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doc

关于山西平遥古城调研报告

实习地点:山西平遥古城,双林寺,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

实习目的:了解实习地点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实习时间:2012年7月7号一17号.

.、八、-

刖言---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实物标本,是古老东方艺术活的载体。她独特的架构和寓意,镌刻着中国历史的足迹和华夏文明的印记。因此我将对逗留时间最长的平遥古城进行说明。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

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

一座具有2700 多年历史

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

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

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

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

县城。平遥旧称“古陶”,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

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 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 2.25 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 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 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

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 6.4 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

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 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 3 千个,传说它是孔子 3 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3年(1370 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击城墙; 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 年)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殿内的五代彩塑堪称珍品,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 年)、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 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 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清虚观。观内20 余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稀有之物;有遍布古城内外1000 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续纷的各种琉璃实物。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古城内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 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

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

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田中淡考察平遥古城时欣然题词“平遥

古城甲天下”。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

城的评价是:“平遥古

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

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

例,平遥古城保存了

其所有特征,而且在

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

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

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到过平遥的人说:“走进平遥,就如同走进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东门(迎熏门),

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

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一一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号

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 用地紧

凑,功能分明。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中国

民族银行业之先

河,并一度操纵十

九世纪整个清王朝

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 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

日升昌位于平遥城内西大街路南。票号旧址至今保存完好。坐南朝北,并列两院,

南北进深65 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三进院落。临街面宽 5 间,厚木排门,檐下彩画,挂店名牌横匾,院屋第一进为柜台、账房,东西两边各有柜房 2 间。二进东西各建客房 3 间。正面为中厅,面阔三间,为汇兑业务室,其上建有楼房,用以存放物品。紧靠中厅南檐接出半坡顶平房 3 间, 为职员住处。中间为走道,东西两边为小套间,楼上为仓贮和伙计住处。后院南向有正厅 5 间,东西各有客房 3 间,是贵宾及高级职员住处。西侧有廊道可通马车,备确马厩和马倌住处。整个院落墙高宅深,布局紧凑,设计精巧,上空架设有铁丝天网,网上系有响铃。临街铺面5 扇坚实大门一关,极为安全。

平遥古城的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平遥票号创立时间之早,延续年代之长,票号数量之多,网点分布之广,资本实力之雄厚,因而,一度执金融之牛耳,闻名于海内外。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1910 年以后近代银行业兴起,银行的经营方式比票号先进,特别是大银行都是以外国资

本为后盾,中国土生土长的票号斗不过外国的洋币外钞,票号很快就衰落了。更由于山西票号与清朝政府的经济相互依存,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被推翻,票号就逐渐衰落而被时代所淘汰。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衙门街、书院街、校场巷、贺兰桥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 有的得名于祠庙,例如文庙街、城隍庙街、罗汉庙街、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真武庙街、五道庙街等; 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例如赵举人街、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等; 古城东北

角有一座相对封闭的城中之城,类似于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条街道也就被命名为

东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 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仁义街、甜水巷、豆芽街、葫芦肚巷等。

平遥古城民居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民间有句俗语: “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城东南的的城隍庙街,由城隍

庙、财神庙、灶君庙三组建筑群构成。城

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

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

名臣英雄充当。城隍庙的宣传词“皇帝有

难上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不知出自于何处,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

受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