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病房整洁度中的应用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29/30
谢谢大家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30/30
目标值=现况值-改进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进重点×圈能力) =205-(205×80%×90%) =147.6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9/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0/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1/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2/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3/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8/30
五.目标设定
1、目标值设定 改进前:影响病房整齐度 205/周 目标值=147 改进幅度=70%
2、设定理由 依据选题过程中圈能力得分情况,本题圈能力为100%(总分50分
,评价后分数也是50分),但因考虑本圈由本科室人员较少组成,协调 性降低,故将圈能力设定为90%。
19/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20/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21/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22/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23/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24/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25/30
四、注意事项 要求新同志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引发无须要麻烦!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4/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5/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6/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7/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18/30
提高病房整洁度度品管圈
注: 全体圈员就每一评
价项目,依可行性、经 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 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 :优 5分, 可 3分,差 1分,共10人参加评分 ,总分150分;依据标 准,选项项,以上为可 执行项目。
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为单位组圈,依照品管圈各项内容实施品管圈管理,随后选取骨科100例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实施前后骨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资料并进行比对。
结果:该院骨科实施品管圈管理后骨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与实施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管理前不良反应率为23%、患者满意度为68%,实施后不良反应率8%、患者满意度97%,实施前后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促进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其管理效率及水平,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对立形势,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管理;骨科;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率骨科患者由于致病原因较多,采取的治疗手段不尽相同,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的康复时间较长,并且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因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护患冲突屡屡发生,对患者康复及骨科临床工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更有效地落实骨科各项护理规章制度,降低护患冲突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成为当前骨科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为此,本次研究针对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骨科为单位组圈并选取其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8岁~65岁,平均年龄(46.5±2.5)岁。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骨科疾病者;②临床依从性好者;③无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肝肾器官合并症者;④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
1.2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作为单位组圈,由骨科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品管圈,由护士长任圈长并对品管圈人员进行统筹管理,同时实施积极的监督指导,明确品管圈中每个组员的岗位职责及相应进度安排。
品管圈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在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骨科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作为应用组。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同时对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应用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并且应用组患者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也要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引入品管圈管理模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相关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骨科;品管圈;优质护理;基础护理;满意度骨科疾病是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一般表现为骨折、骨骼炎症、骨髓坏死等疾病,不论疾病种类如何,这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恢复阶段,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因此,在开展骨科护理工作时,应该加大优质化护理工作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患者所接受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1]。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出的11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55例患者。
其中对比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从16岁至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2.06±15.68)岁。
患者中发生骨折的患者共有27例,患有关节炎症的患者有13例,患有骨髓坏死的有9例,患有痛风的有6例。
应用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患者的年龄从13岁至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1.93±15.52)岁。
患者中发生骨折的患者共有29例,患有关节炎症的患者有12例,患有骨髓坏死的有7例,患有通风的有7例。
品管圈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8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品管圈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痊愈率和住院时间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对骨科患者进行品管圈护理,大大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现代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标签:品管圈骨科护理应用效果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水平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基础护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需要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不断改革创新,推行新型有效的现代护理模式和方法[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場所及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组成小圈团体,协同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的活动程序,利用科学统计工具和品质管理方法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2]。
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其卧床时间长,极易发生并发症以及其他功能性障碍,对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院自2012年1月在骨科开始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就诊的骨科患者进行更为科学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8例骨科患者,其中男200例,女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患者在数量、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治疗方案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骨折患者入院后,护士对患者的相关基本信息进行登记,为其安排床位以及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并准备所需的相关药品和仪器等,为患者进行各种抢救治疗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视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出入量等,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在患者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适当、安全的护理措施,并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

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一、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品管圈(QC Circle)是一种由日本人引入的质量管理方法,它通过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的方式,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医疗领域,品管圈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和护理服务改进中。
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品管圈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发现并解决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品管圈的实践效果在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品管圈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 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团队可以定期举行会议,共同讨论和解决患者护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些患者可能面临翻身困难、疼痛管理不当等问题,通过品管圈活动,团队可以共同思考并制定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 改进护理流程品管圈可以帮助医护团队对护理流程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改进。
通过品管圈活动,团队可以发现护理流程中的瓶颈和不合理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3. 提升护理质量品管圈着眼于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探讨和改进活动,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培养医护团队的质量意识,促进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技能的提升,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4. 提高医护团队的团队合作意识品管圈活动需要医护团队共同参与和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效果。
某医疗机构骨科护理部门通过引入品管圈活动,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
在品管圈活动中,医护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护理难点,定期举行会议,共同探讨和解决护理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一些老年骨折患者翻身困难的问题,团队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翻身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翻身方案,并通过培训和学习,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了翻身技能,从而有效缓解了患者翻身困难的问题。
针对疼痛管理不当的问题,团队也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方案进行了改进,制定了更为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骨科功能锻炼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骨科功能锻炼满意度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完善骨科功能锻炼相关文件内容,统一各病种、病程的功能锻炼标准及流程,从而提高护士宣教功能锻炼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方法从骨科各病区的护理人员中抽取十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师,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经验交流与讨论的方式,分析骨科现存的不完善之处,制定科学的功能锻炼指导文件,完善各病种、病程功能锻炼相关文件内容。
结果QCC活动后,患者对功能锻炼宣教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统一完善骨科各病种、病程功能锻炼的相关宣教流程及文件内容,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完善;功能锻炼;满意度品管圈简称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
通过对临床工作的评估和分析,发现品管圈活动同样适合在护理工作中开展,但这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实施活动的基础和能力,因为已有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工作的基础,所以我科护士对实施PDCA工作流程也有一定程度的熟悉。
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从我院两个骨科抽调十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士组成了“品管圈”小组,对骨科功能锻炼宣教流程及内容进行了统一完善,并增加了宣教反馈机制,有效地提升了骨科功能锻炼宣教满意度,具体操作如下。
1 材料1.1 活动背景我科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患者量多,病种多样。
为更好地配合我院规范管理方针。
促进护理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宣教标准,提升护理服务品质,骨科于2009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
1.2 活动目的统一骨科功能锻炼宣教相关文件内容,提高骨科功能锻炼宣教的满意度。
1.3 具体实施方案1.3.1 组圈方法由骨科一名护士长担任圈长,圈员共9名,他们分别是从各病区临床一线护理中抽取出来的,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50%为本科学历,30%为大专学历,20%为硕士学历。
骨科护理质量改进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docx

骨科护理质量改进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骨科是外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1]。
骨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主要以手术为治疗手段,患者的恢复较慢,所以骨科的护理是患者预后的重要换环节[2]。
本次我院针对骨科的患者引进品管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3月至20XX年6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120例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4.23±1.49)岁。
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5.35±0.57)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意参与这次研究且提供自己的病历单。
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比、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见表1。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以及按照医嘱对患者平时生活习惯的指导。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品管圈,具体的做法有:①成立品管圈小组:科室组织骨科的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的原则、方式以及特点,争取每一名人员都能够熟练的掌握。
由护士长或者护理主管担任小组组长,带领大家学习并且负责计划的安排,以及具体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
②选定品管圈主题: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分析,使用品管圈的相应原则来确定主题。
具体的问题有患者家属的不满意,病房条件差,护理人员的专业度不够,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等等[3]。
③制定相应的目标:根据相应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从每一个小细节做起。
如改善病房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注意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经常沟通等。
④品管圈的管理:由指定的人员对实施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以及管理,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⑤总结讨论:在品管圈方案结束后,对这次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归纳好的地方,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出解决的相应措施。
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康复科病房整洁度的实践

表 1 品管圈活动前后影响病房整洁度因素发生次数比较 ( % )
康复设备多 132(15.17) 78(12.17) 210(13.90)
注: 品管圈活动前后影响病房整洁度各因素发生次数不同,v=(2-1)(5-1)=4, 9.49< c 2 =9.82<11.14,0.025< P <0.05。
2.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强调让组员自动、 自发地参与活动, 使自己 享 有 更 高 的 自 主 权、 参 与 权、 管 理 权, 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 性,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辅导员和圈长的指导和带领下,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造成影响病房整洁度的因素, 并找 到要因, 制订对策并实施, 圈员们从不懂到熟练绘制并应用 各种图表, 使圈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发挥。
( 下转第 217 页 )
物品多 活动前 活动后 合计 390(44.83) 290(45.24) 680(45.00) 陪客多 203(23.33) 186(29.02) 389(25.74)
好的配合康复治疗; 对同仁而言, 改善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 率和品质, 增强工作责任心,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增进护患关 系; 对医院而言, 更好落实病房管理制度, 树立良好形象, 减 少或避免医疗纠纷。运用确定主题类型表, 判定本次主题为 问题解决型。根据科室情况, 制订活动计划表。 1.2.3 现况把握 在现状把握阶段, 科室总共 14 个病房 40 张病床, 全体 圈员院内制订的考核标准在每天上班时间收集了 2014 年 8 月的 4 周的查检数据, 其汇总后表明: 影响病房整洁度的因 素四周时间发生总次数从高到低排列为物品多、 陪客多、 康 复设备多, 以上因素累积百分比达 83.33%, 按 “80/20” 原则, 本圈将以上影响病房整洁度的要因定为整改重点。 1.2.4 制订对策并实施 所有圈员针对要因思考改善对策, 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 行讨论。分别为: (1) 责任护士认真对待晨间护理, 加强生活 护理, 保持床单无整洁干燥, 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 配合治 疗师做好康复护理工作, 加强病人自理能力。(2) 专门设立生 活区, 配餐区, 晾晒区, 方便病人热饭, 以及放置一些生活用 品和不常用的物品, 固定区域晾晒衣物。 根据评分标准, 制定考核内容以及对策具体实施细节表, 每位圈员分派负责病房, 每天给每个病房评分, 对发现的问题 及时记录并找出原因, 并在对策实施阶段将发现的问题再次 给予汇总, 圈长负责监管, 监测活动效果, 给予相应绩效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病房整洁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骨科病房整洁度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
活动组织,选定提高骨科病房整洁度为活动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影响
骨科病房整洁度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
的相关指标评价。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病房整洁度提高。
结论:将品
管圈活动应用到提高骨科病房整洁度中,病房环境改善,病人、医生、护士满意
度均提高。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3-01
品管圈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5-12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
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体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
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2]。
骨科病房卧床病人多,住院时间长,陪护多,病人物品多,病房管理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我科于2013年9 月成立品管圈,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管理中去,收到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1.1 成立品管圈组织由护士长前期收集品管圈相关资料,对全科护士
进行培训,重点学习品管圈知识,包括品管圈的定义、目的、意义、活动原则、
活动特点及具体的工作方法等,培训形式以集中授课和个人辅导相结合。
在自愿
报名的基础上由科室的护士自发组圈,本次共10人报名参加,包括护士长1人、护理骨干2人、普通护士7人。
选出品管圈圈长1名,负责协调整个小组的活动,护士长为辅导员及文秘1名。
1.2 确定品管圈主题召开品管圈圈员会议,集体讨论,确定圈名为“钉棒圈”,圈名寓意:钉棒是骨科治愈疾病常用工具,寓意骨科。
同时钉棒属于同一属性的
物品,寓意护患关系和谐融洽,我们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满意。
通过
头脑风暴法由圈员针对我科存在的常见问题选出6个作为主题,最后选定提高骨
科病房整洁度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3 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活动时间为2013年9月—2014年3月,品管圈小组
根据活动进展情况合理安排圈会时间。
圈长及时掌握活动进展情况,重视圈员的
不同意见,圈员会议坚持禁止批评的原则,会议轻松活跃,“钉棒圈”成员各抒己见,采纳切实可行的想法。
同时,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表,包括品管圈理论学习、主题选定、分析原因、制定目标、实施对策、成果讨论、总结经验等步骤,落实
时间与责任人。
1.4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病房整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考核:床单元、床头
柜床下物品摆放,陪伴床摆放、输液架放置、地面清洁。
本阶段使用了流程图、
鱼骨图、查检表3种质量工具分析出了根本的原因:(1 )护士对该项工作不重视;(2 )患者依从性差,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宣教不够,患者不知物品放置规范;(3 )护士工作量大,病人多,做晨间护理的护士少;(4 )患者物品多,探望
人数多,,离家远;(5 )保洁工打扫不彻底,病房内有加床、陪床不便于打扫,
打扫次数少。
(6)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
1.5 对策与实施(1)召开科室工作会议,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强思想
教育,提高认识,强调工作主动性。
(2)开展业务学习,培训病房管理相关内容,制定标准:①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物品放置规范;②设计物品放置规
范表格;③延长晨间护理时间;④合理安排打扫时间,增加打扫次数。
_§?L_?í6_§?(3)严肃劳动纪律,按时进行晨、午、晚间护理,(4)改变排班模式,增加晨间护理人员,保证工作质量。
(5)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护士长每天查房,并将工作质量纳入个人绩效考核。
每月进行工作小结、讨论,肯定改进后好的一面,找出下一步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时修正,持续质量改进。
2 结果病房整洁度得到明显提高,病人舒适感增强,提高了患者满意率,活动前201
3 年7月至8月病人满意率平均值为92.3%,活动后2014年4月至5月患者满意率平均值为95.2%。
3 讨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3]。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组织成员对提高病房整洁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自己制定改进措施,使大家被尊重、被认可,从而激发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定期召开的圈会,提高了大家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互帮互助,增加了团队凝聚力和个人自信心。
同时规范了临床工作,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高了病人、医生、护士满意度,使优质护理落到了实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培养了护士良好的沟通能力,使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品管圈工作方法的运用,使护理管理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本次通过对病房整洁度工作质量进行改进,培养了护士高尚的职业情操,改善了住院环境,增进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1] 龚敏,熊萍.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晨晚间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J].临床护理,2013,10(11):251-253.[2] 唐洪钦,赵丽.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5(10):52-54.[3] 杨丽,王卫琼. 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