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大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汇总

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5.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一般特征第一: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第二: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可以增值。
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在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中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
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第三:时效性。
人们总是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有用的信息。
第四:共享性。
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那样产生损耗。
另外,信息还具有不完全性、真伪性等。
1.2 信息的编码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二进制代码:由0和1符号串组成的代码)。
4.基本单位:字节,Byte 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 简写“b”。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信息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知识梳理】一.什么是信息?根据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1.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说物质、能量、______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具有价值性[精讲点拨]二、信息的基本特征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1)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共享性。
突出人多交流多,信息多,智慧多.(2)真假难辩:真伪性。
说明信息的干扰性问题(3)老皇历看不得:时效性。
也有长与短之分。
信息的使用价值表现之一。
(4)一传十,十传百:传递性。
时间上、空间上的存储与传递。
(5)玉不琢,不成器:可处理,可增值.反复锤炼的重要性.(6)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对性。
产生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和价值观念头问题。
[合作解疑]1.2008年10月26日,小云发现自己中了2008年10月2日商场举行的“有奖购物"活动的二等奖。
当她去兑奖时,却发现兑奖时间是2008年10月7日—15日,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价值性2.信息的载体,是指( )。
A.各种信息的编码B.表示和传播信息的媒介C.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D.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信息3.“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人至少有两种思想”体现了什么?A.信息的依附性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4.《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人家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ppt课件

防范策略和技术手段
防范策略
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 全漏洞评估和演练等。
技术手段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
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01
02
03
隐私保护
如何平衡个人隐私和信息 共享之间的矛盾,确保个 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04
数字化生活与产业变革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数字化生活表现 智能手机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内容消费成为日常娱乐主要方式。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广泛应用。 数字化生活影响
提高生活便利性,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生活表现和影响
互联网发展历程和现状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01
回顾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如ARPANET、
NSFNET等。
互联网的现状和趋势
02
分析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包括移动互联网、物
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03
探讨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变革,以及带
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消费者体 验。
金融业科技应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意义
1 2 3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助 于促进数据流动和应用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 量发展。
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 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 融合。
将人类可读的命令和数据转 换为计算机可读的二进制代 码,是计算机的“耳目”。
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载体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飞鸽传书);②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③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④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⑤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⑥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红灯停,绿灯行);⑦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
二、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新华词典》)。
①微电子技术(基础);②计算机技术(核心);③通信技术(桥梁);④传感技术(感官扩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视电话、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重大变革)①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④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⑤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事物本身、他人、媒体)→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分类保存)2、采集信息的方法:检索媒体(阅读书刊、收看电视、搜索网页等);与他人交流(听讲座、请教专家等);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观察、实验、调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一般特征(P3)
1、载体依附性: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
2、价值性: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GPS全球定位系统
3、时效性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补充:不完全性:盲人摸象、兼听偏信
真伪性: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P6)
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应用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1、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P7)
(1)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及高分辨显示技术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五要五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