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的 两 种 表 达 形 式

合集下载

柏拉图式恋爱是指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是指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是指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即精神上的爱情,指的是男女之间在感情上互相尊重、互相倾慕,排除肉体欲望的干扰,提倡心灵沟通。

这种恋爱形式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所谓的柏拉图式的恋爱,就是一方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另一方分享,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用性来证明双方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住恋人们的感情长久下去,也才能使两个人永远在一起。

那么什么是柏拉图式的呢?在百度词典中,我们找到了这么几条解释:(1)在感情生活中,彼此交流与沟通达到极致境界,却没有实际的肉体接触,但却有着强烈的身心契合的一种纯粹精神恋爱;(2)通过精神恋爱走向婚姻的爱情,被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柏拉图式的婚姻”;(3)对异性产生的爱慕之情,但更注重的是精神领域的高层次的共鸣。

看完之后,你应该会发现,原来,我们常听到的并非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柏拉图式的恋爱,很多时候,它仅仅是一句玩笑话罢了!那么又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属于“柏拉图式”的呢?
对于柏拉图式恋爱,我觉得最好的回答莫过于一个朋友的一段评论:每天一束玫瑰花算吗?两三块巧克力算吗?每晚坚持打电话聊天的人算吗?别拿我跟浪漫挂钩,我要的是最简单平凡的幸福,至少,它需要不必将自己套牢其中,以便耗尽余生。

还记得你曾经跟我说,从小到大,追求的东西太多反而让你变成麻木,当初想寻找的梦想却再也找不到,失去了目标的日子竟然如此乏味空虚。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叫做无病呻吟,但这些的确是我内心深处的呐喊。

随波逐流地
在虚幻世界里编织着美丽童话,宁愿丢掉本质,苦苦等待海枯石烂、沧海桑田,换取一份荒芜落寞的信念,却总抵不过外表的一点点变化,原因何在?。

相爱的七种设计

相爱的七种设计

相爱的七种设计每个人的爱情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每个人的爱情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即使是相似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这正是爱情间特别精彩的地方。

而不论是真爱还是温存,也都是可以长久存在的。

为了表达出爱情中的浪漫和激情,我们一般会将它们比作多种形状,有时是圆形的,有时是方形的,有时则是十字的,或者是其他的形状。

在爱情的设计中,有着七种特别的设计,它们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意义。

以下就是它们:一、爱的心形:心形是一种非常浪漫的形状,它代表着爱的存在,也代表着爱是无限的。

心形可以用来表达两个人之间对对方的真爱和持久的关系。

二、回忆形:回忆形代表着两个人之间积累的甜蜜回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也温暖了彼此之间的心。

三、太极形:太极形代表着两个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彼此之间协调一致,像太极一样,把另一半圈在自己的身边,并给予全心的爱。

四、月牙形:月牙形代表着月亮的圆形,可以表达深深的情感,象征着月亮照耀的那种幸福感,在彼此的心中洒满阳光。

五、温柔形:温柔形仿佛是一个人,代表着另一半总是会尊重对方的感受,给予对方温柔的关怀和安慰,像守护一样。

六、星形:星形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对未来的期望,它们也象征着两个人一路相伴,共同走向光明的未来。

七、环形:环形代表着永不分离,一生一世的爱情,它们也可以表达出两个人无间的紧密感情,永不中断的恩爱。

爱情背后的设计,就像这七种设计一样,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意义。

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对真爱的祝福,也是对今后一路相伴的期望。

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只要两个人之间弥漫着爱,都能感受到浪漫的气息,这种感动是无形的,也是无价的。

就像七种设计一样,只要你们彼此坚守,就可以一路走过,直到永远,让你们彼此的心钟永远在跳动着,永远不会冷却,永远相爱。

爱情微动作解析微妙触碰的情感暗示与意义揭示

爱情微动作解析微妙触碰的情感暗示与意义揭示

爱情微动作解析微妙触碰的情感暗示与意义揭示爱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而微动作作为非语言沟通的一种形式,经常被用来传达情感。

微妙的触碰在爱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暗示情感,还能揭示意义。

本文将对爱情微动作进行解析,探讨其情感暗示和意义。

1. 眼神交流眼神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爱情微动作中最直接的形式之一。

当两个人相互注视时,眼神中透露出的感情往往令人心动。

例如,当一个人深情地凝视着另一个人时,这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感情。

2. 轻轻触碰在爱情中,轻轻的触碰往往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

当两个人触碰到对方的手指、手臂或肩膀时,这种微妙的动作传达出的信息可能是恋人关系的开始,或者是对对方的深深的情感表达。

触碰的程度和方式也能传递不同的意义,例如温柔的抚摸代表关怀,紧紧的握手表示坚定的感情。

3. 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在爱情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两个人彼此靠近、拥抱时,身体的亲密接触可以传递出一种情感的融合和依赖。

此外,当两个人保持相似的姿势和动作时,这也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默契和共鸣。

4. 笑容与微笑微笑是爱情中最动人的微妙触碰之一。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微笑时,他们传达出的信息是友善和开放,这有助于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使关系更加亲密。

特别是在恋爱初期,微笑可以让人感受到对方的喜欢和欢乐。

5. 身体接触身体接触是爱情中更加亲密的表达形式之一。

当两个人之间有更密切的身体接触,例如拥抱、亲吻时,这表明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和亲密。

不同的身体接触方式,如亲吻、拥抱、手牵手等,都有各自特定的情感暗示和意义。

6. 手势与动作手势与动作也是爱情微动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两个人相互倾听、互动时,他们之间的手势与动作往往能够表达出彼此关注和关心的情感。

简单的动作,如轻轻拍打对方的肩膀或者亲昵地握住对方的手,都能传递出深情款款的爱意。

爱情微动作的解析不仅仅限于以上几点,它们往往是多种微妙的情感交流形式的综合体现。

通过细致观察和解读这些微动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意义。

爱隶书怎么写

爱隶书怎么写

1.爱字的隶书写法,发图片“爱”字隶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文征明。

文征明为“四大才子”之一,诗词字画无不称奇,人称四绝圣手,并非浪得虚名,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真本领。

文征明的书法作品很多,大多以小楷或行草著于世间。

但他的隶书、篆书同样也都秀劲拔萃,属于各类兼善的法书大家,在同侪眼中,他甚至可以略胜赵孟,豪踞历代俊逸法书之巅。

2、第二种:书家——吴熙载。

吴煕载以篆书和隶书最为知名。

其篆书点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

古朴虽不及邓石如,而灵动典雅似则过之,颇具妩媚优雅之趣,在晚清书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对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均有影响。

3、第三种:书家——赵孟頫。

赵孟頫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受苏轼书风的影响。

其行帮手札墨迹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

2、第二种:书家——唐寅。

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

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

3、第三种:书家——王羲之。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2.用隶书怎么写我爱你,汉字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楷书→ 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爱情心理学3

爱情心理学3

当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强烈的渴望时,多巴胺 就活跃起来。比如,在对赌徒的研究中,神 经学专家发现,想通过玩电脑游戏赚取金钱 的人,如果在游戏中获胜,其大脑中的多巴 胺就变得异常活跃。
可卡因使用者的大脑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爱情成瘾——爱情是一剂毒药 从安非他明到内啡肽
天长地久的大脑基础
和那些刚刚涉入爱河的人相比,已经保持了一
黑猩猩在花心方面是世界冠军。母黑猩
猩在经期仍然愿意和雄性交配。她们喜 欢更换性伴,但受欢迎的不是粗鲁野蛮 的雄性,而是那些和小黑猩猩玩耍并送 给她们甘蔗的温柔雄性。
人类学家海伦· 费舍尔研究恋爱问题已有
10年之久,她认为恋爱应该是一种进化 的结果——人们进化出陷入恋爱的能力, 把求爱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完美的伴侣 身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能量,进一 步能够增进其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除了失恋以外我们还容易失去什么?(降低条 件、自信)
应对失恋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再找一个?林 黛玉之死——不健康心理)
学习做适合婚姻的人
首先爱自己,这样更能体会别人的爱
爱的五种语言
爱的语言 做事情
礼物
身体接触 高质量的时间
如果以后遇到其它 更优秀的人你也不会再后悔
恋爱关系的五大癌症
请你判断:
右边的图是一对男女
朋友,请根据图象迅 速判断他们今后的结 局是什么样? A、长久幸福 B、必定分手 C、凑合下去了
三、爱的困惑
初恋
爱“爱情故事”;自虐式求爱 爱的困惑
直面“失恋”
失恋失去的是什么? 失恋没有失去的是什么?(志、德、生命、美 好回忆) 我们在失恋中收获了什么?(成长)
与单身和那些已经经历了一段稳定爱情或婚 姻的人相比,正在热恋的人血液中的神经 营养蛋白质的含量高出52个百分点。而三 种人群血液中所有其他蛋白质的浓度是相 同的。 研究人员要求参加第一阶段试验的志愿者六 个月后再次来大学进行化验。对他们血样 的进一步化验表明,这些人中仅有1/3的人 仍和对象存有爱意。研究人员还发现,这 三个群体中所有人血液中的神经营养蛋白 质含量都出现了下降。 试验表明并非任何人的激情和强烈的爱意可 以持续很长时间。它们通常会被更深的感 情所取代,这些感情包括爱情,挚爱和友 爱等。它们是一种可以从所有人身体内观 察到的自然的化学过程。

微动作解读爱情手势的含义和情感的传递方式剖析

微动作解读爱情手势的含义和情感的传递方式剖析

微动作解读爱情手势的含义和情感的传递方式剖析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为复杂而又美好的一种,而手势作为非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爱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微妙的手势,我们可以解读出其中蕴含的含义以及情感的传递方式。

一、微动作解读1.望向对方深情凝视当两个人相互深情凝视时,眼神是最为重要的微动作之一。

通过望向对方的眼神,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内心的情感。

如果眼神充满温柔和爱意,表明这段爱情是真实而深刻的;如果眼神多变或者闪烁不定,可能暗示着矛盾和不确定性。

2.握紧对方的手手是身体最直接触碰的部位,握紧对方的手可以传递一种安全感和依赖感。

如果握手动作力量适中,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稳定而和谐;如果握手动作过轻或过重,可能暗示着一方情感的不均衡或者掌握欲过强。

3.用手轻抚对方的面颊轻抚对方的面颊是一种柔情的举动,表达出对对方的疼爱和宠爱之情。

如果动作温柔、轻柔,说明对方的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如果动作缺乏柔和感,可能暗示着不满或者疏远。

二、情感传递方式1.表达爱意与关怀爱情手势能够传递出爱的表达和对对方的关怀。

比如,关注对方的眼神、握手或轻抚对方的面颊,都有助于表达出对对方的爱意和关心。

这些微小而细致的动作,能够有效地传递出情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挚感情。

2.加强亲密关系爱情手势可以增强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例如,拥抱、亲吻或者紧握对方的手,这些亲密的动作,能够拉近两人的距离和情感。

通过手势的亲密接触,两人的情感将更加紧密,加深了解和信任。

3.传递情绪和心情通过微动作,爱情手势还能够传递出情绪和心情。

例如,用手摸对方的头发可以表达出宠溺和安慰的情感;用手指敲打桌面可以传递压抑或者焦虑的情绪。

这些动作对于情感的传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对方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微动作解读的局限性虽然微动作能够、也常常被用来解读爱情手势的含义和情感的传递方式,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解读的局限性。

微动作只是一种线索,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

图文: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

图文: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

系起来。

两个⼈不亲密,谈不上知⼰,在⼀起也没有什么话说,缺乏什么共同的理想或是兴趣爱好。

现实⽣活中,如果两⼈的结合仅仅是因为被对⽅的外貌所吸引,那么这种关系往往就是缺乏默契和深层次⼼灵沟通的的 “fatuous love (痴迷的爱)”。

如果有了intimacy和commitment, ⽽没有passion, 那么两个⼈的关系估计就是战友般关系了。

Companion 的意思就是同伴、伴侣。

我个⼈认为这种关系存在在很多中国的家庭婚姻中。

夫妻之前崇尚“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互相理解”、“充满默契”、“⼼⼼相印”,但是却很少听到两个⼈要有如“熊熊⼤⽕燃烧⼀般的激情”。

当然,如果三者都具备,那么这个爱情就会像⼀个三⾓形那样稳固了。

(⼤家都知道三⾓形是⼏何形状⾥⾮常稳固的形状),那么我们这时候就可以管这种爱成为 “consummate love (圆满的爱情)”。

那么这三种元素产⽣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呢?因⼈⽽异。

有的⼈现有passion,才有intimacy,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先“⼀见钟情”了,再开始慢慢了解对⽅,变成“亲密爱⼈”。

也有⼈先有intimacy, 然后才有passion,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从好朋友发展成了男⼥朋友关系。

总之,⽆论是从intimacy开始,还是从passion 开始,最终都要以commitment收尾才能给爱情华商⼀个完美的⼤句号。

如果⼀段爱情从commitment开始,那是⽐较奇怪的,因为谁会⼀上来就给对⽅⼀⼤堆承诺,说“你就是我的唯⼀了,我这辈⼦就跟定你了。

”对了,忘了童养媳和⾮⾃由恋爱这些旧社会现象了,看来还真是有⼈会⼀上来就给承诺的。

总之,在爱情中,这三个因素都应该具备,否则这种关系构不成⼀个稳定的爱情三⾓,长久不了。

但是,是不是需要这三种因素都很平衡呢?不⼀定。

当然,如果你希望你的爱情完美,也就是希望你的爱情三⾓形看上去漂亮,那么最好还是争取让每个⾓都是60度吧!等⾓、等边三⾓形是最漂亮的,如果你的爱情三元素趋于平衡,那么你的爱情也将是近于完美的。

爱情三角形理论素材

爱情三角形理论素材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你们常常谈论现在 和爱的人在一起,你们经常憧憬未来;
当你爱的人哭泣时,你会陪她一起哭 当你喜欢的人哭泣时,你会尽力安慰他(她); 要忘记你喜欢的人,你只要堵住耳朵, 但即使你闭上双眼,你爱的人仍然还在你心中。
一、什么是爱? 1.爱与喜欢的区别
• 爱: 1. 狂热、激烈、伴有 幻想 2. 与相互冲突的情绪 有联系 3. 涉及性 4. 有独占性、排他性 • 喜欢: 1. 平稳、宁静、基于 对他人的现实评价 2. 一种单纯的情感体 验 3. 不涉及性 4. 不具有这一特征
依恋理论
(2)维度说:回避——焦虑
依恋理论
(3)维度说:自我表征——他人表征 • 安全型(secure):对自己和他人都是积极的观点,认为 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在人际 关系中感到舒适,既有亲近感又有自主性; • 倾注型(preoccupied):对自我是消极的,认为自己是不 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对他人是积极的。这种 类型的个体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对亲密关系过 于依赖; • 恐惧型(fearful ):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焦 虑、对别人不信任,害怕被拒绝; • 冷漠型(dismissing):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对他人 的看法消极,否认渴望亲密关系。
三、依恋与爱情
依恋方式(attachment style): • 基于个体在婴儿时期与主要的照料者之 间的关系发展而来的个体对人际关系的 预期方式 • John Bowlby 1969 • 个体在生命早期所建立的依恋关系会影 响到我们成年后所建立人际关系的形态
1.依恋理论
(1)类型说 • Ainsworth 1978 • 安全型(secure):56% 照料者通常会对他们的需要有所回应,在和他们的交往中表 现出正性情绪。个体乐意接近和依靠其他人,对他人感到信任, 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受人喜爱的,不担心被抛弃; • 回避型(avoidant):25% 照料者通常对婴儿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表现出冷淡、疏远及 回绝。个体不愿意接近和依靠其他人,对亲密感到不舒服,强调 自我的独立; • 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19% 照料者的情绪通常不稳定且专横。个体有很强的接近别人的 愿望,渴望亲近,但同时又害怕被抛弃和拒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两种表达形式
生活中,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鼓励的爱,一种是批评的爱,我就是在这两种爱中慢慢成长的。

有一次,我考试得了100分。

我一回家就对爸爸说:“爸爸,我考试得了100分。

”爸爸高兴得两眼眯成一条缝,合不拢嘴。

“妈妈呢?”我问爸爸。

爸爸告诉我,妈妈出去买菜了,我想:妈妈回来后一定会表扬我,替我高兴的。

我耐心地等待着,当大门被打开时,我立刻把考卷递给妈妈看,妈妈拿起考卷,我迫不及待想听到妈妈夸奖我的话。

可是妈妈却说:“只是这考卷太容易了,才考到100分。

你只是运气好,要能每一次都拿高分,那才证明你不是靠运气。

”我听了这番话,心都寒了。

妈妈怎么能这样说呢?我不是靠运气的,我是靠我平时的努力学习才考到高分的。

我顿时两眼泪花,豆大的泪水从我的脸上滚落下来。

而爸爸则跟妈妈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我伤心极了,哭着走出房间,觉得妈妈已经不喜欢我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爸爸表扬我是让我更加进步,妈妈批评我是希望我能更好。

只有在爸爸的赏识和妈妈的严格要求下,我在各方面才能会进步的那么快,在爱的鼓舞下我一定要更加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