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zhōnɡ tínɡ)。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
,
。
往 来 ?
。
,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
,
。
往 来 ?
。
,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 复书》之二)
8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 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宋代 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 区)的界限,不禁夜市。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
代我 们 一 路 走 来 , 由 唐 朝 进 入 宋
1
宋代文学: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2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 四、宋代文学概说
3
绪论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1、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 复书》之二)
8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 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宋代 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 区)的界限,不禁夜市。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
代我 们 一 路 走 来 , 由 唐 朝 进 入 宋
1
宋代文学: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2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 四、宋代文学概说
3
绪论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1、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宋代文学ppt课件

❖ 4、通俗文学有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 和诸宫调等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 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 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 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何赏析诗词
一、推敲词句,读懂大意 ❖ 1、调整词序、语序。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把具有特殊词序、句序的
宋代社会
(一)经济上,北宋初期,战争平息,国家统一,广大人 民得以安定地从事生产,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商 业大城市也相继出现。到北宋中期,便出现了社会繁荣局面。 南宋初期,虽只剩下半壁江山,但由于人口大量南迁,富庶 的江南成为南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会也呈现 了繁荣景象。两宋后期,由于朝廷和地主阶级加紧兼并土地, 广大农民纷纷破产,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 三、品味语言、明辨技巧
❖
1、品味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①清新,其特点是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诗。②平淡又叫质朴。特点
是选用贴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
真切平淡。如陶渊明的诗。③绚丽,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④明快,评议直接、明朗、
爽快、泼辣,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⑤
给,至以糜粥继之。”五年的苦读生涯给了他意志的磨炼,有一次宋真
宗驾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们闻信倾巢而出,前往观看,唯独范仲淹仍
在院内读书。有人问他,为何错失良机而不去看看?他却回答:“异日
见之未晚”。第二年他就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了政坛。在庆历三年,任
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结果失败。《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
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本篇表现了作者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 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宋代文学概论课件

? 刘子健:
? 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为领导 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点。
第一节 宋代文学产生的背景
? 一、宋代政治制度:崇文抑武的国策 ? 二、宋代思想:理学的兴起与三教融通 ? 三、宋代文化艺术:学术艺术的全面繁荣 ? 四、宋代经济:城市经济的发达
一、宋代政治制度:崇文抑武的国策
(一)中央集权高度发达,冗官、冗 兵、冗费弊端严重
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 兴现象比较, 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
? 陈寅恪《论再生缘》:
? “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 文章亦臻于上乘。”
?
(《寒柳堂集》)
? 1、学术
?
(赵昺1279
? 北宋(960-1127) ? 南宋(1127-1279) ? 辽(907—1125) ? 金(1115—1234) ? 西夏(1032—1227)
宋代文化的历史地位
? 明·李贽: ?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
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 人无是非哉?
?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宋代是近世的开始
? 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 ? 高宗(赵构,1127-1162)
黄袍加身。
? 孝宗(赵眘,1162-1189,
? 太宗(赵光义,976-998)
太祖七世孙,德芳后)
? 真宗(赵恒,998-1022) ? 光宗(赵惇,1189-1194)
? 仁宗(赵祯,1022-1063) ? 宁宗(赵扩,1194-1224)
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 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 不敢尔也。”
(《容斋续笔》卷二)
三、宋代文化艺术:学术艺术全面繁荣
? 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为领导 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点。
第一节 宋代文学产生的背景
? 一、宋代政治制度:崇文抑武的国策 ? 二、宋代思想:理学的兴起与三教融通 ? 三、宋代文化艺术:学术艺术的全面繁荣 ? 四、宋代经济:城市经济的发达
一、宋代政治制度:崇文抑武的国策
(一)中央集权高度发达,冗官、冗 兵、冗费弊端严重
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 兴现象比较, 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
? 陈寅恪《论再生缘》:
? “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 文章亦臻于上乘。”
?
(《寒柳堂集》)
? 1、学术
?
(赵昺1279
? 北宋(960-1127) ? 南宋(1127-1279) ? 辽(907—1125) ? 金(1115—1234) ? 西夏(1032—1227)
宋代文化的历史地位
? 明·李贽: ?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
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 人无是非哉?
?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宋代是近世的开始
? 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 ? 高宗(赵构,1127-1162)
黄袍加身。
? 孝宗(赵眘,1162-1189,
? 太宗(赵光义,976-998)
太祖七世孙,德芳后)
? 真宗(赵恒,998-1022) ? 光宗(赵惇,1189-1194)
? 仁宗(赵祯,1022-1063) ? 宁宗(赵扩,1194-1224)
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 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 不敢尔也。”
(《容斋续笔》卷二)
三、宋代文化艺术:学术艺术全面繁荣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3
欧阳修
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文学才华和政策改革而闻名。
宋代文学批评与理论
诗词批评
对诗歌和词的创作技巧和表现 手法进行评论和研究。
绘画理论
对山水画、花鸟画等绘画作品 进行评论和理论研究。
戏曲理论
对元曲和南戏等戏曲形式进行 研究和评论。
宋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 语言与修辞的影响
宋代文学作品对后世的
2 文学主题与意境的
3 文学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继承
一些宋代文学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在后世文学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 件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1 政治与军事
2 科技与经济
3 社会风气与价值观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以及北方与南方、内地 与边疆之间的军事对抗。
宋代的科技发展与对外 贸易,对文学创作产生 的影响。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文人雅士的儒家思想、 以及女性文学的兴起。
诗歌
以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为主, 表达诗人的感慨与情感。
词
以牧词、豪放词和婉约词为 主,表达爱情、自然和社会 思考等。
散文
以随笔、笔记和小品文为主, 多样化的写作风格和题材。
宋代诗歌与词
山水诗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 生境界的思考。
咏物诗
以描绘花鸟的细腻和生动刻画 闻名。
爱情词
描绘婉约动人的爱情场景和情 感表达。
宋代文学的特点
1 反映现实与感伤抒怀
2 注重语言审美
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现 实,以及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追求文学作品的音韵、格调,强调用字运 用的韵味和意境。
3 人文主义思想
4 注重题材多元化
注重对人性、伦理和情感的表达与思考。
《宋代文学史》课件

3
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通过 描写唐僧取经的故事,展现了那一时期社会的奇 幻世界。
宋代小说特点及影响
宋代小说的特点在于其情节曲折离奇 ,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生动。
宋代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同 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5
02
宋代散文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 切相关,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多元化和繁荣。
03
宋代散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为后世 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散文代表人物及作品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他的作品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 誉。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他的作品简洁明快,寓意深远 ,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 追求。
宋诗特点
宋诗注重思想性和哲理思考,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 远。
宋诗流派
宋诗主要分为江西诗派、江湖诗派、豪放派等流派, 各具特色。
宋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陆游
《示儿》、《游山西村》等。
苏轼
《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散文概述
01
宋代散文是宋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唐诗 之后的重要文学形式。
宋代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宋代文人画注重文学与艺术的结合 ,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既 善绘画又通文墨,他们的作品充满了 文学意蕴。同时,宋代绘画也常常以 文学作品为创作题材,如《清明上河 图》等名画即取材于文学作品。
VS
宋代绘画与文学相互融合,丰富了各 自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通过文学的 描述和启发,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和 意境,而文学则借助绘画的形象和色 彩,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这种融合使得宋代文学和绘画 都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第五编 宋代文学ppt课件

北宋后期 分化期 把宋诗某些特点推 (蜕变期) 向极端
南宋初期 再变期 扭转江西诗派诗风
欧、梅、王、 苏 黄、陈师道 及江西诗派
吕、陈、曾
南宋中期 中兴期
南宋后期 衰落与反 照期
摆脱羁绊,趋于广 中兴四大诗
阔
人
总成就不高
江湖诗人、 爱国纪实诗 人精课件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
• (二)宋文。古文运动经过欧阳修等 人的推进,才真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精品课件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欧阳修《戏答元珍》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精品课件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我听见)鸡声,(知道天将破晓)
(我抬头看见)茅店(上空的月), (我低头看见)人迹(在)板桥 (上),(因为桥上有)霜。(行人 何等辛苦)
精品课件
• 当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日 益成熟的时候其缺陷也同时呈现:
阅读上的障碍:造成意义的晦涩甚至隐 没。 创作上的误区:被形式所役
精品课件
• 为了改变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语言 的凝固形式,宋人要通过语序的正常 流动,虚词的使用等手法使诗歌语言 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言在形态上差异 不明显,从而形成了宋诗“主思 理”“以意胜”的特点。
精品课件
•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 湖上初晴后雨》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 西林壁》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 秋月》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欧阳修 《别滁》
•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张耒《和 周邦彦》
南宋初期 再变期 扭转江西诗派诗风
欧、梅、王、 苏 黄、陈师道 及江西诗派
吕、陈、曾
南宋中期 中兴期
南宋后期 衰落与反 照期
摆脱羁绊,趋于广 中兴四大诗
阔
人
总成就不高
江湖诗人、 爱国纪实诗 人精课件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
• (二)宋文。古文运动经过欧阳修等 人的推进,才真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精品课件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欧阳修《戏答元珍》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精品课件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我听见)鸡声,(知道天将破晓)
(我抬头看见)茅店(上空的月), (我低头看见)人迹(在)板桥 (上),(因为桥上有)霜。(行人 何等辛苦)
精品课件
• 当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日 益成熟的时候其缺陷也同时呈现:
阅读上的障碍:造成意义的晦涩甚至隐 没。 创作上的误区:被形式所役
精品课件
• 为了改变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语言 的凝固形式,宋人要通过语序的正常 流动,虚词的使用等手法使诗歌语言 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言在形态上差异 不明显,从而形成了宋诗“主思 理”“以意胜”的特点。
精品课件
•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 湖上初晴后雨》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 西林壁》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 秋月》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欧阳修 《别滁》
•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张耒《和 周邦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 春衫袖。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⑶ 为歌妓舞女立言。 《迷仙引》: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 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 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 暮雨。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 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 密折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⑴ 创制新调,达百余。擅作长调慢词。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 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2 张先: “张三影”,善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 字子野,有《张子野词》。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
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远,征尘不断,何处 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陌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 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 嫁东风。 2020/6/17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⑵ 俚词俗语入词,恢复词的本来面目。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 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殚,终日厌 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 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 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⑸ 擅作男性视角的羁旅行役之词。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 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 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 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 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 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 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 晏几道: 字叔原,有《小山集》。 恋情词包涵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能写得入骨,
不“隔”。 《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釭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
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
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宋代文学(1)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一 时代特征:
1 高度集权。 2 成熟的文官制度。 3 军力疲弱。 4 经济发展。城市和商业的兴盛。 5 科举完备。文人依赖性增强。 6 思想禁锢。理学。内转。自觉依附。 7 南渡后社会心理的低落。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5 柳永: 字蓍卿,有《乐章集》。 以写“淫冶讴歌之曲”即世俗喜爱的风流曲调 闻名。
“奉旨题词柳三变”。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叶梦
得《避暑录话》)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3 欧阳修: 字永叔,有《欧阳文忠公集》。 其恋情词较多保存了民间俚词的特点,感情的
表达也显得比较直率大胆。较之其诗文作品,可以 清晰地看出诗词的雅俗有别。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 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 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⑷ 首写都市词。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 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 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 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 春衫袖。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⑶ 为歌妓舞女立言。 《迷仙引》: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 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 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 暮雨。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 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 密折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⑴ 创制新调,达百余。擅作长调慢词。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 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2 张先: “张三影”,善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 字子野,有《张子野词》。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
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远,征尘不断,何处 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陌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 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 嫁东风。 2020/6/17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⑵ 俚词俗语入词,恢复词的本来面目。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 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殚,终日厌 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 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 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⑸ 擅作男性视角的羁旅行役之词。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 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 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 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 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 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 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 晏几道: 字叔原,有《小山集》。 恋情词包涵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能写得入骨,
不“隔”。 《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釭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
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
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宋代文学(1)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一 时代特征:
1 高度集权。 2 成熟的文官制度。 3 军力疲弱。 4 经济发展。城市和商业的兴盛。 5 科举完备。文人依赖性增强。 6 思想禁锢。理学。内转。自觉依附。 7 南渡后社会心理的低落。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5 柳永: 字蓍卿,有《乐章集》。 以写“淫冶讴歌之曲”即世俗喜爱的风流曲调 闻名。
“奉旨题词柳三变”。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叶梦
得《避暑录话》)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3 欧阳修: 字永叔,有《欧阳文忠公集》。 其恋情词较多保存了民间俚词的特点,感情的
表达也显得比较直率大胆。较之其诗文作品,可以 清晰地看出诗词的雅俗有别。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 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 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2020/6/17
宋代文学 (二1)北—宋—词
GCT考前辅导—— 文学知识
⑷ 首写都市词。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 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 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 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