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主观题示例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案例举例(仅供参考)一、章某,男,16岁。

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

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

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

如果催促他的话,时间可略微缩短。

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

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

案例中章某表现出的症状是强迫行为。

具体体现在有一些屈从性强迫行为的症状“他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来越频繁,洗手一次约半小时左右……”以及一些强迫性仪式动作“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是否可以诊断为强迫症,还应当参考强迫症状出现时,章某本人的情绪体验,例如是否会有严重的内心冲突或者焦虑、痛苦等。

根据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诊断为强迫症: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③上述的混合形式;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案例中仅说“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因此还应当进一步探究,如果有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情绪体验则可以诊断为强迫症。

根据案例中的描述“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

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

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因此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1:采用松弛治疗,尽量制止章某洗手的次数,同时在章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或者让章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来代替洗手,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控制章某洗手的次数,让章某在不洗手的同时情绪能够放松,缓解其对湿疹的恐惧。

变态心理学 案例分析

变态心理学 案例分析

精神疾病 常年伴有药物
···
安全感 社会归属感
缺乏 ···
我想自己可能患上抑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 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1987年(张国荣自传)
环境参照 外界传闻 社会文化背景
···
3 HOW ?
DEPRESSION
M文字、绘画、公益
keDDyword
3
当你越过苦难,当你回望,你往往
2 不再苛求自己
慢慢的我不再为凑齐十首歌去写歌, 不再去抢排行榜的前几名,我不会去 问唱片的销售怎么样……我开始真正 享受在台上唱歌,以前从来就没享受 过。
黑狗也许将永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我们达成了理解,通过学 习知识、耐心、克制和幽默,最凶狠的黑狗也可以被制服。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会在当中找到那口非常值得的甘甜。在 这场试炼里,我所得到 的,远比所受
的痛苦更值得记住;对于苦难,我有种 崭新的体会。
而经历的那场忧郁,让她觉得更是“值 得”。
1 重视病情 配合治疗
总有人诗意盎然地说:抑郁症就 是一次心灵感冒。其实,得病就 是得病,哪有那么浪漫。治疗抑 郁症和治疗其他病无异:一是承 认有病,二是寻个好大夫,三是 配合治疗,四是防止复发。我个 人的经验是,有关抑郁症的一些 常识公众知道太少,合格的医生 也严重不足。
赵银银 英语154班
抑郁症
(14 心境障碍与自杀)
赵银银 英语154班
1
任航——中国唯一 一个人体摄影师
我坐在露台的摇椅上, 感觉自己随时都能飞起来, 我的屁股下面 像是有一根巨大的弹簧, 要把我从摇椅上弹出去。
2 WHY ?
DEPRESSIO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新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资料

最新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资料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某女,33岁,大专文化,某国企行政人员,未婚。

来访者在沟通中诉说从小性格内向,非常听话,一直表现良好,十分乖巧,也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

但父母要求较严格,特别是上中学后,不仅对学习要求很严,还特别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经常告诫她不要与男孩子来往,偶尔有男同学找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假期里的活动如果有男同学参加,一般上不会让她去的。

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了男孩子就会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有些手足无措。

上高中时,暗恋某同学,见了该同学,尤其紧张,害怕与该同学眼神接触,后来发展到只要见了男同学就非常紧张。

在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恐惧而不敢与他们交往。

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也因此很少参加单位里的活动。

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其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弄的别人很尴尬。

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不愿意与人交往,下班后就在宿舍看书、看电视。

吃不好,睡不香,自己也对自己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对见心理咨询师很害怕,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上小学前曾经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互相抚摸对方的生殖器,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的打了她的屁股。

后来她就忘了这件事,初中讲生理卫生课时,突然想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自己很坏。

并且从此经常想起此事,怕人知道。

上高中时暗恋男同学,觉得自己不纯洁,不敢看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

上高中和大学时,症状有所加重,以至于最后连普通男性都害怕了。

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

她为此也很苦恼,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没法找男朋友,本意上她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那件事,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所以特别害怕与他人目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

变态心理学案例

变态心理学案例

变态心理学案例篇一:变态心理学案例我们那个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我父亲在乡里中学教书,妈妈一个人种着山坡上的几块梯田。

我有一个哥哥,他跟着父亲在乡中学读书。

从我们那个村子到乡政府所在的那个小镇要翻过两座大山,走几十里山路,早上太阳没出来上路,到晚上太阳下山才能赶到小镇上。

所以我父亲和哥哥一个月最多回家一趟,住一夜,又匆匆离开家。

家里只有妈妈、奶奶和我,三个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有一天黄昏,放学后,我又一个人在河滩上低头寻找那些在我看来漂亮的小石头。

等我回家时候,有一条小黑狗跟着我,一直跟到我家门口。

第二天早上,我开门后发现小黑狗还没有走。

我对着屋里叫道“奶奶,那小狗还没走。

”奶奶到门口看了看,说:“来猫穷,来狗富,来猪头上顶白布。

既然这小狗不走,就是跟咱家有缘,就让它在咱家吧。

”从此,小黑狗成了我们家里的一员,我给它起名叫“黑子”。

一开始,黑子需要我帮着洗澡,后来,黑子自己知道干净了,它每天都要跳到小溪里冲澡;冲完澡,它站在河滩上,用力抖动身体,甩干身上的水。

而且,它还知道找僻静的地方方便,从来不像别人家的狗,到处乱拉。

我奶奶死了。

我哭的时候,黑子趴在我的身边,它的眼里也流下了泪。

为奶奶办丧事摆了几桌酒,别人家的狗闻到香味都在桌子底下乱钻,黑子虽然两天没有吃东西,却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走到黑子身边坐下来!摸着黑子的头说:“黑子,奶奶死了,你也哭了吗?”黑子不知是不是听懂了我的话,它伸出红红的舌头,舔着我的手心,我感觉到痒痒的,非常舒服。

我以前怎么不知道黑子的舌头舔手心是那么舒服呢?晚上,我一个人睡在奶奶以前住的屋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听到黑子在外面的哼哼,便起来开了门,黑子一声不响地跑进房里,它卧在我的床下。

我说:“黑子,你是来陪我的吗?”黑子不会和我开口说话,它就那样在我床下卧着。

我在黑子细细的喘息里睡着了。

黑子从那天起就睡在我的房间里,直到我小学毕业。

我要随父亲到镇子上上中学了,我们的家也要一起搬到镇子上去。

变态心理学教学设计

变态心理学教学设计

变态心理学教学设计引言心理学是一门深入人心的学科,涉及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认知等方面,广泛应用于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

其中,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因为它对于探究人的异常心态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在变态心理学领域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们对变态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于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1.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学习变态心理学的相关案例,并分析案例涉及的心理学问题;3.掌握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变态心理学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方法;4.探讨变态心理学在疾病治疗、心理咨询和援助方面的应用;5.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概论•课程介绍和安排;•变态心理学历史沿革;•变态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变态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范畴。

第二课时心理疾病与变态心理学•心理疾病和变态心理学的关系;•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症状;•与心理疾病相关的变态心理学问题;•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第三课时变态行为与人类行为•研究变态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研究变态行为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傅科摩玻璃脊潜航艇事件分析;•嫉妒、暴力、性虐待等案例分析。

第四课时变态心理学的治疗和预防•变态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和种类;•心理咨询的方式及其应用;•柯达克事件研究案例分析;•如何通过教育和预防措施减少变态心理学的发生。

教学方法•前置式授课,教师介绍相关理论、案例和实践应用;•班内分组交流探讨,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课堂互动,通过讨论、问题解答、小组交流等方式互动。

考核方式1.期中论文;2.案例分析报告;3.研究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研究、撰写报告并进行汇报;4.期末考试。

总结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探究人的变态情感、行为、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的保护和社会安定的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变态心理学主观题示例

变态心理学主观题示例

五、案例现象描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案例一:男性,36岁,医生。

两年前得知自己同科室的同事曾经因为嫖娼被抓,以后就对该同事接触过的东西避而远之,担心传染上性病。

逐渐出现碰过一些他认为该同事碰过或有可能碰过的东西就反复洗手。

以后担心的范围逐渐扩大,乘公共汽车,在饭店吃饭,在宾馆住宿,之后都要反复洗手,洗澡,并尽量回避公共场所.洗手、洗澡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

已不能去上班,并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心理障碍?(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心理障碍是强迫症。

(2)强迫症的主要症状特征是强迫(观念或行为)和反强迫现象。

案例中出现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洗澡。

案例中出现反强迫现象: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

2.案例二:患者男性,60岁,初中文化,退休。

多年来染上了吸大麻烟恶习,并成瘾,已持续20年。

记忆减退,工作中差错多,有时说话颠三倒四。

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

曾被开除公职,后经收容治疗了2年,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精神障碍?(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答:(1)此案例描述的精神障碍是大麻依赖与成瘾。

(2)案例中有大麻依赖和戒断反应.大麻依赖:吸食20年.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

大麻戒断反应: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3.案例三:张某似乎对发报员的工作很称职。

他认真负责,要求完美,对事情周到入微,但和同事的关系不但不亲密,反而很“疏远”。

即使日常事务中的微小变动,也会使他极度不安。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在心理学的领域中,变态心理学关注的是那些偏离正常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的现象。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以下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变态心理学案例。

_____是一位 30 岁左右的男性,他的日常生活被一种强烈而无法控制的恐惧所笼罩。

这种恐惧并非针对现实中的具体事物,而是一种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极度焦虑。

他总是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哪怕只是出门买个东西,也会反复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场景。

这种过度的担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他几乎不敢离开家门,与外界的社交也变得极为有限。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_____的症状符合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特征。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过度的、难以控制的担忧和焦虑,这种担忧不仅频繁而且持久,常常伴随着身体上的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_____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呢?通过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_____在童年时期经历了较为不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经常争吵,家庭氛围紧张。

这种不稳定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其次,_____的性格较为内向和敏感,他对周围的事物和他人的评价过度在意,这使得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此外,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他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放松,心理压力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焦虑障碍的爆发。

对于_____的治疗,采取了综合的方法。

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被应用其中。

治疗师帮助_____认识到他的过度担忧是不合理的,并引导他改变那些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例如,当_____出现担忧的想法时,治疗师会教他如何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来缓解焦虑情绪,同时鼓励他逐步挑战自己的恐惧,增加外出和社交的频率。

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共37页文档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共37页文档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案例现象描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案例一:
男性,36岁,医生。

两年前得知自己同科室的同事曾经因为嫖娼被抓,以后就对该同事接触过的东西避而远之,担心传染上性病。

逐渐出现碰过一些他认为该同事碰过或有可能碰过的东西就反复洗手。

以后担心的范围逐渐扩大,乘公共汽车,在饭店吃饭,在宾馆住宿,之后都要反复洗手,洗澡,并尽量回避公共场所。

洗手、洗澡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

已不能去上班,并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心理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心理障碍是强迫症。

(2)强迫症的主要症状特征是强迫(观念或行为)和反强迫现象。

案例中出现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洗澡。

案例中出现反强迫现象: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

2.案例二:
患者男性,60岁,初中文化,退休。

多年来染上了吸大麻烟恶习,并成瘾,已持续20年。

记忆减退,工作中差错多,有时说话颠三倒四。

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

曾被开除公职,后经收容治疗了2年,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精神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精神障碍是大麻依赖与成瘾。

(2)案例中有大麻依赖和戒断反应。

大麻依赖:吸食20年。

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

大麻戒断反应: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

3.案例三:
张某似乎对发报员的工作很称职。

他认真负责,要求完美,对事情周到入微,但和同事的关系不但不亲密,反而很“疏远”。

即使日常事务中的微小变动,也会使他极度不安。

例如,如果同事没有严格按照他详尽的日程安排或计划去做,他也会紧张和急躁。

生活缺少乐趣,并总因为小事闷闷不乐,他严格的日程安排根本不可能实行,因此经常出现紧张性头痛或胃痛的症状。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人格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况此类人格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是强迫性人格障碍。

(2)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过分的焦虑不安、疑虑重重、过分担忧恐惧和苛求完美、谨小慎微、拘泥细节、刻板、不安全。

案例中:张某认真负责,要求完美,对事情周到入微,日常事务中的微小变动,也会使他极度不安。

4.案例四:
潘浩,15岁。

在做作业、交朋友、生活方式方面都跟母亲有激烈冲突。

母亲定下的所有规矩他都反对。

争吵时,他会诅咒母亲,骂她不讲理,甚至把她推到在地。

母亲则列举他平时的种种不良行为,说他叛逆,故意跟大人作对,走歪路,如继续下去,早晚要进监狱。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儿童心理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况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儿童心理障碍是品行障碍。

(2)儿童品行障碍的特征是发生于18岁以下,行为明显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且反复和持久。

案例中潘浩,15岁。

母亲定下的所有规矩他都反对。

争吵时,他会诅咒母亲,骂她不讲理,甚至把她推到在地。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8分,第2题12分,共20分。

1. 案例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错选、少选、多
选均不得分,选择恰当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8分)。

某男 59岁在文革期因两次说错话被批斗,从那时起,任何场合再不敢表态,必须发言时,一定先拟好稿。

后来政治形式好转,逐渐忘记此事,前不久因被委以重任,需要表态发言,在兴奋紧张的情况下,突然又想起当年的情景,全身出汗,几乎休克。

以后大会、小会都不敢讲话,最近一段时间,不敢参加任何会议,一想到明天有会,就彻夜难眠,有恐惧感,多次前来咨询,寻求帮助。

1.该案属于(B )。

A.心理问题
B.心理障碍
C.边缘状态
D.重性精神病
2.对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依据是(AD )。

A.有主动求治愿望
B.问题内容未泛化
C.社会功能未受损
D.对症状有自制力
3.案例的典型症状包括(BD )。

A.强迫观念
B.回避行为
C.抑郁情绪
D.社交恐怖
4.该案例最有可能的诊断是(B )。

A.焦虑性神经症
B.恐怖性神经症
C.强迫性神经症
D.抑郁性神经症
2.案例分析与诊断。

女,30岁,已婚,工人。

病前性格:温和、胆怯、寡言。

体健,无重病史。

无精神病家族史。

家庭和睦。

入院前三个月,无明显精神刺激因素,突然失眠,变得特别沉默,一天讲不到三句话,整日呆坐,保持一个姿势,饮食被动,生活需人照料。

晚上夜深人静时则起身把橱中饭菜吞吃一空,自语,痴笑。

近周来变得不言不动,不哭不笑,推她不动,喂她不食,口腔内积着大量唾液不肯吐出,膀胱胀满不肯排泄。

躯体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

精神检查:表情刻板,缄默不语,僵卧不动,对被动运动有抗拒,有蜡样屈曲及空气枕头,间或出现模枋言语及模枋动作。

(1)本例中患者有哪些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2)如何诊断?(包括亚型诊断)依据是什么?
答:(1)本例中患者的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主要有:运动障碍,明显的紧张性抑制:如一天讲不到三句话,整日呆坐,保持一个姿势,饮食被动,不言不动,不哭不笑;自动性顺从与违拗:推她不动,喂她不食,口腔内积着大量唾液不肯吐出,膀胱胀满不肯排泄。

木僵、肌肉强劲、奇怪的姿势:表情刻板,缄默不语,僵卧不动,有蜡样屈曲及空气枕头,间或出现模枋言语及模枋动作。

(2)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本例应考虑: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依据是:
①符合分裂症症状特征:
病因未明,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表现,情感淡漠、意志减退。

意识清晰,智能尚好;
②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③病程标准:病程3个月超过1个月。

④排除器质性病变。

⑤符合紧张型精神分裂的特征
紧张综合征为主,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自动性顺从与违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