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题
(完整版)模拟电路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解: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2226525.1)2010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20)(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II I I o u R R u R Ru R R u R R u ])1[()()1(45124512++=--+=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1I I o u u R R u -=)+(解:1121)1(I o u R R u +=))(1()1()1()1()1()1(122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电工学概论习题答案第七章——电工习题及答案资料文档

7-1 填空题(1)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常见的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三种方式。
(2)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只能放大(交流)信号,不能放大(直流)信号;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直流)信号,也能放大(交流)信号。
(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和零点漂移严重),解决的有效措施是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4)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但接近于1)、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因为输入电阻高,所以常用在多级放大器的(第一)级,以减小信号在(内阻)上的损失,因为输出电阻低,所以常用于多级放大器的(最后)级,以提高(带负载)的能力。
(6) 差模信号是指两输入端的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共模信号是指两输入端的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
(7) 差模信号按其输入和输出方式可分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和(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类型。
(8) 交流负反馈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四种类型。
(9) 对于一个放大器,欲稳定输出电压应采用(电压)负反馈、欲稳定输出电流应采用(电流)负反馈、欲提高输入电阻应采用(串联)负反馈、欲降低输出电阻应采用(电压)负反馈、欲降低输入电阻而提高输出电阻应采用(电流并联)负反馈。
(10) 正弦波振荡器振幅平衡条件是(||1AF =)、相位平衡条件是(2A F n ϕϕπ+= 0,1,2,n =±±);正弦波振荡器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基本放大器A)、(正反馈网络F)、(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
(11) 逻辑变量只有(逻辑1)和(逻辑0)两种对立的状态。
(12) 三种基本的逻辑运算是指(与)、(或)和(非)。
(13) 1+1=1是(或)运算,1+1=10是(二进制加法)。
模拟电子技术 第七章放大电路的反馈6

三、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对信号源内阻有不
同要求:
串联负反馈宜采用电压源激励,信号源内阻越小,
反馈效果越好。并联负反馈宜采用电流源激励,信号 源内阻越大,反馈效果越好。
47
RS
US
串联负反馈宜采用电压源激励,信号源内阻越小,
反馈效果越好。
48
并联负反馈宜采用电流源激励,信号源内阻越大,
反馈效果越好。
电路中许多情况为交直流共存。 直流负反馈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 交流负反馈用于改变电路的动态性能。 研究重点:交流反馈。
10
四、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号加强了原输入信号,使放大电路净
输入量增大的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号削弱了原输入信号,使放大电路净
输入量减小的反馈。
研究重点:负反馈。 只有正确引入交流负反馈才能改善放大电路的 动态性能。
图7-9
电压并联 负反馈
33
例7-4 电路如图所示,分析其反馈类型。 (-)
该电路又叫集电极-基 极偏置电路。静态时
I B U CE U BE) RF U CE / RF ( /
(+)
当RF 选定后, I B和U CE 成比例。
T(C) I C U CE I B IC
7
二、反馈的类型
根据反馈存在的通路:
直流反馈 交流反馈
根据反馈的极性:
正反馈 负反馈
8
根据反馈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取样方式):
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 根据反馈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串联反馈 并联反馈
9
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反馈量只含有直流量(仅在直流通路存在)
交流反馈:反馈量只含有交流量(仅在交流通路存在)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解答(康华光版)

3. C位置:发射结反偏,截止,IC=0。
习题3.3.2
• (a):放大。 • (b):放大。 • (c):饱和。 • (d):截止。 • (e):饱和。
习题3.3.6
2. AV≈1, Ri=Rb//(rbe+51Re//RL)≈90K, Ro=Re//[(RS//Rb+rbe)/(1+β)]=39Ω
3. Vo=[Ri/(Ri+Ro)]×Av× Vs≈200mV
习题3.7.1
1. |AVM|=60db=1000 (倍), fL=100Hz, fH=100MHz
2. f=fH=fL时,|AVM|=57db
IC3=1mA, VB3=9V, VC2=8.3V, IE=2IC2=0.74mA, IC2=0.37mA, VCEQ3=-9V, VCEQ2=9V, Re2=5.27K, rbe1=rbe2=300+26×(1+β)/2=3.9K,
rbe3=2.4K, ri3=rbe3+(1+β)Re3=245K
(a)
(b)
习题7.1.4
21. .拆R去f1R引f2虽入然电可流提串高联输负入电反阻馈,,但使整r体if提性高能,下降, 解R决f2的引办入法电是压将并Rf2联的负左端反改馈接,到使T2r集if降电低极。。
习题7.1.5
• (a): 不可能,因为是正反馈,应交 换运放正负极。
• (b):不能,应交换R 和RL
1. VCC=6V, IBQ=20µA, ICQ=1mA, VCE=3V;
2. Rb=(VCC-0.7)/IBQ=265K(≈300K), RC=(VCC-VCE)/ICQ=3K;
反馈放大电路习题

反馈放大电路习题一、选择判断题: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_________。
A. 无负载B. 无信号源C. 无反馈通路D. 无电源2、所谓闭环是指_________。
A. 接入负载B. 接入信号源C. 有反馈通路D. 接入电源3、构成反馈通路的元件_________。
A. 只能是电阻B. 只能是晶体管、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C. 只能是无源器件器件D. 可以是无源元件,也可以是有源器件4、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称为_________信号,它不但决定于_________信号,还与反馈信号有关。
而反馈网络的输出信号称为_________信号,它仅仅由_________信号决定。
(请按顺序选择)(1) A. 输入 B. 净输入 C. 反馈 D. 输出(2) A. 输入 B. 净输入 C. 反馈 D. 输出(3) A. 输入 B. 净输入 C. 反馈 D. 输出(4) A. 输入 B. 净输入 C. 反馈 D. 输出5、直流负反馈是指_________。
A.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C.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D. 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6、交流负反馈是指_________。
A. 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 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C. 放大正弦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D. 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反馈7、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_________。
A. 交流负反馈和直流负反馈B. 直流负反馈C. 交流负反馈D. 交流正反馈8、在放大电路的输入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_________,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 输出量增大B. 净输入量增大C. 净输入量减小D. 反馈量增加9、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称为_________反馈。
A. 电流B. 串联C. 电压D. 并联10、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电流成正比,称为_________反馈。
模电 第七章1(第五版)——康华光

(&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
Rc1 Rb1 (-) (+) T1 + . Vi _ Rf (+) Re1 + . Vf _
Rc2 T2
+Vcc (+) + . Vo _
Re2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 例:判断下列放大电路的反馈组态
(+) (+) (+) (-) (+) (+)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
信号源对反馈效果的影响
串联负反馈 vID = vI -vF 要想反馈效果明显, 就要求v 就要求 F 变化能有效引 的变化。 起vID的变化。
则 vI 最 好 为 恒压源, 恒压源 , 即信号 源内阻R 源内阻 S 越小越 好。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
7.2.1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
特点: 特点: 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KVL) 输入以电压形式求和(KVL): vid=vi- vf 稳定输出电压 电压控制的电压源
RL↓→vo↓→ f↓→ id(=vi-vf)↑ ↓→ ↓→v ↓→v ↑ vo↑
7.2.2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
例:判断下图所示电路,哪些元件引入了级间 判断下图所示电路, 直流反馈,哪些元件引入了级间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哪些元件引入了级间交流反馈?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
直流通路 (a)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b)交流通路 交流通路
引入的是级间直流反馈; Rf1和Rf2引入的是级间直流反馈; 既能引入级间直流反馈,又能够引入级间交流反馈。 Re1既能引入级间直流反馈,又能够引入级间交流反馈。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习题及解答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习题6.1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A.无信号源B.无反馈通路C.无电源D.无负载而所谓闭环是指。
A.考虑信号源阻B.存在反馈通路C.接入电源D.接入负载(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3)直流负反馈是指。
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4)交流负反馈是指。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A.直流负反馈B.交流负反馈①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②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③为了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④为了抑制温漂,应引入;⑤为了展宽频带,应引入。
解:(1)B B (2)D (3)C (4)C(5)A B B A B6.2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
A.电压B.电流C.串联D.并联(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负反馈;(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负反馈;(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负反馈;(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负反馈;(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负反馈;(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负反馈。
解:(1)A (2)B (3)C (4)D (5)B (6)A6.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填入“√”或“×”来表明判断结果。
(1)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2)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3)反馈量仅仅决定于输出量。
()(4)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解:(1)×(2)×(3)√(4)×6.4判断图P6.4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题解(第四版模电答案)

7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题解(第四版模电答案)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自测题一、现有电路:A.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B.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 积分运算电路D. 微分运算电路E. 加法运算电路F. 乘方运算电路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O,应选用。
(2)欲将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电压,应选用。
(3)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4)欲实现A u=-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
(5)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
(6)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尖顶波波电压,应选用。
解:(1)C (2)F (3)E (4)A (5)C (6)D二、填空:(1)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
(2)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12kH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滤波电路。
(3)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滤波电路。
(4)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变,应选用滤波电路。
解:(1)带阻(2)带通(3)低通(4)有源三、已知图T7.3所示各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模拟乘法器的乘积系数k 大于零。
试分别求解各电路的运算关系。
图T7.3解:图(a )所示电路为求和运算电路,图(b )所示电路为开方运算电路。
它们的运算表达式分别为I3142O 2O43'O 43I 12O2O1O I343421f 2I21I1f O1 )b (d 1)1()( )a (u R kR R R u ku R R u R R u R R u t u RCu u R R R R R R R u R u R u ⋅=⋅-=-=-=-=⋅+⋅+++-=⎰∥习题本章习题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7.1 填空:(1)运算电路可实现A u>1的放大器。
(2)运算电路可实现A u<0的放大器。
(3)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
(4)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大于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
一、填空题
2、为了减小信号源的负载,提高电路的放大能力,对于内阻较小的信号源,通常应该引入 负反馈;对于内阻大的信号源,通常应该引入 负反馈。
3、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选择 负反馈电路;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具有输入电阻大,输出电流稳定的特性,应选择 负反馈;要想得到一个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的放大电路,那么,电路中应该引入 负反馈; 当电路负载变化时,为了使输出电压稳定,在电路中应该引入 负反馈。
4、负反馈电路的一般关系式是 。
5、对负反馈放大电路来说,反馈越深,对电路性能的改善越显著。
但是,反馈太深,将容易引起电路产生 。
二、计算分析题
1、电路如图1所示,分析图中两个电路的级间反馈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2)是直流反馈、交流反馈还是交、支流反馈兼有? (3)它们属于何种组态?
(4)各自的电压放大倍数大约是多少?
(a) (b)
图1
i
v o
i
v o
2、图2四个中间级电路,假设各电路都设置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图中未画出)。
指出其级间反馈的极性,若为负反馈说明组态;
图2
3、电路如图3 所示,判断图中的反馈极性和类型;若Vi =1V ,求Vo =?假设集成运放是理想的。
图3
4、电路如图4所示。
(1)合理连线,接入信号源和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
(2)若20==
i
o
u u Au ,则R f 应取多少千欧?
图4
5、放大电路如图5所示,为了在2C R 变化时仍能得到稳定的输出电流o I (o I 是T2集电极到发射极的电流),应如何引入一个级间反馈电阻f R (在图中画出)?要求引入的反馈电阻不影响原静态工作点。
图5
6、反馈放大电路如图6所示。
(1)哪些元件构成了反馈网络(交流反馈)? (2)判断电路中交流反馈的类型。
(3)求反馈系数。
(4)计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f 。
、
图6
7、已知某一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如图题7-6所示,图中2000v A =,反馈系数0.0495v F =。
若输出电压2o v V =,求输入电压i v ,反馈电压f v 和净输入电压id v 的值。
图7
8、有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同相比例放大电路中,已知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610vo A =,
47f R k =Ω,1 5.1R k =Ω,求反馈系数v F 和闭环电压增益vf A 。
9、电路如图9所示,(1)试判断该放大电路引入了哪种反馈组态;(2)现希望对电路的性能进行改善,提高该电路的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电路连线应作何改进?(3)比较改进前后闭环增益vf A 是否相同?
图9
10、已知基本放大器的中频增益310=Av ,极点频率MHz f H 11=,MHz f H 102=,
MHz f H 1003=,若要求反馈放大电路中频增益dB A vf 20=,试运用渐近波特图判断电路
是否自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