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翻译(一)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学案(一)一、考点预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二是将个别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已成为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
2003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一改多年来的客观试题模式而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分值也相应地由3分增至5分,2004年增至8分,2005年增至10分,2007年江苏卷为9分,相信以考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翻译这一点上会保持这种高赋分。
二、方法探究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高考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
(一)、理解句子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
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
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
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即活用。
例1、(何子平之)母本侧庶,籍(户口册)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
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持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在这段文字中,“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是什么意思呢?“州中”、“有微禄”、“当”、“留”都是不难理解的,难的是“差”、“启”、“相”这三个词。
“差”是个多音词,这里该怎么理解?“州中”既在州中;“有微禄”,有少许俸禄。
可见“差”应读chāi,为当差之意,即任职。
“启”有打开、陈述等意,因为要向上陈述某人之任职,所以应理解为“禀告”。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学案(1)精品版

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必考题型。
考试大纲中对翻译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整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
要想理解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
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考点里面包含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
“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文言词类活用现象。
1.文言文翻译“八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可将“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
(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
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
张良曰:“谨诺。
”(《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可不译。
(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文言文翻译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2017年新课标Ⅲ卷高考试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那么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答案]D[解析]原句的大意“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察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练提高配套课件:文言文翻译的破解1(人教)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 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 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 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 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 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 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 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 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 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年二十以归吾
●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
●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
●
庶几:希望
解析 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止”即有
“居
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
答案 B
Hale Waihona Puke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 )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 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解析 ②表现其妻之贤惠,④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⑥表现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考查规律】
• 1. 设置得分点 • 得分点是整体理解句子和译好关键字词。 • 2. 综合文言知识 • 翻译句子会涉及特殊句式、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虚 词运用等多方面的文言基础知识。 • 3. 句子来自原文 • 由在阅读文段中选取句子来出翻译题或 另选一段文言文来出翻译题。
【备考锦囊】
小结:我们用这三个方法落实文言 句子的每个字,就能做到“字字落 实”了。
字字落实留删换
第四招: 调(调整法)
把文言文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 调整过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 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7、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 惟夫子。 译: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了,(可是) 没有人同情我,同情我的人只有先生您。
跋扈:霸道,蛮横,暴戾;第:但,只;骄:骄纵,骄 横。
6、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译:你回去,我回来后给你杀猪。
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
第二天兴祖刚一进城办公,就用恩德和信义劝说盐商,(从 他们那里)借到五千锭钱钞。 (2)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
不久又停止兴建土木工程,赈济贫穷的人,减轻徭役和税收, 郡里非常太平。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范其 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事故的产生。
例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戈既兴,馈饷不继,根本一虚,则有萧墙之忧,可惧也。
战争发动以后,粮饷供应不上,国家基础一旦空虚,就会有 内乱的忧患,值得戒惧。 (2)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翻译(新法突破)

例1:(2021·新高考Ⅰ卷)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 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 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 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答案】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 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 成忠诚。
【解析】后一句“乐闻”译为“乐于听”,前一句的“恶 闻”,就应该是“讨厌听”;“过”,过错;“佞”,谄媚。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
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
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
之。……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
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定了该考点考查的是考生在语境中的推敲、分析、 整合能力。
第10页
例 1:(2020·课标全国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 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 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 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
少有。
第15页
2.从成语中推断
例 2:(2020·课标全国Ⅱ)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答案】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 了进言。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 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1)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替换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替换词语:某(谦称)、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译文:如果要我做幕客的话,要按照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自由进 出。 (2)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替换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指出画线句子中的替换词语,并把 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 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 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 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 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 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1)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 复屈小职!” (1)保留词语:孙策、丹阳、吕范、都督、子衡 译文: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担任都督一职,孙策说: “你已有了大批人马了,怎么适宜再屈任小职位呢?” (2)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2)保留词语:诸葛亮、襄阳、刘表、刘备 译文: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起用他;诸葛亮一见到刘备, 就毫不迟疑地侍奉他。
使杜充命令部下前往支援他。
[分析] 官Leabharlann 名“左将军”“通守”“宣抚使”及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作用的“之”,不
用翻译,却强行翻译,应保留官职名,删去“之”。
[订正] 适逢金国左将军完颜昌加紧围困楚州,通守贾敦诗打算交出城投降,宣抚使杜充
命令赵立率领部下前往支援。
冲刺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文言文翻译重点突破(一)

冲刺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文言文翻译重点突破(一)一、考点解说:“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是文言文的的一个高考考点。
但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翻译题一般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学生只要对文言词义、句法有了一定的理解,便可以结合选项较容易地得出答案,因此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仍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
但“翻译”不止是“理解”,2002年《考试说明》增加了一道分值5分的主观型翻译题,强化了对“翻译”的考查。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
二、原则和要求:1、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备考方法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做状)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一)学案目标1.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
2.学习如何在翻译中重点落实关键词语的翻译。
3.注意审题答题规范,尤其加强审题的得分点意识。
1.(2010·江苏卷)(原文见文言实词学案)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江苏卷)(原文见文言实词学案)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江苏卷)(原文见筛选信息学案“高考体悟”)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探讨文言语句翻译是江苏卷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赋分10分。
多年的自主命题,形成了江苏卷文言翻译题平稳、平易、平和的命题特色,表现在:①三个句子,多为叙事性,以陈述句为主,兼有问句和感叹句。
②赋分点多。
几乎一字关乎一分,不可不慎。
③考点全面而突出。
全面: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虚词到特殊用法、特殊句式,乃至语气、文意通顺,多有涉及。
重点:突出对关键实词的考查。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直译为主,就是要求在翻译中字字落实,把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译一个字。
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译出来的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如(2010·山东卷):甫数以其术干诸公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见许多高官卿,常不见听信。
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
2.意译为辅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
这些需要意译的地方一般是使用固定结构及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的地方。
如:①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这里的“一苇”是比喻,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译文:能不改变自己节操志向的高官。
这里的“缙绅”采用借代手法,应译成“官员”。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译文: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
这里用“互文”手法,不能直译。
④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译文:相如请同大王拼命。
“以颈血溅大王”是“拼命(死)”的委婉说法,不可直译。
二、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文言文翻译是采点赋分,而且多是1分一个得分点。
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
否则,即便意思翻译得再对,恐怕也会劳而无功。
翻译中的得分点有:①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活用词)②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③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三、要做到文从字顺将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有些同学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
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
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
译后的语句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
如不通顺流畅,则要润色修改。
演练体悟对照翻译的规范和要求,指出下面译文存在的问题。
1.(2010·山东卷)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译文:(申甫)入到嵩山,又遇到了原来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请求他那方法,做老师侍奉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上海卷)尧咨(指陈尧咨)讽转运使(官员)出公(指欧阳晔,欧阳公是尊称),不使居府中。
译文:陈尧咨讽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课标全国卷)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译文:贼寇进攻三天没有入城,大船借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到城墙垛口上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7·江苏卷)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译文:世世代代的农夫,父亲为朋友而死,儿子为国君而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译文:吟诵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译文: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却)担任侍奉东宫的职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词语的翻译方法指津1.如何判定关键词语在翻译题中命题人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
这些关键词有两类:一类是实词,这是主要的;一类是虚词。
实词从词性上看,指名词、动词、形容词,重点是动词;从知识点方面看,指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重点是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活用实词。
虚词是指《考试说明》规定的15个虚词,重点是有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
翻译的时候,要找出这样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
反之,关键词语翻译错误或不准,就会丢分。
2.关键词语的翻译方法(1)实词①换。
对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说法名称有变化的,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
如2010年山东卷中“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中的“干”换成“拜见”。
②留。
古文语境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等,不必也无从翻译,保留原样。
③扩。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语为主,这时可采用添加语素法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如: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操”添为“曹操”,“军”添为“军队”,“利”添为“顺利”。
译文:曹操军队不顺利,(曹操)带领军队到江北驻扎。
④拆。
碰到古今同形而异义的双音节词一定要拆开翻译。
如2008年山东卷中“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