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光合作用实验设计类习题-2019年文档
(完整word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练习题全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训练题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1、将情况同样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样温度下分别暗办理1h,再光照 1h (光强同样),测其重量变化,获取以下表的数据。
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 / ℃27282930暗办理后重量变化 /mg-1-2-3-1光照后与暗办理前重量变化/mg+3+3+3+1 A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 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 30℃下的真切光合速率为2mg/h2、下面坐标是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未达到呼吸作用最适温度),测得植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合适的讲解是A .在 b 点从前,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B .光照强度为 a 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在坐标所示各阶段该植株向来进行着呼吸作用D.合适提高温度将使 b 点右移3、将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一个恩赐光照,一个遮光办理,其他条件同样。
以下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几种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恩赐光照的植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B.遮光办理的植株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C.若是对遮光办理的植物突然恩赐光照,叶肉细胞内的 C3含量将增加D.恩赐光照的装置中 O2含量可能保持不变4、下面关于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合适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 O2B.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别出 4 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叶黄素C.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己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D.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其主要功能是固定二氧化碳5、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资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耗资量很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耗资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耗资量又较大。
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讲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丙酮酸完整分解和水的生成过程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B.在线粒体内不能够完成葡萄糖的分解,但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加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6、现有阳生和阴生植物两种。
生物的光合作用实验设计测试题

生物的光合作用实验设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在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以下哪种植物最适合作为实验材料?()A 仙人掌B 菠菜C 松树D 苔藓答案:B解析:菠菜叶片较大,叶绿体含量丰富,光合作用相对明显,更易于观察产生氧气的现象。
2、为了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设计实验时对照组应是()A 有光,正常条件B 无光,其他条件相同C 有光,去除二氧化碳D 无光,去除叶绿体答案:B解析:对照组应为无光,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与实验组相同,这样才能对比出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光合作用中,能够吸收光能的色素主要分布在()A 叶绿体的外膜B 叶绿体的内膜C 叶绿体的基质D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答案:D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这些色素能够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4、以下哪个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A 半叶法实验B 银边天竺葵实验C 恩格尔曼实验D 鲁宾和卡门实验答案:A解析:半叶法实验通过对叶片遮光和不遮光部分的对比,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
5、在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中,以下哪种处理方式可以排除细胞质对实验的影响?()A 破坏叶绿体B 离心分离细胞质和叶绿体C 去除细胞壁D 高温处理细胞答案:B解析:离心分离细胞质和叶绿体,能够单独研究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排除细胞质的干扰。
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有有机物,还有氧气B 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C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实现的D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会促进光合作用,但过高浓度会抑制光合作用。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CO₂+ 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2、光合作用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阶段。
人教(2019)生物必修1课时训练:5-4(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人教(2019)生物必修1课时训练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选择题1.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小球藻培养液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
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小球藻细胞和黑藻叶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核膜B.鲁宾和卡门的实验需通过检测同位素的放射性来追踪物质变化规律C.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第一组和第二组释放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8∶9D.卡尔文实验中14C的转移途径是 14CO2→14C5→(14CH2O)+14C3解析:小球藻细胞和黑藻叶细胞均属于真核细胞,二者均有核膜;18O不具有放射性,只是相对原子质量和16O不同;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第一组释放的氧气为16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为18O2,二者相对分子质量比为8∶9;卡尔文实验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14C5。
2.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图中②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过程O2的吸收量,若长期如此则该植物将无法正常存活B.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与⑤~⑩过程密切相关,与②过程无直接关系C.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D.蓝细菌的①②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解析:题图中②光反应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有氧呼吸过程O2的吸收量,则净光合作用量<0,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长期如此则该植物将无法正常存活;植物细胞④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与⑤~⑩呼吸作用过程密切相关,与②光反应过程无关;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光反应过程;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不具备类囊体薄膜,其光合作用发生在光合片层上。
2019届高三高考生物专题:光合作用验收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光合作用1.含水量为80%的土壤为对照(CK),测得耐旱能力较强的大丽花中度缺水(MD)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浓度(Ci)如图所示(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0- (:K.♦ Ml>.小改缺水A,非气孔因素主要影响Pn - MD的时间段是第12〜15天B,第3~6天Pn-MD的限制因素为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类囊体膜受损C,第6〜12天Pn-MD的限制因素为还原三碳酸的酶空间结构改变D,第3~15天内中度缺水生长的大丽花叶片,光合作用放出Q速率上升【答案】B【解析】【详解】据图分析可知,非气孔因素主要影响Pn-MD的时间段是第3-6天,A错误;气孔影响因素只能影响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气孔的气体量,所以第3-6天因缺水使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类囊体膜受损属于非气孔影响因素,B正确;第6〜12天Pn-MD的限制因素为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C错误;第3〜15天内中度缺水生长的大丽花叶片,因干旱导致叶片气孔部分关闭,气孔导度下降,光合作用降低,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下降,D错误。
2.如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关系。
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D C光照强度(E)A.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增大CO,浓度B.当B<E<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当E>C时,可采取遮光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D,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白光最有效【答案】C【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是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之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是C02浓度;但是当超过C 点之后,随着光照的增强,光合速率有所下降,因此此时需适当遮光(适当减少光照强度),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实验题专题训练

光合作用实验题专题训练一、实验题(共63小题)1.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
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只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__。
考点: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答案:(1)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可靠的;(2)黄色;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试题解析:1号试管和其他试管对比,自变量是水草的有无。
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水草培养液中有自养型微生物,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二氧化碳含量下降;2号试管遮光,水草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多,故溶液变为黄色;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试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
2.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H2O2对根生长的影响。
(1)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可作为信息分子___________植物的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练习题(有答案)

光合作用专题1.图1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
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相对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
(2)在图2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1 abcdefgh中的b、e、g和________。
图2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O2浓度,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_____。
(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产生CO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
(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阶段。
2.(14分)(2011·惠州一模)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当氧浓度为________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3. 如图示,某一植物当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2)将植物突然由光处移到暗处时,细胞内曲线b迅速上升的原因是①:②;曲线a很快下降的原因是①;②。
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含答案】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产物(一)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 (2019·贵州六盘水)“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
”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A.凉水B.生理盐水C.酒精D.碘液2.(2019·福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A.溶解叶绿素B.检验是否产生淀粉C.促进淀粉分解D.验证是否产生氧气3.(2019·新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分解淀粉 B.溶解淀粉 C.将淀粉煮沸 D.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4.(2019·云南)“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水浴加热的作用是()A.运走耗尽叶片原有的淀粉 B.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C.检测是否产生淀粉 D.检测是否合成叶绿素5.(2019·滨州)如图是某同学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步骤一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步骤二必须放在光下C.步骤三中②、③内分别盛有酒精、清水D.步骤四的现象可以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6.(2019·四川广元)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某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丁中叶片滴加碘液后c遮光部分变蓝C.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7.(2019·德阳)某兴趣小组开展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
步骤如下: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照射: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并去掉纸片;④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练习题精品教育.doc(2021年整理)

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练习题精品教育.doc(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练习题精品教育.doc(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练习题精品教育.doc(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练习题为了帮大家提高生物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练习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1。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A。
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水 C。
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A.水 B。
二氧化碳 C.光 D。
叶绿体3。
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B。
有利于除去叶绿素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D.便于用碘液检验4。
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A.②⑤①⑥B.④③②⑤①⑥C.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5.通过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光B.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C.光、水、氧气D.光、叶绿素、二氧化碳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7.氧气的性质是( )A.具有可燃性B.具有助燃性C.具有易燃性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光合作用实验设计类习题
一、如何判断光合作用是否进行及光合速率大小光合作用是否进行及光合速率大小.可根据以下几个指标来确定。
1.以生成物淀粉作为光合作用的指标。
原理为淀粉与碘液或碘蒸气变蓝色。
当用淀粉的生成作为反应指标时,须先对实验叶片进行饥饿处理.再作相关实验。
在对实验后的叶片处理之前。
应该对叶片用热的酒精处理脱去绿色.以避免对实验现象的干扰。
2.用生成物氧气作为光合作用的指标。
此法常见于水生植物。
通过确定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数目作为定量确定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
3.以反应物作为光合作用的指标。
通过测定仪器可以测定空气中的CO2,通常用单位时问单位面积叶片吸收的CO2量作为表示光合作用进行的光合速率。
若实验测得的有CO2吸收或放出的量时.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就是净光合速率。
4.用叶圆片上浮快慢作为光合作用的指标。
用打孔器取得大小一样的叶圆片放人试管,用真空泵抽去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巾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叶片下沉到试管底部。
然后进行光合作用实验。
根据叶圆片上浮的速度来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度。
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圆片数目作指标比较。
也可以用上浮一定数目的叶圆片所需时间的平均值作指标。
5.用溶液的pH变化作为光合作用的指标。
将水生植物或叶片放入溶液中进行光合作用时,由于光合作用吸收利用CO2,因此溶液的pH升高。
如果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溶于水中,从而使其pH下降。
例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O℃时相等如图。
B.光照相同时间,在2O℃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答案A
二、如何进行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研究
1.探究或验证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对于放入到溶液或水中的叶片或水生植物实验时,有几种情况:
(1)一组用自来水,一组用煮过的冷来水,其中经煮过的冷来水中不含有CO2,自来水溶有CO2气体。
可用于验证CO2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一组用蒸馏水,其中不溶有CO2,另一组用NaHCO3。
稀溶液。
其原理是:在NaHCO3。
稀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H2O一HCOH一+HCO3。
当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平衡向左移动,因而NaHCO3稀溶液可为光合作用提供CO2。
若反应为密闭容器时,产生的氧气使容器中体积增大。
通过改变溶液中NaHCO3溶液的浓度.可以研究不同浓度CO2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此外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也可溶解在其中,使平衡向右移动。
(3)2组盆栽绿色植物,用大小相同的玻璃罩罩住花盆,其中玻璃罩内放一杯NaOH溶液并密封不漏气,另一玻璃罩内用一杯清水代替NaOH溶液作对照。
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
2.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时,可用不同功率的日光灯或灯泡制造不同的光照强度,也可用一个台灯,通过改变台灯与实验材料的距离来制造不同的光照强度。
此外,可用若层纱布包裹试验试管,减弱光照,从而与正常光照形成对比。
(2)研究光质对光合作用影响时。
一般采用三棱镜的方法来研究。
例2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纽和对照组。
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
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育好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