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考试答案修订版
中山大学本科生大二学年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化工分离工程【附参考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山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考试科目:《化工分离过程》(A卷)学年学期:2018学年第二学期姓名:学院/系:学号:考试方式:√闭卷/开卷年级专业:考试时长:120分钟班别:警示《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八条:“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以下为试题,共###道大题,总分100分,考生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 以下分离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成熟最高的是( D )A. 超临界萃取B. 结晶C. 吸收D. 精馏2. 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C )A. 蒸馏B. 吸收C. 膜分离D. 离心分离3. 当气液两相处在平衡时,( A )A. 两相间各组分的逸度相等B. 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 两相间组分的浓度相等D. 相间不发生传质4. 膜过程中动力消耗最大的是( D )A. 纳滤B. 气体分离C. 微滤D. 反渗透5. 人工肾是( B )膜过程A. 膜吸收B. 透析C. 超滤D. 膜萃取6. 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B )A. 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 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 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 是蒸馏过程7. A、B、C、D(挥发度依次减少)混合物的分离,工艺要求将B与C分离,则( B )A. A 为轻关键组分,B为重关键组分B. B 为轻关键组分,C为重关键组分C. A 为轻关键组分,D为重关键组分D. C 为轻关键组分,D为重关键组分8. 在超临界萃取过程中,通过改变压力实现溶剂回收的过程是( A )A.等温变压法B. 等压变温法C. 吸附法D. 以上都不是9. 下列能自发产生晶核是( C )A. 介稳区B. 稳定区C. 不稳定区D. 不好确定10.关于离子交换过程,不正确的说法有( C )A.一般来说,液相速度越快或搅拌越激烈,浓度越浓,颗粒越大,吸附越弱,越是趋向于内部扩散控制;B.想反,液体流速慢,浓度稀,颗粒细,吸附强,越是趋向于外部扩散控制;C.颗粒减少,对内部扩散和外部扩散控制的影响程度一样;D.离子的化合价越高,在树脂中扩散时,与树脂骨架(和扩散离子的电荷相反)间存在的库仑引力越大,因此扩散速度就越小。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题目(附答案)

2013化工分离过程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2.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3.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各相温度压力相等,各组分在每一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4.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进料组成z i 和相平衡常数K i 满足(1,1>>∑∑i i ii K z zK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5.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6.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7.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8. 萃取精馏中塔顶产品不合格时,经常采取(增加萃取剂用量)或(减小进料量)的措施使产品达到分离要求。
9. 吸收有(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10.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和(用蒸馏塔)。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吸收属于(A ) A.平衡分离;B.速率分离;C.机械分离;D.膜分离。
2.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i i i X K 101,则说明(C )A. 温度偏低;B. 正好泡点;C. 温度偏高。
3. 如果体系的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则相平衡常数可以简化表示为( D ) A. L i i V iK φφ= B. s i i P K P = C. Lii V iK φφ= D. s i i i P K P γ=4. 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
5. 如果塔顶采用全凝器,计算塔顶第一级的温度可以利用方程( B )A.泡点方程;B.露点方程;C. 闪蒸方程;D.相平衡方程。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分离工程的主要目标?A.分离固体和液体B.分离固体和气体C.分离液体和气体D.分离化学物质答案:D2.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萃取D.过滤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固体分离工程?A.沉淀B.离心C.过滤D.萃取答案:D4.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离?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D.机械性质答案:B5.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A.蒸馏塔B.过滤器C.离心机D.反应釜答案:D二、填空题1.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不同物质进行_______。
答案:分离2.常用的固体分离方法有________、过滤等。
答案:沉淀3.蒸馏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性质进行分离的。
答案:沸点4.离心技术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密度5.过滤器是用来分离_______和液体的设备。
答案:固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
答: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等。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性质进行分离,通过让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筛选或者滤纸等材料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固体颗粒与液体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
2.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液体中的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品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石油炼制中用于分离原油中的不同馏分,制药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纯净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分离工程的理解,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离工程?答:分离工程是为了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以便获取纯净的物质或者提取其中有用的成分。
《化工分离工程》题集

《化工分离工程》题集说明: 本试卷旨在考察学生对化工分离工程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请认真作答,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哪项不是化工分离工程的主要任务?A. 物质的纯化B. 混合物的分离C. 化学反应的催化D. 产品的精制2.在蒸馏过程中,提高塔顶温度会导致:A. 塔底产品纯度提高B. 塔顶产品纯度降低C. 塔底产品产量增加D. 塔顶产品产量减少3.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A. 对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B. 易于与溶质分离C. 挥发性高D. 成本低,无毒害4.下列哪种分离方法基于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A. 萃取B. 结晶C. 过滤D. 离心5.在膜分离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分离:A. 胶体与溶液B. 气体混合物C. 固体颗粒D. 离子6.下列哪项不是离心分离的应用?A. 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分离B. 乳浊液的分离C. 气体中尘粒的去除D. 溶液中离子的分离7.吸附分离过程中,常用的吸附剂是:A. 活性炭B. 石英砂C. 玻璃珠D. 金属网8.蒸发操作中,提高加热蒸汽压力会:A. 降低蒸发速率B. 提高溶液的沸点C. 减少能耗D. 增加二次蒸汽量9.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的水分首先以何种形式去除?A. 结合水B. 非结合水C. 毛细管水D. 内部水10.萃取塔的设计中,为了提高萃取效率,通常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塔高B. 减小塔径C. 增大萃取剂流量D. 降低操作温度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在精馏塔中,______是实现混合物分离的关键部件。
2.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的用量需保证有足够的______以吸收溶质。
3.萃取分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______是提高分离效率的关键。
4.离心分离是基于不同组分在旋转场中受到的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的。
5.蒸发操作中,溶液的沸点随压力的______而升高。
6.干燥速率曲线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化工分离工程期末试题A答案

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 y2 和吸收率 的变化为
(C)
(A)y2 上升, 下降 (B)y2 下降, 上升 (C)y2 上升, 不变 (D)y2 上升, 变化不确定
7、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 A1 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
(B)
(A) 塔顶
(B)塔底
(C)塔中部
4、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是可调设计变量。………………………………………………( √ ) 5、在萃取精馏操作中,液相流率总是大于气相流率。……………………………………( × )
6、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 1 p 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越大。……………………( √ )
7、吸收中吸收因子小的组分是易于吸收组分。…………………………………………( × )
一、填空题(本大题 20 分,每空 1 分)
1、分离工程分为( 机械分离法 )和( 传质分离法 )两大类。 2、对拉乌尔定律产生偏差的溶液称为( 非理性溶液 )或( 实际溶液 )。 3、对于能生成二元恒沸物的物系来说,在恒沸点处气液相两相组成( 相等 )。在恒沸点 两侧组分的挥发能力( 不同或相反 )。 4、端值常数 A 为( 0 )时体系为理想溶液,A 为( <0 )时体系为负偏差溶液 。 5、用郭氏法分析,串级单元的可调设计变量为( 1 ),侧线采出板的可调设计变量为( 0 )。 6、根据萃取精馏原理,通常希望所选择的萃取剂与塔顶组分形成具有( 正 )偏差的非理 想溶液,与塔底组分形成理想溶液或具有( 负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7、萃取精馏塔中,当原料以液相加入时,则提馏段中的溶剂浓度将会因料液的加入而变得 比精馏段( 低 ),此时为了保证整个塔内萃取剂的浓度,常将部分溶剂随( 料液 )一起加入。
(C) t1 t2
2023大学_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将一股或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机械分离过程:原料由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
4、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
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
5、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8、设计变量数:设计过程需要指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总数与约束数的差。
10、约束数: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数目。
11、回流比:回流的液相的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
12、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
13、全塔效率: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
14、精馏的最小回流比:精馏时在一个回流比下,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小的回流比。
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
15、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
16、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
17、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
18、共沸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程。
《化工分离工程》试卷及答案修订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高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的定义是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L )/无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0L)。
5. 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个,建立的MESH方程在全塔有NC+NC+2N+N=N(2C+3) 个。
6.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η;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式中: K——相平衡常数;i——气相分率(气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MESH方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
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i =yi/xi。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分配情况如何?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化工分离工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当操作温度降低时,多组分吸收的吸收因子()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不能确定2. 能透过反渗透膜的是()A. 溶剂B. 无机离子C. 大分子D. 胶体物质3.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的体系,相平衡常数的计算式可简化为()A. B. C. D.4. 下列哪一个膜分离过程不能用筛分机理来解释()A. 微滤B. 反渗透C. 纳滤D. 超滤5. 多组分吸收中,难溶组分一般在()被吸收A. 靠近塔釜几级B. 塔中部几级C. 靠近塔顶几级D. 全塔范围内被吸收6. 进行等温闪蒸时,温度满足()时,系统处于两相区(T b:泡点温度,T d:露点温度)A. T<T dB. T d>T>T bC. T>T bD. T>T d7 简单绝热操作理论板的设计变量数是()A. 4C+8B. 2C+3C. 2C+5D. 08. 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A. 精馏B. 吸收C. 电渗析D. 过滤9. 萃取精馏塔若饱和蒸汽进料,则萃取剂加入位置在()A. 精馏段上部B. 进料级C. 提馏段上部D. 塔顶10. 多组分物系达到相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体系的熵达到最大值B. 自由焓达到最小值C. 相间没有传质D. 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二、填空题1. 分离的最小功表示,最小分离功的大小标志着。
2. 相平衡的条件是汽液两相中、和相等。
3. 化工生产中将反应和分离相结合的一种操作称作。
4. 通常所说多组分精馏的FUG简捷计算法中,F代表Fenske方程,用于计算,U代表Underwood 公式,用于计算,G代表Gilliland关联,用于确定。
5. 对多组分物系的精馏分离,应将或的组分最后分离。
三、简答题1. 何为分离过程?分离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简述精馏和吸收过程的主要不同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AABCBCDAC二、填空题1. 分离的最小功表示分离过程耗能的最低限,最小分离功的大小标志着物质分离的难易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答案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2013化工分离过程期中考试试题答
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2.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3.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各相温度压力相等,
各组分在每一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4.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进料组成z i 和相平衡常数K i 满足
( 1,1>>∑∑i i i i K z z K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5.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
定。
6.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7.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8. 萃取精馏中塔顶产品不合格时,经常采取(增加萃取剂用量)或(减小进料量)的措
施使产品达到分离要求。
9. 吸收有(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10.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和
(用蒸馏塔)。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吸收属于(A ) A.平衡分离;B.速率分离;C.机械分离;D.膜分离。
2.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
i i i X K 1
01,则说明(C )
A. 温度偏低;
B. 正好泡点;
C. 温度偏高。
3. 如果体系的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则相平衡常数可以简化表示为
( D ) A. L
i i V i
K φφ= B. s
i i P K P = C. L
i
i V i
K φφ= D. s i i i P K P γ=
4. 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 )
A.易挥发;
B.难挥发;
C.沸点高;
D.蒸汽压小。
5. 如果塔顶采用全凝器,计算塔顶第一级的温度可以利用方程( B )
A.泡点方程;
B.露点方程;
C. 闪蒸方程;
D.相平衡方程。
6. 计算在一定温度下与已知液相组成成平衡的汽相组成和压力的问题是计算( B ) A.泡点温度; B.泡点压力; C.等温闪蒸; D.露点压力。
7. 精馏中用HNK 表示( C )
A. 轻关键组分;
B. 重关键组分;
C. 重非关键组分;
D. 轻非关键组分。
8. 以下描述中,不属于萃取精馏中溶剂的作用的是( D )
A.稀释作用;
B.对组分相互作用不同;
C.与某组分形成正偏差溶液;
D.与某组分形成共沸物。
9. 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 ,B 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 ,若S
A P P >,且S
B P P >,则该溶液
( A )
A.形成最低恒沸物;
B.形成最高恒沸物;
C.不形成恒沸物。
10. 对吸收有利的操作条件为( C )
A.低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高压低温;
D.低压高温。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简述分离过程的特征?什么是分离因子,叙述分离因子的特征和用途。
答: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某种混合物成为不同产品的过程,是个熵减小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外界对系统作功(或输入能量)方能进行。
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
定义式:
i j
ij
i j
y y
x x α=
根据实际产品组成,分离因子与1相差越远,则可达到有效的分离。
2. 什么叫清晰分割法,什么叫非清晰分割法?什么是分配组分与非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是否就一定是非分配组分?
答:清晰分割法指的是多组分精馏中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HK)之外,没有其它重组分;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LK)之外,没有其它轻组分。
非清晰分割表明各组分在顶釜均可能存在。
在顶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只在顶或釜出现的组分为非分配组分。
一般情况下,LK、HK和中间组分为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可以是分配组分,也可以是非分配组分,所以非关键组分不一定是非分配组分。
3. 萃取精馏中,萃取剂在何处加入?为何?
答:在萃取精馏塔顶下几块理论板、进料板以上几块理论板处加入,在进料板以上几块板加入可以使全塔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溶剂浓度,在塔顶下保留几块理论板是为了防止萃取剂从萃取精馏塔顶带出,起到回收溶剂的作用。
四、分析题(10分)
分析右图进料级的设计变量,得出:
v c i x a N N N N N 、、、、。
物流含c 个组分,要求列出具体步
骤。
解:独立变量数:()52510e i N c c =+=+
约束关系数:物料平衡式 c
能量平衡式 1
相平衡式 c
L 、V 温度、压力相等 2 N c e 2c+3
所以 ()5102337e e e i v c N N N c c c =-=+-+=+ 固定设计变量 进料变量 3c+6
单元压力 1 N x e 3c+7
可调设计变量 ()37370e e e a i x N N N c c =-=+-+=
五、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正己烷(1), 正庚烷(2), 正辛烷(3)三元混合物送入精馏塔分离,进料组成及相对挥发度见下表。
要求馏出液中正庚烷浓度x2, D≤0.01(摩尔分数),釜液中正己烷浓度x1,W≤0.01(摩尔分数)。
进料流率为100kmol/h。
求:(1)用清晰分割法计算组分在塔顶和塔釜分配,用物料平衡表表示(不需要核算清晰分割的合理性);(2)计算最少理论板数。
解:①根据题意,组分1为轻关键组分,组分2为重关键组分,组分3为重组分,采用清晰分割法,根据物料衡算关系可列下表:
组分进料f
i /kmol/h馏出液d
i
釜液w
i
13333-0.01W0.01W
2330.01D33-0.01D
334034
合计100D W
根据物料衡算,有方程组:
100D W
=+ D=32.65kmol/h
330.010.01D W D =-+ W=67.35kmol/h
则馏出液和釜液组成列表如下: 组分
进料f i
馏出液d i
组成x i,D
釜液w i
组成x i,W
1 33 32.3265 0.99 0.6735 0.01
2 3
3 0.3265 0.01 32.6735 0.485
3 3
4 0 0 34 0.505
合计 100 32.65 1 67.35 1
②用芬斯克公式求解最少理论板数:
2. 某二元系,活度系数和饱和蒸汽压关系式如下,试求组成为10.75x =(摩尔分数)时,该物系共沸温度与共沸压力。
已知:2
12ln (ln 3)x γ=; 221ln (ln 3)x γ=
11010ln 6.15s
P T =-
; 21440
ln 6.87s P T
=- (s P —饱和蒸汽压,KPa ;T —温度,K )
解:共沸精馏:11
12221s
s P P γαγ==则1221
s s P P γγ=
两边取对数:1221
ln ln s
s P P γγ=
联立上式有 ()()2
221430
ln 30.72x x T
-=-
将 x 1=0.75,x 2=0.25代入上式计算得共沸温度:T=338.77K
则有 21exp[(ln 3)0.25] 1.0711γ=⨯= 那么,共沸压力为:
3. 含86%C 2H 6,9%C 3H 8和5%n-C 4H 10(摩尔分数)的气体在0.3MPa(绝压)下,用分子量为180的烃油吸收。
塔的操作温度为38℃,具有10块理论板,正丁烷的吸收因子为0.9。
1000kmol 富气进料,试计算:(1)所需的油气比;(2)尾气的量和组成?(3)所需的吸收油量是多少?
解:① 已知0.9A =,理论板数为10,则有
又∵L A K V =
关关 ∴0.9 1.15 1.035K K L
A K V
==⨯= ② 尾气的量和组成见下表:
组分
进料
v n+1,
kmol 相平
衡常
数,K i
吸收
因子,
A
吸收
率,ϕ
被吸
收量,
塔顶尾气
数量,
组成y
(mol 分
数)
C 2H 6 860 10.5 0.09857 0.09857 84.77 755.23 0.9148
C 3H 8 90 3.7 0.2797 0.2797 25.18 64.82 0.0765
n-C 4H 10 50 1.15 0.9 0.8543 42.71 7.29 0.0086
合计 1000
152.66 847.34 1.0000
③ 塔内气体的平均流率为:
塔内液体的平均流率为:
由
1.035L
V
= 解得50879.668 1.583410L kmol kg ==⨯。