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CO2检测报告
温室气体排放检测报告

温室气体排放检测报告根据国家环保局的要求,我们对某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检测。
以下是我们的检测报告: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较为严重。
主要问题如下:1. 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根据我们的测试,该企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了X吨,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过量排放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的升高,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2. 甲烷(CH4)排放量:我们的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每年排放的甲烷达到了Y吨,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甲烷是温室气体中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过量排放会对大气层产生不良影响,并加速气候变化。
3. 一氧化氮(NOx)排放量:据我们所知,该企业的一氧化氮排放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一氧化氮是造成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过量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该企业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能源消耗:该企业可以通过设备更新和能源优化措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建议采用节能设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2. 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降低甲烷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
建议该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控制设备,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
3. 加强环保意识:该企业还可以制定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并加强员工的环保培训,提高员工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建议该企业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并加强对目标的监测和评估。
我们相信,如果该企业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

有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我们处在的环境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的话,是绝对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影响的,像现如今全球各地都处于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中,就跟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有关。
那么大家知道人体指标二氧化碳达到多少人会窒息吗?要如何控制呢?且随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人类史上最高日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莫纳罗亚气象台的传感器监测到一个惊人数据。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已经超过415 PPM,即CO2质量超过整个大气质量的万分之4.15,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事实上,早在4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学者就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大气中CO2浓度已经达到了300万年前水平。
而直立行走的人类,200万年前才刚刚出现。
因此可以说,这不仅是有记录的历史中的第一次,也不仅是一万年前农业文明出现后的第一次,而是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后的第一次。
二氧化碳浓度标准正常值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的时候,它对人体无危害,那么,多大含量是正常的?一般在室内和大自然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是多少呢?在大自然环境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正常含量是0.04%(400 PPM),在大城市里有时候达到500 PPM。
室内没有人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500到700 PPM左右。
二氧化碳浓度人体指标:多少PPM对人体有危害?达到多少人会窒息?人体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长非常敏感,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0.5%,就会导致人体的明显反应。
如果我们短期处于二氧化碳过高的房间里,二氧化碳对我们的身体会起到以下影响: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1%(1000 PPM)时,人们会感到沉闷,注意力开始不集中,心悸。
如果在不透气的卧室里二氧化碳达到1000 PPM,而我们连续睡觉8个小时,早上起床时我们会感觉没有休息好,不想起床。
如果办公室的空气中CO2含量达到1000 PPM,员工们的工作效率会下降。
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00-2000 PPM时,人们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

职业有害因素:二氧化氮
检验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
检验目的:
单位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昆纬路116号
检测地点;
检测点数:检测点个
执行标准: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直接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受理日期:
检测日期;
测量仪器:
仪器型号/编号:
检测项目:二氧化氮
检验方法:GBZ/T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检测结果:
样品编号
检测地点
检测浓度值(mg/m3)
检测结论:
检测专用章
报告日期:
检测人:
复核人:
签发人:
空气质量简易检测实验报告范文

空气质量简易检测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空气质量简易检测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简易实验的方法检测空气质量,了解环境中空气的质量情况。
二、实验器材:1. 空气质量检测仪器(例如空气质量监测仪)2. 温度计3. 湿度计4. 普通纸片5. 塑料袋三、实验原理: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能够测量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包括PM2.5、PM10、CO2等。
温度计和湿度计能够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纸片能够用于检测空气中的颗粒物,塑料袋则用于收集空气样品。
四、实验步骤:1. 打开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并将其置于实验室或者室外适宜的位置。
2. 记录仪器显示的PM2.5、PM10、CO2等数值,以及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3. 取一张纸片,将其保持垂直,放置在环境中。
4. 观察纸片上是否有颗粒沉积,并记录观察结果。
5. 取一个塑料袋,打开袋口并立即收集空气样品。
6. 将塑料袋封口,并标明采样时间和地点。
7. 将塑料袋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五、实验结果:根据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显示的数值,可以得知空气中PM2.5、PM10和CO2的含量。
根据纸片上是否有颗粒物沉积,可以判断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
通过送往实验室进一步检测的空气样品,可以获得更详细的空气质量分析结果。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室或室外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空气流动情况,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时,应按照操作说明书正确操作。
3.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有源污染物的存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方法,可以初步了解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情况。
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的数值,可以得知空气中的PM2.5、PM10和CO2的含量。
通过纸片和塑料袋的检测,可以初步判断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需要通过实验室的检测得到。
实验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改善环境中的空气质量。
以上为空气质量简易检测实验报告的范文,仅供参考。
实际写作时,请根据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报告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报告
最近买了个CO2传感器,测得一些有意思的结果
最近买了个CO2传感器,圣凯安科技的7NE/CO2-2000,量程2000ppm,分辨率1ppm。
红外吸收测量原理。
UART串口输出。
传感器实际长这个样子。
连到集成板上板上。
这个板子可以接4-6个类似的传感器。
测量数据在电脑上显示,同时通过GPRS传到后台。
先测我在公司的座位,数据如下:
这数据有点高了,怪不得犯困呢。
老板舍不得开空调通风,结果是员工上班犯困打瞌睡,工作效率低,得不偿失啊。
再测某个不通风的会议室,刚开完会,1700多ppm!人走光后,慢慢降低到1000ppm左右;这时又来了两人,几分钟后就涨到了1300ppm。
又测试了我的宿舍,关上窗户睡一觉起来,靠,爆表了!开了会窗户,风一吹,一会儿就降到1000ppm以内了。
最后测了室外CO2浓度,400多ppm。
以前记得小时候教科书上说空气中CO2含量是300ppm 的,这么些年就到400ppm了,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结论:密闭室内空气污浊,应多通风。
技术支持:185--8840--5505
附:
CO₂的正常含量是0.04%,当CO₂的浓度达1%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4%~5%时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而达到10%的时候,会使人体机能严重混乱,使人丧失知觉、神志不清、呼吸停止而死亡。
根据《室内空气品质标准》GB/T18883-2002,室内二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0.10%,即1000PPM;根据《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17226-1998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0.15%,即1500ppm。
空气检测报告

空气检测报告1.概述本报告旨在提供对所进行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通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测试和评估,我们可以评估当前环境的空气质量水平。
2.方法和过程为了进行空气质量测试,我们使用了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和仪器。
这些设备可以测量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
我们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确保覆盖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空气质量情况。
测试过程中,我们遵循了标准的操作程序,并努力消除任何可能的误差。
3.检测结果以下是我们得到的一些主要测试结果的摘要:二氧化碳浓度:平均浓度为X ppm,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
二氧化硫浓度:平均浓度为Y ppm,表明空气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氧化硫污染。
氮氧化物浓度:平均浓度为Z ppm,表示空气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氧化物污染。
臭氧浓度:平均浓度为W ppm,说明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浓度为P μg/m³,表明空气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4.分析和建议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和建议:对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污染,我们建议相应的减排措施,如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的监管和控制。
对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我们建议加强环境管理和空气过滤设施的使用,以减少颗粒物的释放。
检测结果也表明废气排放和交通引起的污染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交通管理和推广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5.结论通过本次空气质量检测,我们了解到当前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
我们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以上是本次空气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建议。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空气检测报告样本

空气检测报告样本
检测报告样本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空气样本编号:XXX-XXXX-XXX
样本集合方式:室内收集
检测项目:PM2.5、PM10、CO2、甲醛、TVOC
检测结果:
1. PM
2.5浓度:
- 室内浓度:XX μg/m³(标准值:<35 μg/m³) - 室外浓度:XX μg/m³(标准值:<35 μg/m³)
2. PM10浓度:
- 室内浓度:XX μg/m³(标准值:<50 μg/m³) - 室外浓度:XX μg/m³(标准值:<50 μg/m³)
3. CO2浓度:
- 室内浓度:XXX ppm(标准值:<1000 ppm) - 室外浓度:XXX ppm(标准值:<1000 ppm)
4. 甲醛浓度:
- 室内浓度:XXX μg/m³(标准值:<60 μg/m³)
- 室外浓度:XXX μg/m³(标准值:<60 μg/m³)
5. TVOC浓度:
- 室内浓度:XXX μg/m³(标准值:<600 μg/m³)
- 室外浓度:XXX μg/m³(标准值:<600 μg/m³)
结论:
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
建议保持良好通风,定期检查和清洁室内空气处理设备,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二氧化碳分子量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
姓 名: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二氧化碳分子量测定》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分子量测定》
班 级: 柜 号: 日期: 日期:
原理: 二、 原理:
依照下图画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三、 依照下图画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与讨论 项目 实验时的室温(℃) 实验时的气压(Pa) 充满空气的锥形瓶+塞子的质量 W1(g) 第一次 W2(g) 充满 CO2 的锥形瓶 +塞子的质量 第二次 W3(g) 第三次 W4(g) 平均值 W5(g) 水+锥形瓶+塞子的质量 W6(g) 锥形瓶的容积(mL)=(W6-W1)÷1.00 瓶内空气的质量 W 空气(g)=pVM 空气/RT CO2 气体的质量 WCO2(g)=W5-W1+W 空气 CO2 的相对分子量 MCO2=(W CO2÷W 空气)×29.00 MCO2(文献值) 相对误差(%) 思考题 1、 为什么在计算锥形瓶的容积时不考虑空气的质量, 而在计算 CO2 气体的质量时却要 考虑空气的质量? 2、 为何充满 CO2 的锥形瓶和塞子的质量要在分析天平上称量, 而充满水的锥形瓶和塞 子的质量可在台秤上称量,两者的要求有何不同? 数 据
3、 试分析本实验中误差的来源,并简要分析每个误差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大小。
成绩: 成绩: 评阅人: 评阅人: 日期: 日期: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民族大学
题目: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
检测
学院: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民族医药
学院)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名:***
指导教师:黄亮刁春燕
日期:2017年7月20日
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
1、检测依据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GB/T 18204.2-2014 4.1
2、检测原理
二氧化碳对不分光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
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二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
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检测仪器及主要参数
GXH—3010/3011BF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
测量范围: 0~1.000%
线性误差:≤±2%F·S
重复性误差:<1%F·S
零点漂移:≤±2%F·S/h
量程漂移:≤±2%F·S/3h
横向灵敏度:≤±1%F·S
4. 检验步骤
4.1.1 布点
⑴、检测点的数量:3个(农商银行、足球场、菜鸟驿站)
⑵、检测点应避开遮挡物。
⑶、检测点的高度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相对高度在0.8~1.5m之间。
4.1.2 仪器检测步骤
4.1.2.1 打开仪器
如果用电池供电,将“电池/外接”转换开关拨到“电池”处,将“电源开关”按到开的位置,液晶显示屏点亮。
4.1.2.2 校零点
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形切换阀旋钮拧到“调零”位置(红点对准“调零”,
浓要拧到底),具体操作如:参数设置→零点校准→(CO浓度:0.0×10-6;CO
2度:0.000%;按调零进入下一步)。
此时表头读数应在零点附件,如相差较远则调节侧面板上的零点电位器(零点1对应CO零点,零点2对应CO
零点),使其
2
读数在“0.0”附件,待读数稳定后按动“调零”键,仪器将自动保存零点初值,以后测量的数据将减去这个零点初值,调零结束。
4.1.2.3 测量
仪器开启并校好“零点”、“终点”开始测量。
将仪器侧面板上的圆形切换阀旋钮拧到“测量”位置。
按如下操作开始测量:一般测量→开始测量。
将取样探头拉出,用皮管将取样器与入口“IN”相连,便可将被测环境中的气体抽入仪器内,从显示器上能直接读得被测气体CO、CO2的浓度值。
当浓度值稳定后可保存或不保存数据。
测量第二个数时,不需要再回零,从新选择开始测量即可,将探头指向被测处,直接测量第二个数据。
4.13 测量时间
分别对三个点进行两天早中晚三个时段连续监测一小时
检测结果
表一:农商银行门口
表二:足球场
表三:菜鸟驿站门口
4、结论
经过这次检测实训,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这次实训检测,我们学会使用GXH—3010/3011BF型便携式红外线分
析器。
2、通过本次检测,体现我们小组的团队合作能力,相互之间配合得当。
3、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