杂原则:所选试剂不与主成分反应,不引入新杂质,易于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杂(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除杂(提纯)的原则:三原则:①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不引入新杂质;
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四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
③选择适宜试剂(注意加入的试剂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④如果在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所加试剂的量和操作语言的描述。
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用来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
常见不溶于水的沉淀有:AgCl、BaCO3、BaSO4、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MnO2等。
例:KCl(AgCl):
Na2SO4 (BaSO4):
KCl(MnO2):
2、结晶法: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Ca(OH)2
例: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
A. NaNO3 Na2CO3
B. NaNO3 NaCl
C. NaOH Mg(OH)2
D. NaCl BaSO4
3. 磁铁吸引:分离有磁性和无磁性的:
铁粉和硫粉
铜粉和铁粉
4. 洗气法:
H2(H2O)
CO2(H2O)
二.化学方法:(沉淀法、气体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
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O3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Mg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一般规律为:CO32-+ 强酸= CO2;NH4+ + OH- = NH3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溶液(盐酸)
KCl (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NO3(K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FeSO4(CuSO4)
4.吸收法
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HC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CO2)
N2(O2)
5.加热法:
CaO(CaCO3)
KCl固体(KClO3):
6.转化法:
CO2(HCl):
CO2(CO):
CaCO3(CaO):
7.溶解法:
Cu(CuO):
Cu(Fe):
练一练
1.某NaOH固体中含有Na2CO3,某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
练一练快速判断下列除杂方法是否正确?请判断:
1、NaCl ( Na2CO3) 用稀硫酸
2、CO2(CO)用石灰水
3、Na2SO4 (CuSO4)用Ba(OH)2溶液
4、NaOH (Na2CO3) 用稀盐酸(HCl )
5、Cu (Fe) 用稀盐酸HCl
6、CaO (CaCO3) 用稀盐酸HCl
在横线上填写所选的试剂
1、HNO3 ( HCl)
2、NaOH ( Ca(OH) 2)
3、NaNO3 (Na2SO4)
4、Cu (CuO)
5、KNO3 (CuSO4) 5、NaCl (CaCO3)固体
6、KNO3 (NaCl) 分离方法:
7、NaCl (KNO3)分离方法:
中考链接
( )例1. (07昆明)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选用的试剂是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 AgNO3溶液
( )例2.(08淄博)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
...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C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D CaCl2溶液 (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
()例3.(09南通)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aCl2 ( CaCO3 )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Fe (Cu)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MnO2 (KCl):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例4.(11.淄博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
..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H2O蒸汽通过浓H2SO4
B 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2CO3粉末NaHCO3粉末加热
D 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例5. (11.湛江市)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
A[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Na2CO3)盐酸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例6.(11.滨州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NaCl 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
C l 溶液Na
C03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2
C KNO
溶液Ba(N03)2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3
D N
202通过红热的铜丝
()例7(11.鸡西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
A 碳酸钠氯化钾适量的水
B 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
C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过量的铁粉
D 氯化钾溶液稀盐酸过量的碳酸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