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器皿内控标准

合集下载

陶瓷产品质量(内控)标准

陶瓷产品质量(内控)标准
最大线性尺寸不可超过0.5英寸.
小缺陷
上釉
釉面
釉面必须整齐光滑。
釉面颜色应附合既定要求,覆盖既定区域。
如果产品使用一种以上不同颜色的釉,不同色釉的结合处应该清洁整齐。
大缺陷
小缺陷
内表面釉层:
*(小)罐
*糖缸
釉面必须能够完全覆盖产品内表面根据具体签样。
大缺陷(不可视玻璃)
小缺陷(不平坦)
流釉/滴釉
产品显见面上不可有明显的流釉或滴釉。
-在1”直径区域内单一缺陷不可超过4,
-无综合缺陷数要求
大缺陷
釉上,釉下的色斑,污迹:
*所有其它产品,包括杯子,缸/罐,浅盘等.
※此缺陷不可造成尖点和利边。
产品显见面:
-最大缺陷尺寸不可超过#3(1.19mmdia)
-单一缺陷最大数量不可超过3,
-一个产品单元综合缺陷数量不可超过4,
产品非显见面
-最大尺寸不可超#3(1.19mmdia)
不可以出现在盘子,碟子及色拉碗的边缘。
大缺陷
D.底部变形
产品应能良好平放。
把产品放在平板上,产品底部与平板的间隙不可超过1/6”(1.5875mm)。
小缺陷
E.顶部变形
几个产品叠放在一起时,要整齐,间距均匀。
当产品顶部向下放在平板上时,产品顶部与平板的最大间隙要求如下:<12”1/16”(1.5875mm)
(2)烧成、彩烤记录;
(3)产品检验(含最终产品铅、镉溶出量项目)记录;
(4)生产批次管理记录;
(5)认证标志的订购、使用和管理记录;
(6)花纸档案。
2.铅镉溶出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2.1铅输美产品(FDA)
类型
基数

日用陶瓷器皿内控标准

日用陶瓷器皿内控标准

各型
擦伤

显见面擦伤,非 非显见面擦伤不 显见面擦伤明显 明显
严重
小、中型
火刺

火刺

显见面火刺,非 显见面超8.0
火刺
面积m ㎡
大、特型 火刺 — 火刺 — 显见面火刺,非 显见面超10.0
嘴、 长度 耳、 ㎜ 把歪 烟熏 面积m 阴黄 ㎡ 面积m ㎡
各型
大于1.0
不大于1.0
大于2.0
不大于2.0
落渣 (表 直徑 面凸 mm 點)
小、中型 落渣 大、特型 —
毛孔 (表 直徑 面凹 mm 點)
小、中型
显见面不大于 显见面不接受, 非显见面不大于 0.5超1个,非显 非显见面不大于 0.5限1个 见面不大于1.0 0.5超1个 超2个 显见面不接受, 非显见面不大于 0.5超2个 显见面不大于 0.5限2个 显见面不大于 0.5超2个,非显 见面不大于1.0 超2个 显见面不大于 0.5超1个,非显 见面不大于0.5 超2个 显见面不大于 0.5超1个,非显 见面不大于0.5 超3个
大、特型
小、中型
斑点
直徑 mm
大、特型
斑点

斑点
直徑 mm
大、特型
斑点

显见面不大于 0.5超1个,非显 见面不大于0.5 超3个
显见面不大于 0.5限1个,非显 见面不大于0.5 限3个
显见面不大于 1.0超2个,非显 见面不大于2.0 超4个
日用陶瓷產品質量(內控)標準
缺陷 名稱 測量 及定 單位 義 色脏 面积m ㎡
ABC级(1-3级) 次要缺陷
不大于1.0限4个
不大于1.0限6个
显见面不大于 5.0,非显见面不 大于15.0 显见面不大于 10.0,非显见面 不大于20.0

日用陶瓷盘、碗、杯碟的【验货标准】

日用陶瓷盘、碗、杯碟的【验货标准】

盘类1.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4个。

3.将盘子平放在平整面,检查是否变形,标准为:9”以下盘类(包括9”)拿一个一元硬币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9”以上盘类(不包括9”)拿两个一元硬币重叠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注:以上必须在平面上进行且一元硬币必须以人民币一元为准!4.在盘子底部,请注意打磨的情况,将手放在上面不能有明显的划手的感觉,合格的应该为平滑面。

5.打磨的底部应该均匀,不能有凹陷的痕迹,有则为不合格品。

6.在检查底部的同时,请注意不能有黑底的现象,一点轻微可以,但是黑底情况超过总面积1/4则为不合格品。

7.底标的位置应该位于底部的最中央的部分,如果有任何较大的偏离或较大的爆花则为不合格品。

(爆花范围直径不能超过2.5mm(包括2.5mm))8.包装不能松散,应该符合出口包装要求,便于运输和搬运。

9.产品应该为较干净的外观,过脏的产品,请及时通知工厂改进,否则于以退货。

10.注意所有盘类的形状一定要和客人要求的一样,不能有任何差错。

11.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12.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

碗类1.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日用瓷器检测标准1

日用瓷器检测标准1

日用瓷器检测标准编号:版次:日期:1 目的(1)确定日用瓷器的一般品质要求.(2)概述日用瓷器产品检验标准及不良品分类标准(有特殊要求除外)。

2 产品范围:按产品的用途分为盘碟类、碗类、壶类、杯类及其他器物类。

3 抽样检测标准:(1)除规定要求进行全检或免检的产品外,其他产品一律都用抽样检验(2)抽样计划:GB/T 抽样检验用表(3)品质允收水平:总抽样数的抽样标准为一般抽样II级水平(L2),而测试或测量项目的抽样标准为特殊抽样S-2水平或S1水平,后者包含在前者的样本数内。

(4)AQL允收值如下:危险缺陷(Critical) AQL 0严重缺陷(Major) AQL轻微缺陷(Minor) AQL危险缺陷:是指任何因为不符合安全标准而导致产品危害人体的一种缺陷。

严重缺陷:是指会造成产品不能有效使用,会造成产品需要修理或更换的一种缺陷轻微缺陷:是指产品能使用或运行,但轻微地违反产品既定标准的一种缺陷。

4 包装要求(更具体要求参照GB/T 11423)(1)所有的标贴包括说明书、警告标志、箱唛(正唛、侧唛及其他内外箱唛)、彩盒;向上标志、易碎标志、吊卡等等,必须:(i)按中文要求印刷,(ii)贴于正确位置,(iii)清晰(2)包装的说明书、组装图必须与产品实际功能一致(3)所有的包装材料必须全新,不能有损坏和浸湿。

(4)包装材料必须能足够保护产品在正常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5)包装及产品上的条形码必须正确及能扫描。

5 产品要求吸水率:不大于%.热稳定性:产品从18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任一制品与食物接触面的铅、镉溶出量:铅溶出量不大于 mg/L,镉溶出量不大于L.产品规格误差5.4.1 口径误差:口径>60mm为士%;口径<=60mm的为士%。

5.4.2 高度误差:士%.5.4.3 质量误差:士%。

5. 5 外观质量5.5.1 釉面、花面、口、底(沿)应光滑,放在平面上应平稳5.5.2 底部标志(指商标和文字)应正确、清楚,不得明显歪斜与偏心。

日用陶瓷生产企业产品内控标准的制定

日用陶瓷生产企业产品内控标准的制定

日用陶瓷生产企业产品内控标准的制定作者:黄岳喜黄振豪来源:《佛山陶瓷》2012年第09期摘要:日用陶瓷产品在生产中,需要制定内控标准,使产品质量得到控制。

内控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不同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标准。

本文针对日用陶瓷生产企业的产品内控标准,以及标准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日用陶瓷;内控标准;制定1 前言日用陶瓷是用于接触食物的陶瓷器件,如碗、盘、杯、匙等。

内控标准是企业作为内部控制的标准,其分类通常有:产品内控标准、原材料内控标准、产品配套件内控标准等。

内控标准主要作用于质量控制,也可称为质量内控标准。

目前,与日用陶瓷相关的标准很多,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以上标准均经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在对外方面具有法律效力。

例如,产品标准可被合同所引用,可作为产品交收和质量判定的依据。

而内控标准只限于企业内部使用,不需要对外审核,不能作为对外的依据。

产品内控标准通常不只是针对最终产品,还可针对工序产品。

许多企业忽略了内控标准的使用,认为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制定了企业标准之后,无必要制定或执行内控标准。

在国外,先进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内控标准,而且不对外公示。

内控标准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当产品质量符合内控标准时,确保能够符合其他标准的要求。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出口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和“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的考核中,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内控标准,标准中的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必须严于GB12651-2003和美国FDA7117.6、7117.7的要求。

内控标准是企业标准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笔者主要针对产品的内控标准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

2 标准的格式内控标准的格式要求比其他标准宽松。

最规范的格式是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

内控标准只供企业内部使用,标准打印的行距、字体选用等方面只要求满足阅读和识别需要,在英文注释方面,可视企业内部需要。

9.7-日用陶瓷质量指标-

9.7-日用陶瓷质量指标-

日用陶瓷主要技术指标中国是陶瓷古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的种类也名目繁多,日用陶瓷饮食器具遵循瓷种和传统特色分类,现有产品国家标准8个:GB/T3532-1995《日用陶瓷器》、GB/T13522-92《骨灰瓷器》、GB/T10811-89《日用青花细瓷器》、GB/T10812-89《青花玲珑日用细瓷器》、GB/T10814-89《建白高级日用细瓷器》、GB/T10813-89《日用青瓷器》等,还有行业及地方产品标准多项,如QB/T3732-99《普通陶器》等。

GB/T3532-1995《日用瓷器》的覆盖范围最大,包含了除特色陶瓷外的所有产品。

《骨质瓷器》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技术生产的高档产品,其他种类均属我国的特色产品。

考核陶瓷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外观质量外观质量是产品等级划分的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将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3类。

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级品为国内先进水平,合格品为国内一般水平。

优等品的外观质量基本达到了“五无一小”的要求,即无斑点、无落渣、无色脏、无针孔、无釉面擦伤、变形小。

斑点(黑点)俗称苍蝇屎,若产品上存在斑点,总会给人以不洁的感觉,从而影响到食欲。

一等品和合格品在允许存在缺陷上比优等品有较大的宽松要求。

铅、镉溶出量铅、镉溶出量是陶瓷产品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

铅、镉的存在是由于产品表面装饰图案中陶瓷颜料里含有其成分所致,铅的存在还有可能是为降低产品表层釉的烧成温度而加入了含铅成分所致。

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在使用过程中铅、镉的过量溶出,经常使用这类产品易引起铅、镉重金属中毒。

国家标准GB12651-92《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其适用范围覆盖了所有的日用陶瓷饮食器具。

标准规定:任何单一产品的铅、镉溶出量不允许超过表中规定的允许值,标准要求见表。

测试方法:4%(V/V)的醋酸溶液倒入被测样中,直至离溢出口5mm处为止,在20℃±2℃的环境温度中浸泡24小时,测量其铅镉溶出量。

日用陶瓷内在质量标准

日用陶瓷内在质量标准

日用陶瓷一般指陶瓷餐饮器具等,这些器具易清洗,耐酸碱,方便高温消毒及蒸、煮、烧、烤食品等。

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这些陶瓷器皿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艺术观赏性,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此重要,其内在质量标准是什么呢?
瓷器的内在质量,主要指吸水率、热稳定性和铅、镉溶出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日用瓷器》国家标准中规定:
1、吸水率:细瓷类产品不大于0.5%,普瓷类产品不大于1.0%,炻器类产品不大于3.0%。

2、热稳定性:成套或系列产品餐具以中型盘、碗类产品为代表,茶、咖啡具以杯、盅类产品为代表,从18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非成套或系列产品:小中型产品,18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大、特型产品,16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

3、铅、镉溶出量:应符合《日用陶瓷产品质量五原则》“卫生”之中GB12651的规定。

文章来源:日用陶瓷蜗牛吧:/news/taoci4/4176.html。

国家日用陶瓷质量标准

国家日用陶瓷质量标准

国家日用陶瓷质量标准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之一,因此其质量安全对于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为确保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日用陶瓷质量标准。

一、背景介绍日用陶瓷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品,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必需的物品。

无论是食器、茶具还是花瓶、装饰品,日用陶瓷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制作工艺、原材料以及生产环境的差异,一些低质量的日用陶瓷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日用陶瓷质量标准的重要性1. 保障人体健康日用陶瓷产品中,食器是人们最为常用的,直接接触食物。

如果日用陶瓷中含有有害物质或者存在瑕疵,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制定日用陶瓷质量标准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降低人体受到的潜在危害。

2. 提高产品质量日用陶瓷质量标准的制定促使生产厂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通过标准化的质量要求,可以减少产品瑕疵、提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 化学安全要求日用陶瓷产品中,化学成分是一个重要因素。

质量标准要求日用陶瓷产品中不得含有过量的重金属、有害元素等有害物质,保证食器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

2. 机械性能要求日用陶瓷作为使用频率高的物品,需要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

质量标准要求日用陶瓷产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不易破碎、磨损,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

3. 热稳定性要求日用陶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质量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产品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产品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冷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裂纹、破损等问题。

4. 容量偏差要求对于食器等日用陶瓷产品,容量偏差是一个重要指标。

质量标准规定了容量允许的误差范围,确保产品容量与标称容量相符合,避免给用户带来不便。

5. 表面质量要求日用陶瓷产品的表面平整度、色泽、无划痕等都是关注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JDL
日用陶瓷器皿内控企业标准
Q/JDL0101-2012
日用陶瓷器皿内控标准
2012-01-10实施
前言
本公司组织具有丰富生产、销售经验的生产技术、销售人员,并且在听取了市场客户广泛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发布了本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GB/T3532-1995日用瓷器检验标准的规定对本标准进行制订的。

本标准于2012年1月10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有限责任公司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由审核,由批准执行。

日用瓷器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瓷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规则。

本标准适用与日用细瓷、普瓷、炻器类产品。

不适用于另制定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

2 引用标准
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的检查)
GB 3295日用陶瓷光泽度测定方法
GB/T 3298日用陶瓷器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GB 3299日用陶瓷吸水率测定方法
GB 3300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
GB 3301日用陶瓷器的容积、口径误差、重量误差、高度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
GB 3302日用陶瓷器验收、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
GB 3303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
GB 3534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
GB 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GB 11423日用陶瓷纸箱包装技术条件
GB 12651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
QB/T 1503日用陶瓷白度测定方法
3 术语
按GB 5000和GB 3303执行。

4 产品分类
4.1按产品的用途分为盘碟类、碗类、壶类、杯类、及其它器物类。

4.2按产品的器型分为扁平制品、小空心制品、大空心制品。

4.3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型。

其规格范围见表1。

表1
5 技术要求
5.1 产品按技术要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5.2 吸水率:细瓷类产品不大于0.5%,暜瓷类产品不大于1.0%,炻器类产品不大于3.0%。

5.3 热稳定性
5.3.1成套或系列产品:餐具以中型盘、碗类产品为代表,茶、咖啡具以杯/盅类产品为代表,从18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

5.3.2 非成套或系列产品:小、中型产品,18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大、特型产品,16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

5.4 铅、镉溶出量应符合GB 12651规定。

5.5 白瓷白度(推荐性指标)/轴面光泽度(无光轴除外)及成套产品的轴色色差应符合表2规定。

5.6产品不许有炸轴、磕碰、裂穿和渗漏缺陷。

5.7 产品规格误差
5.7.1 口径误差:口径等于或大于60mm的允许±1.5%,口径小于60mm的允许±2.0%。

5.7.2 高度误差:允许±3。

0%。

5.7.3 重量误差:±6。

0%
5.8 有盖产品盖与口基本吻合。

壶类在倾斜70°时,盖子不许脱落。

当盖子向一方移动时,盖子与壶口的距离不得超过3mm。

壶嘴的口部不得低于壶口3mm。

5.9 成套产品要求配套无差错,花面色泽要求基本一致。

5.10 优等品的釉面、花面。

口。

底(沿)基本光滑:放在平面上应平稳。

一等品÷合格品的釉面、花面、口、底(沿)基本光滑:放在平面上基本平稳。

5.11 底部标志(指商标图案和文字)应正确、清晰,不得明显歪斜与偏心。

5.12 产品外观质量分等按表3要求进行,并须符合下列要求:
a、优等品每件产品不得超过1种缺陷;
b、一等品每件产品不得超过3种缺陷;
c、合格品每件产品不得超过5种缺陷。

注:表中缺陷折算规定:
①出已明确规定者外,本表所规定的缺陷允许范围均指显见面,非显见面的缺陷均可按显见面规定的尺寸加大50%,毛孔尺寸按规定不变,数量以二个折算一个。

②凡遇直径小于规定幅度50%的缺陷。

而其数量较规定的略多时,可以二个折算一个,但所增加的绝对个数不得过原等级规定总数的50%(如原规定总数为单数时,可将总数加1,变成双数在折半)。

③凡未限定处数和个数者均可按尺寸相加计算。

④一等品、合格品中凡是直径不大于0.3mm,长度不超过0.5mm,面积不超过1mm2,颜色清淡的微小缺陷以及其它不明显缺陷,可不作缺陷计。

⑤在10mm2内不得有超过2个以上的缺陷。

⑥本标准未能包括的缺陷,可按相似缺陷处理。

6 关于贴花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7 试验方法
7.1 吸水率测定按GB 3299执行
7.2 热稳定性测定按GB/T 3298执行
7.3 铅、镉溶出量测定按GB 3534执行
7.4 变形测定按GB 3300执行
7.5 光泽度测定按GB 3295执行
7.6 白度、色差测定按QB/T1503执行
7.7 产品规格误差、缺陷尺寸测定按GB 3301执行。

8 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采用每百单位不合格品数(计件法)检验。

8.1交收检验
每件产品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全数检验并经交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必须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

8.1.1交收检验项目为5.6,5.7,5.8,5.9,5.10,5.141,5.12规定的内容。

8.1.2交收检验按GB 2828的各项规定执行。

各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检验水平及抽样方案见表4。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合格判定按表5进行。

表4
8.1.3 产品批的形成
受检产品可按单件、套具、等级、花面、加彩方法形成批,必要时还可细分。

8.1.4 样本的抽取
样本的抽取随机进行。

单件产品按表4的规定抽取样本量。

成箱配套产品先按本标准表6抽取箱数,然后按本标准表4的规定从抽取的箱中抽取该产品的样本量(每箱中抽出的样本数应大致相等)。

8.1.5检验的各个项目中,如有一项不合格。

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该批产品由交货方返工后方可再次提交检验。

8.2 型式检验
8.2.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

其中热稳定性,铅、镉溶出量每季度进行一次,其他项目每半年一次。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原料改变时;
b. 生产工艺方法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停产6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d.生产工艺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e.交收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f.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2.2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规定周期内制造的,并经过批检查合格的某个批或若干个批中抽取。

抽取样本的方法要保证所得到的样本能代表本周期的制造技术水平,最好从规定周期各个不同时间里分散抽取样本单位组成型式检验的样本。

8.2.3 型式检验按GB 2829的规定进行。

各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分类、不合格质量水平、判别水平、不合格判定数及抽样方案见表7.
8.2.4 检验的各个项目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包装应符合GB 11423规定。

9.2 标志、运输、贮存应符合GB 3302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